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3)
- 2023(8050)
- 2022(7129)
- 2021(6549)
- 2020(5840)
- 2019(13501)
- 2018(13443)
- 2017(26665)
- 2016(14466)
- 2015(16183)
- 2014(16434)
- 2013(16384)
- 2012(15579)
- 2011(14217)
- 2010(14492)
- 2009(13634)
- 2008(13834)
- 2007(12643)
- 2006(11028)
- 2005(9923)
- 学科
- 济(62806)
- 经济(62734)
- 管理(42682)
- 业(40308)
- 企(30837)
- 企业(30837)
- 方法(30626)
- 数学(27048)
- 数学方法(26817)
- 农(18402)
- 中国(15174)
- 财(15117)
- 学(14159)
- 环境(14043)
- 贸(12366)
- 贸易(12364)
- 农业(12292)
- 业经(12042)
- 易(11997)
- 地方(11854)
- 和(11197)
- 制(10601)
- 划(10040)
- 资源(9183)
- 融(9017)
- 金融(9015)
- 银(8714)
- 银行(8687)
- 务(8668)
- 财务(8650)
- 机构
- 大学(217592)
- 学院(215840)
- 济(91781)
- 经济(89946)
- 管理(83258)
- 研究(74409)
- 理学(71801)
- 理学院(71013)
- 管理学(69888)
- 管理学院(69502)
- 中国(55514)
- 科学(46827)
- 京(46366)
- 财(40541)
- 农(39640)
- 所(39265)
- 研究所(35963)
- 中心(34250)
- 业大(33484)
- 财经(32857)
- 江(32282)
- 农业(31527)
- 经(29705)
- 北京(29359)
- 范(28913)
- 经济学(28665)
- 师范(28623)
- 经济学院(26106)
- 院(25966)
- 州(25717)
- 基金
- 项目(143558)
- 科学(111819)
- 基金(103901)
- 研究(103210)
- 家(92172)
- 国家(91040)
- 科学基金(76347)
- 社会(65714)
- 社会科(62177)
- 社会科学(62153)
- 省(55424)
- 基金项目(54875)
- 自然(49155)
- 自然科(47844)
- 自然科学(47826)
- 自然科学基金(46975)
- 划(46952)
- 教育(46497)
- 资助(43277)
- 编号(42169)
- 成果(33878)
- 重点(32502)
- 部(32440)
- 发(31629)
- 创(29221)
- 课题(28040)
- 科研(28001)
- 国家社会(27543)
- 创新(27403)
- 教育部(27295)
共检索到315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文城 彭水军
全球碳排放空间或减排责任的公平分配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考虑各国的消费侧和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本文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28个发达国家和12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11种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指标,并与传统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普遍高于其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而发展中国家恰好相反;从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指标来看,研究期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仍在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发达国家存在大量的环境服务净出口,即存在突出的"南北资源环境负荷转移"问题;发达国家生产侧人均资源环境负荷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地区),而在消费侧人均指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守道 汪前元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具有贸易比较优势和碳减排比较优势的事实下,依次构建了仅发达国家开征碳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征碳税的博弈模型,从福利效应、贸易效应和环境效应三个方面,先后比较仅发达国家开征碳税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的效应,以及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征碳税的效应。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开征碳关税对发达国家有明显的福利效应、贸易效应和环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均有明显的环境效应,对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效应不明确,没有贸易效应;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开征碳税对发展中国家有福利效应,有明显的贸易效应,有明显的环境效应的可能性较大,对全球有明显的环境效...
