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9)
2023(8604)
2022(7253)
2021(6621)
2020(5409)
2019(12265)
2018(11788)
2017(23054)
2016(12563)
2015(13753)
2014(13701)
2013(13248)
2012(12941)
2011(12097)
2010(12869)
2009(12018)
2008(11824)
2007(10880)
2006(10197)
2005(9379)
作者
(36166)
(30334)
(30235)
(28930)
(19600)
(14051)
(13660)
(11669)
(11533)
(11147)
(10599)
(10073)
(9995)
(9832)
(9735)
(9381)
(8989)
(8762)
(8714)
(8450)
(7824)
(7449)
(7439)
(7157)
(6947)
(6865)
(6687)
(6406)
(6119)
(6014)
学科
(72575)
经济(72512)
管理(37915)
(31055)
(24919)
企业(24919)
方法(21053)
地方(20024)
数学(18394)
数学方法(18172)
中国(16430)
(15808)
(15528)
(13570)
地方经济(13436)
业经(13318)
(12244)
(10453)
环境(10184)
农业(10172)
(9485)
(9372)
金融(9371)
(9197)
贸易(9192)
及其(8957)
(8859)
银行(8846)
(8761)
(8616)
机构
大学(188017)
学院(187958)
(90058)
经济(88368)
研究(71596)
管理(69355)
理学(58629)
理学院(57900)
管理学(57045)
管理学院(56670)
中国(53823)
(43191)
(42346)
科学(39993)
(36120)
财经(32793)
研究所(32321)
中心(30976)
(29679)
(29313)
经济学(29094)
北京(27714)
(27232)
经济学院(25736)
(25482)
(25109)
师范(24951)
财经大学(24029)
业大(23091)
(22549)
基金
项目(115567)
科学(92017)
研究(87447)
基金(84838)
(72664)
国家(72069)
科学基金(61566)
社会(58362)
社会科(55295)
社会科学(55280)
基金项目(43202)
(42769)
教育(38779)
(36904)
自然(36771)
自然科(35862)
自然科学(35850)
自然科学基金(35197)
资助(35143)
编号(34257)
成果(30129)
(26778)
重点(26420)
(26167)
课题(25118)
国家社会(24455)
(23146)
(22909)
教育部(22777)
发展(22484)
期刊
(112894)
经济(112894)
研究(65718)
中国(36682)
(32479)
管理(27518)
(25741)
科学(25484)
学报(25334)
(20326)
金融(20326)
大学(20162)
经济研究(19215)
学学(18990)
教育(17716)
财经(17418)
农业(17253)
技术(15415)
业经(15365)
(15153)
问题(14234)
(11470)
世界(10717)
技术经济(10657)
国际(10168)
统计(9610)
现代(9357)
经济问题(8846)
改革(8827)
(8827)
共检索到301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超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南边疆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成为提供抗战物资和发展军事工业的关键性空间区域,开发西南边疆经济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要解决的重大时代任务。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鼓励移民垦殖,改良西南边疆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西南边疆工业生产,建立经济市场中心;改善西南边疆的交通运输,促进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发展西南边疆金融业。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拉平和缩小了西南边疆与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促进西南边疆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一体化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透过空间经济学的核心-边缘理论视角审视这些经济政策,其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超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南边疆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愈发凸显,成为提供抗战物资和发展军事工业的关键性空间区域,开发西南边疆经济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要解决的重大时代任务。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鼓励移民垦殖,改良西南边疆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西南边疆工业生产,建立经济市场中心;改善西南边疆的交通运输,促进经济一体化;统一货币,发展西南边疆金融业。政府制定和实施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拉平和缩小了西南边疆与核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促进西南边疆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一体化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透过空间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晋文  杨卓英  
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国民政府为适应发展资本主义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和推行了新的经济政策,增加了经济制度的供给。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绩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也不宜评价过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统制经济思想在1933年前后成为中国经济界的主流,并成为国民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由于何为"经济统制"的内涵不甚清晰,所以给国民政府的"集中"政策留出了空间,其对经济的统制救助演变为行政控制对市场的取代。结合"发达国家资本"和"限制私人资本"的民生主义理论,政府统制了能源、重要实业、交通等经济命脉,并对银行业实行了行政性垄断。政府的投资和强制金融业对工农业扩大放款,固然对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但经济增长方式也由市场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这是国民政府逐步落实统制经济政策的直接结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胡君  
中国现代大学的边疆服务肇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近代以来中国基督教传播路径的转向、大学的现代转型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建国宗旨的倡导密切相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服务活动以边疆服务、研究与训练的一体化为指导思想,既体现了参与各方共同服务于抗战建国方针的民族主义倾向,又包含了各自差别化的利益诉求;服务活动的开展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以三民主义教育促进国家认同,培养边疆建设人才,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保送分发和自由投考等。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对当时边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周海燕  
南京国民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亦是对二千多年中国"重农抑商"路径锁定的继续突破。政府通过制度与立法保障以及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建构现代金融体制和加强国家关键资源管控,推进自由契约、财产权和自由企业的保护,激活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引导新兴工商产业发展和传统农业振兴;开放与自由使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土地市场表现活跃,乡村复兴使传统农业迈向现代转型之路,商会、农会、同业公会等民间经济组织及舆论自由构成经济发展的助力与保护,同时还促进政府及其决策之优化;政府与市场双向互动关系迎来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该时期南京国民政府重构政府权威与适时有效干预经济发展、政府与市场在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我国大学与边疆社会基于人才培养而形成的地缘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性,这种地缘关系经历了形成、深化及衰退三个阶段,呈现出"后发式"和"外嵌式"的边疆大学发展路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本文对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外贸政策进行了研究。既肯定了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此时的对外贸易政策仍没有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完全进入现代化的轨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敬敏  
该文围绕关税这一影响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经济的重要因素,对1928-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政策进行讨论,对其抑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的意义做出评估,探讨一系列关税政策对国产工业品国内市场改善的实际效果,分析保护性关税政策在推动进口替代化的同时为中国的世界贸易地位带来的改善程度。研究发现,1928-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政策虽然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保护性,也为个别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并未成为解决近代中国工业发展问题的普遍良方,同样未改变近代中国以原料品及初级产品换取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地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本文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通过统计表和其它史料 ,考察 1 92 7— 1 937年期间的整体演变状况 ,指出这期间被称为近代中国三大金融势力之一的钱庄业的整体趋势是快速的全面衰落。第二部分进而分析钱庄业快速衰落的原因在于其角色定位的改变 ,因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 ,是要建立统制全国的垄断金融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银行业是主角 ,钱庄业因为自身的传统和特点 ,成为被南京政府改造收编纳入银行业中进行管理的对象。这种金融政策下新的角色定位 ,是直接导致这期间钱庄业快速衰落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并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李罡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覆亡的38年间,正式制定和公布了许多种教育法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纵向和横向的教育法规体系。本文主要选取从1927年国民党宁汉政府合流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至1937年抗日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焱  张建华  
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危机日趋严重。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农业推广立法,颁布了农业推广法规,建立了农政机构和推广组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出现新的气象,指出了民国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但因一系列负面因素存在,宏大的政策规划与具体成效之间相差甚远。总的来说,南京国民政府农业推广立法的利弊,都为当代中国的农业推广立法提供了历史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