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6)
- 2023(15041)
- 2022(12201)
- 2021(11253)
- 2020(9392)
- 2019(21356)
- 2018(20825)
- 2017(41224)
- 2016(21857)
- 2015(24666)
- 2014(24487)
- 2013(23736)
- 2012(21168)
- 2011(18682)
- 2010(18455)
- 2009(17168)
- 2008(16808)
- 2007(14753)
- 2006(12750)
- 2005(11499)
- 学科
- 济(93342)
- 经济(93213)
- 管理(74019)
- 业(69938)
- 企(59962)
- 企业(59962)
- 方法(46329)
- 数学(41373)
- 数学方法(40969)
- 财(30191)
- 农(24563)
- 中国(24170)
- 制(22340)
- 业经(21468)
- 务(20502)
- 财务(20449)
- 财务管理(20401)
- 企业财务(19552)
- 体(16291)
- 贸(15758)
- 贸易(15748)
- 农业(15701)
- 融(15359)
- 金融(15356)
- 易(15314)
- 银(15189)
- 银行(15176)
- 地方(15069)
- 行(14382)
- 技术(13784)
- 机构
- 大学(309370)
- 学院(307822)
- 济(133006)
- 经济(130584)
- 管理(126561)
- 理学(109938)
- 理学院(108990)
- 管理学(107363)
- 管理学院(106787)
- 研究(92988)
- 中国(73748)
- 财(66246)
- 京(62005)
- 财经(53093)
- 科学(50452)
- 经(48467)
- 中心(45036)
- 江(44761)
- 所(42740)
- 经济学(42619)
- 农(41184)
- 业大(40386)
- 财经大学(39969)
- 经济学院(38573)
- 研究所(37953)
- 北京(37840)
- 范(36284)
- 师范(35947)
- 州(35021)
- 商学(35013)
- 基金
- 项目(208971)
- 科学(168707)
- 基金(157254)
- 研究(155721)
- 家(134185)
- 国家(133128)
- 科学基金(118184)
- 社会(104565)
- 社会科(99375)
- 社会科学(99353)
- 基金项目(82838)
- 省(79459)
- 自然(74459)
- 教育(72964)
- 自然科(72826)
- 自然科学(72812)
- 自然科学基金(71544)
- 划(66462)
- 资助(63583)
- 编号(61841)
- 成果(49775)
- 部(48406)
- 重点(46248)
- 国家社会(44634)
- 制(44427)
- 创(44279)
- 教育部(43297)
- 发(43113)
- 人文(42403)
- 课题(41556)
- 期刊
- 济(140332)
- 经济(140332)
- 研究(89606)
- 中国(55765)
- 财(54530)
- 管理(48270)
- 学报(40475)
- 科学(39501)
- 农(37388)
- 大学(33454)
- 融(32208)
- 金融(32208)
- 学学(31589)
- 教育(27571)
- 财经(27463)
- 技术(26871)
- 农业(24795)
- 经(23419)
- 业经(23064)
- 经济研究(22855)
- 问题(19078)
- 理论(15416)
- 贸(15100)
- 财会(14996)
- 统计(14668)
- 技术经济(14568)
- 商业(14356)
- 策(13862)
- 版(13770)
- 实践(13682)
共检索到446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细雄 占恒 李万利
不同于以往基于制度监管或内部治理视角的研究,本文从市场化治理视角探讨了卖空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效应。采用部分可观测Bivariable Probit模型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发现,卖空机制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违规倾向,提升了违规稽查概率,且缩短了违规稽查时间。同时,标的公司违规发生年份的融券力度明显增加,这表明卖空者确实具有信息优势且对违规行为更为敏感。机制检验揭示,卖空机制通过治理效率和信息效率两条路径对违规行为发挥双重治理作用,即卖空机制强化了内部治理中大股东和独立董事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干预,从而抑制了事前违规倾向;同时也增加了资本市场中的分析师关注及违规负面信息传播效率,进而提升了事后违规稽查概率。本文还发现,卖空机制的违规治理效果受到违规监管环境(法制监管、内部控制和行业违规)和标的公司个体特征(公司成长性、市值规模和股价波动性)的调节作用影响。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公司违规 市场化监督 双重治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繁锦 王玉霞
境外上市中概股公司屡遭卖空,股价大跌甚至被迫退市,引发中概股整体诚信危机,相关应对措施研究与加强中概股上市公司治理至关重要。卖空机构在逐利动机驱使下对上市公司的卖空威胁客观上提高了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披露的程度,其行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依据演化博弈理论以及公司治理理论,建立卖空机构行为对上市公司违规影响的演化博弈模型,演绎了这一过程中二者的策略选择过程,通过演化博弈分析,明晰了卖空机构决策行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影响的激励机理及作用过程。研究表明,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卖空机构的狙击,我国需加强中概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同时有效发挥证监会的监督力量,并将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作为着力点,加强其信息披露程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敬文
我国引进融资融券制度是完善证券市场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DID双重差分模型以及配对样本,考察了卖空机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融券标的企业的审计收费有所提高;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融券标的企业的审计收费提高程度会越弱;当股权结构适度集中时,这种"提价效应"会消失。此外,本文还考察了卖空机制对异常审计收费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曙光
高管违规本质上是对受托权力缺乏有效制衡所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而内部控制能否抑制高管违规行为则是检验内部控制治理效应是否发挥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以2012—2017年度沪深两市的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探讨内部控制抑制高管违规行为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进而考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是否得以发挥。结果显示:高管违规与内部控制指数(ICI)显著负相关、与内部控制缺陷(ICD)显著正相关、与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ICA)显著正相关,回归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具有抑制高管违规的治理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孟庆斌 邹洋 侯德帅
