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820)
- 2022(2731)
- 2021(2716)
- 2020(2334)
- 2019(5819)
- 2018(5469)
- 2017(9604)
- 2016(5397)
- 2015(6104)
- 2014(6089)
- 2013(6138)
- 2012(6165)
- 2011(5866)
- 2010(6040)
- 2009(5847)
- 2008(5962)
- 2007(5155)
- 2006(4560)
- 2005(4524)
- 2004(4009)
- 学科
- 济(22391)
- 经济(22365)
- 管理(17702)
- 业(13493)
- 企(12324)
- 企业(12324)
- 财(10006)
- 中国(7910)
- 方法(7483)
- 家(7107)
- 国家(6922)
- 学(6502)
- 数学(5470)
- 数学方法(5413)
- 地方(5031)
- 制(5018)
- 财政(4903)
- 理论(4899)
- 务(4633)
- 财务(4614)
- 财务管理(4594)
- 融(4545)
- 金融(4544)
- 企业财务(4474)
- 农(4344)
- 业经(4240)
- 政(4210)
- 和(4072)
- 教育(3983)
- 工作(3932)
- 机构
- 大学(83222)
- 学院(77639)
- 济(33764)
- 经济(33166)
- 研究(30928)
- 管理(28045)
- 中国(25120)
- 理学(22975)
- 理学院(22585)
- 管理学(22343)
- 京(22229)
- 管理学院(22156)
- 财(20427)
- 科学(16935)
- 所(16098)
- 北京(15570)
- 财经(14668)
- 研究所(14048)
- 经(13433)
- 中心(13405)
- 范(12691)
- 师范(12653)
- 江(11306)
- 财经大学(10927)
- 师范大学(10717)
- 经济学(10717)
- 院(10415)
- 经济学院(9395)
- 州(9226)
- 农(8916)
- 基金
- 项目(43745)
- 科学(34580)
- 研究(34209)
- 基金(32554)
- 家(27379)
- 国家(27135)
- 科学基金(23133)
- 社会(22337)
- 社会科(21092)
- 社会科学(21087)
- 基金项目(16888)
- 教育(15504)
- 省(13781)
- 编号(13683)
- 自然(13679)
- 划(13659)
- 成果(13607)
- 自然科(13305)
- 自然科学(13305)
- 资助(13227)
- 自然科学基金(13075)
- 部(10641)
- 重点(10046)
- 性(9703)
- 课题(9676)
- 教育部(9526)
- 国家社会(9145)
- 发(9031)
- 人文(8855)
- 项目编号(8832)
共检索到138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良芹
1 93 2年内债整理案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债信无疑是一个较大的破坏 ,但考诸当时的财政、金融状况 ,整理债务是当时解决财政困难所能找到的最好办法。而且 ,该整理案的实施选择了“一·二八”事变后国难沉重的时刻 ,较顺利地被接受下来。内债整理案的成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避免了财政危机的发生 ;整理案后债市开始良性转型 ,推动社会游资从政府债券流向产业部门 ,有利于工商实业的发展 ;内债延期减息偿付 ,固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损失惨重 ,但客观上也起到了增强银行业风险意识的作用 ,促使银行业向管理现代化不断迈进。此次整理案的成功除选择了较好的时机 ,还与以江浙财团为主体的持票人会的支持分不开。当时江浙...
