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7)
- 2023(13921)
- 2022(12024)
- 2021(11156)
- 2020(9293)
- 2019(21371)
- 2018(21449)
- 2017(40898)
- 2016(22450)
- 2015(25452)
- 2014(25830)
- 2013(25397)
- 2012(23654)
- 2011(21533)
- 2010(21720)
- 2009(19893)
- 2008(19185)
- 2007(17081)
- 2006(15313)
- 2005(13212)
- 学科
- 济(105284)
- 经济(105177)
- 管理(63087)
- 业(53815)
- 企(44423)
- 企业(44423)
- 方法(39591)
- 数学(34025)
- 数学方法(33661)
- 地方(27027)
- 中国(25919)
- 农(24360)
- 学(23436)
- 业经(21342)
- 财(20922)
- 制(17063)
- 农业(16190)
- 理论(16089)
- 和(15638)
- 地方经济(15473)
- 环境(15377)
- 贸(13763)
- 贸易(13753)
- 融(13486)
- 金融(13478)
- 银(13193)
- 体(13151)
- 易(13148)
- 银行(13147)
- 教育(13049)
- 机构
- 大学(319027)
- 学院(317281)
- 济(128247)
- 经济(125268)
- 管理(122767)
- 研究(112479)
- 理学(105029)
- 理学院(103740)
- 管理学(101903)
- 管理学院(101324)
- 中国(82450)
- 京(71525)
- 科学(70053)
- 财(57240)
- 所(56945)
- 农(51737)
- 研究所(51734)
- 中心(50298)
- 江(48054)
- 业大(47914)
- 北京(45999)
- 财经(45129)
- 范(43347)
- 师范(42923)
- 院(41554)
- 经(40875)
- 农业(40253)
- 州(38829)
- 经济学(38158)
- 技术(34829)
- 基金
- 项目(214653)
- 科学(166900)
- 研究(157881)
- 基金(152596)
- 家(132897)
- 国家(131768)
- 科学基金(112259)
- 社会(97497)
- 社会科(92128)
- 社会科学(92102)
- 省(84190)
- 基金项目(81304)
- 自然(72695)
- 教育(72268)
- 划(71283)
- 自然科(70897)
- 自然科学(70877)
- 自然科学基金(69543)
- 编号(65213)
- 资助(63016)
- 成果(53672)
- 重点(47862)
- 发(46467)
- 部(46347)
- 课题(46024)
- 创(43649)
- 创新(40715)
- 科研(40430)
- 大学(39759)
- 项目编号(39619)
- 期刊
- 济(151373)
- 经济(151373)
- 研究(99077)
- 中国(66617)
- 学报(51584)
- 农(47017)
- 科学(46645)
- 管理(46562)
- 财(42759)
- 教育(39839)
- 大学(38647)
- 学学(35939)
- 农业(32489)
- 技术(29640)
- 融(26114)
- 金融(26114)
- 经济研究(24044)
- 业经(23136)
- 财经(22226)
- 问题(19454)
- 图书(19074)
- 经(19056)
- 技术经济(16178)
- 业(16079)
- 理论(15561)
- 科技(15176)
- 现代(14803)
- 版(14159)
- 资源(14114)
- 实践(14073)
共检索到484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宪 虞孝感 唐琦
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约有9年的发展差距。居民社会文化素质高、大中型企业多、科技教育力量雄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等是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匮乏的矿产资源则是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石化、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电力等是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拉长产业链,减量化生产是循环工业及其生态园区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餐饮,合理布局物流业是循环服务业的主要建设方向;建立绿色社会消费体系,实施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管理是循环社会建设的关键;降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继续加强循环型农业示范区建设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内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减量化 再循环 再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长兵 李兰 张晶晶 朱雪娇
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以造纸业作为实现人工湿地芦苇纤维素资源化的生产系统,构建了以污水处理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芦苇人工湿地对农业退水、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具有较为显著的净化功效。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所构建的循环经济体系在芦苇人工湿地取得显著净化效果条件下的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性。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循环经济 芦苇 纤维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金香 王水平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实践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将循环经济的一般原理与江西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江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阐述了构建具有江西特色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循环经济体系,并从更新发展观念、加强规划引导、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支撑、优先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平 柏益尧 左玉辉
本文以南京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规划为例,把建设循环型社会系统作为目标,从现状分析入手,确立了南京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规划的阶段目标,提出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点任务和对策,并给出了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资源 循环利用 规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黎明 陈爽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发展的和谐统一,早日走出一条低碳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挑战。低碳经济体系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围绕技术创新、碳交易、低碳城市、全民意识、政策体系进行展开,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碳交易是手段,低碳城市建设是核心,全民意识的提高是动力,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发展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宪 林丽 虞孝感
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内涵、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选择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等4大指标系统,并对其所包含的25项指标赋以权重值和指标值,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南京市1986年-2002年及我国2002年循环经济度,结果显示:南京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京市循环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且其发展速度较快,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建设、政府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过程又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和阶段性。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不同的地区循环经济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该指标体系在被其他地区应用时应进行适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2020年,习近平对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间点、"十四五"时期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和重点,以及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术界围绕习近平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重点是理论、量化评价、实践路径和构建区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 区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关键词:
新时代 现代化经济体系 研究述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俊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定位、速度和部署三方面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了新的论述。围绕这些论述,学术界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包括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意义、理论基础和逻辑框架、评价指标、细分领域及实践路径五个方面,但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特性、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论述 研究述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美霞 王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循环经济体系 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城市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对下列问题的回答: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多大土地开发强度,在哪里,什么时候,为什么开发,同时如何通过交通发展将新开发的土地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提供城市基础设施满足新增的城市空间发展。当然,城市规划也要回答如何将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文化和历史文物保护等连接起来。本文介绍方案规划,内容,要素,及其评价。指出方案规划定量地模拟未来城市发展,客观定量地评价不同的城市规划方案,避免或减少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观因素,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树会
现代循环农业是区域生态循环型农业产业网络体系的基础环节,农业产业是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建设水平。因此区域所在政府部门需要借助各种媒介或机构向公众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态循环型农业经济氛围,实现绿色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到体系内清洁排放,产品安全对构建健全的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体系起着较大的积极作用。旨在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生态循环型 农业经济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唐建荣 浦徐进
文章在介绍稳态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运用博弈理论说明,在缺乏合理政策机制的前提下,自利性的经济个体往往不会自觉地参与稳态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因此政府的政策激励是必须的。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研究了如何制订促进区域稳态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政策机制。
关键词:
稳态循环经济 政策机制 囚徒困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江
"天府之国"四川以其丰富的水土资源、优越的气候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享誉国内外。但是,应该看到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给四川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虽然近几年来四川省加大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一方面,"关停并转"了一批"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企业,并为建设生态型、环保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维波
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比较分析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内容,并提出了我国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城市人居环境 特征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