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99)
- 2023(12416)
- 2022(10766)
- 2021(10007)
- 2020(8295)
- 2019(19424)
- 2018(19167)
- 2017(35535)
- 2016(20416)
- 2015(23373)
- 2014(23818)
- 2013(23095)
- 2012(22343)
- 2011(20592)
- 2010(21309)
- 2009(19730)
- 2008(19841)
- 2007(18440)
- 2006(16346)
- 2005(15235)
- 学科
- 济(85288)
- 经济(85198)
- 管理(52156)
- 业(48803)
- 企(37581)
- 企业(37581)
- 方法(32475)
- 中国(29938)
- 数学(27873)
- 数学方法(27523)
- 农(24761)
- 地方(24139)
- 教育(21648)
- 财(21340)
- 学(19891)
- 业经(18548)
- 农业(16636)
- 制(15631)
- 贸(15520)
- 贸易(15508)
- 理论(15419)
- 易(14900)
- 发(14351)
- 银(13909)
- 银行(13876)
- 融(13655)
- 金融(13651)
- 行(13369)
- 地方经济(13167)
- 和(12901)
- 机构
- 大学(295803)
- 学院(292722)
- 济(114043)
- 经济(111264)
- 研究(108445)
- 管理(101467)
- 理学(85368)
- 理学院(84139)
- 管理学(82485)
- 管理学院(81884)
- 中国(77937)
- 京(68361)
- 科学(66714)
- 所(56977)
- 财(54734)
- 农(51403)
- 研究所(51220)
- 范(49062)
- 师范(48667)
- 中心(48503)
- 江(47792)
- 北京(45101)
- 业大(42383)
- 财经(41744)
- 农业(40184)
- 师范大学(39347)
- 教育(38842)
- 院(38226)
- 州(38189)
- 经(37573)
- 基金
- 项目(180408)
- 科学(140412)
- 研究(138216)
- 基金(124566)
- 家(107670)
- 国家(106555)
- 科学基金(88825)
- 社会(83943)
- 社会科(79095)
- 社会科学(79071)
- 省(72246)
- 教育(68851)
- 基金项目(64904)
- 划(62593)
- 编号(59315)
- 自然(54408)
- 自然科(53031)
- 自然科学(53014)
- 成果(52222)
- 自然科学基金(52036)
- 资助(51298)
- 发(44740)
- 课题(44345)
- 重点(42129)
- 部(40602)
- 创(36963)
- 年(36283)
- 发展(36177)
- 性(35780)
- 展(35563)
共检索到469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教育较为落后,不利于西北开发的顺利推行。时人主张发展西北各族教育,以促进开发西北实现抗战救国战略,具有融合民族感情,培养国家认同,培养开发西北的建设人才,提高各民族文化水平以达共同基准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功利化和忽视西北各族的主体性等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寿彭 李敏
我国在1937~1945年间经历的抗日战争时期是战时经济和经济现代化进程遭受战争挫折的时期,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我国经济形态从旧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急剧转变的时期。本文拟对在战时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对我国西北开发、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等所作的工作及其意义作一简要论述,以期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借鉴。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西北开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荣华
国民政府在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到溃逃台湾这20多年的时间里,迫于国内的形势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先后两度提出了"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口号,掀起了两次"西北开发"的热潮。促成开发西北热潮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中间,国民政府上层人士对西北开发也提出了很多切合西北实际的看法和主张,并且多次赴西北各省进行实地考察,在西北开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诸如戴季陶、宋子文、蒋介石、朱家骅等一些显要人物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其相关言论的基础上,对其关注西北开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
关键词:
国民政府 中央要员 西北开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以三民主义教育促进国家认同,培养边疆建设人才,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保送分发和自由投考等。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对当时边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王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和方针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的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职业教育 发展 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海涛 徐建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刘冬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通过了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指导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当前职业指导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职业指导 发展 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金志焕
1932年 1 2月 ,国民政府颁布了进口货物原产国标记条例 ,规定所有的进口产品标记原产国名。但是 ,由于 9·1 8事变以后排斥日货运动的加强 ,该条例的施行必定打击日本对中国的出口。日本政府通过中美棉麦借款的现金化问题强迫国民政府改变该条例的内容。国民政府为了实现棉麦借款的现金化而且平息日本政府 ,特别是日本军部的抗议 ,不得不取消排日政策。该条例也随其变形 ,终于流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公派留学 经费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胡君
中国现代大学的边疆服务肇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近代以来中国基督教传播路径的转向、大学的现代转型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建国宗旨的倡导密切相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服务活动以边疆服务、研究与训练的一体化为指导思想,既体现了参与各方共同服务于抗战建国方针的民族主义倾向,又包含了各自差别化的利益诉求;服务活动的开展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大学 边疆服务部 边疆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经费紧张,民教机关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民众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势下,图书馆界有识之士发出"将学校图书馆公开"的倡议;国民政府也多次颁布相关法规,倡令学校图书馆公开,以增加社会教育功效。面对时代呼唤,各级学校图书馆积极响应,通过开放阅览、举办图书展览、兼办民众图书馆等路径,将本校图书馆公之于众,收效良好。
关键词:
学校图书馆 社会公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婧
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改变了"私法自治"、"契约自由"古典自然法学的立法思想,转以"社会立法"为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了《银行法》、《中央银行法》及多部银行监管法,以实现金融统制。这些立法实践,促使银行立法技术的成熟、金融管理的法制化,实现了银行法形式上的现代化。但由于受立法目的及其它因素的局限,国民政府银行法内容超前,未取得良好的立法效益。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银行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