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6)
- 2023(8947)
- 2022(7050)
- 2021(6440)
- 2020(5047)
- 2019(11421)
- 2018(10719)
- 2017(19826)
- 2016(10630)
- 2015(11865)
- 2014(11498)
- 2013(11025)
- 2012(10234)
- 2011(9180)
- 2010(9821)
- 2009(9363)
- 2008(8314)
- 2007(7872)
- 2006(7084)
- 2005(6369)
- 学科
- 济(40405)
- 经济(40371)
- 管理(28074)
- 业(27678)
- 融(25187)
- 金融(25184)
- 企(22769)
- 企业(22769)
- 银(22670)
- 银行(22665)
- 行(22063)
- 中国(21760)
- 地方(15677)
- 农(13458)
- 业经(12345)
- 制(12109)
- 财(11827)
- 方法(11354)
- 中国金融(10975)
- 农业(9649)
- 理论(9193)
- 数学(8795)
- 数学方法(8672)
- 学(7962)
- 体(7629)
- 务(7537)
- 财务(7499)
- 财务管理(7489)
- 企业财务(7190)
- 贸(7111)
- 机构
- 学院(142106)
- 大学(139617)
- 济(56171)
- 经济(54785)
- 研究(49317)
- 管理(47972)
- 中国(44516)
- 理学(39227)
- 理学院(38701)
- 管理学(37971)
- 管理学院(37691)
- 京(32977)
- 财(29614)
- 科学(28657)
- 中心(24712)
- 所(23838)
- 江(23178)
- 财经(22087)
- 北京(21884)
- 研究所(21265)
- 范(21123)
- 师范(20952)
- 农(20821)
- 经(19820)
- 州(19720)
- 业大(18441)
- 院(18321)
- 银(18250)
- 经济学(17937)
- 银行(17598)
- 基金
- 项目(90123)
- 研究(72077)
- 科学(70258)
- 基金(61548)
- 家(52443)
- 国家(51884)
- 社会(44994)
- 科学基金(44296)
- 社会科(42616)
- 社会科学(42608)
- 省(36819)
- 教育(32807)
- 基金项目(32235)
- 划(30847)
- 编号(30693)
- 成果(26123)
- 自然(25253)
- 自然科(24561)
- 自然科学(24556)
- 自然科学基金(24058)
- 资助(23833)
- 课题(23100)
- 发(21952)
- 重点(21127)
- 创(19919)
- 年(19641)
- 性(18890)
- 部(18691)
- 创新(18564)
- 项目编号(18498)
共检索到238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溪 成春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需要系统、整体、协同推进。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作为长三角、泛长三角的重要成员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南京理应更好地发挥其金融辐射的作用。南京具有金融集聚区建设良好的基础,对南京在江苏行政区范围和南京都市圈范围的金融辐射能力分别进行测度,比较后发现在都市圈范围内南京金融辐射效果更好,但辐射能力有待提升。南京需要加强金融辐射源的培育,消减金融辐射的阻力,促进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共建,减少行政壁垒,完善功能区合理分布,防止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从而让南京真正成为泛长三角区域金融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辐射 提升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良益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从提升金融资源集聚能力、提升金融功能辐射能力、加强成渝两地协同共建等方面着手为推动成渝地区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于2021年12月正式出台,历时多年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终于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相衔接,该规划明确提出了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成渝地区 经济圈 金融中心建设 集聚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隋钦波 佟川
本文从金融发展、经济支撑和对外开放三个方面构建我国金融集聚指标体系,应用因子聚类分析筛选出我国的金融集聚中心,然后利用威尔逊模型测算了中心地区的金融集聚辐射半径,结果发现我国金融集聚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沪粤苏鲁等发达省市,其辐射效应较强。金融的均衡发展要求我们在充分利用金融集聚中心辐射效应的同时,加大对边缘地区的资源投入,以金融竞争力的整体协调提升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金融集聚 辐射效应 因子分析 威尔逊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志敏 罗燕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腹地金融业发展滞后、区域联动不足、人才分布不均等,成为制约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业发展与金融辐射效应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借鉴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快腹地金融业发展、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加强金融人才流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特大城市 金融业 金融辐射 国际比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南京金融城一期项目地处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二期核心地段,位于嘉陵江东街以南、雨润大街以北、东至庐山路、西侧隔江东中路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相望。项目由南京金融城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于2011年12月开工,计划于2015年底交付。一期项目用地总面积为7962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地面以上建超高层建筑10栋。金融城定位为"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的金融企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南京金融城一期项目地处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二期核心地段,位于嘉陵江东街以南、雨润大街以北、东至庐山路、西侧隔江东中路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相望。项目由南京金融城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运营,于2011年12月开工,计划于2015年底交付。一期项目用地总面积为79629.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地面以上建超高层建筑10栋。金融城定位为"具有国际水准、地标性的金融企业集聚区",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约82亿元人民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红
在LS模型框架下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集中可以使得核心区获得较前更高的增长率,即金融集聚会对本地区经济产生增长效应(具体包括"需求关联效应"和"资本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效应则包括金融资源集中的福利补偿效应以及金融资源扩散的涓流效应。进一步对上海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海金融集聚的增长效应,但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 增长效应 辐射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宜庆 吕弦
