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0)
- 2023(14472)
- 2022(11963)
- 2021(11133)
- 2020(9559)
- 2019(21736)
- 2018(21333)
- 2017(41970)
- 2016(22036)
- 2015(24717)
- 2014(24308)
- 2013(23903)
- 2012(21730)
- 2011(19260)
- 2010(19297)
- 2009(18391)
- 2008(17337)
- 2007(15088)
- 2006(13019)
- 2005(11775)
- 学科
- 济(90141)
- 经济(90009)
- 管理(73036)
- 业(71880)
- 企(60801)
- 企业(60801)
- 方法(46959)
- 数学(42517)
- 数学方法(42107)
- 财(32414)
- 融(30107)
- 金融(30104)
- 中国(28354)
- 银(28306)
- 银行(28280)
- 行(27073)
- 制(25131)
- 务(22700)
- 财务(22642)
- 财务管理(22596)
- 企业财务(21728)
- 农(21496)
- 业经(20491)
- 体(16092)
- 地方(15692)
- 贸(15612)
- 贸易(15600)
- 易(15243)
- 农业(14383)
- 理论(14175)
- 机构
- 大学(305912)
- 学院(303829)
- 济(131799)
- 经济(129314)
- 管理(126144)
- 理学(108451)
- 理学院(107538)
- 管理学(105961)
- 管理学院(105385)
- 研究(90471)
- 中国(81238)
- 财(69297)
- 京(60879)
- 财经(54875)
- 经(49995)
- 科学(48721)
- 中心(46929)
- 江(43929)
- 经济学(42890)
- 所(41674)
- 财经大学(41502)
- 农(40579)
- 业大(39622)
- 经济学院(39070)
- 北京(37585)
- 研究所(37050)
- 州(35482)
- 商学(34576)
- 融(34385)
- 商学院(34267)
- 基金
- 项目(204693)
- 科学(164120)
- 基金(154284)
- 研究(151536)
- 家(131396)
- 国家(130364)
- 科学基金(115612)
- 社会(100621)
- 社会科(95779)
- 社会科学(95758)
- 基金项目(81196)
- 省(77494)
- 自然(73533)
- 自然科(71918)
- 自然科学(71902)
- 自然科学基金(70710)
- 教育(69926)
- 划(64755)
- 资助(63681)
- 编号(60391)
- 成果(49144)
- 部(47132)
- 重点(44958)
- 制(43578)
- 创(43557)
- 国家社会(43012)
- 教育部(42070)
- 发(41702)
- 人文(41081)
- 创新(40871)
- 期刊
- 济(131723)
- 经济(131723)
- 研究(89476)
- 财(57273)
- 中国(55681)
- 融(49817)
- 金融(49817)
- 管理(45688)
- 学报(40345)
- 科学(37494)
- 农(35584)
- 大学(32502)
- 学学(30857)
- 财经(28106)
- 技术(25637)
- 经(23752)
- 教育(22785)
- 农业(22753)
- 经济研究(21604)
- 业经(19929)
- 理论(17953)
- 问题(17068)
- 财会(16431)
- 实践(16330)
- 践(16330)
- 统计(15201)
- 技术经济(14229)
- 会计(14155)
- 策(14120)
- 贸(14028)
共检索到450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吴秋君 温德尔 杨斯琦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下波动及时做出了调整,使得股价对市场正负向波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表明标的股票更加及时和充分地吸收了有关公司价值的负面信息;同时,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暴跌风险显著降低。文章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后,卖空机制提高了市场对标的股票负面消息的定价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争艳 高荣
本文使用中国开展融券交易四年来的股市交易数据,探讨了卖空交易对股价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卖空交易有助于加快股价融入市场公共信息和个股盈余信息的速度,从而提升股价的信息效率和降低盈余公告后股价盈余漂移程度。本文研究为确认卖空交易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和促进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供了重要佐证。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卖空交易 价格延迟 盈余漂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201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股票价格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股权融资增长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该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成立;股价信息含量对负债增长率的促进作用体现于短期负债,对长期负债并无显著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短期负债增长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代理成本的企业中。进一步分析表明,经理人学习意愿越强,投资者认知水平越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从而支持"经理人学习"和"投资者认知"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企业融资 股价信息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鑫 田晓楠 刘永飞 杜翠翠
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同涨同跌"问题,久居不下的股价同步性限制了股价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党的十九大着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高,增加股价的信息含量,促进资本市场理性配置资源,逐渐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利用2013—2018年期间"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数据,考察了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融资融券交易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会显著提高股价中的信息含量,融资融券交易总体上会抑制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正向作用,但融资融券交易对二者影响的调节效应有所不同,融资交易使得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作用减弱,而融券交易使得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作用有所增强。研究结论可以为投资者、公司以及监管部门明确融资融券制度下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决策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康 刘琦
本文利用2006-2015年间的数据研究了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利用融资融券作为股价信息含量的一个外生冲击变量,本文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确实存在反馈效应,融资融券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标的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这个结论在采用倾向得分模型(PSM)配对后依然成立,说明融资融券使股价融入了更多有利于管理层投资决策的信息。其次,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机构投资者比例高、流动性高、处于新兴行业的这类管理层反馈效应更强的股票组中更显著。参照以往研究考虑了融资约束对反馈效应的调节作用,同样发现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组中更显著。最后,融资融券交易规模越大,投资对股价的敏感性越强。
关键词:
反馈效应 融资融券 股价信息含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超 罗乔丹
借助2010年中国证监会放松卖空约束这一"自然实验",本文系统考察了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公司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有助于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外部治理功能,从而有效降低公司的税收激进程度。进一步研究显示,与税收征管力度较强的地区相比,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的公司面临的外部监督制约较小,有更强的避税动机,因此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其税收激进程度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而且,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投资者较难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使公司更有条件和空间进行税收激进行为,因此卖空机制的引入更能降低其税收激进程度。
关键词:
卖空机制 税收激进 税收征管 信息透明度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 程小可 王化成 刘金钊
