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89)
- 2023(2840)
- 2022(2523)
- 2021(2402)
- 2020(2056)
- 2019(4492)
- 2018(4569)
- 2017(8390)
- 2016(4992)
- 2015(5689)
- 2014(5599)
- 2013(5557)
- 2012(5287)
- 2011(4918)
- 2010(5281)
- 2009(4920)
- 2008(5100)
- 2007(4889)
- 2006(4666)
- 2005(4558)
- 学科
- 济(18180)
- 经济(18154)
- 业(16149)
- 管理(15738)
- 企(14393)
- 企业(14393)
- 中国(6451)
- 农(6147)
- 制(5756)
- 地方(5417)
- 业经(5137)
- 财(4814)
- 方法(4813)
- 策(4589)
- 银(4167)
- 银行(4158)
- 学(4101)
- 教育(4055)
- 行(3992)
- 农业(3987)
- 理论(3977)
- 划(3850)
- 贸(3816)
- 贸易(3810)
- 易(3588)
- 数学(3390)
- 体(3375)
- 经营(3357)
- 技术(3354)
- 和(3308)
- 机构
- 学院(69202)
- 大学(68991)
- 济(25829)
- 研究(25264)
- 管理(25191)
- 经济(25020)
- 理学(20344)
- 中国(20172)
- 理学院(20078)
- 管理学(19701)
- 管理学院(19531)
- 京(15625)
- 科学(14449)
- 江(14010)
- 财(13589)
- 所(12962)
- 中心(11891)
- 研究所(11339)
- 范(10957)
- 州(10886)
- 师范(10872)
- 农(10700)
- 北京(10219)
- 财经(9876)
- 省(9848)
- 院(9271)
- 经(8652)
- 师范大学(8474)
- 业大(8332)
- 技术(8181)
- 基金
- 项目(38208)
- 研究(29864)
- 科学(29596)
- 基金(26321)
- 家(22580)
- 国家(22332)
- 科学基金(18637)
- 社会(17766)
- 社会科(16734)
- 社会科学(16730)
- 省(15253)
- 教育(14708)
- 编号(13064)
- 基金项目(12949)
- 划(12914)
- 成果(12369)
- 自然(11614)
- 资助(11474)
- 自然科(11328)
- 自然科学(11326)
- 自然科学基金(11140)
- 课题(10073)
- 重点(8817)
- 发(8535)
- 年(8518)
- 部(8401)
- 性(8036)
- 项目编号(7978)
- 规划(7537)
- 创(7502)
共检索到124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坤
数理统计的方法表明元魂痕韵部的形成在刘宋时期,元韵和山摄分开也不是北朝特有的现象,大量的押韵材料证明元韵和魂痕韵相押不是南朝特有的现象,元韵和魂痕通押反映是汉语共同语的情况。
关键词:
南北朝 用韵 数理统计 山摄 臻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吉成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产地,《三国志》、《华阳国志》、《水经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北史》、《魏书》等史籍都有所涉及,但是都不全面。《华阳国志》主要记载了东晋时期巴、蜀、南中几个地区的盐产地,《水经注》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河流附近的盐产地。其他各史都属于断代史,专门叙述某一个或某几个朝代的史事,对盐产地偶尔有所涉及,都没有专门、系统的记载。要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盐产地情况必须将这些资料综合利用起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贾学义
《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研究》出版于2009年,是王东洋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考课制度是考察官员政绩的一种重要方式,因而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运行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内容。考课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是伴随新型军国的兴起而产生的。秦汉是考课制度的形成时期,各项考课标准和流程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与大一统之秦汉不同,政权分裂,因而很难实施统一连贯的考课制度,研究起来难度较大。学术界有关魏晋南北朝的考课制度研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士彪
近读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高步藏先生遗著《南北朝文举要》(1998年7月第1版),发现该书有一些校点错误,今条陈如下,求正于方家。一,36页:“浦二田曰:‘……妙于浑举倾叹离即,含毫至诔中。念往一节,尤俯仰情深矣。’”按,当作:“妙于浑举倾叹,离即含毫,至诔中念往一节,尤俯仰情深矣。”若知浦氏评语用的是骈文句法,就不会点错了。二,57页《登大雷岸与妹书》选注者评语:“以上就水族之诡,喻造乱者之诪张忧乱之切,情见乎辞矣。”按,当作:“以上就水族之诡,喻造乱者之诪张。忧乱之切,情见乎辞矣。”“诪张”意为“跋扈”,不得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贺巷超
承接汉代佣书业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佣书业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受其影响,公私藏书量明显增加,文化典籍得到保护,图书收藏与整理机制走向成熟,图书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图书流通受到重视,图书阅读热情空前高涨,书法艺术由此诞生。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佣书业 藏书 图书流通 阅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雪野
