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4)
2023(4751)
2022(4089)
2021(3649)
2020(2994)
2019(6987)
2018(6703)
2017(12749)
2016(6886)
2015(7763)
2014(7723)
2013(7756)
2012(7223)
2011(6605)
2010(6832)
2009(6354)
2008(6377)
2007(5735)
2006(5297)
2005(4795)
作者
(20983)
(17515)
(17403)
(16693)
(11565)
(8407)
(7853)
(6790)
(6753)
(6189)
(6021)
(5794)
(5653)
(5644)
(5600)
(5484)
(5290)
(5088)
(5073)
(4991)
(4420)
(4379)
(4221)
(3976)
(3960)
(3923)
(3886)
(3770)
(3527)
(3523)
学科
(33415)
经济(33396)
(21692)
管理(21023)
(17455)
企业(17455)
中国(11942)
方法(11831)
数学(9937)
数学方法(9835)
地方(9781)
(8296)
业经(7422)
城市(6117)
(6050)
贸易(6040)
(5845)
农业(5737)
(5727)
(5659)
(5477)
环境(5436)
(5335)
(5228)
(5196)
(4778)
理论(4727)
技术(4554)
地方经济(4522)
(4499)
机构
学院(104199)
大学(102877)
(44861)
经济(43739)
管理(40960)
研究(38876)
理学(35188)
理学院(34705)
管理学(34123)
管理学院(33900)
中国(28485)
科学(23759)
(22871)
(19461)
(18154)
研究所(17713)
(16903)
中心(16601)
(16328)
业大(14771)
财经(14768)
(14707)
(14426)
师范(14330)
北京(14155)
(13425)
经济学(13277)
农业(13184)
(13101)
科学院(11873)
基金
项目(70510)
科学(56494)
基金(51879)
研究(49698)
(45991)
国家(45648)
科学基金(39438)
社会(33001)
社会科(31488)
社会科学(31481)
基金项目(27341)
(26795)
自然(25870)
自然科(25327)
自然科学(25323)
自然科学基金(24851)
(22988)
教育(22051)
资助(21147)
编号(19331)
(16102)
重点(16060)
(15278)
成果(14702)
(14218)
国家社会(13923)
课题(13913)
创新(13305)
发展(13014)
教育部(12916)
期刊
(50742)
经济(50742)
研究(32265)
中国(19674)
管理(16284)
科学(15672)
(14787)
学报(14383)
(12702)
大学(11026)
学学(10534)
农业(10193)
技术(8931)
教育(8637)
问题(8569)
(8532)
金融(8532)
业经(8163)
经济研究(7749)
财经(7060)
城市(6957)
(6488)
现代(6334)
(6281)
(6198)
资源(6137)
(5757)
技术经济(5577)
商业(4941)
统计(4862)
共检索到158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是我国最具潜能的沿海开放型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创新的策源地,为广西和东盟双边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全球化,南北钦防城市群生产力发展有明显的不足。要发展沿海城市群,必须正确把握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之间的关系:战略上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型产业集群;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水平、模式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及城市群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条化、企业生态化和产业关联性的耦合。产业集群是形成城市群的基础,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塑造并实现领域性价值。沿海城市群的产业集群的构建,必须根据各城市的区位特点与资源优势调整产业侧重点,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和边贸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成群  
城市化质量表现在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趋于一致,城乡差距逐步被淡化和消除,最终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本文借助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对南北钦防城市群的城市化质量作出分析与评价,并为提高南北钦防城市群城市化质量提出一系列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一为  马琨  
一、生产力总体布局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甘肃处于沿黄经济带主轴线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二级轴线的复合部,又是同家19个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将发展成为开发西部地带的重要基地。根据这一部署,结合甘肃目前生产力布局的特点及其东西狭长的地理条件,我们提出实施“据点式”开发、“以点连线、由线联网、带动全面”的布局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弘毅,顾朝林  
我国海岸线很长,历史上海上交通相当发达,沿海港口在先秦时期即有记载。如渤海西北碣石、胶州湾琅琊、以及东南沿海的会稽(绍兴)、句章(今宁波西)、东瓯(温州)等,其职能多以军事为主,尚不具备海港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镜熙  
本文在分析江苏省生产力布局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优化该省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方针和目标.提出了沿江、淮海两个经济区域的发展思路及其确立沪宁铁路、长江、东陇海铁路、苏北大运河、通榆公路五条发展轴.并在轴线发展基础上、逐步形成沪宁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滨江基础工业带、东陇海重工业带、沿海经济带和苏北大运河经济带的构想;阐明了优化城镇布局.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方向途径;论述了实施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跃进  
一、此较优势原理在地区生产力布局中的运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1772-1823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原理或比较优势原理.他在书中以假设的英国和葡萄牙的毛呢、葡萄酒生产为例(见图1),虽然葡萄牙的毛呢、葡萄酒的生产占有绝对优势,但两国这两种商品的贸易仍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际春  
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 ,生产力布局优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 ,城市化是生产力布局优化的空间载体。文章在简析苏东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就其城市化与生产力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天戈  张杰  时卉  
基于2004—2018年中国东部沿海9个省份6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东部沿海城市群生态效率的时空演进和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使用面板Tobit模型对城市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上,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生态效率前期下降后期波动,综合效率仍有31.2%的提升空间,生产效率区域间差异趋向收敛,环境治理效率出现明显的城市群间分异,综合效率主要受环境治理效率的影响;在生态效率的时间演进上,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呈“U”型,山东半岛城市群呈倒“U”型,长三角城市群缓慢下降;在空间演进上,标准差椭圆和生态效率的空间演进都存在区域异质性;在影响因素上,经济密度和科技水平会对综合效率、生产效率和环境治理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综合效率存在负向影响,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区位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春永  
苏联是最早实现计划经济的国家。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管理过程中,始终把制定生产力布局规划和区域规划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规划的实践,已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机构和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建立了一整套机构 苏联国家计委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是负责全苏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研究和规划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上)蒋清海生产力布局是一国一地区生产力要素在空间的有机组合,其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的40多年中,我们在生产力布局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但仍然有一些重大问题没有解决。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分析与思考(下)蒋清海三、中国生产力布局的战略与总体框架生产力布局战略是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具有12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尤为如此,因此,对生产力布局战略作出科学而审慎的选择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峥  
区位条件是区域内市场需求、生产要素的禀赋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资本供给规模、可用能源规模、运输的便捷程度和潜在市场的大小。文章将生产力布局的过程,抽象化为在资金、能耗、污染、运输能力等条件的限制下,实现总利润最大化的线性规划模型。总结了区位条件因素对生产力布局的线性规划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了立足不同的区位条件,在不同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洗漱的限制下,进行工业生产能力配置的三种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