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
2023(1398)
2022(1143)
2021(980)
2020(896)
2019(2204)
2018(2166)
2017(4331)
2016(2524)
2015(2854)
2014(2740)
2013(2548)
2012(2445)
2011(2171)
2010(2365)
2009(1968)
2008(1921)
2007(1665)
2006(1435)
2005(1249)
作者
(6464)
(5513)
(5402)
(5207)
(3450)
(2617)
(2572)
(2227)
(2041)
(1948)
(1897)
(1896)
(1678)
(1667)
(1651)
(1645)
(1632)
(1622)
(1556)
(1531)
(1398)
(1297)
(1286)
(1281)
(1257)
(1237)
(1199)
(1139)
(1094)
(1086)
学科
(10869)
经济(10857)
中国(5308)
(5020)
管理(4527)
方法(4511)
数学(4215)
数学方法(4190)
地方(3904)
(2994)
(2984)
企业(2984)
农业(2369)
地方经济(2168)
(1936)
(1687)
劳动(1686)
业经(1661)
(1652)
(1410)
贸易(1409)
人口(1406)
城市(1357)
环境(1337)
(1292)
(1212)
(1201)
(1148)
(1031)
金融(1031)
机构
大学(32596)
学院(32208)
(14535)
经济(14303)
研究(11996)
管理(11782)
(10978)
理学(10265)
理学院(10080)
管理学(9904)
管理学院(9844)
中国(8431)
北京(7661)
科学(7378)
(6007)
(5761)
研究所(5492)
业大(5435)
中心(5362)
(5356)
经济学(4860)
(4801)
师范(4777)
财经(4744)
经济学院(4463)
(4415)
农业(4254)
(4219)
(4142)
师范大学(4047)
基金
项目(23328)
科学(18744)
基金(17521)
研究(16543)
(14946)
国家(14812)
科学基金(13116)
社会(11529)
社会科(10908)
社会科学(10907)
基金项目(9532)
自然(8306)
自然科(8114)
自然科学(8113)
(8037)
自然科学基金(7951)
教育(7783)
(7679)
资助(7263)
编号(6269)
重点(5341)
(5334)
(5234)
成果(4932)
课题(4804)
国家社会(4771)
(4599)
大学(4573)
教育部(4572)
发展(4451)
期刊
(14517)
经济(14517)
研究(10324)
中国(7298)
学报(5180)
科学(5112)
(4467)
大学(4213)
教育(4177)
(4098)
学学(3799)
管理(3776)
农业(3115)
经济研究(2655)
技术(2507)
财经(2359)
问题(2289)
(2162)
(2129)
资源(2046)
城市(2020)
业经(1924)
(1810)
金融(1810)
(1759)
统计(1705)
现代(1602)
(1593)
技术经济(1489)
(1471)
共检索到47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兴平  赵虎  
位于都市区不同空间区位的就业者其职住平衡程度也有所差异,并且具备不同于相应区位居住者的职住平衡特征。从对位于南京都市区中心城和郊区两种就业空间内就业者的调查,通过设定四种职住平衡度的测度方法,得出郊区就业者职住平衡度要优于中心区的结论。通过对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个体属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住房价格差异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同时,就业者的性别、职位、住房类型和产权状况四个因素在影响就业者职住平衡上产生的作用方向具有一致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云蕾  孙铁山  
本文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利用各街道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计算18个行业门类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各行业人口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其中第二产业要明显比第三产业严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不同行业就业的郊区化进程及其集聚状况,成为行业间职住分离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晖  
就业空间结构是解读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维度。基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第二次与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贝叶斯克里金地统计、空间自相关、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索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就业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01—2013年,就业机会持续从都市区核心向郊区扩散,但接近半数的就业岗位仍然集中在各个就业中心,就业密度全局莫兰指数(总体集聚程度)变大(增强),"分散中的集聚"是南京都市区就业地理格局的主要特征。②制造业主导型中心始终是就业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2008—2013年服务业主导型次中心的显著增多以及主中心的崛起预示着服务经济塑造就业中心的力量愈发突显。③就业次中心更倾向于出现在中心城区内的新城与副城极核、建成环境特别是公共交通可达性优良且产业/经济基础较好的地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晖  袁丰  赵岩  
就业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出城市经济与社会现象的多样性。论文采用经验贝叶斯克里金、非参数局部加权回归、多中心密度函数等方法综合刻画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结构特征,并从就业结构化分散、就业中心增长转型、就业异质性集聚与土地混合利用3个方面剖析其就业区位模式特征。研究发现:(1)南京都市区就业郊区化与多中心化并存,"分散化集聚"的结构性特征显著;(2)就业中心决定着就业空间的整体结构与密度分布,然而城市中心影响力开始减弱而次中心则逐渐增强;(3)就业中心出现增长转型,服务化转向与高技能化趋势明显;(4)就业分布呈现异质性集聚模式且与混合土地利用存在正向关联;(5)城市就业空间格局演变是自组织与他组织2种力量、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2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集聚经济、城市规划、土地市场开发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司建平  倪剑波  何晓伟  
"职住平衡"是一个日渐受到关注的话题,其相关研究内容在美国大都市区的规划中时常会被看到,但在中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中却容易遭到忽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首先选择一个较为成熟的案例——《奔向2040:芝加哥总体区域规划》职住平衡专题进行解读,在掌握该专题研究思路和芝加哥大都市区职住平衡特征的基础上,再从发展阶段性和现行规划涵盖性两个方面对"职住平衡"在中、美规划中呈现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树立"职住平衡"的规划观、市场和计划双重协同和多维数据支撑的动态检测等相关改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铁山  齐云蕾  刘霄泉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京都市区产业结构在升级,就业正脱离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就业结构变动剧烈的行业,尤其是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迅速增加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动也十分突出,表现出就业分布的空间转移和新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重组。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地区总体就业增长也比较迅速,形成了新的就业集聚区,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空间转移和集聚具有特定的区位指向,形成了专业化的地域分工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虎  
