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6)
2023(7385)
2022(6121)
2021(5444)
2020(4184)
2019(9441)
2018(9067)
2017(16832)
2016(9193)
2015(10057)
2014(10028)
2013(9939)
2012(9718)
2011(9050)
2010(9337)
2009(8424)
2008(8258)
2007(7397)
2006(6852)
2005(6551)
作者
(28173)
(23490)
(23293)
(21700)
(14827)
(11161)
(10624)
(9204)
(8976)
(8393)
(8026)
(7880)
(7529)
(7528)
(7340)
(7294)
(6988)
(6802)
(6720)
(6584)
(5946)
(5941)
(5608)
(5474)
(5243)
(5182)
(5158)
(5117)
(4761)
(4726)
学科
(48038)
经济(47994)
地方(21719)
管理(20205)
(19564)
中国(18803)
(14027)
地方经济(12867)
(12251)
企业(12251)
业经(11229)
方法(10596)
农业(10228)
(10098)
(9088)
环境(8981)
数学(8948)
数学方法(8878)
(8826)
金融(8825)
(8195)
银行(8183)
(8108)
发展(7362)
(7340)
(7166)
(7150)
贸易(7140)
(6718)
技术(6633)
机构
学院(132576)
大学(130139)
(55720)
研究(55560)
经济(54468)
管理(45221)
中国(41787)
理学(37301)
理学院(36639)
管理学(36006)
管理学院(35746)
科学(34461)
(33322)
(29415)
研究所(26494)
中心(24422)
(23973)
(23767)
北京(22369)
(21650)
(21563)
师范(21358)
(20165)
业大(19179)
农业(18520)
财经(17859)
(17739)
科学院(17581)
(17448)
师范大学(17269)
基金
项目(85624)
科学(67680)
研究(64565)
基金(59309)
(51937)
国家(51445)
科学基金(43373)
社会(41167)
社会科(38974)
社会科学(38969)
(34664)
基金项目(31198)
(29779)
教育(27789)
编号(26530)
(26507)
自然(25861)
自然科(25169)
自然科学(25165)
自然科学基金(24659)
资助(23035)
发展(21662)
成果(21595)
(21292)
重点(20315)
课题(20008)
(17746)
(17465)
国家社会(16766)
创新(16698)
期刊
(72670)
经济(72670)
研究(45566)
中国(34914)
(23497)
科学(20555)
学报(19998)
教育(18507)
管理(17602)
农业(16500)
(15621)
(15170)
金融(15170)
大学(15087)
学学(13898)
业经(13487)
技术(11953)
经济研究(11349)
问题(9532)
资源(8638)
(8424)
财经(8375)
(7574)
(7313)
商业(7040)
图书(6997)
科技(6832)
(6791)
论坛(6791)
(6616)
共检索到222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车前进  曹有挥  吕韬  段学军  
在GIS技术支持下,以南京市137个乡镇(街道)为基本评价单元,从人居环境约束性和适宜性两方面出发,探讨市域尺度上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研究思路、指标体系构建及研究方法。强调让人居环境适宜性好、资源环境承载力高、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强的地区吸纳更多的人口;而人居环境约束性高、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承担更多的农业生产和生态服务功能,限制人口规模的扩大,以此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综合评价南京市人居环境约束性和适宜性分区基础上,依据二维判别矩阵,将南京市域划分为人口集聚区、人口稳定区、人口培育区、人口疏散区、人口限制区等五大类型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尚志  
攀西地区泛指攀枝花(即渡口市)西昌地区,过去习惯以渡口市及原西昌地区所辖12个县、市为其范围。现据1978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实际状况,考虑到资源、民族等各方面关系和今后的领导实施,攀西地区以包括渡口市和凉山州全部为宜,并亦可称为攀凉地区。共包括2市19县,768个乡,总面积66,849.5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华丽  杨云彦  
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研究是解决我国宏观与区域人口布局的重大课题。已有的研究多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研究尺度涉及国家级、省级以及市县级,较少涉及城市圈的人口功能分区。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人口发展功能区为参比,在对统计型人口数据进行空间化的基础上,以人口数据与地理数据的叠加分析结果为基本依据,通过建立人口与耕地、水体和高程的决策树,探索一种全新的人口功能分区路径,并对两种人口功能分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和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结果相比,基于人口数据空间化技术的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结果在总体上与前者吻合,同时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在分区方法上摈弃了诸多的指标计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钦普  郭玉玲  
中小区域人口预测是当前人口预测的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法,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建立时空回归模型对南京市及其区县的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南京市在2020年和2030年的户籍人口数分别为673万和727万人,常住人口分别为873万人和1027万人。在影响人口发展诸因素不完全确知的条件下,用多个相邻小区域目前几年的人口数量通过时空回归方法对未来年份的人口进行预测,是一项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绍铂  魏娜  杨桂山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了南京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市各区县为评价单元,综合分析了南京市各区县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对于属于环境提前型的区县,可在环境容量允许的条件下重点加强经济建设,适当通过加大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而提高土地利用程度,提升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属于经济提前型的区县则需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龙  薛明生  
该文以江苏泰州市为实证,探索了区域发展新路。该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确定空间功能分区的四大原则,然后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推进了工业园区化、环境生态化、居民城镇化,开辟了集约、高效、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崇刚  孙伟  曹玉红  陈晨  
