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0)
2023(11631)
2022(10142)
2021(9217)
2020(7631)
2019(17592)
2018(17695)
2017(34449)
2016(18524)
2015(20857)
2014(20962)
2013(20829)
2012(19265)
2011(17499)
2010(17520)
2009(15882)
2008(14949)
2007(12965)
2006(11511)
2005(10067)
作者
(54163)
(45084)
(44695)
(42623)
(28636)
(21410)
(20270)
(17849)
(17150)
(15978)
(15326)
(15218)
(14237)
(14226)
(13872)
(13648)
(13420)
(13194)
(12793)
(12615)
(11129)
(11116)
(10706)
(10251)
(10169)
(9885)
(9808)
(9737)
(9054)
(8728)
学科
(95687)
经济(95604)
管理(54428)
(46776)
(39116)
企业(39116)
方法(37160)
数学(32391)
数学方法(32093)
地方(22672)
(20493)
中国(20234)
(19016)
业经(18222)
环境(16978)
(16970)
地方经济(14393)
(13897)
农业(12994)
(12614)
贸易(12607)
理论(12598)
(12552)
(12208)
(12079)
技术(10916)
(10823)
金融(10822)
(10410)
经济学(10377)
机构
大学(269896)
学院(267392)
(114830)
经济(112517)
管理(108307)
理学(94078)
理学院(93019)
研究(92132)
管理学(91541)
管理学院(91071)
中国(66326)
(59731)
科学(56719)
(48147)
(45974)
研究所(42072)
中心(40272)
业大(39562)
(39418)
财经(39305)
北京(38395)
(37121)
(35664)
经济学(34809)
(34618)
师范(34347)
(33440)
经济学院(31048)
农业(30688)
(30160)
基金
项目(184872)
科学(145248)
研究(135324)
基金(134399)
(116331)
国家(115410)
科学基金(99483)
社会(85832)
社会科(81371)
社会科学(81348)
基金项目(72120)
(71249)
自然(64519)
自然科(62916)
自然科学(62906)
自然科学基金(61747)
教育(60416)
(60118)
资助(55247)
编号(54573)
成果(43500)
重点(40859)
(40276)
(40267)
(37879)
课题(37185)
创新(35363)
科研(35071)
国家社会(34887)
教育部(34653)
期刊
(129496)
经济(129496)
研究(81994)
中国(45718)
学报(40953)
管理(40141)
科学(38611)
(35050)
(34482)
大学(30983)
学学(29157)
教育(25709)
农业(24813)
技术(23561)
经济研究(21252)
(19975)
金融(19975)
财经(19322)
业经(19088)
问题(16522)
(16517)
技术经济(14844)
图书(13918)
理论(13738)
科技(12802)
现代(12619)
实践(12434)
(12434)
(12058)
资源(11978)
共检索到388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文金  阎永刚  张朝林  
城市化和工业化产生的碳排放是当今中国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阶段及演化特点,发现30年来,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呈现波动反复的特点,扩张负脱钩3次,较高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形式-扩张连接4次,经济发展实现与能源消费较好脱钩的弱负脱钩1次,强脱钩4次,其余为弱脱钩。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Moon-Sonn,建立了南京经济增长预测模型,并探讨了不同发展模式下南京未来50年低碳经济水平及碳排放量演化规律,预测了不同低碳经济水平下南京碳排放量和峰值出现的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按现行经济模式,南京2050-2060年碳总量增加速度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赵海清  嵇彩凤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将绿道网络融入城市的低碳建设当中,以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晓晓  赵海清  嵇彩凤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碳排放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绿道网络基于其绿色、生态、健康的本质,与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相契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在深入研究了低碳经济与绿道的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结合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经济水平、环境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绿道建设在内的南京低碳经济型城市的指标衡量体系。研究了各个指标在2000—2014年的增减变化以及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型城市的对策,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加强低碳技术等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城市碳排放,尤其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东祥  朱虹  陈静  赵方华  
技术创新是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城市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关系,并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将灰关联分析法引入VAR模型中,对南京市1993~2013年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该市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动态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的效应关系,在反弹效应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南京市技术创新发展与低碳经济增长反弹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对低碳经济的影响程度从大至小的变量分别是技术创新人才投入、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此外,技术创新人才投入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  张景秋  
全球变暖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交通运输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其主因之一。如何建立低碳排放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北京低碳城市的发展和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计算各种交通方式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认为发展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最后提出了北京发展低碳交通方式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飞轮  
