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0)
2023(9898)
2022(8994)
2021(8764)
2020(7263)
2019(17232)
2018(17005)
2017(33453)
2016(18266)
2015(20728)
2014(20592)
2013(20132)
2012(18545)
2011(16594)
2010(16499)
2009(14868)
2008(14363)
2007(12542)
2006(11080)
2005(9692)
作者
(51080)
(41943)
(41589)
(39790)
(26767)
(20036)
(19148)
(16639)
(16149)
(15203)
(14668)
(14041)
(13324)
(13132)
(13086)
(12884)
(12575)
(12505)
(12034)
(11850)
(10282)
(10228)
(10201)
(9626)
(9442)
(9391)
(9352)
(9272)
(8433)
(8179)
学科
(67702)
经济(67625)
管理(51286)
(45656)
(38717)
企业(38717)
方法(32768)
数学(28383)
数学方法(28093)
(19253)
银行(19106)
(18899)
(18538)
中国(18185)
(17827)
地方(16636)
(16494)
(14829)
业经(14489)
(13487)
金融(13486)
理论(11656)
(11610)
制度(11596)
(11244)
(11238)
贸易(11232)
农业(11042)
技术(10863)
(10830)
机构
大学(249238)
学院(245398)
管理(102080)
(94968)
经济(92710)
理学(88364)
理学院(87373)
管理学(86022)
管理学院(85554)
研究(80420)
中国(64647)
(55685)
科学(50018)
(45713)
(39790)
(37820)
中心(37270)
财经(36296)
业大(36255)
研究所(36255)
北京(35811)
(34609)
(33094)
(32337)
师范(32078)
农业(29739)
(29140)
(29090)
经济学(27840)
财经大学(27431)
基金
项目(171895)
科学(134519)
研究(126821)
基金(124548)
(107189)
国家(106312)
科学基金(91941)
社会(78362)
社会科(74222)
社会科学(74203)
基金项目(67267)
(65626)
自然(60295)
自然科(58858)
自然科学(58847)
自然科学基金(57763)
教育(57489)
(56089)
编号(52248)
资助(51540)
成果(42604)
(37720)
重点(37675)
(35832)
(35575)
课题(35397)
创新(33113)
项目编号(32824)
科研(32764)
教育部(32557)
期刊
(101319)
经济(101319)
研究(77991)
中国(45397)
学报(38072)
管理(36033)
科学(35275)
(33926)
(33404)
(32963)
金融(32963)
大学(28815)
教育(27619)
学学(26830)
农业(22143)
技术(20100)
财经(17348)
经济研究(15970)
业经(15572)
图书(15155)
(14497)
理论(14438)
实践(13548)
(13548)
问题(13111)
科技(12163)
现代(11479)
技术经济(11318)
情报(10901)
(10790)
共检索到362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畅童娜  
大多数地方银行在国民政府时期步入正轨,成为当时初兴的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调剂地方金融、服务地方财政、发展公用事业为宗旨。上海市银行是少数运营较为成功的地方银行之一,其兼具官办和商业双重性质,不仅发挥了财政金融的主要职能功效,而且衍生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及民生救济等职能功效,对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并作出上海市银行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的历史评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畅童娜  
大多数地方银行在国民政府时期步入正轨,成为当时初兴的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调剂地方金融、服务地方财政、发展公用事业为宗旨。上海市银行是少数运营较为成功的地方银行之一,其兼具官办和商业双重性质,不仅发挥了财政金融的主要职能功效,而且衍生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及民生救济等职能功效,对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并作出上海市银行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影响的历史评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建构起以"四行二局"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民营商业银行不断改革创新,配合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业务手段和经营方式,在现代化经营理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该时期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民族资本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家群体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角色定位与社会意识更趋明确化、理性化。与之相应的是,他们所管理的银行业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地按照社会的目标与价值,采取具体行动去承担其社会责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婧  