中华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夷夏之辨"的本质是中华文化的认同问题,即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认同。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同及对传统人伦纲常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服膺基础之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夷夏之辨"为背景衍生出的伦理认同,一方面表现为"五胡乱华"局势中汉族与内迁各族政权对正统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异质文化的交锋与交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影响下,这一时期凝聚成的伦理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相伴相生,使民族共同体意识愈发清晰。在此基础上,汉族与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彼此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了中国历史的整体性发展;华夏文化与各族文化之间既相互冲突又彼此影响,共同铸就了和而不同、善解能容的中华文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福亚
魏晋南北朝时期 ,确实出现过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的时段和地区 ,主要是北方 ,主要原因是战乱。但若将北魏中期以后的北方、东晋南朝的南方和两汉相比 ,非但差距不大 ,甚至还略有发展。原因在于魏孝文帝改革后 ,北方农业领域又成为小农经济的天下 ;本时期农业生产没有倒退 ,生产力还略有提高 ;地主土地上租佃制仍占主导地位。即便地主庄园 ,也有产品不断流向市场 ,和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笼统地说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与历史实际不相吻合 ,也不确切。重新审视这一定论甚有必要。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商品经济 传统市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坚强 张佩成 吴勇
拥有丰富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浙江,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许多文人士子、达官贵人以及僧侣道士等参加的森林旅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玄游、仙游和佛游等,并形成了许多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和源远流长的森林旅游传统。利用历史文献法和实地调查法;从多角度多学科出发,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上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浙江森林旅游的发展脉络,述评古人的旅游思想,同时历史地分析并说明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旨在试图继承和发扬古人的旅游思想,与今天的文化、生态旅游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为今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参9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庄华峰 蔡小冬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如疟疾、瘴气、伤寒、恙虫病、天花、痢疾、结核病、狂犬病、麻风病以及各种寄生虫病等都较为流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当与频繁的战争和灾害、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差异,以及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习俗关系至密。面对当时林林总总的流行病,时人进行了包括顺应四季变化、注意维护和治理定居生活区环境的清洁卫生、隔离病人和派遣医生巡诊及无偿施药、实施助葬措施等在内的预防和控制举措。这些应对措施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彰显了预防为主的理念,二是重视流行病防治的制度建设,三是注重用科
关键词:
秦汉魏晋南北朝 流行病防治 环境 卫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何官峰
文章分析《中国阅读通史》这套大型学术著作出版的意义,阐述对其中通史观念和研究范式的理解和认识,介绍《中国阅读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的撰述思路和撰述体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晓峰
形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栈道主要集中在秦岭巴蜀一带。以褒斜道、傥骆道、米仓道、剑阁道、迴车道等为主的栈道不但在沟通蜀地与中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产生了不同的建设方法,呈现出不同的栈道形态。
关键词:
秦汉 魏晋南北朝 栈道 阁道 栈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魏晋南北朝,起自三国,迄于隋统一中国(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当时中国处于一个分崩离析状态,基本上是不统一的,前后历时370年。这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逐鹿中原,成三足鼎立之势。公元220年,曹丕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立魏国。至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灭蜀、吴两国,统一中国,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西晋短暂统一,不久北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勇 陈亮
曹道衡、刘跃进二位先生的《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作为南北朝文学研究者的必备工具书,为南北朝文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笔者在平日研读过程中,发现书中偶有疏失之处,故略加考订,以备读者参考。
关键词:
南北朝 编年史 疏误 考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