乡村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腹地价值,乡村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对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在乡村实体地域范围基础上进行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测度研究,利用遥感定量测量和CASA模型测算分析南京市1985—2016年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研究表明:(1)1985—2000年,乡村各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都存在降低的趋势;2000—2016年,除水源涵养功能外,其他各种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仍存在降低的趋势。(2)第一阶段乡村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南偏西和南偏东方向;第二阶段,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北部和北偏西方向有了提升,其他方向均有不同程度减少。(3)乡镇工业化阶段,生态服务功能受乡村内部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在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阶段,城市扩展对乡村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更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燕燕  
由于日本内外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社会正被三大危机所困扰,而人口结构失衡危机是日本社会出现一系列危机的重要原因,人口结构失衡对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积极构建稳定的社会安全网、发展地域福利政策是日本进行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得日本的地域福利计划向契约化、多元化、分权化、综合化等新体系过渡,日本进行了社会福利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并确立了新的地域福利发展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石培基  
本文从甘川青交接区域的区域背景和特点出发 ,总结归纳了该地域不同的民族经济地域类型及特点和分布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现状问题 ,提出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基本发展模式和重点开发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曹淑艳  冷允法  张昌顺  盖力强  鲁春霞  章予舒  
研究建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系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功能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国2329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共将全国划分为东北、黄淮海、东南临海等10个一级功能区,大兴安岭生态屏障区、辽河平原生态农业区等40个二级功能区,中麓物流集散经济区、北麓森林保育经济区、西南麓草原畜牧经济区等182个三级区,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和确定了各级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功能、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了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格局中承担的责任与位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秋月  姜广辉  张瑞娟  
[目的]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和深化,以补充耕地面积为核心的单目标土地整治已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地域功能在土地整治中的引导作用愈发重要。[方法]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结合平谷区乡村地域特色,拟从经济生产、生活消费、生态保育、社会保障四大功能角度出发,构建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275个乡村地域单元进行了分析和评定。[结果]根据乡村地域功能和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经济生产型综合整治区、生活消费型土地整治区、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区和社会保障型综合整治区。[结论]在明确各区域主导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现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体系探索了乡村土地整治方向和发展路径:经济生产型综合整治区应按照集约高效的发展模式,打造全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产业基地;生活消费型土地整治区应适度开发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发展以山水游览、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区应以水源保护和生态养护为前提,扩展林果业生产规模,促进经济、生态共同发展;社会保障型综合整治区应大力开展村内旧宅基地、闲散地、废弃工矿用地的复垦和环境治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由于乡村地域功能处在变化的动态之中,各评价指标也随之变化,因此各乡村的发展路径还有待深入探讨和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洪铭  
改革开放十余年来,首都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有限的地域空间和资源形成尖锐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单纯囿于北京辖区范围以内来考虑,已经远远不够了,太狭窄了。这就必须跳出北京辖区,从更大的地域空间研究北京的城市发展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卫新  王美青  徐萍  
根据浙江省农业发展实际和产业布局格局及发展趋势,根据分区依据和原则将全省农业发展划分5个功能区,提出了各区域农业发展总体定位、重点优势产业与主要发展模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浙江省区域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卓蓉蓉  余斌  曾菊新  郭新伟  李瑞瑞  
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升乡村发展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对农产品主产区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以江汉平原为案例,2005—2014年为研究期,以外源驱动和内生响应解构乡村发展能力、构建测度指标体系,以熵权法解析乡村发展能力、揭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江汉平原县域乡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和东西分异格局;②外源驱动是江汉平原乡村发展能力的主要组分,其中城镇化驱动是主要能力贡献源;③外源驱动型是江汉平原乡村发展的主要地域类型,内外动力均衡型则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