采用1990~2013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东中部城市群金融集聚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赋权法与区位熵结合计算各地区金融集聚指数,并利用断裂点模型对城市群的金融集聚辐射范围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六大城市群与中部地区两大城市群相比,金融集聚程度更高,金融集聚辐射的范围更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金融集聚水平最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这三个城市群为中心的金融辐射格局。
关键词:
城市群 金融集聚 区位熵 断裂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丹荔 吴昳
本文对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的形成机理与意义进行了深度的分析,阐述了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的科学测度方法,全面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的评价体系,并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得分为正的城市使用威尔逊模型和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其辐射半径和辐射强度,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金融集聚还是从金融辐射的角度来分析,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且发展水平相对稳定;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金融发展与金融集聚度水平高的城市对其周边城市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作用,而且这些城市之间的辐射作用与影响会出现交叉和重叠,为金融资源共享、促进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从而形成了"金融马赛克"现象;上海始终是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最强的城市,杭州、苏州和南京等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较为接近,而无锡、宁波和合肥等城市则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应用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志敏 郑万腾
本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16个地市2003~2013年金融相关数据,构建金融空间集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增益水平激励模型测度各地市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并通过地理空间工具描述其空间集聚特征,同时利用断裂点理论和威尔逊模型对各地市的金融空间集聚辐射范围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金融空间集聚效应越显著的城市,集聚辐射范围越广,其中上海市最为显著,舟山市还未形成一定规模的金融空间集聚效应,从空间特征上来看,整体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存在显著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区域呈现抱团式空间集聚分布格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云生
自贸区是以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特区,核心是营造符合国际惯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商业环境。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推动新一轮全面开放的重要引擎,标志着我国全面开放形成新格局。自贸区广泛涉及贸易、投资、金融、政府职能等各个方面。其中,金融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金融的改革创新是自贸区提质升级的关键所在。建设南京自贸区金融具备坚实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淑君 罗潋葱 李慧赟 成晓奕
为填补实测太阳辐射资料的空缺,利用南京地区1961年-2010年常规气象资料建立了由总云量反演逐日太阳辐射的模型,并对南京地区近50年来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南京气象站1961年-2000年实测太阳总辐射数据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然后利用2001年-2010年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辐射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均方根误差(RMSE)和皮尔逊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48.6W/m2和0.8。南京地区太阳总辐射受云量影响较大,其年内变化趋势基本与晴空辐射相吻合,但又存在差异,这主要是与梅雨季节有...
[期刊] 征信
[作者]
豆晓利
基于2008—2012年郑州与武汉、长沙、合肥、太原和南昌经济金融相关数据的比较,构建金融集聚综合衡量指标体系,对郑州金融集聚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价,得出结论:郑州金融集聚主要指标的绝对额处于中部省会城市中上游水平,但集中度处于中部省会城市的下游水平;相比于其他产业,郑州金融集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根据实证结论,认为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应做好金融产业规划、金融优惠政策制定、金融需求空白点发掘、金融集聚软环境创建等方面的工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延军 李海月 史笑迎
本文研究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京津冀区域金融集聚存在比较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影响路径主要有: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其中金融集聚通过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金融集聚通过金融规模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京津冀区域在扩大金融规模的同时应大力提升金融效率,加强区域金融协同发展,以保证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娜 范昊明 许秀泉
为深入研究积雪融化过程中,积雪持水能力与融雪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积雪密度、深度和辐射能量3个因素,采用室内模拟融雪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辐射能量对不同积雪密度和深度积雪持水能力与融雪水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积雪持水能力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度从100kg·m(-3)增大到300kg·m(-3)时,产流时持水能力从46.22减小到13.61,减小约3.4倍,同时产流前、后持水能力变化率也呈现减小趋势。融雪水量随积雪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深度从5cm增大到25cm,产流时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