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6)
- 2023(7434)
- 2022(6341)
- 2021(5850)
- 2020(4869)
- 2019(11303)
- 2018(10924)
- 2017(22214)
- 2016(11938)
- 2015(13742)
- 2014(13641)
- 2013(13465)
- 2012(12324)
- 2011(11013)
- 2010(11385)
- 2009(10936)
- 2008(11418)
- 2007(10704)
- 2006(9748)
- 2005(9254)
- 学科
- 管理(50657)
- 济(50605)
- 经济(50513)
- 业(50162)
- 企(46297)
- 企业(46297)
- 财(22412)
- 方法(21493)
- 数学(18260)
- 数学方法(18131)
- 制(18042)
- 务(16865)
- 财务(16838)
- 财务管理(16811)
- 企业财务(16197)
- 中国(13066)
- 业经(12689)
- 体(12380)
- 农(12295)
- 体制(10972)
- 银(10820)
- 银行(10815)
- 融(10377)
- 金融(10375)
- 行(10281)
- 划(9528)
- 策(8903)
- 贸(8597)
- 贸易(8588)
- 技术(8468)
- 机构
- 大学(179901)
- 学院(179400)
- 济(80584)
- 经济(78982)
- 管理(73533)
- 理学(62478)
- 理学院(61942)
- 管理学(61340)
- 管理学院(60969)
- 研究(55878)
- 中国(46955)
- 财(44346)
- 京(36560)
- 财经(34341)
- 经(31040)
- 江(27536)
- 科学(27250)
- 所(26677)
- 财经大学(25721)
- 中心(25444)
- 经济学(25154)
- 北京(23210)
- 研究所(22966)
- 经济学院(22447)
- 商学(21828)
- 商学院(21647)
- 州(21508)
- 农(20737)
- 院(20086)
- 业大(19675)
- 基金
- 项目(107590)
- 科学(87060)
- 研究(81877)
- 基金(81455)
- 家(68173)
- 国家(67624)
- 科学基金(60313)
- 社会(55229)
- 社会科(52542)
- 社会科学(52532)
- 基金项目(42456)
- 省(39826)
- 教育(38450)
- 自然(37588)
- 自然科(36743)
- 自然科学(36737)
- 自然科学基金(36170)
- 资助(34059)
- 划(33389)
- 编号(32558)
- 成果(27846)
- 制(26905)
- 部(25940)
- 重点(23687)
- 教育部(23599)
- 人文(22958)
- 创(22941)
- 国家社会(22816)
- 性(22777)
- 课题(22437)
共检索到282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孟庆斌 李昕宇 张修平
卖空机制如何影响公司行为是学术界近年来探讨的热点话题。现有文献主要考察了卖空机制与公司具体行为之间的联系,而本文将研究视角上升到整体战略层面,考察了卖空机制对公司战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推出卖空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事件,以2006—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卖空机制推出后,融券标的公司的战略激进度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司战略之所以趋于稳健,是由于卖空机制改变了资本市场环境,提升了管理层所面临的资本市场压力,包括监督压力、融资压力和业绩压力。在上述压力下,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创新和市场扩张业务的资源投入、提升主营业务集中度、增强组织结构稳定性等具体路径调整公司战略。此外,战略激进度下降后,公司的风险水平得以降低,但损失了部分盈利性和成长性。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缓解了样本的组间特征差异、测试了回归模型的敏感性、考察了卖空交易量对公司战略选择的影响、排除了市场关注度和管理层职责的干扰,结论均保持不变。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卖空机制与公司战略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了卖空机制经济后果和战略管理领域的文献,对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公司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公司战略选择 资本市场压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钱佳琪
创新是一种不确定性高且周期长的投资活动,需要风险偏好更大、对失败容忍更高的市场环境,而资本市场具有筛选和发现创新型企业、有效分散创新风险的功能,因而对创新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短期投资者比例高,融券交易成本高且交易不活跃,加上专利评价体系对不同质量的专利区分度较低,导致资本市场压力对创新活动没有发挥出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两种效应。相反,资本市场压力带来的负面信息表达渠道和管理层短期业绩压力,造成了中国专利申请中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维护"的企业策略性专利行为所衍生的"专利泡沫"问题。本文采用中国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卖空机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面临卖空压力时会更加积极地申请专利,但专利的申请质量有所下降,表现为专利授权率降低;专利结构有所恶化,最终授权数增加的主要是容易研发、授权快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得到授权后,企业放弃缴纳维持费用以终止专利权。这些策略性专利行为在短期内可以减少企业的卖空交易量,推高企业市值,但长期看对企业的业绩没有积极影响,是一种"创新假象"。卖空机制主要通过施压机制来影响企业创新,管理层业绩压力、外部监督压力、股价信息传递压力越大的企业,在面临卖空威慑时更有动力进行策略性专利行为。为促进企业创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融资融券制度和专利评价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常士正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于战略新兴产业,若想经济发展中抢占新的制高点,急需金融产业的支持,而融资困难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金融体系的制度缺陷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特殊需求,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战略新兴产业的资金需求现状以及相关金融行业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关于金融行业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持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国平
