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1)
2023(3727)
2022(3175)
2021(3208)
2020(2617)
2019(6414)
2018(6425)
2017(10567)
2016(7126)
2015(7898)
2014(7954)
2013(6930)
2012(6671)
2011(5996)
2010(6308)
2009(5342)
2008(5036)
2007(4642)
2006(4178)
2005(3715)
作者
(15884)
(13097)
(12736)
(12623)
(8183)
(6185)
(6074)
(5246)
(5203)
(4823)
(4583)
(4215)
(4213)
(4169)
(4030)
(3969)
(3908)
(3900)
(3765)
(3674)
(3412)
(3321)
(3135)
(3131)
(3074)
(2838)
(2837)
(2831)
(2696)
(2627)
学科
教育(18419)
(17718)
经济(17701)
管理(12648)
中国(11568)
地方(8985)
(8252)
(7207)
(6512)
(6366)
国家(6306)
理论(5745)
方法(5636)
(5584)
教学(5456)
数学(5245)
数学方法(5178)
农业(4974)
财政(4901)
(4712)
企业(4712)
(4459)
(4307)
工作(4082)
地方经济(4047)
技术(4014)
机关(3937)
国家机关(3935)
发展(3841)
(3719)
机构
大学(83490)
学院(78919)
研究(31834)
教育(26621)
(24871)
管理(24432)
经济(24044)
(22930)
(22242)
师范(22196)
理学(20891)
理学院(20484)
管理学(20038)
管理学院(19842)
师范大学(18618)
科学(18472)
中国(16475)
北京(15678)
(15511)
(14492)
研究所(13991)
中心(13864)
(13395)
职业(11893)
技术(11668)
(11666)
(11398)
业大(11153)
(10584)
(10488)
基金
项目(51306)
研究(46419)
科学(41897)
基金(32688)
教育(29118)
社会(26880)
(26458)
国家(26046)
社会科(25108)
社会科学(25100)
(24044)
科学基金(22148)
编号(21780)
(20679)
成果(20390)
课题(19010)
基金项目(17214)
(16118)
规划(13990)
(13224)
(12989)
重点(12939)
(12739)
资助(12504)
项目编号(12170)
自然(11941)
(11890)
教育部(11778)
自然科(11613)
自然科学(11610)
期刊
教育(44946)
研究(36096)
(29724)
经济(29724)
中国(28633)
职业(10875)
技术(10341)
(10312)
(10282)
学报(9934)
大学(9275)
科学(8934)
农业(7206)
技术教育(7191)
职业技术(7191)
职业技术教育(7191)
管理(6971)
学学(6807)
(5970)
(5425)
论坛(5425)
高等(5145)
成人(4774)
成人教育(4774)
业经(4576)
高等教育(4536)
财经(4460)
发展(4398)
(4398)
经济研究(3931)
共检索到132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寅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教育经费独立制度化进程起步,大学院、教育部、中央政府相继颁布法令,保障省教育经费独立。全国多数省份积极贯彻,出现了完全独立、部分独立、未能独立三种形态并存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各省省级教育行政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教育厅长频易、税源难以保证、省教育专款征收机构混乱等因素的干扰,省教育经费独立遭遇了阻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李罡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覆亡的38年间,正式制定和公布了许多种教育法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纵向和横向的教育法规体系。本文主要选取从1927年国民党宁汉政府合流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至1937年抗日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海涛  徐建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寅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厅长是主管一省教育事业之最高长官。考察该时期教育厅长群体,就选任资格而言,教育厅长基本符合法定的"对党国有特殊功劳"、"学识"、"经验"三项标准;教育厅长的任命方式极为多样,远远超出法定的任命方式;在地方政局不稳、党政派系冲突不断、学界派系斗争重重等因素制约下,教育厅长的任期颇为短暂,这对各省教育事业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辉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马叙伦的新旧资历使他有机会继续参与执掌中央教育行政。马叙伦任职期间,在协助蒋梦麟改革大学制度、参与文化事业的同时,也无法回避教育界此起彼伏的风潮和派系纷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出现"蔡(元培)系"和"李(石曾)系"之争,所涉及的范围除了中央大学、劳动大学风潮外,还包括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及北平文化教育界等多个领域。马叙伦在这一时期教育界愈演愈烈的派系纷争中逐渐边缘化,这是他1929年底辞去教育次长职务的主要原因。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师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是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却又不免"恐共"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国民党政权的抨击,常常陷入"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九一八事件后,面对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他们的政治心态也不得不加以调整:对于国民党,由不满趋向公开合作;对于共产党,则由"恐共"趋向"挺共",即主张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化。这种调整,过去多被斥为投靠国民党反动政权。时至今日,这个评论有失简单化。平心而论,这些人走向"挺共",既是民族大义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他们虽舍弃了原有的浪漫,但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至于他们主张开放党禁、国共联手,这本身就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打击,也是对此前针对共产党的污名化宣传的有力否定。这一切为后来国共实现二度合作,共御国难,作了重要的铺垫,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冉春  
作为留学教育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费管理主要受留学教育整体政策引导,同时亦为其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制约。而经费管理的举措是否科学有序,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留学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本文从历史角度着眼,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情况加以初步探讨,以求对当前相关决策实施予以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王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和方针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的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教育较为落后,不利于西北开发的顺利推行。时人主张发展西北各族教育,以促进开发西北实现抗战救国战略,具有融合民族感情,培养国家认同,培养开发西北的建设人才,提高各民族文化水平以达共同基准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功利化和忽视西北各族的主体性等问题。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袁晓川  
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改革活动,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全国政、学、商各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大批学术及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从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互动的研究视角,将"秩序重建"与"效率提升"定义为近代中国公文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以"社会变迁——政治鼎革——思想纷争——制度构建——行政实践"为逻辑主线,紧密围绕公文制度的构建与实践这一主题,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政治体制特点,围绕其政治秩序构建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于潇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1928年5月15日至28日,大学院作为管理全国教育学术的最高机构,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旨在集思广益,促进教育发展。会议结束后,多项提案形成教育法令,尤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颁布、教育经费的保障和师范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贡献颇大,是推进国民政府初期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陈玉玲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围绕控制高等院校数量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大加整顿。对北平地区高等教育,国民政府主要就大学滥设、院系设置混乱、教师兼职现象严重以及学校风潮不断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顿工作阻力重重,尤其在对北平大学的整顿工作中,虽院系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在限制教员兼职以及整顿学校风潮等方面却未能如愿。同样,该校院系结构的调整也非一帆风顺,政府和学界两种势力之较量如影随形,致使政府的整顿效率深受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学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招生政策的基本宗旨是以三民主义教育促进国家认同,培养边疆建设人才,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保送分发和自由投考等。这一政策的实施既对当时边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荫贵  
本文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通过统计表和其它史料 ,考察 1 92 7— 1 937年期间的整体演变状况 ,指出这期间被称为近代中国三大金融势力之一的钱庄业的整体趋势是快速的全面衰落。第二部分进而分析钱庄业快速衰落的原因在于其角色定位的改变 ,因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财政金融政策 ,是要建立统制全国的垄断金融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银行业是主角 ,钱庄业因为自身的传统和特点 ,成为被南京政府改造收编纳入银行业中进行管理的对象。这种金融政策下新的角色定位 ,是直接导致这期间钱庄业快速衰落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并对南京国民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