- 年份
- 2024(5298)
- 2023(7301)
- 2022(6027)
- 2021(5371)
- 2020(4216)
- 2019(9679)
- 2018(9530)
- 2017(17274)
- 2016(9847)
- 2015(10879)
- 2014(10938)
- 2013(10986)
- 2012(10948)
- 2011(10258)
- 2010(10660)
- 2009(9818)
- 2008(9859)
- 2007(8965)
- 2006(8320)
- 2005(7883)
- 学科
- 济(47052)
- 经济(47005)
- 业(23396)
- 管理(22346)
- 地方(17926)
- 企(16765)
- 企业(16765)
- 中国(16675)
- 农(14289)
- 方法(12252)
- 业经(12062)
- 学(11479)
- 地方经济(10162)
- 农业(10041)
- 数学(9737)
- 发(9689)
- 数学方法(9593)
- 融(9101)
- 金融(9100)
- 银(8950)
- 银行(8904)
- 行(8790)
- 贸(8637)
- 贸易(8624)
- 环境(8361)
- 易(8242)
- 制(7913)
- 和(7295)
- 发展(7175)
- 展(7150)
- 机构
- 学院(149255)
- 大学(147282)
- 研究(62762)
- 济(58215)
- 经济(56897)
- 管理(48967)
- 中国(46230)
- 科学(41705)
- 理学(40543)
- 理学院(39881)
- 管理学(38954)
- 管理学院(38692)
- 所(34929)
- 京(34340)
- 农(33881)
- 研究所(31851)
- 中心(26443)
- 农业(26434)
- 财(26109)
- 江(25730)
- 业大(25711)
- 范(23039)
- 院(22900)
- 师范(22782)
- 北京(22456)
- 省(21966)
- 州(20581)
- 科学院(20049)
- 财经(19677)
- 师范大学(18209)
- 基金
- 项目(95780)
- 科学(73546)
- 研究(67554)
- 基金(65999)
- 家(60079)
- 国家(59530)
- 科学基金(48322)
- 社会(40812)
- 省(39745)
- 社会科(38588)
- 社会科学(38579)
- 基金项目(34362)
- 划(33466)
- 自然(31281)
- 自然科(30504)
- 自然科学(30492)
- 教育(29935)
- 自然科学基金(29920)
- 发(27561)
- 资助(26983)
- 编号(26708)
- 成果(22859)
- 重点(22773)
- 发展(21659)
- 展(21254)
- 课题(21031)
- 创(19613)
- 部(19438)
- 计划(19047)
- 创新(18424)
共检索到246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苗苗 李孟楼 曲良建 王玉珠 苏琴 张永安
One virus of Diprion nanhuaensis was separated from the died D. nanhuaensis, the virus belongs to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acilliform virus particle in inclusion body appears SNPV(single nucleocapsid polyhedrosis viru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structure of inclusion body appears polyhedron a...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星煜 辛恒 杨启青 陈尚花 王汉男 魏美才
记述采自中国青海危害青海云杉的松叶蜂科新松叶蜂属一新种:青海新松叶蜂Neodiprion qinghaiicus Wei,Wang&Wu,sp. nov.。本种的锯腹片和阳茎瓣与青杄新松叶蜂很相近,主要形态区别有:触角黄色,栉齿黑色,鞭节Ⅰ—Ⅱ腹缘在侧面观等长(青杄新松叶蜂触角黑色,鞭节Ⅱ腹缘在侧面观略长于鞭节Ⅰ);后翅1 M室腹缘被cu-a截断的部分,内侧长于外侧(青杄新松叶蜂中这2部分翅脉长度相等);虫体瘦削(青杄新松叶蜂虫体粗壮)。体色与同属成员差别较大,可通过头部黑色且腹部黄色无黑斑等特征与中国其他新松叶蜂相区分。提供了中国新松叶蜂属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叶蜂 分类 青海云杉 青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平 石进 朱光宇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 massoniana Xiao)发生于安徽省滁县长冲林场,主要危害20~30年生马尾松纯林,疏林、林缘受害严重。1991年5月调查,发生面积达9000亩。一年发生两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草丛根部、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夏、越冬。幼虫共6龄,1~5龄食叶量平均573.1 cm,第6龄不取食,经5~48 h结茧。一、二代幼虫危害期分别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幼虫雌性比0.5。雌成虫交尾后将卵散产于松针中,产卵量平均87.6粒。
关键词:
马尾松吉松叶蜂 生活史 防治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侠中 宋永昊 郑大虎
马尾松吉松叶蜂(GilpiniamassonianaXiao)属松叶蜂科Diprionidae,是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害虫,近年来在安徽滁县沙河集林业总场发生相当严重。经研究,此虫一年发生2代,以预蛹越冬。该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我们编制了“马尾松吉松叶蜂地面茧数”查定表;制定了防治指标;其防治适期为2—3龄幼虫出现高峰期:第1代为5月15-30日;第2代为10月10—25日。以2.5%溴氰菊酯乳油2000—5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以2.5%溴氰菊酯乳油等加柴油配成油烟剂进行喷烟防治,效果在96%以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惠成 王建中 巴音达赖
本文在调查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tg))林间分布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抽样技术与方法和发生期、发生量预测预报的比较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广泛应用在落叶松叶蜂的综合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落叶松叶蜂 抽样方法 预测预报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真 周淑芷 王鸿斌
1992~1995年对祥云新松叶蜂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影响种群动态的主导因子是茧期死亡率,茧期死亡主要由天敌引起。由于祥云新松叶蜂幼虫具有驱赶天敌的利己激素,捕食性天敌昆虫对幼虫不能产生明显的控制作用。影响幼虫期死亡率的主要因子是温度。通常死亡率低海拔大于高海拔,同一海拔阴坡大于阳坡。由于祥云新松叶蜂危害云南松老叶,且对天敌抵抗力强,具有持续数年危害的特点
关键词:
祥云新松叶蜂,种群动态,生态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永祥 崔相富 陈绘画 周钦富
Gilpinia lipuensis ,damaged to Pinus massoniana ,was an accidental insect and had 3 generation each year in Xianju of Zhejiang Province.It overwintered in pupa and begined emergence in the middle of April of next year.The larva of first generation occured at the end of April to the middle or late J...
