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5)
2023(10718)
2022(8826)
2021(8231)
2020(6771)
2019(15350)
2018(14675)
2017(27166)
2016(14348)
2015(16145)
2014(15474)
2013(15455)
2012(14365)
2011(13321)
2010(13023)
2009(12096)
2008(11934)
2007(10461)
2006(9235)
2005(8456)
作者
(43813)
(36754)
(36615)
(34534)
(23452)
(17759)
(16259)
(14545)
(14024)
(12808)
(12741)
(12069)
(11974)
(11683)
(11528)
(11311)
(10990)
(10757)
(10647)
(10503)
(9176)
(9058)
(8849)
(8355)
(8241)
(8113)
(8008)
(7684)
(7299)
(7276)
学科
(65579)
经济(65518)
管理(41461)
(41084)
(32066)
企业(32066)
方法(30194)
数学(26492)
数学方法(26356)
(25708)
贸易(25697)
(25090)
中国(20617)
(16650)
(15838)
技术(15269)
(14237)
(13156)
业经(12697)
(11257)
农业(11224)
关系(10536)
(10477)
出口(10449)
出口贸易(10449)
环境(9912)
(9829)
银行(9791)
地方(9740)
(9592)
机构
大学(222723)
学院(218398)
(103875)
经济(102487)
研究(81632)
管理(80158)
理学(69526)
理学院(68735)
管理学(67845)
管理学院(67454)
中国(60842)
科学(48054)
(46940)
(43425)
(41652)
(39718)
研究所(38273)
财经(35774)
中心(34782)
经济学(34498)
业大(33350)
(32986)
农业(31667)
经济学院(31426)
(30319)
北京(29716)
(28780)
(27652)
师范(27286)
财经大学(26851)
基金
项目(148063)
科学(117073)
基金(111769)
研究(103622)
(100560)
国家(99803)
科学基金(83771)
社会(70824)
社会科(67540)
社会科学(67525)
基金项目(58154)
(53428)
自然(53240)
自然科(52121)
自然科学(52103)
自然科学基金(51268)
(46914)
教育(46672)
资助(45468)
编号(37373)
(34740)
重点(34111)
(31981)
国家社会(31806)
(31680)
中国(29996)
创新(29909)
教育部(29781)
成果(29350)
科研(28628)
期刊
(105497)
经济(105497)
研究(67614)
中国(40853)
学报(40391)
科学(35830)
(34728)
(31987)
大学(30176)
管理(29037)
学学(28692)
农业(23970)
(21070)
经济研究(20053)
财经(19493)
教育(18671)
国际(18529)
技术(18396)
(17588)
金融(17588)
(16920)
问题(15941)
业经(14673)
(14320)
世界(13924)
技术经济(12587)
科技(11154)
(10674)
(10045)
贸易(10045)
共检索到32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飞  
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检验研究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进口通过竞争效应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产权保护,出口通过价格效应促进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计量结果还表明,中国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更大,进口相对于出口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更大,南北贸易还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飞  程瑶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发达国家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产权保护的强弱程度决定了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向,进而影响发达国家的工资变化,即产权保护具有门槛效应。文章通过建立内生技术创新模型研究了产权保护在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前,南北贸易将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南北贸易将促进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利用1995-2007年的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权保护程度存在3个门槛值,随着产权保护程度的增强,南北贸易对促进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邵敏  刘重力  
本文对2002-2007年我国工业行业工资不平等的变化进行分解,并将出口贸易的影响纳入分解框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工资不平等程度的变化主要由行业内变化即技术进步引致,而行业出口贸易密集度的提高会使该行业发生相对地更偏向技能劳动力的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行业内的工资不平等程度。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也表明行业出口贸易密集度与工资不平等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非由二者间的反向因果关系所致。样本期间内,出口贸易密集度的变化对我国工业行业工资不平等变化的实际贡献约为17.32%~22.51%。而综合来看,行业技术进步偏向对其工资不平等的实际解释力约为51.13%。因此,应注重提高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边菲斐  
本文实证研究显示:我国研发经费支出R D,专利授权总量PT,发明专利授权总量P T I三个变量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流量、经济开放度OPEN、金融发展水平FL、贸易出口额E X和进口额I M分别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O F D I和I M对技术进步的作用仍不显著,对研发和创新活动的影响极其有限,而E X对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伯强  张立  伍亚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从国内需求、技术进步和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将中国产业以及金属、电力、建材和化工产业的电力消费增量分解为10种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和。结果表明:导致1997~2007年电力消费增长190%的正向影响因素为国内最终需求的成长、出口的成长、原料需求的成长、能源需求的替代和成长,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45.9%、104.3%、23.6%、15.7%和5.3%;负向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原料需求的替代、进口替代、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和出口的结构调整,其加权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7.6%、-15.1%、-10.5%、-7.2%和-4.3%。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飞  
