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4)
- 2023(4341)
- 2022(3806)
- 2021(3659)
- 2020(3129)
- 2019(7163)
- 2018(6881)
- 2017(13019)
- 2016(7430)
- 2015(8134)
- 2014(7838)
- 2013(7573)
- 2012(7261)
- 2011(6672)
- 2010(6934)
- 2009(6218)
- 2008(6420)
- 2007(5472)
- 2006(5081)
- 2005(4465)
- 学科
- 济(25841)
- 经济(25805)
- 管理(17493)
- 业(14642)
- 企(11975)
- 企业(11975)
- 方法(10967)
- 学(8432)
- 数学(8084)
- 数学方法(7913)
- 地方(7475)
- 财(7199)
- 农(6851)
- 中国(6277)
- 业经(5802)
- 理论(5538)
- 农业(4995)
- 制(4490)
- 税(4339)
- 环境(4286)
- 和(4183)
- 税收(4065)
- 收(4011)
- 划(3781)
- 务(3705)
- 财务(3700)
- 财务管理(3690)
- 贸(3669)
- 贸易(3668)
- 企业财务(3558)
- 机构
- 大学(104787)
- 学院(104170)
- 研究(39761)
- 管理(36679)
- 济(34128)
- 经济(33210)
- 理学(31460)
- 理学院(30831)
- 管理学(29961)
- 管理学院(29757)
- 中国(29166)
- 科学(27849)
- 京(26849)
- 所(21063)
- 研究所(19431)
- 农(18962)
- 范(18175)
- 财(18118)
- 师范(17996)
- 北京(17856)
- 中心(17452)
- 业大(16380)
- 江(16041)
- 农业(15061)
- 师范大学(14965)
- 院(14925)
- 财经(14124)
- 经(12836)
- 州(12778)
- 科学院(11929)
- 基金
- 项目(71879)
- 科学(56729)
- 基金(52985)
- 研究(48483)
- 家(47890)
- 国家(47515)
- 科学基金(40069)
- 社会(30104)
- 基金项目(29123)
- 社会科(28424)
- 社会科学(28414)
- 自然(28174)
- 自然科(27463)
- 自然科学(27453)
- 省(26968)
- 自然科学基金(26947)
- 划(24851)
- 资助(22145)
- 教育(22058)
- 编号(18271)
- 重点(16725)
- 发(15887)
- 部(15136)
- 成果(15042)
- 计划(14514)
- 科研(14186)
- 创(13764)
- 课题(13684)
- 创新(12891)
- 大学(12730)
共检索到154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文跃
地方感研究为认识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的研究发现,①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具有基于历史、认同、记忆、想象的怀旧体验特征和秦淮风情、孔圣文教、商贾文化三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孔圣文教、秦淮风情的地方性特征得到了游憩者的高度认同;②游憩者对夫子庙的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评价,游憩者认为夫子庙景观整体上反映的是六朝和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③游憩者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风貌的地方感,以及对夫子庙呈现的六朝风月、明清风貌和怀旧特征的地方性的认同具有普遍性;④游憩者对夫子庙历史文化的体验缘于这些景观唤起了游憩者对历史场景的记忆和想象,唤起——评价机制是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形成的重要机制。游...
关键词:
游憩者 地方感 城市历史街区 南京夫子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雪莹 吴小根 陈婉怡 童雨茜 向东宇
游憩者的感知与评价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研究的基础。从传统文化、创意创新、现代符号、科技服务和负面商业5个维度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比较了游憩者对于各维度商业现象的态度及差异。结合现状及访谈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憩者对于夫子庙商业适宜性的感知评价为"一般"水平,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商业业态的融合不足,创意创新受到游憩者普遍青睐,部分现代符号从观感上影响游憩体验,科技服务得到合理运用,负面商业仍然存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仁静 李倩 张捷 卢韶婧 祁秋寅
真实性研究在国内旅游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真实性既包括旅游地的原真性,也包括游憩者对旅游地真实性的感知。文章以夫子庙这个城市RBD兼历史街区为例,从游憩者①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定位于满足游憩者体验历史文化和商业消费综合性需求的景区的"真实性"。通过对游憩者真实性感知的夫子庙核心景点事物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仿古观光活动"和"购物休闲活动"这两个构建夫子庙真实性感知的因子,并分别比较了它们对于本地市民、暂住居民和外地游憩者以及文化体验型、娱乐休闲型和综合型动机游憩者感知夫子庙真实性的重要程度,结果存在明显差
关键词:
传统街区 历史真实性 南京夫子庙 游憩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开群 张安 于凌涛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游憩时间的增多,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建设越来越受重视。选取发展相对成熟的南京夫子庙RBD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游憩者需求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京夫子庙RBD的游憩需求进行分析,得出其游憩需求主要为精神需求、智力需求、商品需求、购物环境需求、缓解压力需求和社会交际需求6个方面;并运用功能密度指数对南京夫子庙RBD的功能结构特点进行探讨,发现其存在忽视旅游功能建设、功能集聚程度不够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如何根据游憩者的需求改善夫子庙RBD功能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RBD 游憩需求 功能结构 夫子庙 南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玮
伴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旅游历史街区所蕴含的城市记忆和历史文化内涵在不断缺失。本文选取南京夫子庙作为典型个案,实证分析不同游览吸引因子在旅游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中的分布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外来文化元素不断植入、城市旅游快速发展中的空间生长与挤压等,使街巷空间的原生态环境发生蜕变,南京夫子庙旅游历史街区所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和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正在受到挑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景色旖旎的秦淮风光带中心。于1907年就夫子庙学宫而建,校园古朴清幽,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学校在孔子教育智慧的启迪下,以教育部重点课题《传承孔子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维亚
本文以南京夫子庙李香君故居和王谢古居为例,从文化遗产角度探讨文学旅游景点的开发。笔者以文学遗产旅游地特征模型和文学遗产旅游地产品开发模型为依托,通过问卷调查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造访文学遗产地游客群体特征、旅游目的、对景点事先了解程度、旅游者对文学遗产旅游地的感知和旅游者对旅游地满意度等。通过对旅游者体验和期望之间的差异分析提出文学遗产旅游地如何制定市场开发策略。