关键词:
碳关税 碳税 福利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赛
世界各国农村金融体制安排不尽相同,但南北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以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以及农业保险为主要构架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增加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而且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各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蕾 岳超 车怡然 王可蕙 周静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广义负荷资源快速发展与需求侧资源的不断开发,使得需求响应普及率不断提升。对地区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可以帮助电网准确评估广义负荷资源互动下负荷特征变化情况。本文构建了几种不同广义负荷资源的互动模型,并采用模糊半梯度隶属度函数划分扣除可再生能源发电后净负荷下峰平谷时段方案,结合某地区实际数据对其需求响应潜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评估模型能够为电网公司等主体探究地区的需求响应潜力等提供支持,有利于准确把握广义负荷资源不断发展下电网负荷状况,形成合理的电价机制,并进一步促进电力供需平衡、降低负荷波动水平,帮助电网和电力用户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关键词:
电价激励 广义负荷 需求响应 分时电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谭晓雨
针对以往研究道路交通环境负荷的发生源分布不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规划四阶段理论的,以交通小区为基本单元的,以尾气排放因子为核心的道路交通环境负荷估计框架,该框架可清晰地输出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负荷的发生源并将促进控制路网交通环境负荷增长等措施的制定。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道路交通环境负荷 尾气排放因子 交通小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军 赵先贵 程冬鸽 马娟霞 吴姝冬
文章利用环境负荷控制方程,以GDP和能源消耗量为参数,对陕西省2000~2007年的环境负荷计算分析,并对2010、2015、2020年环境负数进行预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倩倩 黄贤金 陈志刚
文章基于环境负荷模型,在绝对减排和相对减排条件下分别设定了不同的情景,分析各情景下中国碳排放的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减排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雷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资源环境现实基础表现出明显脆弱的特征。国际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世界人口超过1亿以上国家中,目前中国国家资源环境的安全状态仅略优于日本,处在10个人口大国倒数第二的位置上。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已十分脆弱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基础产生着巨大的压力。若在此问题上出现认识和发展政策上的失误,便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为此,建议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应定位在:确保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考虑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中国未来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战略的政策调整模式可以考虑为: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严格人口控制×(推进资源深度化加工+加大科技投入+扩展资源国际化+改善环境基础+强化全民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贵景 常克亮 陈慧琴 施智杰
基于消费者责任原则计算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的CO_2排放量,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2001—2016年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生产侧和消费侧九个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认为发电量效应、碳强度效应、人均GDP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京津冀地区电力工业CO_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电力生产结构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用电效率效应是主要抑制因素;发电量效应、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和人均GDP是造成三地电力工业CO_2排放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金龙 陈陆望 王吉利
【目的】考察施工间歇期路基侧向位移的发展特性,为路基侧向位移测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路堤分阶段填筑过程中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同时分析了路基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及其测量技术。【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硬壳层强度较高、软土层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路基体内的侧向位移有可能在施工间歇期发生回缩,该现象伴随着竖向沉降的大幅度增长而发生;工程中常用的测斜管在考察侧向位移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利用其较难探测到侧向位移的回缩现象;在路堤分阶段填筑过程中,路基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是变化的。【结论】需发展更精密的仪器来测量路基体内侧向位移的发展情况,建议将测斜管埋设于坡趾竖向断面和坡中竖向断...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晨 王薇 杜建华 刘赵东 陈敏斯 王博 刘晓东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典型针叶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可燃物负荷量模型,为可燃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林分因子(胸径、树高、郁闭度、冠幅、第1活枝高)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在北京市7个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和侧柏林,每种林型各设置42块样地,调查和测定了2种针叶林的可燃物负荷量(上层枯叶、下层枯叶、灌木、草本、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总可燃物负荷量模型。【结果】(1)油松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14.31 t/hm2,侧柏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9.78 t/hm2,下层枯叶负荷量占2种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的比重最大。(2)RDA分析表明,油松林上层枯叶、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胸径呈正相关,下层枯叶负荷量与郁闭度、坡度呈正相关。侧柏林上层枯叶、下层枯叶负荷量与树高、冠幅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树高、郁闭度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2种针叶林总可燃物、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负荷量均与胸径呈正相关,草本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呈正相关。(3)模型表明,胸径、树高、冠幅能较好推算出油松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第1活枝高、冠幅、坡度能较好的推算出侧柏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结论】油松林有发展成较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根据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应当着重对林下枯落物可燃物进行管理,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降低潜在森林火灾风险。不同林型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以及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在进行可燃物管理时,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适宜的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丹笑山 王韬
税务负荷因素分析□丹笑山王韬税务系统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人员编制的规模,这是我国税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税收成本率或者人均征收额来说明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但决不能将税收成本率和人均征收额视作一般经济意义上的投入产出比或者成本利润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潇 鞠美庭 邵超峰
在低碳发展的国际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革命的主力军。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以在我国生产的维斯塔斯V90-3MW陆上风机为例,对比传统火电和燃气发电,探究风力发电机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减少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环境效益,并为我国风电制造产业健康强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建华 国佳 沈旺
采用基于Stroop效应的双任务方法,在中国知网新版检索平台和旧版检索平台环境下,对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的认知负荷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平均认知负荷是动态变化的;②任务阶段、任务难度对第二任务颜色不匹配案例影响显著;③在检查结果列表阶段,新版检索平台较旧版平台要求用户付出更多努力。研究同时表明,提供语义类别的益处大于界面复杂度提高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双任务方法 信息检索 认知负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