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0)
2023(8025)
2022(6704)
2021(6176)
2020(4777)
2019(11380)
2018(11180)
2017(19578)
2016(11700)
2015(13031)
2014(13278)
2013(12503)
2012(12227)
2011(11484)
2010(12012)
2009(10655)
2008(10448)
2007(9567)
2006(8743)
2005(8388)
作者
(31529)
(26104)
(25952)
(24675)
(16600)
(12415)
(12051)
(10324)
(10253)
(9680)
(8819)
(8809)
(8354)
(8318)
(8262)
(8207)
(7834)
(7798)
(7525)
(7422)
(6862)
(6575)
(6327)
(6123)
(6094)
(5848)
(5831)
(5820)
(5313)
(5303)
学科
(45820)
经济(45776)
管理(25613)
中国(22360)
(22300)
教育(19512)
地方(18478)
(15829)
企业(15829)
(13597)
(11455)
业经(11254)
(11195)
地方经济(10334)
(10244)
方法(10190)
理论(9966)
农业(9575)
发展(9031)
(8949)
金融(8948)
(8904)
(8356)
银行(8339)
技术(8336)
(8252)
数学(7933)
数学方法(7814)
(7781)
环境(7642)
机构
大学(159168)
学院(156192)
研究(64133)
(59061)
经济(57551)
管理(50980)
中国(43594)
理学(42181)
理学院(41455)
管理学(40715)
(40513)
管理学院(40385)
科学(37421)
(32987)
(32902)
师范(32716)
教育(31391)
研究所(29468)
(29210)
北京(28033)
中心(27113)
师范大学(26918)
(26154)
(23458)
(22925)
财经(21302)
(21044)
技术(20061)
业大(19436)
(19280)
基金
项目(93916)
研究(78229)
科学(74640)
基金(62558)
(52917)
国家(52241)
社会(46996)
社会科(44239)
社会科学(44231)
科学基金(43665)
教育(41871)
(37760)
编号(34778)
(34214)
基金项目(32068)
成果(31973)
课题(28016)
(27427)
资助(24787)
自然(24506)
自然科(23871)
自然科学(23868)
(23467)
自然科学基金(23405)
重点(22705)
发展(22700)
(22275)
(21699)
规划(21163)
(20711)
期刊
(78288)
经济(78288)
研究(62913)
教育(51537)
中国(47487)
(22724)
(21036)
学报(20839)
管理(20432)
科学(20108)
大学(17189)
技术(16614)
农业(15866)
(15533)
金融(15533)
学学(14078)
业经(13138)
职业(12519)
经济研究(12162)
图书(10474)
财经(10054)
(9753)
论坛(9753)
问题(9627)
(9499)
(8784)
技术教育(8300)
职业技术(8300)
职业技术教育(8300)
(8202)
共检索到270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海涛  徐建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对发展蒙藏教育极为重视,在教育部内特设蒙藏教育司,与蒙藏委员会共同负责筹划蒙藏地区教育发展和行政管理。它们在国民政府初期,共同制定了《蒙藏教育实施方案要目》等纲领性文件,并且调查了蒙藏地区教育现状、督促蒙古地区兴办教育。蒙藏委员会整顿了蒙藏学校,并筹备建设南京、康定等几所蒙藏专门学校,还保送了大量的蒙藏籍学生入大中院校就读。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李罡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至1949年覆亡的38年间,正式制定和公布了许多种教育法规,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纵向和横向的教育法规体系。本文主要选取从1927年国民党宁汉政府合流形成统一的国民政府至1937年抗日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王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和方针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的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寅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省教育经费独立制度化进程起步,大学院、教育部、中央政府相继颁布法令,保障省教育经费独立。全国多数省份积极贯彻,出现了完全独立、部分独立、未能独立三种形态并存的局面。在此过程中,各省省级教育行政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教育厅长频易、税源难以保证、省教育专款征收机构混乱等因素的干扰,省教育经费独立遭遇了阻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正平  张寅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厅长是主管一省教育事业之最高长官。考察该时期教育厅长群体,就选任资格而言,教育厅长基本符合法定的"对党国有特殊功劳"、"学识"、"经验"三项标准;教育厅长的任命方式极为多样,远远超出法定的任命方式;在地方政局不稳、党政派系冲突不断、学界派系斗争重重等因素制约下,教育厅长的任期颇为短暂,这对各省教育事业发展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师渠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2),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心态是以社会精神领袖自居,却又不免"恐共"的心理,所以,他们对国民党政权的抨击,常常陷入"投鼠忌器"的两难境地。九一八事件后,面对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他们的政治心态也不得不加以调整:对于国民党,由不满趋向公开合作;对于共产党,则由"恐共"趋向"挺共",即主张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化。这种调整,过去多被斥为投靠国民党反动政权。时至今日,这个评论有失简单化。