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4)
- 2023(13092)
- 2022(10677)
- 2021(10280)
- 2020(8534)
- 2019(19610)
- 2018(19770)
- 2017(37219)
- 2016(20421)
- 2015(23036)
- 2014(23059)
- 2013(21219)
- 2012(18793)
- 2011(16640)
- 2010(16590)
- 2009(14781)
- 2008(14264)
- 2007(12158)
- 2006(10542)
- 2005(9303)
- 学科
- 济(74282)
- 经济(74180)
- 管理(57499)
- 业(50787)
- 企(42883)
- 企业(42883)
- 方法(31776)
- 数学(27382)
- 数学方法(26994)
- 中国(23583)
- 财(22197)
- 农(21917)
- 业经(18768)
- 制(17044)
- 地方(15257)
- 农业(14295)
- 理论(14181)
- 体(13529)
- 学(13036)
- 教育(12384)
- 务(12172)
- 财务(12121)
- 财务管理(12081)
- 贸(11935)
- 贸易(11926)
- 技术(11681)
- 银(11672)
- 银行(11652)
- 易(11554)
- 企业财务(11421)
- 机构
- 大学(264463)
- 学院(261433)
- 济(104582)
- 经济(102423)
- 管理(101673)
- 理学(87640)
- 理学院(86685)
- 管理学(85069)
- 管理学院(84543)
- 研究(83128)
- 中国(62436)
- 京(56948)
- 财(51736)
- 科学(48229)
- 财经(40171)
- 江(39738)
- 中心(39481)
- 所(38835)
- 范(37224)
- 师范(36889)
- 经(36719)
- 农(36593)
- 北京(35835)
- 业大(35540)
- 研究所(34791)
- 经济学(32622)
- 州(31155)
- 院(30879)
- 财经大学(30053)
- 师范大学(29701)
- 基金
- 项目(177322)
- 科学(141426)
- 研究(136756)
- 基金(128118)
- 家(109185)
- 国家(108226)
- 科学基金(95119)
- 社会(87407)
- 社会科(82708)
- 社会科学(82689)
- 省(69463)
- 基金项目(67817)
- 教育(65648)
- 自然(59082)
- 划(58422)
- 自然科(57744)
- 自然科学(57733)
- 编号(56971)
- 自然科学基金(56666)
- 资助(50622)
- 成果(47159)
- 重点(40037)
- 部(39789)
- 课题(39558)
- 发(38093)
- 创(38046)
- 大学(36206)
- 国家社会(36061)
- 创新(35311)
- 教育部(35301)
- 期刊
- 济(116066)
- 经济(116066)
- 研究(82603)
- 中国(56718)
- 教育(43498)
- 财(42497)
- 管理(39013)
- 学报(36124)
- 农(33751)
- 科学(33535)
- 大学(30522)
- 学学(27068)
- 技术(24977)
- 融(22809)
- 金融(22809)
- 农业(22471)
- 业经(20114)
- 财经(19905)
- 经济研究(18428)
- 经(17295)
- 问题(15739)
- 图书(14805)
- 版(12223)
- 理论(12008)
- 现代(11939)
- 财会(11839)
- 职业(11780)
- 科技(11518)
- 技术经济(11450)
- 业(11363)
共检索到393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卫兵
省立大学国立化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现象,是指由省立大学变革为国立大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时间相对集中,但方式大相径庭。从组织变革的视角来看,省立大学国立化源于在变革压力面前不断削弱变革阻力:变革压力来自"混乱无序的办学环境"和"办学经费困境",变革阻力表现为省立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为削弱变革阻力,省立大学"让员工参与变革"并"得到上级的支持",教育部则采用"强制实行变革"的方式,助推省立大学国立化。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省立大学 国立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宝璋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最高审计组织独立于最高行政部门的思想,能够降低全体国民和政府各部门形成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最高审计组织隶属于最高监察组织的思想能够降低全体国民和监督部门(审计和监察)形成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审计组织内部垂直型的体制且代理层级较短的思想能够降低审计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的代理关系所产生的第三类代理成本。借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审计组织结构思想,可对目前政府审计组织结构改革提供参考建议:一是建立独立于国务院的审计组织;二是实行监审合一,把审计署划到国家监察委员会之下;三是建立垂直型的审计组织体制并减少地方审计机构的层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胡君
中国现代大学的边疆服务肇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近代以来中国基督教传播路径的转向、大学的现代转型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建国宗旨的倡导密切相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服务活动以边疆服务、研究与训练的一体化为指导思想,既体现了参与各方共同服务于抗战建国方针的民族主义倾向,又包含了各自差别化的利益诉求;服务活动的开展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大学 边疆服务部 边疆服务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公派留学 经费管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经费紧张,民教机关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民众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势下,图书馆界有识之士发出"将学校图书馆公开"的倡议;国民政府也多次颁布相关法规,倡令学校图书馆公开,以增加社会教育功效。面对时代呼唤,各级学校图书馆积极响应,通过开放阅览、举办图书展览、兼办民众图书馆等路径,将本校图书馆公之于众,收效良好。
关键词:
学校图书馆 社会公开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婧
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改变了"私法自治"、"契约自由"古典自然法学的立法思想,转以"社会立法"为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了《银行法》、《中央银行法》及多部银行监管法,以实现金融统制。这些立法实践,促使银行立法技术的成熟、金融管理的法制化,实现了银行法形式上的现代化。但由于受立法目的及其它因素的局限,国民政府银行法内容超前,未取得良好的立法效益。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银行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焦建华
为了增强中央财权和财力,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1936年间先后三次对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进行改革,逐步确立了近代财政分税制度。分税制改革是加强中央财权与财力的需要,是地方自治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近代中国财政转型的需要。因此,分税制改革符合历史潮流,加强了中央财权,增强了中央财力,有助于中央政治集权和政权巩固,从全国范围而言财权集中仍需加强。但是,财政分权存在诸多失误,进而反噬集权努力,而且财政支出不当,削弱了统治合法性,中央集权也随之成为泡影。
关键词:
集权 分权 分税制改革 国民政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我国大学与边疆社会基于人才培养而形成的地缘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性,这种地缘关系经历了形成、深化及衰退三个阶段,呈现出"后发式"和"外嵌式"的边疆大学发展路径。
关键词:
南京国民政府 大学 边疆社会 地缘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寿彭 李敏
我国在1937~1945年间经历的抗日战争时期是战时经济和经济现代化进程遭受战争挫折的时期,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我国经济形态从旧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急剧转变的时期。本文拟对在战时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对我国西北开发、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等所作的工作及其意义作一简要论述,以期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借鉴。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 西北开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王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和方针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的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职业教育 发展 启示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袁晓川
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改革活动,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全国政、学、商各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大批学术及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从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互动的研究视角,将"秩序重建"与"效率提升"定义为近代中国公文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以"社会变迁——政治鼎革——思想纷争——制度构建——行政实践"为逻辑主线,紧密围绕公文制度的构建与实践这一主题,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政治体制特点,围绕其政治秩序构建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子侠 王海凤
晚清政府即有将西方学位制度移植中国的设想,但因种种原因,设想并未实现。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教育界人士及各大高校皆对学位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开始将其引入中国的学制设计之中。因时代的局限,除学士学位外,研究生层次的学位并未付诸实践。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为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历经六年的反复商榷,最终形成了学士、硕士及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就三级学位的授予言之,学士学位的授予得以顺利进行,硕士学位的授予因受战争影响而有所迟缓,博士学位的授予则一直处于束之高阁的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