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运营是实现其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基金制养老保障模式的逐步建立,以及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养老基金将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市场化的运作。因此,必须对养老基金入市的目标、投资管理方式、投资管理机构、投资工具以及监管模式的选择,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并作出科学的安排。
关键词:
养老基金 资本市场 战略选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慧敏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不单纯是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交易体制、会计制度要与国际惯例接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连福 高丽
从公司治理视角分析资本市场公司营销的内涵,详细阐述了公司营销的对象、渠道、内容、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市场公司营销战略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青川 靳庆鲁 刘阳
中国资本市场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放开卖空管制,投资者可以对特定的股票进行卖空。放松卖空管制后,大股东如果继续侵占公司利益,投资者可通过卖空公司股票对大股东进行制衡。当卖空导致的股价下跌损失大于大股东侵占现金的收益时,现金资产被侵占的可能性降低,现金价值会有所提升。本文采用2007-2014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放松卖空管制这一外生事件检验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放松卖空管制提高了公司的现金价值,并且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民营企业样本。
关键词:
卖空 外部治理 现金市场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建会
QFII和QDII双“Q”机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安排。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汇储备比较充裕,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双“Q”机制,是我国资本市场朝向国际化迈出的极其重要的一步。目前应积极从预警系统建立、配套制度建设、资金流量调控、经营能力和风险承受力提高、监管和相关制度与国际接轨、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和完善我国的双“Q”机制建设,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和内外交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了全面的部署。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决定》明确指出: “要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扩大直接融资。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万山
本文在阐述公司融资方式及其产权契约特征、融资方式与资本市场结构及资本市场模式与公司治理机制的相互关系基础上,探讨融资方式、资本市场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三者的内在联系,指出三者是一个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的相互作用形成资本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两种典型模式。本文最后进一步对比研究两种模式的企业产权契约特征和制度效率,得出两种模式相辅相成的基本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卓敏
公司治理具有两个层面——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外部公司治理主要是强调资本市场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制约。从外部环境出发,以资本市场作用机理的角度来分析公司治理,结合当前具体国情,来系统研究资本市场作用机制下的公司治理,目的是提供资本市场公司治理机制的分析架构,并提出若干建议以优化我国的公司治理。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公司治理 治理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玉镏 曹绍荣
利率机制对资本市场的运行具有决定性的传导和调控功能。但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同利率本身运动规律的要求仍有差距,利率机制在对资本市场的传导和调控作用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失效现象。因此,一方面要加速利率机制本身的建设和完善过程;另一方面要健全资本市场的运行和创造相应的客观环境
关键词:
资本市场,利率机制,利率市场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新蓉
融资机制与资本市场朱新蓉(一)市场运行机制下,合理配置资源集中体现在融资机制效率上。具体说,货币资金供求的均衡状态,货币资金供求结构的关联程度,都直接影响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效率。在这个意义上讲,经济能否持续增长,融资机制的运行效率是关键之一。马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向东 黄陈
在当前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业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形势下 ,积极拓展以投资银行业务为核心的资本市场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带给我国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拓展资本市场业务的必要 ;列举了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优势和潜力 ;并从合法合规角度提出国有商业银行拓展以投资银行业务为核心的资本市场业务的定位、业务发展模式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