平心而论,这些人走向"挺共",既是民族大义感召的结果,也反映了他们虽舍弃了原有的浪漫,但在相当程度上仍保留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品格、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至于他们主张开放党禁、国共联手,这本身就是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打击,也是对此前针对共产党的污名化宣传的有力否定。这一切为后来国共实现二度合作,共御国难,作了重要的铺垫,这一点必须予以肯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靖  刘冬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通过了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指导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当前职业指导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周海燕  
南京国民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亦是对二千多年中国"重农抑商"路径锁定的继续突破。政府通过制度与立法保障以及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建构现代金融体制和加强国家关键资源管控,推进自由契约、财产权和自由企业的保护,激活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引导新兴工商产业发展和传统农业振兴;开放与自由使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土地市场表现活跃,乡村复兴使传统农业迈向现代转型之路,商会、农会、同业公会等民间经济组织及舆论自由构成经济发展的助力与保护,同时还促进政府及其决策之优化;政府与市场双向互动关系迎来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该时期南京国民政府重构政府权威与适时有效干预经济发展、政府与市场在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辉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马叙伦的新旧资历使他有机会继续参与执掌中央教育行政。马叙伦任职期间,在协助蒋梦麟改革大学制度、参与文化事业的同时,也无法回避教育界此起彼伏的风潮和派系纷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出现"蔡(元培)系"和"李(石曾)系"之争,所涉及的范围除了中央大学、劳动大学风潮外,还包括教育部、中央研究院及北平文化教育界等多个领域。马叙伦在这一时期教育界愈演愈烈的派系纷争中逐渐边缘化,这是他1929年底辞去教育次长职务的主要原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燕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教育较为落后,不利于西北开发的顺利推行。时人主张发展西北各族教育,以促进开发西北实现抗战救国战略,具有融合民族感情,培养国家认同,培养开发西北的建设人才,提高各民族文化水平以达共同基准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但也存在功利化和忽视西北各族的主体性等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功群  王倩  
山东省是晚清时期兴办实业教育较早的省份之一,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山东的职业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山东省国民政府成立后,鉴于以往山东职业教育的混乱无序以及战后山东的恢复建设,开始着手对职业学校进行整顿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致力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其服务于山东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荣华  
国民政府在完成北伐、统一全国到溃逃台湾这20多年的时间里,迫于国内的形势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先后两度提出了"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口号,掀起了两次"西北开发"的热潮。促成开发西北热潮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中间,国民政府上层人士对西北开发也提出了很多切合西北实际的看法和主张,并且多次赴西北各省进行实地考察,在西北开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诸如戴季陶、宋子文、蒋介石、朱家骅等一些显要人物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其相关言论的基础上,对其关注西北开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良芹  
1 93 2年内债整理案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债信无疑是一个较大的破坏 ,但考诸当时的财政、金融状况 ,整理债务是当时解决财政困难所能找到的最好办法。而且 ,该整理案的实施选择了“一·二八”事变后国难沉重的时刻 ,较顺利地被接受下来。内债整理案的成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避免了财政危机的发生 ;整理案后债市开始良性转型 ,推动社会游资从政府债券流向产业部门 ,有利于工商实业的发展 ;内债延期减息偿付 ,固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损失惨重 ,但客观上也起到了增强银行业风险意识的作用 ,促使银行业向管理现代化不断迈进。此次整理案的成功除选择了较好的时机 ,还与以江浙财团为主体的持票人会的支持分不开。当时江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寿彭  李敏  
我国在1937~1945年间经历的抗日战争时期是战时经济和经济现代化进程遭受战争挫折的时期,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我国经济形态从旧经济形态向新经济形态急剧转变的时期。本文拟对在战时条件下,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对我国西北开发、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等所作的工作及其意义作一简要论述,以期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