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5)
2023(6483)
2022(5433)
2021(5004)
2020(4385)
2019(9845)
2018(9690)
2017(19507)
2016(10526)
2015(11795)
2014(11815)
2013(11471)
2012(10500)
2011(9385)
2010(9622)
2009(9529)
2008(9854)
2007(9088)
2006(8033)
2005(7755)
作者
(28229)
(23559)
(23525)
(22466)
(15304)
(11267)
(10798)
(9041)
(8869)
(8525)
(8059)
(8051)
(7630)
(7612)
(7574)
(7348)
(7026)
(7011)
(6892)
(6717)
(5866)
(5813)
(5595)
(5430)
(5419)
(5397)
(5235)
(5169)
(4630)
(4539)
学科
(44566)
管理(44252)
(40170)
企业(40170)
(39574)
经济(39475)
(22528)
方法(20055)
数学(17693)
数学方法(17589)
(17520)
(17519)
财务(17503)
财务管理(17472)
企业财务(16868)
(11475)
(11330)
银行(11325)
(11128)
保险(11037)
中国(10930)
(10572)
体制(10321)
(9846)
金融(9844)
业经(9652)
(8171)
(7456)
制度(7455)
(6811)
机构
大学(152600)
学院(150664)
(65507)
经济(64152)
管理(62447)
理学(52789)
理学院(52382)
管理学(51816)
管理学院(51525)
研究(43237)
中国(41521)
(40875)
财经(31157)
(30438)
(28274)
财经大学(23578)
(22928)
中心(21575)
科学(21061)
经济学(20730)
(20351)
北京(19351)
商学(18652)
经济学院(18642)
商学院(18513)
(18043)
(17878)
金融(17528)
(17307)
研究所(17304)
基金
项目(91424)
科学(73952)
基金(70471)
研究(68228)
(58729)
国家(58282)
科学基金(52529)
社会(46643)
社会科(44326)
社会科学(44315)
基金项目(36957)
自然(33468)
(33433)
自然科(32708)
自然科学(32700)
自然科学基金(32202)
教育(31600)
资助(29637)
(27995)
编号(26621)
(24490)
成果(22704)
(22211)
教育部(20260)
重点(19789)
人文(19767)
(19528)
国家社会(19457)
(19132)
大学(18094)
期刊
(72053)
经济(72053)
研究(49767)
(37021)
中国(29593)
(27151)
金融(27151)
管理(25199)
学报(17622)
科学(17287)
财经(16810)
(15709)
大学(15013)
学学(14431)
(13951)
财会(11587)
技术(10932)
经济研究(10828)
会计(10356)
业经(9975)
教育(9613)
农业(9242)
问题(9000)
理论(8659)
(7818)
通讯(7795)
会通(7783)
实践(7687)
(7687)
国际(7051)
共检索到236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毛莹  王博阳  毛柳芳  
债务违约暴露的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效应,会对金融市场稳定产生较大的冲击。以2013—2019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在区分放松卖空管制和卖空交易不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放松卖空管制使公司积聚的"负面消息"得以释放,减缓了大股东质押行为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上升的影响;二是放松卖空管制后,市场上投机者对公司"负面信息"的过度挖掘放大了公司股价的波动,而融资交易和卖空交易规模的扩大会加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上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薇  成群蕊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作为切入点,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对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行为的影响。一方面,放松卖空管制能够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减少股票的错误定价,使得股票估值水平相对较低,股权质押融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股权质押可能向市场传递出一种"坏消息",引发卖空行为,导致股东的利益受损。两方面共同作用从而降低了股东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的意愿和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可以作为一种来自外部的治理机制规制公司的融资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定杰  
本文以2014—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这一行为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会显著增加企业风险;进一步引入企业产权性质和质押股份性质两个解释变量,检验产权性质不同和质押股份不同的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控股或国有背景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风险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限售股,当质押股份为流通股时,企业风险更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傅立立  陈震  吴风云  
基于200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越低,并且该效应在财务风险更大、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更高以及市场化水平更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视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为一种“风险信号”进行了风险规避,大股东股权质押引致了公司的供应链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质押比例越高的公司,其短期和长期的偿付风险越高,供应商对股东质押行为的风险规避是对未来偿付风险的理性预期。本文的研究关注了一个新颖而重要的课题,即股东股权质押不仅仅是一种股东融资行为,而且可能衍生公司经营层面的供应链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红  李妍艳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结合中小板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融资风险以及股权质押引发的公司治理等问题,本文从大股东特征的角度分析大股东股权性质、持股比例以及股权制衡度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影响,发现法人大股东较自然人大股东具有更高的股权质押率;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质押率之间成负相关性;股权制衡对大股东股权质押有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需要股权制衡率达到60%-70%以上才能发挥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洪涛  