本文分析了技术前沿国家劳动力市场极化背景下劳动禀赋结构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向取决于高、中、低技能劳动间的替代弹性和劳动禀赋结构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劳动禀赋结构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1970-1990年间,高技能劳动与中低技能劳动存在替代关系,因此,高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上升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1990-2007年间,高技能劳动与低技能劳动变为互补关系,因此高技能劳动相对供给上升同时促进了高、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但抑制了中等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本文的结论为劳动力市场极化提供了支持证据,也为研究中国就业极化现象提供了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乐易  
本文基于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构建了一个兼顾效率与平等的国际贸易模型,用以研究进出口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效应与选择,并利用1996—2019年的中国分省数据,通过随机前沿法测算了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近24年来,中国选择的是偏向出口导向的技术进步路径,这与进口替代产业的相对研发创新效率偏低等因素显著相关。本文认为,近年来中国在给定的发展阶段与客观环境条件下选择了最优技术进步路径,其背后的发展理论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交替)的比较优势原理。当今的中国面临与历史经验不同的全新挑战,需要将发展重心适时地向进口替代做出调整,而不应继续依靠与加强出口导向。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杨飞  
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南北贸易和中国-发达国家间贸易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贸易和中国-发达国家贸易显著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极化,其中,中国-发达国家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边际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还表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主要因素,国际贸易是次要因素,并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市场极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林辉  蔡啸  高庆昆  
当前技术进步朝技能劳动方向发展已形成共识,但技术进步技能偏向强度的定量研究还相对匮乏。本文设定双层嵌套型CES生产函数,构建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指数,采用标准化系统的贝叶斯方法和FGNLS方法测算我国1979-2010年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水平,考察技术进步以多大强度偏向于提高技能劳动生产率,并通过回归分析考察技术进步偏向性成因。结果发现:(1)1979-2010年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技能劳动,但其变化强度逐年减弱。(2)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中性技术进步还是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都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起促进作用,但市场化制度对技能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琳  汪波  徐波  
借助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利用1985—2013年中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总体偏向性以及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变化速率。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约为0.402,资本与劳动呈现互补特征,且中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性。指出:从技术进步偏向看,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以及资本和技术的缺乏共同导致了目前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中国工业化向高技术发展仍会加强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并将引发一系列问题。认为短期内中国仍需维持一定规模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长期应大力发展人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本文试图将技能型技术进步与产业内贸易置于一个框架中对工资不平衡现象进行理论解释。自由贸易通过促使发达国家产品质量阶梯提升型的技术进步而加剧了该国的工资不平衡程度;同时,自由贸易通过促使发展中国家产品种类数增加型的技术进步而加剧了该国的工资不平衡程度。南北贸易在拉大相对工资差距的同时促进了技能型技术进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吴天颖  马瑄忆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中的中国分行业高、低技能劳动数据,推算了1995—2009年中国高、低技能劳动力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报酬,并基于该数据测算了中国省域层面的高技能-低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性。结果表明:中国所有省区的技术进步在大多数年份是偏向于高技能劳动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飞  
市场化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提高了技能溢价。本文通过建立内生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模型,研究市场化进程中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模型表明,市场化能够更多地缩短高技能偏向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时间,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技能溢价。本文进一步利用1995-2009年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为高技能偏向性,市场化程度的提升显著促进了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而且市场化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渠道提高技能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