关键词:
荔蒲吉松叶蜂 生物学特性 马尾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萧刚柔
本文记述了中国松叶蜂昆虫两新种,马尾松吉松叶蜂和油松吉松叶蜂。文中附有形态特征图4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萧刚柔 张友
本文记述松叶蜂属一新种——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文中附有形态特征图两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张云 王鸿斌 周淑芷
本文试图从SO2 污染角度探讨靖远松叶蜂 (DiprionjingyuanensisXiaoandZhangHymenoptera :Diprion idae膜翅目 ,松叶蜂科 )的暴发原因。室内模拟污染的实验表明 ,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SO2 (日最高浓度 2 5 5 μL·L- 1 )熏蒸过的油松针叶后 ,平均相对生长率比对照增加了 17% ,并且差异显著 (n =5 ,α =0 0 5 ,P =0 0 17)。这充分说明经一定浓度SO2 污染的油松针叶可促进靖远松叶蜂的生长 ,从而有利于SO2 污染区的靖远松叶蜂暴发成灾。靖远松叶蜂幼虫取食在高浓度SO2 (5 10 μL·L- 1 )...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油松 二氧化硫污染 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亨孝 隆孝雄 周建华 赵蓉 周祖基
本文对不同海拔和密度的云南松林分内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xiangyunicus)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该虫的发生和危害与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与林分密度没有显著关系。其危害局限于海拔1900m以上林分;1850~1900m林分有成群分布,但无危害;1850m以下林分则无成群分布。依不同海拔高度将松叶蜂的发生和危害分为三个类型,分别对不同类型林分松针的韧度、长度、宽度松针干物质、全氮含量、松针油中萜烯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松针组织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云南松林分松针韧度、松针表皮细胞厚度、松脂道直径、松针油中萜烯含量组成以及松针全氮和干物质含量与该虫的发生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淑芷 黄孝运 张真 王鸿斌 张培毅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erichsonii(Hartig)在北京地区1a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及周围的枯枝落叶层及松软的土壤中结茧,以预蛹越冬。幼虫群集危害落叶松。卵和幼虫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10.4586和383.5258日度。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6~20℃。林缘及东南方向比林内及西北方向产卵多,分别为0.73、0.3块/枝。茧期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为83.23%。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寄生线虫及敌灭灵进行防治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线虫防治室内效果达80%~100%,敌灭灵野外效果达98%~100%,而白僵菌效果为28%~52%,苏云金杆菌的2个亚种效果均不理想,分别为20....
关键词: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生物防治,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惠成 王建中 郭飞
落叶松叶蜂是危害华北落叶松的重要害虫,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预蛹在茧内越冬。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时,用烟雾剂0.75kg/mu防治2—3龄幼虫,效果达70.1—83.2%;25%灭幼脲Ⅲ号20—30g/mu低容量喷雾防治2—3龄幼虫,效果81.1—95.5%;人工搂树盘暴露越冬预蛹,效果95.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秀军 王振亮
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 funingensis Zhou et Huang是危害油松的一种新害虫.此虫在河北省抚宁县1年发生两代,以预蛹在地面越冬,有滞育现象.雌雄性比为1:0.61.产卵量平均为70粒,平均寿命4.7天,无孤雌生殖现象.幼虫5龄,喜食老叶,食叶量近400cm.抚宁吉松叶蜂有喜阴习性,在郁闭度较大的油松林中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平庸赘寄蝇、镶颚姬蜂、松毛虫狭颊寄蝇,寄生率50%左右.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抚宁吉松叶蜂 生物学 防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晓燕 王贻莲 魏艳丽 张广志 李纪顺 杨合同
以BtR05为原始菌株,通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对朱砂叶螨成螨有较高毒力的突变株63号.63号菌株的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LB摇瓶培养48 h后显微计数为4.88×109cfu.mL-1.63号发酵液的杀螨活性是原始菌株的1.33倍.通过斜面传代培养,该菌株能稳定遗传10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