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3)
2023(19523)
2022(16260)
2021(15008)
2020(12494)
2019(28544)
2018(28411)
2017(54166)
2016(29695)
2015(33166)
2014(33613)
2013(32807)
2012(30580)
2011(27816)
2010(28506)
2009(26342)
2008(25577)
2007(23048)
2006(20905)
2005(19132)
作者
(87378)
(72489)
(71599)
(68692)
(46402)
(34396)
(32741)
(28338)
(27722)
(26183)
(24598)
(24473)
(23389)
(23333)
(22599)
(22352)
(21524)
(21009)
(20897)
(20731)
(18546)
(18012)
(17681)
(16690)
(16342)
(16153)
(16135)
(15983)
(14687)
(14381)
学科
(132227)
经济(132086)
管理(82925)
(76904)
(61912)
企业(61912)
方法(47375)
数学(40230)
数学方法(39658)
中国(38943)
(35362)
地方(32809)
业经(29629)
(29015)
(28981)
(24870)
农业(23584)
(21511)
贸易(21495)
(21464)
银行(21412)
理论(20957)
(20732)
金融(20724)
(20700)
(20659)
(19234)
环境(19173)
(18418)
(18218)
机构
大学(422787)
学院(421607)
(173669)
经济(169726)
管理(159686)
研究(153086)
理学(135413)
理学院(133810)
管理学(131387)
管理学院(130622)
中国(115904)
(94385)
科学(93049)
(80922)
(78412)
研究所(70689)
(70615)
中心(67983)
(65714)
财经(62431)
业大(61299)
北京(61100)
(58672)
师范(58096)
(56509)
(55428)
农业(54805)
(52690)
经济学(51895)
师范大学(46680)
基金
项目(274677)
科学(214851)
研究(203510)
基金(196191)
(170648)
国家(169151)
科学基金(144106)
社会(127043)
社会科(120168)
社会科学(120137)
(107368)
基金项目(102227)
教育(93467)
自然(91808)
(90577)
自然科(89617)
自然科学(89596)
自然科学基金(87941)
编号(84068)
资助(81357)
成果(70653)
(62015)
重点(61783)
(59681)
课题(59616)
(56126)
创新(52325)
国家社会(51703)
科研(51410)
项目编号(51106)
期刊
(207438)
经济(207438)
研究(135410)
中国(92608)
学报(66574)
(65857)
管理(62901)
科学(61099)
(60608)
教育(54970)
大学(50654)
学学(47063)
农业(44778)
(43226)
金融(43226)
技术(38751)
经济研究(33316)
业经(33192)
财经(31038)
(26712)
问题(26676)
图书(23560)
(23085)
技术经济(21217)
(20542)
理论(19800)
现代(19626)
科技(19614)
(19082)
世界(18980)
共检索到664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守华  钱非非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长三角地区正在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多层次空间格局,其中都市圈建设是关键环节。南京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一员,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故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医疗教育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剖析南京都市圈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与现存挑战,由此提出未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这将有利于构建中国跨行政区都市圈治理新模式,为我国今后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柳池  甄峰  席广亮  谢智敏  李智轩  
边界毗邻地区是都市圈一体化的先行区,打破边界阻碍,提升要素自由流动水平是都市圈跨界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街镇构建人流视角下的边界效应类型,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分析行政边界对都市圈毗邻地区人口跨界流动的差异化作用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1)毗邻街镇之间的人口流动频繁,边界局部融合,在《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划定的重要片区内,呈现出高频人流的一体化发展态势;(2)边界对毗邻街镇与非毗邻街镇之间的人口流动阻碍较大,仅少量毗邻街镇人口向非毗邻地区扩散;(3)整体来看,都市圈内边界毗邻地区处于一体化的初期,以毗邻街镇间的跨界流动为主,跨界组团初具规模。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都市圈毗邻地区的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在规划过程中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加快区域协同的进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建民  
WTO建立和运作以来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呈现出速度迅猛、范围扩展、涉及的国家增加以及作用增强等态势 ,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特点 ,提出了中国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若干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梁晓林  谢俊英  
建立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消除区域间的壁垒和封锁,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是中国最终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步骤。在这一推进过程中,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应采取在经济、教育和税收方面的政策统一等措施来加速京津冀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和瑞  
本文从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充分说明了京津冀地区将成为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可能性,并提出了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丹丹  孙文生  
当前,京津冀地区已成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内经济合作现状,指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强  罗守贵  
上海都市圈内部各个城市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吸引外资等方面的冲突屡屡发生。这种不必要的竞争降低了区域的整体效率。要想增强整体竞争力,实现经济高效、持续的增长,上海都市圈必须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了能够准确地反映上海都市圈分工现状,本文采用区域专业系数和区域配置系数对目前都市圈二、三产业专业化优势进行测算,根据结果将其归纳为四类:专业化支柱行业、移出型行业、潜力型行业和竞争型行业。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态仿生学原理提出了上海都市圈经济一体化构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雪芹  王成新  崔学刚  
进入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组群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城市群(圈)成为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态势。本文以济南都市圈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分析济南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程度、核心城市功能、发展前景等市民意象。结果显示:市民认为济南都市圈经济一体化水平不高,缺少相关组织协调部门和没有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是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障碍;各要素一体化程度差异明显,交通一体化水平意象较高,核心城市济南的作用不强但前景看好。而且不同年龄组、不同学历、不同收入人群对都市圈一体化的认知意象有所差异,市民意象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为此,未来济南都市圈要从产业、市场、交通和政策四个方面入手、平衡用力,促进区域城市群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  郑杨  陈小五  何念如  
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外汇管理关系和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现阶段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外汇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外汇管理的总体应对规划和近期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卫东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在世界各国经贸联系愈来愈紧密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产生、发展的原因往往也被视作世界经济一体化产生、发展的理由。实际上,这种解释只能说明部分问题。各国之间能否走向经济一体化,不仅取决于现时的经济上的的互补性和经济利益,而且,也是各国政策策略选择的结果。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即各国政策选择如果不在合作中实现较大收益,就会在冲突中遭受更大损失,这已成为决定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另一方面的因由。本文试图用对策论来分析这一情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阳  苏兵  兰小毅  程晨  
陕西,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起点区域。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机遇,同时还是挑战。陕西应把城市圈经济作为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模式,通过内、中、外三个圈层的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陕西经济的跨越式、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赵永江  李春发  贾晶  
通过对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域的政治经济格局、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从理论上、实践上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爱珠  
该文概括了我国口岸城市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阐述了口岸城市同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口岸城市的发展与其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动态的协同规律。并提出了加快口岸城市与腹地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WTO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全球经济区域化出现空前活跃,高标准、广覆盖的广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潮流。特别是美国主导的TPP、TTIP试图重新塑造世界经济新规则,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面对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以及区域集团竞争的挑战,中国应该调整立场和策略,制定一个清晰的FTA战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国际部课题组  罗扬  
我国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功能组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合作体系构建尚未优化和到位的障碍。为此,本文介绍了东京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经验、措施,并阐述了其对推动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