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6)
2023(5022)
2022(4286)
2021(4050)
2020(3454)
2019(8096)
2018(7711)
2017(15585)
2016(8266)
2015(9165)
2014(8834)
2013(8866)
2012(8372)
2011(7541)
2010(7559)
2009(7284)
2008(7526)
2007(6946)
2006(6338)
2005(6061)
作者
(25649)
(21667)
(21421)
(20405)
(14028)
(10498)
(9672)
(8359)
(8161)
(7779)
(7407)
(7294)
(7090)
(7032)
(6882)
(6745)
(6528)
(6409)
(6406)
(6134)
(5460)
(5284)
(5183)
(5079)
(4967)
(4832)
(4785)
(4581)
(4509)
(4216)
学科
(38335)
经济(38278)
管理(30263)
(30234)
(27633)
企业(27633)
方法(20401)
数学(18292)
数学方法(18179)
(13993)
(11109)
财务(11104)
财务管理(11092)
企业财务(10866)
(8827)
(7476)
金融(7476)
中国(7230)
(7193)
(7056)
业经(6864)
(6501)
贸易(6495)
(6395)
银行(6371)
(6299)
(6124)
(6093)
市场(6060)
体制(5283)
机构
大学(130032)
学院(125640)
(56648)
经济(55679)
管理(51534)
理学(44587)
理学院(44192)
管理学(43525)
管理学院(43321)
研究(42930)
中国(35400)
(29030)
(26998)
科学(23963)
财经(23340)
(22397)
(22237)
(21400)
研究所(19809)
中心(19367)
业大(18259)
(18205)
财经大学(17906)
农业(17820)
经济学(17397)
北京(17307)
商学(15797)
商学院(15673)
经济学院(15625)
(15158)
基金
项目(79877)
科学(64273)
基金(62969)
(56264)
国家(55844)
研究(52630)
科学基金(48548)
社会(35143)
自然(34846)
自然科(34194)
自然科学(34180)
自然科学基金(33660)
社会科(33474)
社会科学(33459)
基金项目(32932)
(27925)
资助(27617)
(25051)
教育(24588)
(19200)
编号(19102)
重点(17415)
教育部(16757)
(16322)
科研(16142)
人文(15795)
大学(15437)
创新(15305)
成果(15070)
(14826)
期刊
(61340)
经济(61340)
研究(38483)
(24580)
中国(23277)
管理(21728)
学报(21665)
科学(19764)
(18340)
(17854)
金融(17854)
大学(16436)
学学(15878)
财经(13370)
农业(11968)
(11307)
经济研究(10393)
技术(8496)
业经(8210)
国际(7788)
问题(7783)
(7701)
理论(7265)
教育(6855)
(6852)
技术经济(6683)
实践(6347)
(6347)
世界(6316)
财会(5840)
共检索到194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古志辉  郝项超  张永杰  
本文构建了一个随机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对A股市场的资产定价泡沫水平和成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首先,A股市场中估值泡沫和投机泡沫并存。其次,卖空约束导致的定价偏差是定价泡沫的成因之一。第三,异质信念和不对称信息与泡沫水平正相关,过度自信与泡沫水平负相关。第四,重要流通股股东的信息优势与交易中的不对称信息无协同效应。最后,若卖空约束不存在,观察不到损失厌恶对泡沫的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伟骅  张宗新  
我国投资者情绪容易受到噪音交易者影响,其他类型交易者可利用噪音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在博弈中获取超额利润,这为投机性泡沫的产生提供了微观基础。在市场波动机制中,投资者情绪与股价变化存在动态关系,股价泡沫存在内在持续性,引发市场正反馈效应,从而促成投机性泡沫的生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为  
本文利用国内某证券公司的个人投资者股票交易数据,研究了2007年10月我国A股市场泡沫与个人投资者处置效应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发现:我国个人投资者普遍存在处置效应;处置效应对股票回报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在泡沫破灭后影响力增强;泡沫破灭后,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水平显著提高,说明他们的风险厌恶程度提高。此外,中等股票资产水平的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在泡沫破灭后提高最多,这可能是投资者市场参与程度和投资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超  胡宗义  施淑蓉  
针对股市非理性投机泡沫研究的不足,通过引入投资者情绪构建基于噪声交易者模型的非理性投机泡沫模型,以此研究噪声交易者的认知偏差,其在投资过程中所带有的情绪及其对风险资产历史基础价值冲击的过度反应对股市投机泡沫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中带情绪的噪声交易者数量越多,股价中的非理性投机泡沫成分越大,其波动程度也越剧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景奇  
运用改进的股利贴现股票内在价值计算模型以及对应的股市泡沫度计算公式,对我国20年来A股滚动投资1年到15年和12个月到180个月的股市泡沫度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短期内股票价格围绕价值线上下波动,股市泡沫度随着滚动投资年限的增加而变小;我国早期较高的股市泡沫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得以化解;滚动投资期限越长,其股市泡沫度的运行轨迹就越处在内在价值线的下方,运行曲线越平稳;从长期看,企业的质量对股市泡沫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对于业绩稳定且具有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而言,股市泡沫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超  