股权质押不仅能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且股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害。本文以华映科技为例,分析其大股东频繁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转移分析、市场价值分析、财务分析、关联交易分析等方法得出股权质押对公司总体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行为都可以是华映科技大股东更倾向于损害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可以给华映科技的中小股东起到信号预警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洪涛  
股权质押不仅能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且股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害。本文以华映科技为例,分析其大股东频繁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转移分析、市场价值分析、财务分析、关联交易分析等方法得出股权质押对公司总体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行为都可以是华映科技大股东更倾向于损害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可以给华映科技的中小股东起到信号预警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威风  刘怡君  吴玉宇  
大股东股权质押不仅是其自身的融资活动,也将会对上市公司行为产生影响。本文以2010-2015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大股东股权质押为观察对象,研究大股东行为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融资约束公司以及大股东进行股权连续质押时,都会更大程度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大股东股权质押期限则不会影响原有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文既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相关研究,又为规范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会超  潘临  张熙萌  
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倾向于从事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等机会主义行为来维稳股价,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因而大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会影响审计师选择行为。本文以我国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可能选择低质量的审计师,从而规避高质量的外部监督,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2)这种关系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关系不存在。(3)市场化环境在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审计师选择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大股东股权质押后选择低质量审计师的动机更强。(4)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在选择非"四大"后进行了更多的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本文提出了公司代理问题与审计师选择、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对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大力  王斌  
股权质押融资是一种大股东常用的财务融资策略。从理论上分析,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后可能会产生控制权让位风险与杠杆化风险,这两类风险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负面的影响。因为,大股东可能"易位"而影响上市公司稳定性并造成公司价值受损,大股东过度杠杆化可能产生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利益输送,透过这些机理关系,提出需借助市场反应所要检验的两个命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卉  
本文基于2004-2020年针对负面传闻的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澄清的详细性、技术性和合规性,提升了澄清公告信息质量,改善了公司的澄清信息披露行为。此发现在控制传闻类型,采取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模型或工具变量法之后仍然稳健。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即市场股价下行压力较大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时,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关注等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改善作用的发挥;股权质押改善澄清信息披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澄清公告的信息质量对其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并且,股权质押背景下澄清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说明,为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澄清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婷  闻岳春  袁鹏  
以2006—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质押程度和质押规模对公司价值有不同影响,但总效应为正,说明股权质押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在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公司价值的作用路径中,直接作用路径发挥了主要作用;在间接作用路径中,研发投资路径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但两权分离路径和市值管理路径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贺学会  陈晶萍  
择时动机是大股东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股权质押行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明的研究视角。文章以大股东决策中可能存在的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双重择时动机为考察对象,研究发现: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意愿和质押规模与股票错误定价显著正相关,即上市公司股价被高估会推动大股东股权质押;相对于信贷紧缩时期,大股东在信贷宽松时期更愿意进行股权质押,且质押规模更大;股票错误定价和信贷政策会同时影响大股东的股权质押意愿和规模。文章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存在对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双重择时动机。文章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关于市场择时和股权质押的研究文献,而且有助于深化对大股东决策动机以及大股东股权质押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