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改变了"私法自治"、"契约自由"古典自然法学的立法思想,转以"社会立法"为指导思想,先后制定了《银行法》、《中央银行法》及多部银行监管法,以实现金融统制。这些立法实践,促使银行立法技术的成熟、金融管理的法制化,实现了银行法形式上的现代化。但由于受立法目的及其它因素的局限,国民政府银行法内容超前,未取得良好的立法效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本文对南京政府时期为中心的外国在华银行业进行了整体分析。认为 1 92 6年时中国金融力量的发展已基本可以与外国在华银行业相抗 ,南京政府时由于多种因素的配合 ,外国在华银行业的发展在某些领域某种程度上受到遏制。但是 ,由于外国在华银行业是以其在中国政治经济力量为基础得到发展的金融势力 ,因此 ,在不平等条约、租界等特权未曾废除 ,外国势力在中国高人一等并处心积虑扩大侵略的局面不曾发生根本改变前 ,外国在华银行业的优势地位同样是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的。本时期日本银行业在本国政府对华侵略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在关内外迅猛扩张 ,并在关外迅速占据统治地位的史实 ,正好典型的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立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重贴现制度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且缺乏实效。中央银行重贴现从名义上的规定到抗战前期由中、中、交、农联合承办,抗战后期被赋予单独承办权,战后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重贴现职能。重贴现制度的迟滞反映了中央银行的畸形,即太过于偏重"政府的银行"的职能。重贴现还经常与承兑、贴现及抵押放款混在一起,不仅不能起到扶助银钱业的作用,反而产生与民争利的弊端。另外,重贴现与一般银钱业的贴现业务未能形成良性互动,严重制约近代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重贴现的缺失也诱使民间进行金融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立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重贴现制度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且缺乏实效。中央银行重贴现从名义上的规定到抗战前期由中、中、交、农联合承办,抗战后期被赋予单独承办权,战后才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重贴现职能。重贴现制度的迟滞反映了中央银行的畸形,即太过于偏重"政府的银行"的职能。重贴现还经常与承兑、贴现及抵押放款混在一起,不仅不能起到扶助银钱业的作用,反而产生与民争利的弊端。另外,重贴现与一般银钱业的贴现业务未能形成良性互动,严重制约近代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重贴现的缺失也诱使民间进行金融创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宇  
国家中央银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是一般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基本内容之一。国民政府时期,随着中央银行实力的逐渐强大和职能的逐步完善,金融监管职能也渐趋强化,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非常条件下特殊的经济和金融需求,使国民政府在实施战时金融管制中尤其重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建设,由此也促使了中央银行制度走向完善,对于抗战胜利的取得意义重大。但是作为国民政府统制政策的一部分,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亦有其局限。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天政  成婧  
伴随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安银行业的兴起,需要建立统一的业务制度及协调市场秩序的同业组织,1942年西京银行公会成立。鉴于西北大后方银行放款投资于商业,商人囤积居奇,物价上涨,国民政府颁布一系列战时金融管制法规。银行公会协助国民政府从缴纳存款准备金,督促执行蒋介石手令、财政部颁行金融管制法令,参与组建银钱业放款委员会审核放款,指导银钱业行庄验资注册等方面,监督管理银行资金营运,并维护同业利益,为引导银行资金投入战时工农业经济建设,为战时金融制度建设发挥关键作用,对增强大后方抗战实力产生重要影响,西京银行公会尽到了金融业同业团体的职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杰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债是银行业的主要业务之一。上海银行公会对公债十分关注,不仅与政府协商公债发行,谋求政府做出示信承诺,而且围绕公债还努力搭建银行与政府之间沟通桥梁。为维护行业经营利益,一直"在场"参与公债整理,同时还积极进行制度设计,联络业内谋求建立属于自身的债权管理机构。通过与政府互动与博弈以达到维护行业利益与构建债信秩序的目的。上海银行公会参与政府公债发行以及整理的历史过程,对当今政府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完善公债基金管理组织、促进民间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都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胡君  
中国现代大学的边疆服务肇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近代以来中国基督教传播路径的转向、大学的现代转型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建国宗旨的倡导密切相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边疆服务活动以边疆服务、研究与训练的一体化为指导思想,既体现了参与各方共同服务于抗战建国方针的民族主义倾向,又包含了各自差别化的利益诉求;服务活动的开展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书美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经费紧张,民教机关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民众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在此情势下,图书馆界有识之士发出"将学校图书馆公开"的倡议;国民政府也多次颁布相关法规,倡令学校图书馆公开,以增加社会教育功效。面对时代呼唤,各级学校图书馆积极响应,通过开放阅览、举办图书展览、兼办民众图书馆等路径,将本校图书馆公之于众,收效良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