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0)
2023(3206)
2022(2715)
2021(2490)
2020(2073)
2019(4694)
2018(4723)
2017(8178)
2016(4815)
2015(5383)
2014(5350)
2013(5406)
2012(5207)
2011(4787)
2010(4793)
2009(4282)
2008(4415)
2007(3701)
2006(3405)
2005(2942)
作者
(16593)
(13927)
(13643)
(12973)
(8858)
(6832)
(6146)
(5487)
(5392)
(5083)
(5027)
(4821)
(4601)
(4595)
(4559)
(4310)
(4305)
(4145)
(4083)
(4016)
(3611)
(3603)
(3430)
(3293)
(3225)
(3158)
(3123)
(2976)
(2821)
(2818)
学科
(18432)
经济(18421)
管理(11373)
(9060)
地方(8738)
(7453)
(6286)
企业(6286)
(6115)
资源(6024)
方法(5640)
数学(4910)
数学方法(4847)
环境(4769)
中国(4765)
农业(4370)
(4341)
地方经济(4319)
业经(3689)
生态(3503)
(3285)
(3118)
(3067)
税收(2908)
(2870)
土地(2761)
(2709)
人事(2701)
人事管理(2700)
(2544)
机构
学院(68119)
大学(66983)
研究(29280)
管理(22949)
科学(22933)
(21659)
中国(21375)
经济(21066)
理学(19442)
理学院(19086)
管理学(18511)
管理学院(18392)
(17502)
(17094)
(16860)
(16260)
研究所(15934)
农业(13633)
业大(13480)
中心(13380)
(12913)
(11374)
师范(11203)
(11130)
资源(10387)
科学院(10229)
(10118)
(9846)
(9831)
实验(9256)
基金
项目(52506)
科学(40836)
基金(37084)
(34958)
国家(34706)
研究(33978)
科学基金(28513)
(22992)
自然(21128)
基金项目(20437)
自然科(20376)
自然科学(20368)
自然科学基金(19977)
社会(19865)
社会科(18744)
社会科学(18736)
(18677)
资助(14834)
教育(14102)
编号(13467)
重点(13232)
(12647)
计划(11865)
(11436)
科技(11375)
(10636)
科研(10416)
成果(10240)
课题(10038)
(9957)
期刊
(26451)
经济(26451)
学报(16708)
研究(16478)
中国(16393)
科学(14377)
(14074)
大学(10528)
资源(10205)
学学(9903)
农业(9832)
管理(7277)
(6330)
(6032)
教育(5428)
图书(5185)
(4735)
业经(4719)
林业(4684)
技术(4441)
业大(4058)
(4023)
(3970)
金融(3970)
书馆(3879)
图书馆(3879)
科技(3811)
(3788)
(3777)
自然(3727)
共检索到104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卫国  罗燕  吴素芳  葛会敏  
为了给南北盘江河谷野生芒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对南北盘江河谷的野生芒果资源进行了调查,并选择代表性单株进行形态特征描述和果实性状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南北盘江下游海拔395~550 m的河谷地区有野生芒果(Mangifera indica L.)资源分布,并有数百年生的野生古芒果树存在。这些野生芒果果皮厚,果实小,种子大,可食率低,品质差,多胚和单胚共存,未经种质改良过的野生性状特征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尼章光  张林辉  罗心平  解德宏  文定良  俞艳春  吕玉兰  
通过对怒江低热河谷野生芒果资源调查分析认为:该区野生芒果资源可分为野生种、半野生种、半栽培种、栽培种4个类型,其分布表现出小分散大集中的特点,集中分布在海拔700~900m地带;怒江低热河谷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潞江三年芒是通过自然或当地农民长期筛选培育的地方性优良品种,也是从野生芒果长期自然演化及人工选育的结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国鹏  张林辉  解德宏  俞艳春  陈于福  陈华蕊  王美存  尼章光  
对怒江干热河谷区内芒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性状进行性状比较、相关性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地区的芒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所分析的6个性状中变异系数表现为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厚度>可食率,这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差异,可根据不同目的加以利用。本文首次对部分芒果果实性状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除可食率与可溶性固形物间未达到极显著相关外,其余性状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其中可溶性固形物与单果重、果实长度、果实宽度、果实厚度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其余的10个相关系数均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对58份种质资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当λ值在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锡永  赖子尼  赵元凤  王超  魏泰莉  蒋万祥  杨婉玲  庞世勋  
对珠江河口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镉(Cd)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Cd含量范围在0.022~0.047 1 mg/L,并且Cd含量在时间上由高到低依次为:2月、5月、11月、8月,2月Cd含量显著高于5月、8月和11月(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升  容莹  闫妍  黄玉清  
