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5)
2023(12110)
2022(10028)
2021(9315)
2020(8077)
2019(18095)
2018(18186)
2017(35880)
2016(19385)
2015(21821)
2014(21862)
2013(21533)
2012(19329)
2011(17361)
2010(17897)
2009(17281)
2008(17442)
2007(15968)
2006(14264)
2005(13139)
作者
(54352)
(45983)
(45668)
(43298)
(29124)
(21863)
(20585)
(17763)
(17330)
(16482)
(15623)
(15529)
(14786)
(14621)
(14297)
(13775)
(13455)
(13319)
(13180)
(13174)
(11436)
(11319)
(11102)
(10685)
(10292)
(10264)
(10252)
(10205)
(9201)
(8965)
学科
(93968)
(87254)
经济(87117)
(76815)
企业(76815)
管理(72413)
(46552)
方法(37008)
农业(30882)
业经(30841)
(29129)
数学(29116)
数学方法(28596)
(23123)
(20789)
财务(20744)
财务管理(20716)
中国(19610)
企业财务(19585)
技术(17601)
(17462)
(16908)
(15543)
理论(15176)
(14475)
贸易(14466)
(14122)
(14065)
体制(13988)
(13326)
机构
学院(284310)
大学(276043)
(122382)
经济(120093)
管理(117699)
理学(101017)
理学院(100155)
管理学(98522)
管理学院(98037)
研究(87322)
中国(72773)
(58546)
(58298)
(57452)
科学(49888)
财经(45428)
(45403)
农业(44322)
业大(44272)
(43355)
中心(41743)
(41042)
研究所(38414)
经济学(35823)
北京(35476)
(34799)
经济管理(33314)
财经大学(33011)
经济学院(32310)
商学(31563)
基金
项目(181389)
科学(145376)
研究(135861)
基金(133629)
(114071)
国家(112971)
科学基金(99761)
社会(88972)
社会科(84163)
社会科学(84138)
(72696)
基金项目(70488)
自然(63686)
自然科(62242)
自然科学(62229)
教育(61527)
自然科学基金(61162)
(58517)
编号(56101)
资助(54397)
成果(43810)
(41081)
(40522)
(40013)
重点(39723)
(39494)
(38466)
课题(37396)
创新(37113)
国家社会(36494)
期刊
(147619)
经济(147619)
研究(81451)
(60701)
中国(60118)
(48925)
管理(46683)
农业(40554)
科学(39167)
学报(37024)
业经(30579)
大学(30496)
(30320)
金融(30320)
学学(29405)
技术(27117)
教育(23611)
财经(22746)
(21366)
经济研究(20820)
问题(19589)
(19520)
技术经济(16623)
世界(15621)
农村(15235)
(15235)
农业经济(14357)
(14304)
现代(14216)
财会(14118)
共检索到434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雨  陈传波  
南亚3国(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的自由买卖导致了土地大规模集中,巴基斯坦土地经营呈现出非农化和粗放化的倾向,印度的精英捕获和封建租佃现象长期存在,尼泊尔的土地买卖频繁,细碎化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的土地私有制与农业发展现状,认为土地私有和自由流转并不必然带来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土地制度的设定要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要避免农民在规模经营的借口下失去土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雨  陈传波  
南亚3国(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的自由买卖导致了土地大规模集中,巴基斯坦土地经营呈现出非农化和粗放化的倾向,印度的精英捕获和封建租佃现象长期存在,尼泊尔的土地买卖频繁,细碎化严重。本文通过分析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的土地私有制与农业发展现状,认为土地私有和自由流转并不必然带来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土地制度的设定要符合本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要避免农民在规模经营的借口下失去土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毛铖  
土地所有制与农业规模化是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争议焦点。菲律宾在几个世纪殖民统治和60多年的土地改革变迁中,完成了土地私有制与农业规模化演变,却始终未走上农业现代化道路。土地私有制与农业规模化变迁过程中所造成的体制顽疾与制度藩篱,给菲律宾三农发展带来惨痛教训,这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警示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宏  周应恒  
中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运行中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土地经营细碎化,无法取得规模经济。目前理论界有观点认为使农地产权私有化,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获得规模经济。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的农地制度变迁与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的研究,表明农地产权私有并不必然产生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的显著上升,土地产权的私有化既不是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可以考虑在维护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及其产权安排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产权改革,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功能,克服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残缺,在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以多种形式流转农地承包经营权和发展多种规模经营主体、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是一个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要达到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的目的,关键在于调整与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农地所有制已无多大文章可做,农地使用制的改革则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了由“两田制”到自由租赁制的渐进式农地使用制度变革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操作过程及过渡过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是一个土地相对集中的过程,要达到土地流转与相对集中的目的,关键在于调整与改革现行的农地制度。农地所有制已无多大文章可做,农地使用制的改革则大有可为。文章提出了由“两田制”到自由租赁制的渐进式农地使用制度变革模式并详细论述了操作过程及过渡过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永佶   胡子凯  
资本私有制以自然权利为基础,但又是对自然权利的异化,这是其根本性矛盾,由此形成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主要矛盾。资本私有制就是在矛盾的异化中形成和演进的,其历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体现于此。异化自然权利的资本私有制,因矛盾而导致自身的三次异化:资本的金融化、金融资本的国家化、金融资本的全球化。资本私有制因其自身矛盾的异化,不断损耗着、消灭着它有着根本缺陷的合理性,已没有再自我异化而持续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资本的异化正发展为资本私有制的否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芳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通过土地确权,农户的土地变成农户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顺利进行流通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抵押贷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因为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引起的土地转让纠纷和矛盾,可以让土地流转受到法律保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梅付春  马开轩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及两种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现实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是适度的;服务规模与土地规模两种路径在实践中并存共生、相辅相成,并不相互排斥;两种路径的共生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并存及空间上互补,其形成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错配。这些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要从平等互补的视角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政策,即对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实行普惠性政策,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层次提高;同时,应对不同禀赋的微观主体实行差异化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尽快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白菊红  吴克宁  
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农业土地的经营规模狭小,致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都很低。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了阻碍土地规模经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亮  
推动土地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王亮1987年以来,三河市委、市政府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工作,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创造条件,稳步推进,使其进展很快。目前,全市土地规模经营单位总数已发展到384个,经营面积达到10.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陶庆先  李瑞  
新型"合作组织"应该解决农村资金和人才不足,小农意识浓厚等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要推广这种组织必须确立政府的定位、组织的治理模式和立法等"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提条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纯英  
(一)土地集中基础上的规模经营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由集体统一经营转变为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形成了超小型种植业经营规模格局。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不利于合理地利用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不利于实行合理轮作和采用先进技术,不利于调整作物结构和防治病虫害,不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和品质,不利于增加农户对土地的投入。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只能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造成农产品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效益。它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