当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可再生能源枯竭等问题,世界各国纷纷把开发新能源和支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战略。"绿色环保"、"低碳"已成为大多数国家新发展愿景的"基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辛章平  张银太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说明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并阐述了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妙苗  朱喜钢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当中,以解决碳排放问题是当前全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而在城市碳排放的内部结构中,生产性碳排放无疑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整对象。本文根据南京市2000年以来的生产性能源消耗情况,对近几年南京的生产性碳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并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南京生产性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借助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政策创新等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长顺  唐德才  王云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城市作为工业、建筑、交通的载体,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主要源头,需要改变传统城市发展的模式来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对南京市的建筑、交通、工业3个方面CO2排放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建筑方面,主要以民用建筑的电耗和热耗来计算南京建筑的碳排放总量。在交通方面,主要根据对交通碳排放有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借助低碳城市模型,运用能源折算法计算交通碳排放总量。在工业方面,仍然采用能源折算法,运用低碳工业模型,计算南京工业碳排放总量。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碳排放目标,提出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振宇  
近年来,随着低碳理念的发展,低碳园区应运而生。结合南京紫东低碳园区项目,提出园区规划建设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和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从总体布局、生态景观、专项规划、绿色技术整合等方面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其思路和手法对今后我国低碳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宇环  靳诚  安鸿波  刘月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选取22个3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基于ArcGIS平台可达性计算的网络分析与栅格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步行+共享单车+地铁新型低碳出行方式之下,现阶段和地铁第二期建设完成阶段居民到达旅游景点的最短时间与平均时间以及变化情况,发现二期地铁的建设使旅游景点的平均时间可达性减少了3. 96 min;现状地铁下有8个旅游景点可达性较好,14个一般,二期地铁建设完成后,将有16个景点可达性较好,6个一般;老城区内居民前往景区的平均时间可达性内部差异小,栖霞区、江宁区、雨花台区、浦口区内部差异大;有62. 87%的区域在二期地铁的建设下可达性变化在5 min之内,可达性变化大的区域基本与二期新增地铁线路经过的区域一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璐  章锦河  王群  张宏磊  陈静  周晶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碳氧平衡与否是影响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集成了城市碳氧平衡的测度方法,计算了2010年南京市经济系统的排碳耗氧量和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结果表明:1排碳、耗氧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63.19%,57.33%)与交通运输(33.44%,39.61%)两大部门,耕地(60.51%,66.63%)和林地(24.34%,26.78%)是固碳释氧最主要的载体;2碳平衡系数为33.40,氧平衡系数为7.83,城市经济子系统对城市生态子系统已造成巨大压力;3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1.239kg/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49kg/美元),但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721kg/...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泽慧  史小宁  巫景飞  胡昊  赵劲松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普遍关注。碳交易机制作为低碳经济下新兴减排措施,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碳交易机制的广泛实施,使得碳交易市场也因此成为部分减排成本较低企业的新的利润来源点。文章依托碳交易市场提供的经济环境,基于非合作博弈理论,建立碳交易市场上碳排放配额供给企业(碳商)之间的重复博弈模型,并结合"针锋相对"策略和惩罚策略,研究发现在资金贴现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碳商可以通过调整惩罚碳排放配额供给量,防止合作方出现单阶段偏离,确保实现长期合作。根据建立的模型,设计计算程序,得到了碳商在长期合作策略下的纳什均衡碳排放配额量和获得的收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颖  郭江涛  王鹏  
随着气候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关于碳排放的讨论也日益升温,"碳币"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12月19日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草案)是各国对碳排放问题讨论的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是"碳币时代"的原始规则。而规则的制定者,在日后的低碳经济中,毋庸置疑地掌控着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如何兼顾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合理地降低碳排放,为"碳币时代"的到来打下基础,成了世界各国努力的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