【目的】揭示干热河谷地区芒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干热河谷地区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芒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百色市利用热扩散式树干茎流计(TDP)和自动气象站,连续监测2020年4-10月的芒果树干液流及环境因子,分析液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太阳辐射、土壤热通量、气温、降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月份芒果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总体上呈"几"字型曲线,在晴天为单峰型,液流启动早,停止晚,速率高;在阴雨天为多峰型,液流启动晚,停止早,速率低;不同月份芒果树干液流速率曲线斜率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树干液流峰值延续时间和月耗水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和秋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液流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土壤热通量、气温和水气压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且晴天条件下液流速率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强于阴雨天。液流速率峰值出现均早于于太阳辐射峰值、气温峰值和水气压差峰值;在土壤水分胁迫时,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且全天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液流速率为较宽的单峰曲线,维持较高液流速率的时间较长。【结论】芒果树干液流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其昼夜变化呈现单峰曲线,夏季蒸腾耗水量大于春季和秋季;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率可用于定量判断液流启动和峰值出现时刻及峰值持续时间,不同月份树干液流速率的变化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树干液流峰值延续时间和耗水量均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和秋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焰平  黄薇  王国红  杨民和  
分离健康茶树叶片、落叶、种子、实生苗和扦插苗等的内生真菌,研究影响芒果球座菌分布的因素、季节变化规律、传播方式和生活史。结果表明: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在不同的山茶属植物叶片中存在明显差异,茶树中最高,油茶次之,山茶最低;新抽出的叶芽中没有内生真菌分布,但随着叶片龄期的增长,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逐步提高,至老叶中高达73.5%。在茶树中,品种是影响芒果球座菌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间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有明显差异;1年之中,芒果球座菌的消长明显受新梢抽出期、叶龄、茶叶采摘、温度和降水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2—4月和6月芒果球座菌的分离率低,而5月、7—8月和12月是芒果球座菌分布的高峰期。种子、新长出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一敏  赵洋毅  段旭  陈婷婷  万艳萍  冷鹏  
[目的]定量分析土壤优先路径的分布特征,为探究土壤优先流运动及土壤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分形理论,以云南省楚雄市元谋县老城乡苴那小流域4种典型地类(林地、荒草地、农地、园地)为研究对象,在各地类区域内依据地形分别设置4个10 mX 10 m或10 mX 15 m的样方,利用染色示踪法提取和分析土壤染色特征参数,将染色影响半径分为≤1 mm、>1~≤2.5 mm、>2.5~≤5 mm、>5~≤10 mm和>10 mm等5个等级,研究各典型地类土壤优先路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孔隙的关系。[结果]4种地类各个土壤剖面的计盒维数基本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不同影响半径的优先路径连通性以林地发育程度最好,其次是农地,园地最差;同一地类不同半径范围的优先路径连通性从大到小排列,园地依次为>1~≤2.5 mm、>5~≤10mm、>10 mm、≤1mm和>2.5~≤5 mm;荒草地和林地均为>1~≤2.5 mm、>2.5~≤5 mm、≤1 mm、>10 mm和>5~≤10 mm;农地为> 2.5~≤5 mm、>1~≤2.5 mm、≤1 mm、>10 mm和> 5~≤10 mm。4种地类中,荒草地优先路径数量最多,其次是林地和农地,园地最少;荒草地和园地在同一土壤深度上优先路径数量由大到小依次为≤1 mm、>1~≤2.5 mm、>2.5~≤5 mm、>5~≤10 mm和>10 mm,林地为>1~≤2.5 mm、≤1 mm、>2.5~≤5 mm、>5~≤10 mm和> 10 mm,农地为>1~≤2.5 mm、>2.5~≤5 mm、≤1 mm、>5~≤10 mm和> 10 mm。土壤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孔隙半径为>1.5~≤2.0 mm和>2.0~≤3.7 mm的大孔隙数量与稳定出流速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优先路径分布具有自相似性,可用分形分析中的计盒维数对优先路径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进行表征;优先流的发生与土壤中大孔隙的分布和数量关系密切,大孔隙分布密集区更易发生优先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雪婷   孙浩捷   宋长赢   赵鹏凯  
利用DBSCAN算法、地理探测器方法剖析伊犁河谷住宿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住宿业呈现整体分散与局部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伊宁市和新源县那拉提旅游风景区为高聚集的核心区域。(2)伊犁河谷住宿业被划分为18个空间集群,共5个等级,空间上表现为东南—西北走向,且多数住宿业以旅游景点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3)不同因素对住宿业的影响程度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其中景区、星级酒店、交通设施和人口等为核心影响要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一平  段泽新  窦军霞  
利用岷江上游和元江(红河上游)河谷区的多年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对两河谷区的光、热、水、风等气候因子的综合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两河谷区的日照时数均较多,日照充足,干热河谷的日照时数要比干暖河谷多。干热河谷的平均温度要比干暖河谷要高。两河谷均是气温的年较差较小,月较差较大;降水的地区差异大,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降水均集中在雨季,降水量干热河谷多于干暖河谷;两河谷均是山谷风大,定时风显著,风速均是干季大,雨季小。两河谷局地小气候均呈现复杂多样特征。在干热河谷中上段,光热资源较丰富,而水分资源不协调,导致水分构成了该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在干暖河谷中上段,光照可满足需要,热量和水分不足,构成了限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学勇  包维楷  吴宁  
