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4)
- 2023(13003)
- 2022(11342)
- 2021(10626)
- 2020(8759)
- 2019(20277)
- 2018(20211)
- 2017(38591)
- 2016(21051)
- 2015(23750)
- 2014(23954)
- 2013(23710)
- 2012(22066)
- 2011(19913)
- 2010(20016)
- 2009(18138)
- 2008(17623)
- 2007(15437)
- 2006(13717)
- 2005(12173)
- 学科
- 济(88918)
- 经济(88831)
- 管理(56119)
- 业(54376)
- 企(44292)
- 企业(44292)
- 方法(36225)
- 数学(29447)
- 数学方法(29121)
- 中国(26434)
- 地方(25044)
- 农(24108)
- 业经(21457)
- 学(19015)
- 财(17885)
- 农业(16620)
- 理论(15742)
- 和(15145)
- 贸(15035)
- 贸易(15022)
- 环境(14453)
- 易(14436)
- 制(14215)
- 技术(13901)
- 银(13497)
- 银行(13458)
- 地方经济(13297)
- 发(13234)
- 融(13207)
- 金融(13205)
- 机构
- 学院(296478)
- 大学(296293)
- 管理(117209)
- 济(113563)
- 经济(110890)
- 研究(103177)
- 理学(100516)
- 理学院(99264)
- 管理学(97586)
- 管理学院(97038)
- 中国(76245)
- 京(67392)
- 科学(65452)
- 所(52244)
- 财(50814)
- 农(47792)
- 研究所(47539)
- 中心(45981)
- 业大(44185)
- 江(43985)
- 北京(43872)
- 范(43325)
- 师范(42932)
- 财经(40226)
- 院(37716)
- 农业(37135)
- 州(36467)
- 经(36464)
- 师范大学(34784)
- 经济学(32268)
- 基金
- 项目(201158)
- 科学(157346)
- 研究(149358)
- 基金(142943)
- 家(123975)
- 国家(122831)
- 科学基金(105131)
- 社会(92000)
- 社会科(87028)
- 社会科学(87008)
- 省(79589)
- 基金项目(76932)
- 自然(67993)
- 教育(67780)
- 划(67029)
- 自然科(66335)
- 自然科学(66322)
- 自然科学基金(65092)
- 编号(62205)
- 资助(58742)
- 成果(50729)
- 发(47066)
- 重点(44832)
- 课题(43361)
- 部(43141)
- 创(41471)
- 创新(38509)
- 项目编号(37887)
- 科研(37852)
- 发展(37627)
- 期刊
- 济(132484)
- 经济(132484)
- 研究(90099)
- 中国(60370)
- 学报(46193)
- 农(44174)
- 科学(43810)
- 管理(43648)
- 教育(38934)
- 财(35732)
- 大学(34842)
- 学学(32284)
- 农业(31308)
- 技术(25943)
- 融(25568)
- 金融(25568)
- 业经(23493)
- 经济研究(20042)
- 图书(18637)
- 财经(18498)
- 问题(17301)
- 业(16028)
- 经(15701)
- 科技(15041)
- 理论(14679)
- 资源(14003)
- 技术经济(13975)
- 现代(13819)
- 商业(13741)
- 实践(13614)
共检索到446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平 徐菲菲
文章分析了南京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六朝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规划的基本构思。六朝文化旅游的开发,既可进一步树立南京"六朝古都"的城市形象,又可成为南京旅游业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
旅游开发 六朝文化 南京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庄大昌
文化旅游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文化旅游资源是南京市的主要旅游精品,也是南京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文化特色鲜明,而目前其文化旅游资源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开发南京市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南京市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南京市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南京市 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天抒 袁奇峰 黄哲
目前我国旅游城镇的开发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或企业行为,大企业、大资本的开发对本地社区机会的排斥,导致了旅游发展与本地居民生计的脱离,本地社区处于旅游产业利润末端,无法参与到旅游城镇开发的价值财富分配中。本文聚焦汤山本地社区在参与城镇旅游开发中如何分享旅游红利的问题,选取汤山老街、安置社区、汤家家、七坊为代表案例,从中总结"旧城镇老街社区""拆迁安置社区"、"新农村旅游社区"三种不同的参与模式,并基于本地社区参与经济利益分配视角,分析这三种模式给本地社区居民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以期为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贡献思路。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城镇旅游 社区参与 利益分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晓岚 冒丹
军事文化遗迹旅游具有历史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前景。本文以"体验叠加"旅游开发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南京明军事文化与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比较性研究,对两地旅游体验叠加开发的构想进行可行性探讨。通过分析认为:南京明军事文化与贵州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应打造区域旅游、强化军事主题、开发长距离模式,既有利于形成两地文化形象的互补性,并推动对文化差异性的整合,形成体验叠加效应,又有利于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局限的桎梏,系统利用、开发旅游资源,进行军事文化旅游整合规划,以整体开发带动明军事文化遗迹的旅游发展,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的高质、高品位的明军事文化遗迹品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苏彦 尹立杰
旅游开发已成为近年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盲目的旅游开发易给街区内的遗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传统的旅游资源及其适宜性评价模型过度强调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已无法满足对于社会和生态环境有较强依赖性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资源的需要。基于此,提出了适应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需要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指标突出了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开发的本质,包括旅游资源质量、社会和生态环境、配套设施和开发潜力四个方面。以南京市8个重点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中的和积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诗图,袁本华
从旅游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指出了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及主要运用领域,剖析了当今旅游开发中忽视文化的误区,并提出其解决对策,阐明了"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的重要观点。
关键词:
文化 旅游开发 异化 人文关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邱国锋 曾志军 肖明曦
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敏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绵延数千年的璀璨文明。那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书文、卷轴、雕刻、音律……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性”和“实体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缺乏实物载体,其表现形式往往是传统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礼仪、节庆和体育等,但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鹤 龚毅
湖北黄梅拥有丰富的禅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特色鲜明、分布范围广、复合性强等特征。本文从体验经济的理念视角,研究开发黄梅禅文化旅游资源,认为在开发中应注重游客的体验需求,设计相应的禅文化旅游产品,以推动黄梅禅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
体验经济 宗教文化旅游 黄梅禅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志永 杨爱军
屯堡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首先对安顺屯堡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述评,指出屯堡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屯堡文化旅游开发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
屯堡文化 旅游 目标 原则 方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帆 陈恩虎 齐先文
烔炀老街作为古镇历史遗存的承载者,秉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由此衍生出旅游开发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的转化,是实现烔炀老街价值多元化的有效途径。烔炀老街旅游开发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保护与有限开发原则,明确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与路径,提出活化保护与有限开发对策,进一步提升"江淮古镇"美誉度。
关键词:
烔炀老街 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清霞,李娟文,郭康松
本文分析了湖北进行楚文化旅游产品专项开发的必要性、可能性 ,论证了开发楚文化旅游应遵循的原则 ,对湖北楚文化旅游的景区和线路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关键词:
湖北 楚文化 旅游产品开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少坚 岳欣
本文主要在济南历史文化为前提的背景框架中叙述济南老街古巷的历史发展变化、政府和现住居民对其的改造情况,以及对其未来规划保护的重要性。在实地考察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分别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旅行社、市民等方面研究了如何对老街巷进行保护和改造;开发老街旅游潜力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济南老街 历史文化 合理规划 保护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新留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深入发展,衙署文化旅游已渐成气候,成为一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为例探讨衙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指出,合理利用这些衙署标本,打造精品衙署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是进一步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需要,也是弘扬廉政文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文化旅游 衙署文化 南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