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2)
2023(7421)
2022(6215)
2021(5471)
2020(4411)
2019(9961)
2018(9642)
2017(18340)
2016(9844)
2015(11031)
2014(10948)
2013(10853)
2012(10510)
2011(10009)
2010(10579)
2009(9660)
2008(9589)
2007(8760)
2006(8179)
2005(7566)
作者
(30471)
(25775)
(25774)
(24312)
(16602)
(12004)
(11558)
(9867)
(9768)
(9219)
(9175)
(8597)
(8563)
(8327)
(8190)
(7936)
(7639)
(7409)
(7242)
(7142)
(6664)
(6400)
(6201)
(6018)
(5822)
(5820)
(5712)
(5307)
(5145)
(5091)
学科
(68682)
经济(68636)
管理(27570)
(23730)
地方(21069)
(19542)
企业(19542)
方法(19065)
数学(16303)
数学方法(16140)
地方经济(14689)
中国(14241)
(13017)
业经(12503)
(11656)
环境(10026)
(8456)
农业(8338)
(8233)
(7999)
(7986)
(7903)
金融(7901)
(7766)
经济学(7745)
(7596)
(7449)
贸易(7443)
理论(7049)
(7007)
机构
大学(156651)
学院(156456)
(74700)
经济(73313)
研究(61569)
管理(56020)
理学(47640)
理学院(46881)
管理学(46096)
管理学院(45754)
中国(44802)
(36754)
科学(36629)
(31823)
(30117)
研究所(28974)
中心(25527)
(24264)
财经(24200)
经济学(24069)
北京(23994)
(22617)
(22553)
师范(22400)
(22033)
(21765)
经济学院(21229)
业大(20002)
科学院(19503)
(18848)
基金
项目(99185)
科学(79091)
研究(72603)
基金(72492)
(63099)
国家(62623)
科学基金(53226)
社会(48615)
社会科(46136)
社会科学(46123)
基金项目(37709)
(37529)
(32594)
自然(32474)
教育(32083)
自然科(31650)
自然科学(31640)
自然科学基金(31067)
资助(29221)
编号(27958)
(24435)
成果(23318)
重点(23288)
(21510)
课题(20764)
国家社会(20453)
发展(20372)
(20115)
(20063)
创新(18949)
期刊
(94125)
经济(94125)
研究(51535)
中国(30029)
管理(23305)
科学(23304)
学报(22782)
(21344)
(20657)
大学(17357)
学学(16349)
经济研究(15725)
教育(14509)
农业(14073)
技术(13677)
(13500)
金融(13500)
财经(12993)
业经(12874)
问题(11901)
(11421)
技术经济(9591)
(9290)
世界(8794)
资源(8535)
国际(8423)
统计(8294)
现代(7911)
商业(7779)
改革(7393)
共检索到246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顾学宁  
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是“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城市精神是“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南京的综合7竞争能力及其经济地位已近增长瓶颈,如何跨越这一瓶颈,则决定于两方面,一是必须清醒地认识自己,重新选择发展战略;二是消除束缚南京比较优势发挥、制约南京经济发展的制度桎梏,寻求南京经济发展的新路径。逐渐将作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地的南京改造成为制造技术的研发基地,把南京打造成为具有浓郁古代文明特质的东方信息大港———硅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绍西  林瑞强  
进入90年代,西欧、北美及亚太三大经济集团相继形成,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区域集团化新阶段,目前各种不同层次、大小不一,内容各异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已遍及全球,欧洲、北美、亚洲、中东、拉丁美洲等地区无处不有。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是西欧、北美及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新进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春  
中国已经入世十年了。期间,多边贸易谈判久拖无果,区域经济一体化蒸蒸日上。国际贸易红利增量更多体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选择,是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一、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反向运行多边贸易体制是人类经过漫长历史过程的慎重选择。国际贸易经历了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两个国际贸易博弈时代之后,人类无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夏至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重要趋势,并由此引起新的一轮经济竞争,对世界经济势力的重新组合和集团规模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经济将面临新的挑战。分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研究探索面向未来的应变对策,促进我国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战略问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绍西  林瑞强  
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新阶段与中国的抉择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王绍西,林瑞强NewStageintheDevelopmentofEconomicRegionalismandtheChoiceforChina¥WangShaoxi&OthersAbstract...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2003年6月中央又重申了要坚定不移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两大战略。这样我国就可能形成“4+1”区域经济格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等四个经济增长极以及一个西部大开发。值此背景下,对各主要的开发战略和模式结合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并作出相机抉择将不无益处。开发战略主要有平衡开发、不平衡开发、协调——倾斜开发、资源转换型开发、市场导向型开发和技术导向型开发等战略;本文特提出科教兴区型开发战略和制度创新型开发战略。开发模式主要有据点开发、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优势区位开发、梯度开发、跳跃开发、正反梯度等开发模式。它们各有其适用条件,应将它们有机配合并综合运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绍西  林瑞强  
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西方政治、经济界对区域经济集团化,众说纷芸,贬多于褒,忧心忡忡。我们认为只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从全球战略眼光出发,果断抉择,有效对策,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福多于祸。面对这种新的国际环境,中国何去何从,值得深思。如果错过时机,就有兵临城下之危。当前,中国必须勇敢地抉择,积极参予区域经济集团化活动,站在世界潮流之前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一 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国各地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按照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中心城市、中部中等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加速外资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尽快缩小在总体经济实力和科学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后凯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但比较而言,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呈现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从空间角度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城乡区域都要富裕,也即全域共富。在新形势下,应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作为主基调,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统筹力度,寻求面向全域共富的战略新举措。要按照政策精细化、措施精准化的要求,重构国家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研究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构建全国统一规范、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智英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实际存在着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实践模式。伴随着大众化进程应运而生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境。面向实际,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上应鲜明地选择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重点开展应用研究,在服务地方过程中寻得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毅夫  
战略抉择是经济改革与发展成功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林毅夫最近10多年,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反映这场变革的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社会上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纷纷进行改革乃至变轨。目前的情形是,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其经济仍未进入良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运春  
尽管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来看,尚不具备全面向低碳经济转轨的条件。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产业基础、国际话语权等方面,都受到较大的制约。面对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契机,中国应在低碳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全面改进现有的产能和效率,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鸿彬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最高层次上 ,经济发展战略只能有一个。通过回顾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历程 ,探讨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可剖析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涵并阐明河南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光玉  宋佩琴  马康贫  
通过分析科技兴农的含义和实质指出:根据有关原则,对科技项目进行正确抉择是其关键。提出了由决策指导系统、动力系统、传输系统、承受系统和保障系统等五个方面组成的技术经济政策运行体系构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