干旱河谷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环境异质性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以其较好的光热等条件成为整个川西地区人口和城镇分布集中的核心地带,但是由于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和随之而来的人地矛盾,加之干旱河谷脆弱的生态系统,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为例,探讨了干旱河谷气候成因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指出人类活动是叠加于自然因素作用之上的,不是起主导作用,大气环流、局地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造就了当今干旱河谷气候形成,是干旱河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气候特征具有:(1)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下降迅速,≥10℃的积温大,持续时间较长,地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白亭玉  李华东  王艺蓉  郑妍  林电  
通过跟踪调查广西右江河谷地区红象牙不同叶位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分析该品种的营养特性,初步确定适合该品种营养诊断的采样部位以及采样时间,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内各营养元素存在差异。全年平均含量顺序为:第1蓬叶片:氮>钙>钾>镁>硫>磷,分别为:16.46、15.07、6.83、2.26、1.31、1.05 g/kg;第2蓬叶片:钙>氮>钾>镁>硫>磷,分别为:17.79、14.96、5.94、2.02、1.59、0.92 g/kg。诊断氮、磷、钙、镁、硫等营养元素适宜的采样时间和部位为12月的第1蓬叶片,钾营养元素为3月的第2蓬叶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汇海  李德厚  张业海  杨林涛  白雄昌  
该文着重阐述了元江干热河谷山地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合理利用。由于元江河谷山地地势高低悬殊,相对高差可达2000m,土壤资源的垂直分异规律非常明显,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分布有:北热带干热河谷燥红土带(海拔1000m以下)、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带(1000m~1300m)、中亚热带低山红壤带(1300m~2000m)、北亚热带中山黄棕壤带(2000m以上)等。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是: ①按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搞好土地利用规划; ②搞好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工作,严禁毁林开荒、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 ③发展可持续农业:搞好合理轮作、套种,提高土壤肥力;集约经营,合理施肥,提高单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左慧  
对辽宁铁岭平榛生境及平榛种质资源样品的5个形态性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平榛资源的形态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的变异系数最大(≥51.79%),单果直径与单果质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8.16%和34.09%;单株果序与单株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直径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占41.412 9%,每序结果数对它的作用很大,第2主成分占33.770 3%,单株结果对它的作用很大。根据区位与海拔的不同及辽宁铁岭平榛资源现状,可将辽宁铁岭平榛资源分为3类,铁岭南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每序结果数最多。铁岭东部地区聚为一类表现为单株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学海  张一平  宋清海  李培广  刘运通  金艳强  李敬  林友兴  张树斌  
为了探讨干热河谷太阳辐射的特征,本文利用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通量塔上连续2年(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辐射数据,对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林冠上太阳辐射(总辐射(Q)、反射辐射(Qα)、有效辐射(I)、净辐射(Rn))的日变化、季节和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反照率(α)和I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域Q、Q_α、I、R_n的年均辐射值分别为6 210.2、807.9、1 822.9、3 578.7 MJ/(M2·a)。雨季各辐射总量占年总量比例分别为52.9%、56.3%、39.1%、59.2%,除雨季I占全年的比例小于干季外,其他3个辐射分量占全年的比例均是干季<雨季。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学文  潘志贤  史亮涛  钱坤建  王春雪  闫帮国  纪中华  
为了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常见的2个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分别在2个群落的0~20 cm(表层)和20~40 cm(深层)取样,分析了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结果表明:全氮、全钾、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在2个群落内存在着显著差异,全磷和全钾随深度的变化不显著。在坡柳群落内,水解氮和速效钾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在剑麻地内,水解氮和速效钾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深度对坡柳的速效磷变化影响不显著,但对剑麻的速效磷变化却十分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