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1)
- 2023(10916)
- 2022(9232)
- 2021(8592)
- 2020(6772)
- 2019(15766)
- 2018(15266)
- 2017(28486)
- 2016(15486)
- 2015(17553)
- 2014(17489)
- 2013(17717)
- 2012(17186)
- 2011(15950)
- 2010(16096)
- 2009(14720)
- 2008(14576)
- 2007(13016)
- 2006(11933)
- 2005(11379)
- 学科
- 济(78619)
- 经济(78548)
- 业(36781)
- 管理(35534)
- 中国(28373)
- 方法(26090)
- 地方(24576)
- 企(24241)
- 企业(24241)
- 农(23771)
- 数学(23497)
- 数学方法(23360)
- 贸(16734)
- 贸易(16715)
- 农业(16472)
- 业经(16238)
- 易(16172)
- 融(14272)
- 金融(14269)
- 制(13979)
- 学(13741)
- 银(13636)
- 银行(13622)
- 地方经济(13567)
- 行(13418)
- 财(12893)
- 发(12839)
- 环境(12468)
- 和(9713)
- 技术(9683)
- 机构
- 学院(227041)
- 大学(226970)
- 济(106443)
- 经济(104606)
- 研究(94103)
- 管理(79888)
- 中国(73638)
- 理学(66627)
- 理学院(65708)
- 管理学(64800)
- 管理学院(64360)
- 科学(54258)
- 京(51643)
- 所(49265)
- 财(46164)
- 研究所(44487)
- 中心(41091)
- 农(40719)
- 江(39944)
- 财经(35966)
- 经济学(34476)
- 院(33806)
- 北京(33270)
- 经(32775)
- 范(32400)
- 师范(32071)
- 农业(31627)
- 经济学院(30908)
- 业大(30886)
- 科学院(29110)
- 基金
- 项目(145394)
- 科学(114797)
- 研究(108056)
- 基金(105569)
- 家(93195)
- 国家(92435)
- 科学基金(77270)
- 社会(70951)
- 社会科(67299)
- 社会科学(67288)
- 省(54975)
- 基金项目(54565)
- 教育(47992)
- 划(47112)
- 自然(46871)
- 自然科(45764)
- 自然科学(45751)
- 自然科学基金(44949)
- 资助(43843)
- 编号(41819)
- 发(38256)
- 成果(34821)
- 重点(33977)
- 部(33525)
- 发展(31378)
- 课题(31257)
- 展(30870)
- 国家社会(30424)
- 中国(29887)
- 创(29850)
- 期刊
- 济(128274)
- 经济(128274)
- 研究(77441)
- 中国(56682)
- 农(38764)
- 学报(34635)
- 科学(34137)
- 财(32427)
- 管理(32206)
- 融(28660)
- 金融(28660)
- 农业(26781)
- 大学(26030)
- 教育(25591)
- 学学(24353)
- 经济研究(21126)
- 业经(20083)
- 财经(18933)
- 技术(18917)
- 问题(17080)
- 经(16521)
- 贸(15901)
- 业(15428)
- 国际(15160)
- 世界(15005)
- 资源(12909)
- 技术经济(11386)
- 经济问题(10807)
- 现代(10244)
- 坛(10235)
共检索到377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大和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固然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因素,但是与其周边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也息息相关,正是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下,才形成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今后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若建
割裂的劳动力市场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研究李若建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形成劳动力市场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这里,珠江三角洲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并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核心区与外围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春辉
本文用统计推算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来劳动力的总量、地区分布及对来源地的经济贡献作了估算,同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吸纳外来劳动力所存在的问题、政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珠三角 外来劳动力 贡献 问题 政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罗明忠
高流动性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其原因不外是员工自身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两方面的原因。在市场条件下,决定企业的招用人策略必须是:确立普通员工同样是企业发展重要资源的理念;明确用人标准,适才而用并做好“留人”工作;让员工看到希望并怀抱梦想;注意提高劳动契约的稳定性;关注员工的人文需求,改善人力资源生态。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人力资源管理 漏斗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琴 孙良媛 罗凤金
本文采用珠三角地区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失地农民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以及非农就业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收入以及集体经济分红收入等非劳动收入较高是失地农民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原因;而对于非自愿性失业的失地农民,年龄、健康和非农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低下是他们未能就业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兆璋 周德英
近2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7%;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达到4600多元和9000元;出口总额500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1/6;新建的大大小小1千多座桥梁和3万多公里的公路,将珠江三角洲城镇乡村联成一体;户户有电话(每百人27.2部),家家住新房。珠江三角洲着实有一派繁荣景象。造成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作用因素有多种,按经济学家传统的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馨之 何江
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9个城市劳动生产率的σ收敛,考察了城市劳动生产率σ的差异在2000~2010年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采用生产结构不平等指数(IIPS)检验了总劳动生产率的σ收敛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总劳动生产率显示出明显的σ收敛,但是分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没有显著缩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资源不断从第一产业向生产率较高的产业转移,而且在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针对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赖文凤
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制度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各生产要素价格也相应发生变化,广东因此提出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Pan-PRD)概念,并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成立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组织机构。文章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对这一新的中国区域合作组织的制度供给与变迁进行解释,并对其当前存在问题及前景进行剖析。
关键词:
泛珠江三角洲 制度变迁 经济组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议,从理论到实践上坚决摒弃“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决定粤、闽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广东省认真执行中央政策,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搞活,对下更加放权”,经济格局由封闭型向外向型经济的方向转化。目前,全省已形成以深圳、珠海、汕头三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姗姗 李海涛 刘兵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与非洲地区的经济同样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存在相似性。本文主要就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与非洲地区进行了比较,包括就业情况、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才情况等。在总结非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对其劳动力市场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使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地区 非洲 劳动力市场 人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永杰
跨国经营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面临世纪之交的大珠江三角洲,虽然在经济合作上已进入高级阶段,积聚了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在跨国经营方面发展缓慢,参与国际分工程度较低,不利于在新世纪全面走上世界经济舞台。因此,大珠江三角洲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针对跨国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加强合作,积极组建和发展跨国公司,开拓跨国经营,走向国际市场,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易定红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结果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概况,分析了造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这种状况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协商制度以及体制内外的用工和工资形成制度等。论文最后就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的制度缺陷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劳动力市场 制度安排 改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车慈慧 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涧清
珠江三角洲在20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的目标已经提出,珠江三角洲今后将如何发展并出现什么样的图景,珠江三角洲的各级地方政府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珠江三角洲今后的发展,既不能沿袭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方式,又不能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后尘,而是要另辟蹊径,选择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继续担当起现代化建设的探路先锋的角色。为此,本文向珠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建议,从现在起就要按照新的思维方式,逐步做出适应性的富有远见卓识的调整,脚踏实地地走新的发展路子,这样,珠江三角洲赶上亚洲"四小龙"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珠江三角洲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也不会是一句空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