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1)
- 2023(7248)
- 2022(6153)
- 2021(5541)
- 2020(4268)
- 2019(9939)
- 2018(9882)
- 2017(17970)
- 2016(10002)
- 2015(11921)
- 2014(12451)
- 2013(12140)
- 2012(11096)
- 2011(10061)
- 2010(10528)
- 2009(9492)
- 2008(9460)
- 2007(8732)
- 2006(8002)
- 2005(7603)
- 学科
- 济(46576)
- 经济(46529)
- 管理(26169)
- 业(24137)
- 地方(19435)
- 中国(19007)
- 企(18090)
- 企业(18090)
- 农(14624)
- 业经(13058)
- 地方经济(10509)
- 方法(10149)
- 农业(9873)
- 发(9585)
- 银(8993)
- 银行(8981)
- 融(8841)
- 金融(8840)
- 行(8776)
- 财(8509)
- 制(8439)
- 贸(8153)
- 贸易(8141)
- 学(8123)
- 数学(7888)
- 数学方法(7783)
- 环境(7714)
- 易(7703)
- 理论(7523)
- 发展(7059)
- 机构
- 学院(143586)
- 大学(135991)
- 济(55037)
- 经济(53574)
- 研究(52308)
- 管理(48283)
- 中国(41486)
- 理学(38844)
- 理学院(38262)
- 管理学(37541)
- 管理学院(37271)
- 京(34376)
- 科学(31930)
- 所(27454)
- 财(26306)
- 江(25119)
- 研究所(24100)
- 中心(23922)
- 农(23527)
- 北京(23506)
- 范(22057)
- 师范(21848)
- 州(20971)
- 技术(19172)
- 业大(19165)
- 院(19071)
- 财经(19050)
- 省(18673)
- 农业(17832)
- 师范大学(16989)
- 基金
- 项目(82547)
- 研究(65839)
- 科学(62926)
- 基金(53282)
- 家(44908)
- 国家(44374)
- 社会(38662)
- 科学基金(37472)
- 社会科(36475)
- 社会科学(36469)
- 省(35475)
- 教育(30207)
- 编号(29056)
- 划(28910)
- 基金项目(27763)
- 发(24974)
- 成果(24364)
- 课题(22464)
- 资助(21874)
- 自然(21771)
- 自然科(21150)
- 自然科学(21147)
- 自然科学基金(20677)
- 发展(20583)
- 展(20197)
- 年(18928)
- 重点(18911)
- 创(17202)
- 规划(16506)
- 项目编号(16500)
共检索到247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何菲菲
都市圈物流体系建设是现代都市圈建设的先行领域,也是有效支撑都市圈商贸物流枢纽建设和产业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保障。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基于都市圈物流发展条件及战略要求,提出面向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积极优化都市圈物流网络空间组织,形成以南京枢纽为核心的“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多层级物流网络。以多式联运深化统筹公铁水航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引导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都市圈物流发展体制机制及战略资源投入,不断提升都市圈物流体系竞争能力及服务能力,促进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都市圈 物流体系 物流网络 南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宋金平
讨论了都市农业的概念、特征与发展情况 ,从北京市的生态建设、居民生活需要以及市场条件、郊区的自然环境出发 ,分析了北京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及其优劣条件 ,指出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最后就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北京 都市农业 生态农业 产业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阎征
在构筑南京现代化大都市,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的过程中,发展都市型工业,将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南京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必要性着手,对南京都市型工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南京 都市型工业 发展战略 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金莹 汪德根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 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一致性,"组团式"格局明显,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差异均最大。(3) 3个都市圈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中级及以下协调水平,且分布呈空间依赖性;住房价格与城市系统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子系统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且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既表现出共振性又表现出尺度敏感性。(4)根据协调状态及主导低耦合失调的原因,将城市划分为6种类型,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柳池 甄峰 席广亮 谢智敏 李智轩
边界毗邻地区是都市圈一体化的先行区,打破边界阻碍,提升要素自由流动水平是都市圈跨界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街镇构建人流视角下的边界效应类型,以南京都市圈为研究区域,分析行政边界对都市圈毗邻地区人口跨界流动的差异化作用特征和机制。结果表明:(1)毗邻街镇之间的人口流动频繁,边界局部融合,在《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划定的重要片区内,呈现出高频人流的一体化发展态势;(2)边界对毗邻街镇与非毗邻街镇之间的人口流动阻碍较大,仅少量毗邻街镇人口向非毗邻地区扩散;(3)整体来看,都市圈内边界毗邻地区处于一体化的初期,以毗邻街镇间的跨界流动为主,跨界组团初具规模。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都市圈毗邻地区的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在规划过程中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加快区域协同的进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守华 钱非非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长三角地区正在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多层次空间格局,其中都市圈建设是关键环节。南京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一员,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故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南京都市圈建设为例,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交通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医疗教育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剖析南京都市圈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与现存挑战,由此提出未来都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与政策建议。这将有利于构建中国跨行政区都市圈治理新模式,为我国今后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陈肖静 范楚晗