关键词:
文学旅游者 文学旅游地 文学遗产旅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波
文化旅游景点的品牌塑造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文化旅游品牌定位实际上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和其所展露的品牌形象的结果,通过媒介宣传、口碑传播、事件营销等手段将文化品牌传递给潜在游客,使其产生期望,而期望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案例,按照"文化资源—游客分析—产品形成—品牌定位—品牌沟通—品牌管理"这一过程,引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通过游客期望与实际感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模型,即在文化分析、游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和品牌定位,同
关键词:
文化旅游 旅游品牌 旅游景点 旅游管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玮
基于城市记忆视角,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的典型个案,以古代六朝至近代中华民国时段为界,分类梳理古地图、古诗词、古画卷、老照片等图文史料,结合符号学和质性研究方法,从地理和文化空间2个层面,溯源其历史发展过程,探究其空间演化特征。研究结果凸显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南京城市发展变迁中担负的城市记忆表征、民族文化传承、市井生活繁衍及地方特色沿袭等重要功能,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及城市文化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娴 邓昭 李浩然 刘同平
从如何消纳垃圾以解决垃圾围城的现状入手,讨论游憩设施再生设计的问题。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应该结合社会需求,整合各个专业知识。然而国内园林设计专业与产品设计、视觉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之间严重孤立。以"大黄鸭"热潮与冰冷"航母"的对比为例,提出改善城市形象的途径是以小名片创造式还是以大地标打造式为主的问题;从城市休闲质量的角度肯定了城市名片即游憩设施的重要地位,提出整合游憩园和游憩设施的规划构想。最后根据园林设计的绿色原则演绎归纳游憩设施设计的4R原则,再次强调游憩设施在绿色环保和人文标签方面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再生设计 游憩设施 秸秆 垃圾分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静 宣国富 朱莹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文化的转型,人们的日常游憩需求日益增强并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公园作为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深入分析和探讨城市居民的公园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对于城市公园开发、建设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京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玄武湖公园为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类型及其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主要包括个人爱好与交际、接近自然与放松、情感交流和消磨时间;在动机分析的基础上将公园游憩者分为接近自然类、休闲放松类、消遣爱好类和情感交流类4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公园游憩者在人口属性特征和游憩行为特征方面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仇梦嫄 王芳 沙润 侯国林
旅游声景观是景区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对声景观的满意度取决于对旅游声景观属性的感知。文章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声景观的相关研究,将旅游声景观属性划分为生理层面感知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层面体验的环境属性。选取夫子庙—秦淮风光带5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作为研究案例地,对物理属性的感知采用声学测量结合游客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对环境属性的体验则在声景观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各景点旅游声景观基本满意;游客对旅游声景观环境属性的体验以物理属性的感知为前提,当声景观的物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玮 黄震方 唐文跃 沈苏彦
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文章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典型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文化旅游地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主客双方对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呈现相似性递减特征,究其原因,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入、建筑景观的价值弥足珍贵、自我"造血"和外来"补给"功能的匮乏以及单一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都是其主导因素。但是,对非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存在层级差异,而非遗传承载体和方式的弱化、地方传统美食颇具特色、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涵化进程加快以及街巷生活环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汪侠 甄峰 吴小根
建设智慧景区,对于景区实现精细化、低碳化、移动化的管理方向,并最终实现"智慧旅游"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智慧景区的探讨多集中于技术、管理和服务层面,尚无文献从游客视角对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游客的智慧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应该从景区智能管理系统、信息服务智能系统、智慧游览系统、智慧预报系统、旅游电子支付、景区综合智能系统、景区安全救助智能系统、景区智能交通系统和景区资源保护智能系统9个方面进行智慧景区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进行了智慧景区的实证评价。最后,对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智慧景区建设的优势、不足以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智慧景区 评价指标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崔咏佳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金融服务平台的智能化和多样化都给传统的银行业务带来挑战。10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批备案清单中涉及的工商银行玺链区块链服务,江苏银行的苏银链等都凸显了新型技术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当前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服务模式等方面迫切面临着转型升级,而网点建设是银行发展最重要的环节,物理网点是目前连接和维护客户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桥梁。
关键词:
商业银行转型 南京夫子庙 网点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