基于"回报-未来盈余",即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的视角,探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发现:标的股票在允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回报-未来盈余"、"回报-未来盈余变动"以及"回报-未来现金流"敏感性增强,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使得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增加,即股票回报能够反映更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信息,股价信息含量提升。进一步基于基金持股、管理层持股的分析发现,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之后,基金持股与管理层持股公司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更高,表明融资融券制度一方面能够发挥理性投资者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促进管理层持股协同效应的发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表明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提升了股价信息含量,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理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 程小可 王化成 刘金钊
基于"回报-未来盈余",即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的视角,探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发现:标的股票在允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回报-未来盈余"、"回报-未来盈余变动"以及"回报-未来现金流"敏感性增强,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使得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增加,即股票回报能够反映更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信息,股价信息含量提升。进一步基于基金持股、管理层持股的分析发现,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之后,基金持股与管理层持股公司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更高,表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朱松 王思敏
以我国融资融券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从被审计方的行为选择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放松卖空限制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会促使上市公司选择审计质量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而且卖空标的公司更加倾向于变更为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高质量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非是融资做多所致,而是主要源于融券做空的卖空压力。本文为我国在条件成熟时全面放开卖空机制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并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来自上市公司行为选择的经验证据支持,并提示学界在研究审计师选择时应该考虑卖空机制因素。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审计师选择 融资融券 信号传递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士光 杨朝军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股票市场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与股价指数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价指数是卖空交易额的Granger原因,但卖空交易额不是股价指数的Granger原因,即卖空机制的存在并未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而且由于卖空交易额和股价指数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这就使得卖空机制可以对市场的波动起到平抑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冯涛 王进波
以上海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会计信息质量、个股收益与未预期盈余相关性两种渠道分析了公司特质风险的信息内涵性质,认为公司特质风险并没有反映出股价信息含量的高低,而是与上市公司层面的信息不确定性有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红军 何贤杰 陶林
作为信息中介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分析师增进市场运行效率的作用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已受到普遍认同。然而,在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市场对证券分析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还存在着诸多质疑,其能否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还有待于经验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研究证券分析师与股价同步性、股价信息含量的关系,从整体上考察了我国证券分析师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总体而言,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搜寻活动能够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使其包含更多公司基本面的信息,降低股价的同步性,从而增强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康雯 刘力臻
以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能否通过改善内部治理环境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放松卖空约束之后,融资融券标的企业发生过度投资的概率明显减小,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卖空机制来发挥,而非融资机制。横截面检验显示,在非国有、行业竞争不足及外部监督压力较大的企业中,放松卖空约束对过度投资的抑制程度更大,表明市场机制改革有助于我国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企业过度投资产生的外部治理效果,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和降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来实现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艳利 顾乃康
从卖空机制带来的治理效应和股票市场的反馈效应出发,探讨卖空机制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以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制度推行所带来的准自然实验为研究窗口,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相比,在卖空机制引入后,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显著提升;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能够起到外部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对于内部治理较差的企业而言,卖空机制引入后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更大;卖空机制还可以通过市场反馈效应路径,提高投资-股价之间的敏感性,从而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之所以会提高主要是因为经营业绩得到了提升,然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实际卖空量较小,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在融资融券政策实施之初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科 徐龙炳 朱伟骅
最近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建设为微观上实证检验卖空限制对股票价格实际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背景。本文利用自然实验——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研究卖空限制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我们根据股票卖空限制的性质构建对冲投资组合,实证结果显示投资策略取得了0.5%的平均日超额收率,1.5%的标准差和33%的日夏普比率,表明投资组合具有很高的超额收益,但风险很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卖空限制导致了不能被卖空的股票被严重高估,股票基础价值的变化不能解释高估的股价。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卖空限制导致了股价高估,融资融券制度等做空机制有助于矫正高估的股价,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本文将卖空限制与事件驱动相结合,设计了能产...
关键词:
卖空限制 错误定价 交易策略 融资融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