关键词:
国民政府 1932年 内债整理 持票人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金普森 王国华
从1927年4月到1937年底的近五年中,南京国民政府发行了29种计104000万元的内债,笔者曾撰专文进行阐述与分析。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从整理内债,暂缓债务支付和压缩军费等措施,勉力维持预算平衡,未发行内债。但是从1933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又自接连大举内债。本文拟讨论1933—1937年间的内债情况,并对1927—1937年间的内债发行作一点总的详述。 一、1933—1937年内债发行情况 财政部长宋子文在1932年整理公债时,曾口头承诺四年之内不再发行新内债。但是,不到一年又自食其言,不得不依赖发行内债来支撑财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本文对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外贸政策进行了研究。既肯定了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此时的对外贸易政策仍没有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完全进入现代化的轨道。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进出口税则 中国现代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郁琴 徐茂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现代卫生行政网络、卫生防疫法制体系逐步形成,防疫理念、疫病管理科学化,以行政手段推进卫生教育,江西卫生防疫事业"趋新"态势明显。但由于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弱,国家与社会的严重脱离,卫生机构和规模与社会需求反差巨大,国民政府的民生建设浮于表面等因素,卫生防疫效果并不明显。民国江西卫生防疫事业的"趋新"与防疫效果的"依旧",折射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遭遇的艰难和重重阻力。
关键词:
民国 江西 卫生防疫 防疫效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海涛 徐建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磊
南京国民政府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内债结下了不解之缘。1927年5月13日发行的3000万元的“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与1928年1月11日发行的4000万元的“续发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分别对“四一二政变”后南京政府的稳固与蒋介石下野后的复出起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1927—1931年的短短5年间,国民政府发行的内债较之北洋政府16年的总额还多1倍左右。可以说,十年内战时期,公债政策是国民政府财政政策的基础。及抗战爆发,国民政府的内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迄今为止,经济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内债尚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李罡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覆亡的38年间,正式制定和公布了许多种教育法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纵向和横向的教育法规体系。本文主要选取从1927年国民党宁汉政府合流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至1937年抗日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英兰
胡汉民是国民党元老之一,1933年1月~1936年6月,胡汉民在广州创办了《三民主义月刊》,公开针砭时政。其中有关南京政府对日外交的论文十余篇,抨击南京政府依靠国联制日、求助列强抵御日本、国际合作外交以及对日妥协的外交政策;提出一系列抗日外交主张,即从直接交涉到武力抗战。并指出“降日是绝路”,抗日“是我们唯一的生路”。胡汉民既有借抗日而反蒋的目的,也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立场,颇有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
胡汉民 南京政府 对日外交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杰
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为保管公债基金所设立的专门性机构,在国家、民间金融组织乃至社会各界多方所推动之下得以建立,负责保管公债基金、参与还本付息以及公债经手费用的办理、发布基金收支、联系银行办理公债贴现以及参与公债调换与旧券回收等,对稳固公债债信、降低金融业经营公债风险、构建近代国家信用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债 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家信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杰
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是国民政府为保管公债基金所设立的专门性机构,在国家、民间金融组织乃至社会各界多方所推动之下得以建立,负责保管公债基金、参与还本付息以及公债经手费用的办理、发布基金收支、联系银行办理公债贴现以及参与公债调换与旧券回收等,对稳固公债债信、降低金融业经营公债风险、构建近代国家信用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债 国债基金管理委员会 国家信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潘国琪
抗战胜利之初,国民政府一度拥有相当可观的财力,从敌伪手中接收的财产值10万亿元以上;随着东部富庶地区的大片国土得以收复,国民党政府的税源激增;法币流通区域也第一次覆盖全国,加上大量的美援,国民政府的财库是十数年来未见的充实。这笔可观的资产,如有一个良好的政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蓉芳 刘志英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所发内债不仅包括公开发行的货币内债和实物内债,还包括大量未公开发行的国库证。在战时内债运行中,国民政府利用内债向国家银行抵押借款,是内债增加法币供应量的主要方式,也是引起或恶化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国民政府修改法币发行准备制度,使法币发行不受限制,则是国民政府抵押内债弥补财政赤字进而推动通胀的形成方式。对国民政府抵押内债可能推动的通胀率进行量化分析,可知因国家银行存款存在抵消作用,国民政府抵押内债的数额并不会造成等量法币的发行,因抵押内债推动的通胀率亦不会全部转化为现实的通胀率。国民政府一再违背内债"吸收游资、回笼法币"的本意,进而使其成为助长通胀的工具,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胀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
内债 通货膨胀 国民政府 抗战时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迪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国民政府经济建设和发展被迫偏离既定轨道,公债政策和实践也发生变化。本文尝试对内债进行分类研究,从内债用途的角度界定经济建设内债。重点考量战时经济建设内债规模,探讨战时经济建设内债呈现出不同于战前的新特点。经济建设内债用途由发展经济转向服务抗战,侧重于战略物资的生产和运输。经济建设内债建设布局由沿海实业建设转向以工厂内迁运动为主的战时大后方建设和疏通以运输战略物资为主的西南国际交通通道。在战时经济统制政策下,经济建设内债的使用方式从战前定向变为战时统筹。为提高认购率,内债推销也更具强制性。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加深,国民政府转向使用外币作为内债发行本位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王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和方针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的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职业教育 发展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