从当前我国职住关系变化的角度入手,首先探讨了职住平衡与城乡空间结构在因果联系、有效区域和结构构成三个方面的关系。然后,结合南京市江宁区的职住实际情况,认为其存在通勤人口数量巨大、职住服用地比例失调、城市内部功能关联度较低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与现有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这些问题,运用城乡统筹、职住平衡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对江宁区的空间结构提出轴向多中心、综合城市、城乡职住单元、综合社区、快速公共交通发展几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从"质"的层面实现江宁区职、住间的平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焱  关长坤  
在对近些年来学者们关于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方面的学术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后,提出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评价的一般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供需效率、结构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在内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的评价体系,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提高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效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逸群  黄春晓  张京祥  
城市研究的基础方法面临转型,传统研究中将社会看作固化的事物进行研究,而忽略其流动的本质属性,在新流动范式理论视角的构建上存在盲区,推动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次研究选取南京都市区为实证对象,将基于手机信令、共享单车等多源时空数据的流空间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内部空间研究。研究发现,在城市层面,城市节点间的连接性取代物理距离,成为制约要素流动的关键因素;在社区层面,网络嵌入性不足是"边缘化"社区产生的原因。研究的政策意义是,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应重视对流动要素的管控,通过对约束的解除和优化,增加流动网络的网络密度,提高关键节点接入网络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流动空间秩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振龙  马国强  
文章将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指数应用到城市空间格局研究领域,进行南京都市区空间格局变化分析,总结了1979年以来南京都市区城市空间格局的特征和变化轨迹,对南京市未来城市空间增长的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其他地区的城市空间格局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敏  饶烨  于伟  宋金平  
采用统计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北京都市区2000年以来人口空间发展的新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北京旧城区人口整体实现了正增长,改变了绝对数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增加了人口疏解的难度。远郊区人口增速超过近郊,逐步演化为郊区化的主要承载空间,显示出远郊新城在集聚人口方面的吸引力。全局Moran指数显著为正且逐年减小,揭示人口的郊区化扩展,但2000以来这种趋势有所减弱。局部Moran指数揭示高-高类型集聚区以旧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扩展,新增的高-高类型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和北部,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二环以内。低-低类型区分布于都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明华  杨洁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地位显著增强。尤其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业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其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城市内部服务业空间布局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基于1996年北京市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商以及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和分工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服务业在北京都市区内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别;北京都市区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出地域分工的特征,区县层次要比区域层次突出些;整体上,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呈现弱化趋势,各区域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有升有降,区域之间地域分工有所弱化,各区县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也有升有降,区县之间地域分工变化规律不明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法林  
本文以南京都市圈8个市为研究单元,采用泰尔指数定量分析评价2002至2010年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时间尺度上的地带内、地带间和市际差异变化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市际间、地带间差异显著,地带内差异较小,市际间差异表现在旅游外汇收入集中在南京、镇江、扬州三个市,地带间江苏四城市的旅游外汇收入比重远高于安徽四城市。通过研究揭示了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有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提出了南京都市圈涉外旅游经济区域协调和谐发展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周永博  
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一体化对城市旅游规模差异产生深刻影响。运用区域规模差异的相关指标和位序规模理论,对南京都市圈建设10年(2001—2010)的城市旅游规模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都市圈城市旅游总体发展态势不均衡,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明显,但相对差异呈缩小态势;城市旅游规模首位度异常明显,城市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规律。都市圈城市旅游的总体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区域旅游亟需深化合作,寻求协同发展。基于这一前提,从完善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借力行政区划调整、打造跨地区的特色旅游线路、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协作渠道、塑造区域一体化旅游形象等角度提出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安平  
认为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体现为合作和冲突两个方面,减少冲突,加大合作是推进都市圈建设的基础。以南京都市圈为实证,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了各城市间的合作与冲突关系,认为"囚徒困境"博弈是目前都市圈建设中的主要掣肘,而根据"智猪博弈"模型,通过各城市间的合作博弈是获得都市圈共赢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此基础上,以核心城市南京以及其他中心城市为博弈方,构建了两个成员的合作博弈模型,进而探讨了实现南京都市圈区域经济整合与合作的现实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