分析股价泡沫的成因,论证股价泡沫的形成机理对防范金融风险起着重要的预警作用。文章以投资者行为作为泡沫研究的视角构建三阶段泡沫模型,从投资者效用函数为CARA型拓展到HARA型,将信息的不对称拓展为预期的不对称,阐述了股票价格发生温和型泡沫、过度型泡沫和爆炸型泡沫的临界条件,论证了股价泡沫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冯用富  王庆仁  苟骏  
新古典传统意义上的理性是给定选择对象与选择结果的概率分布,在精确计算基础上,个人追求最大化的行为方式。该理性长期内受到"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批评与挑战。本文认为,在不确定情况下,人们追求最大化的任何选择都会受到选择范围、信息与知识的约束。因而精确计算后的结果与现实结果具有不一致性,约束越强,偏差就越大,理性是人们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化的行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根据需求定律必然会产生特定的投资行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越  戴亦一  陈梅婷  
"机构投资者是否具有市场稳定功能"一直是资本市场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对其交易行为的影响角度,以我国股市最新一轮泡沫周期(2006—2008年)为研究背景,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在股市泡沫周期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对其投资泡沫股票的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在股市泡沫形成和膨胀阶段,缺乏经验的年轻基金经理相比经验丰富的老基金经理而言超配了泡沫股票,助推了股市泡沫的形成;无论是在泡沫形成阶段还是破灭阶段,年轻的基金经理都表现出显著的正反馈交易行为特征,对股市泡沫的形成和破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机构投资者投资经验的新视角,证实了"机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汪建坤  钱雪亚  李秉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世农  许年行  蔡海洪  陈卫刚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有关股市泡沫的研究成果 ,指出股市泡沫研究中的三大难题 ,即股市泡沫定义、度量和成因 ;接着简要地介绍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和检验方法 ,并联系我国实际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和市盈率定价方法 (PricingbyPrice -EarningRatio)提出一个股市泡沫的度量模型 ;最后根据理性预期理论分析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 ,同时根据信息不对称、反馈理论和选美博弈分析非理性泡沫的生成机理 ,得出我国股市泡沫更多的表现为非理性泡沫的结论 ,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成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英楠  丁倩文  刘仁和  林腾  
本文提出一种直接检验股票市场理性泡沫的供给方法:基于企业经理人的生产性投资行为来确定企业的基本面价值。根据投资的欧拉方程,由企业当期投资率推断其投资的边际成本进而得到边际价值,再构造代表企业资产基本面价值的估计平均q和代表企业市场价值的平均q,通过检验两者差额是否显著为0来判断企业市场价值中是否存在泡沫。检验结果表明:我们没有发现支持1998—2016年A股市场总体存在泡沫的证据,但是不能排除在2014—2015年可能存在正向泡沫。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伟骅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群体以噪音交易者为主,投资者结构尤其是投资者资金结构还不成熟,这导致了国内投资理念与交易策略不成熟,参与者有明显的正反馈策略倾向。这样的交易策略博弈很容易导致股价泡沫尤其是结构性泡沫的产生。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要加强投资者教育与投资者保护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威  宋敏  冯科  
本文以近年来兴起的并购重组市场为背景,探讨投资者是否会对并购过度反应从而引发股价的泡沫与崩盘。由于商誉仅源于上市公司并购时支付的溢价,本文以商誉作为并购的年度代理指标,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识别了并购引发的股价泡沫与崩盘。研究发现:商誉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且两者的关系主要源于商誉较高的样本,初步证明高商誉的公司股价具有一定程度的泡沫;商誉提升了公司业绩,投资者对并购过度反应从而使股价积累了泡沫;并购后业绩下滑可视为股价高估的信号,此时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当投资者持股期限较短、公司估值较高和市场行情较好时,商誉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为明显。此外,高商誉公司高管的减持规模显著高于低商誉或无商誉的公司,表明管理层利用并购引发的股价泡沫实现了财富转移。本文丰富了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体现了转型经济国家并购市场发展初期的独特性质,对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熀松  
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是评估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依据。而只有准确评估了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投资者和决策者才能正确认识股市泡沫问题。本文首先对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理论做了综述,然后对目前最前沿的股票内在投资价值模型(基于帐面价值和剩余收益的F O模型)做了改进,使之更具有实用价值。接着利用改进后的F O模型,测算了中国股市目前的内在投资价值以及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计算表明,与2 0 0 1年6月份股市高峰期相比,2 0 0 4年底中国股市泡沫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已大幅度下降。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