随着区域旅游竞合关系的演化,行政驱动对优化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作用渐趋弱化,而地区间的文化影响机制相对稳定,文化资源和文化空间的跨行政区分布是一种普遍的空间现象,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区域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要在整合行政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响应旅游地的公众认知和市场需求,实现区域旅游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围绕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状态、区域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基本条件等设计调研项目,采用社会调查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公众对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认知和评价情况。研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协同发展 认知分异 南京都市圈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晓兰 朱秋
东京都市圈作为世界五大都市圈之一,其演化历程和发展机制一直是研究者关注和探讨的对象。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东京都市圈演化与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和"绿环带+新城"的效仿特征、"一极集中"的开发特征、"多心多核"的地域开发特征、"多心多核"的扩展特征等;并从地理、人口、交通、经济四个方面论述了东京都市圈演化过程的四个动力因素;总结了区域竞争机制、统筹规划机制、政府管理机制、市场协调机制等发展机制。
关键词:
日本 东京都市圈 演化 发展 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江楠
以灰色预测理论为基础,基于南京都市圈主要8个城市2015-2019年的货运量数据,建立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南京都市圈未来5年的物流需求量进行了预测,预测值围绕实际值及其演变趋势出现小范围上下波动,表明预测精度高且验证了模型预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南京都市圈物流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结合南京都市圈主要城市物流实际发展情况,为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下的区域物流规划和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亚滨 徐效坡
从科学发展观理念、城镇集聚与扩散和区域差异互补理论出发,剖析了哈尔滨都市圈协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行政壁垒、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都市圈规划;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空间管治;严格区域职能分工;加强生态系统网络维护;搭建共赢平台;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组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策;完善改进领导考核制度等。
关键词:
哈尔滨 都市圈 主要问题 协调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李璐邑
本文从区域发展进程和城镇化内涵出发,研究分析了北京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认为在北京的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限制相矛盾、区域规划和交通体系不配套、城镇化与现代化不同步是当前北京市域范围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认为北京应当正视自身城市经济高度发达的客观事实,加快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目标。具体来说,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基础,率先探索城乡要素平等互动机制,提高周边新城和小城镇的经济承载力,注重交通体系配套,完善公共服务供给,并重视发挥农业的生态作用。
关键词:
半城镇化 城乡融合 都市圈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兴平 朱凯
在区域一体化逐渐强化的背景下,发达地区的都市圈已经成为区域创新协同的重要单元,都市圈层面的各类创新空间的格局特征成为新的专业化区域功能空间类型。以南京都市圈为案例,梳理出都市圈创新空间由"大空间"到专门性空间、再到企业类小微空间所呈现出的精细化与系统化发展脉络;将创新空间分为"知识型"和"产业型"两种类型,并对各类创新空间的承载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创新空间在都市圈层面的分布格局与相互联系特点,并提出其在空间组织、发展方向和行动重点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应的三个发展引导方向,为我国创新型都市圈研究提供案例经验参考。
关键词:
都市圈 创新空间 创新活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席广亮 张姗琪
流动性反映了空间在区域中承担的功能,是都市圈空间格局分析的重要视角。梳理流动性理论的沿革与大数据时代下的范式转变,基于行为、社会、思想、虚拟维度构建人的空间流动性概念模型,探讨从空间流动性对城市与区域研究的积极意义。在此框架下,聚焦行为维度展开实证分析,使用南京都市圈手机信令数据,从流承载力、流中心性和流控制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南京都市圈街镇流动性的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街镇划分为枢纽节点、扩展节点、集散节点、次边缘节点和边缘节点5类,并分析各类节点及其关联流的空间特征。基于此,结合现有规划指出南京都市圈高质量拥江发展、南北夹心式发展和多元跨界发展三个方面的规划实践思路。研究扩展了流分析在都市圈研究和规划中应用框架,可以为都市圈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燕 王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高度集聚并不断增长,滋生了许多城市病,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诸多管控措施也未能奏效。东京同样作为亚洲特大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北京,但并没有出现北京那样的严重问题,无疑是比较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巨型城市发展案例。文章基于对比的视角,通过Arc GIS平台系统地分析了东京和北京在城市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人口容量潜力。东京的交通网络格局的特征是环线加放射状的轨道交通为框架,高速公路和公交汽车为辅,细密的道路连接城市内部各地。相比之下,北京以宽阔的环线和放射状的高速道路为主,轨道交通很弱,城市内部交通对公交车或私家车依赖度很高,但是由于道路密度低,难以满足交通需要。研究认为,北京若借鉴东京的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模式,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因此北京市人口管控的方向也需要重新定位与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燕 王芳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高度集聚并不断增长,滋生了许多城市病,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诸多管控措施也未能奏效。东京同样作为亚洲特大城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北京,但并没有出现北京那样的严重问题,无疑是比较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巨型城市发展案例。文章基于对比的视角,通过Arc GIS平台系统地分析了东京和北京在城市交通网络和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北京的城市发展方向和人口容量潜力。东京的交通网络格局的特征是环线加放射状的轨道交通为框架,高速公路和公交汽车为辅,细密的道路连接城市内部各地。相比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