本文以中国开启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为背景,使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卖空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提高了其违规行为被稽查的概率,该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控制内生性,并使用PSM方法校正样本选择性偏差后仍然稳健。其次,信息透明度在卖空机制影响公司违规的过程中,既具有调节作用,又发挥中介效应。同时,卖空机制通过提高对公司的威慑力,从而降低其违规倾向。具体而言,股票融券余额较大、进行了股权质押以及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卖空对其违规行为的威慑效应更加明显。此外,相比领导人违规,卖空机制对信息披露违规和公司经营违规的影响更强,且随着时间推移,卖空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作用越发明显。本文的研究表明,融券卖空机制在发现和防范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治理和防范公司违规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军伟 陆桂琴
上市公司违规是一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本质上是一个代理问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违规上市公司和未违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并无显著差异,并由此推断公司治理结构并不是导致上市公司违规的主要原因,提出至少在当前条件下,上市公司违规的有效治理并不能依赖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违规 公司治理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牛彪 王建新 于翔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则为治理信息披露违规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将“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结果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发生和次数,其中存在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抑制信息披露违规的双重传导路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和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强化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强化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信息披露违规次数的抑制作用,而对信息披露违规发生则表现出两者具有替代关系。因此,政府部门应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强化税收征管并采取差异化措施,企业则应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以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的治理功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泽将
本文以2000—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违规处罚和代理成本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新闻发言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闻发言人显著促进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表现为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国有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违规处罚概率和更低的代理成本。进一步的分组测试结果显示,在公司治理较差的国有上市公司中,新闻发言人对于公司治理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反映出新闻发言人是弱公司治理的有效替代机制之一。
关键词:
新闻发言人 公司治理 违规处罚 代理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民 李会云
以2007—2019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接受关联担保对审计收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接受关联担保行为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以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并且担保规模越大,审计收费越高,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从作用机制来看,违规风险与过度负债在关联担保影响审计收费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接受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在以后年度被财务重述的概率增加。此外,分析师跟踪具有外部监督作用,关联担保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在分析师跟踪较多时不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淦未宇 徐细雄 林丁健
企业反伦理行为是转型期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发生的治理乱象,也是商业伦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006-2011年A股市场因违规操作被监管机构公开谴责、批评或处罚的327家公司及其PSM配对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分类Probit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性别对企业伦理决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管性别是影响企业伦理决策的重要因素:当高管团队中存在女性成员或女性高管的比例上升时,公司发生反伦理性违规操作的概率显著降低。同时,女性高管抑制反伦理性违规操作的治理效果受到企业权力配置结构调节作用的影响。具体来讲,"一把手"权力强度越大(越集权),女性高管抑制反伦理性违规操作的积极作用越突出。本研究拓展了对企业反伦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亚丹 王宝山 杨蓓蓓
当前上市公司的财务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针对此问题,以同伴效应为契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研究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特征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伴企业财务违规与目标企业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财务违规存在同伴效应,而且该同伴效应受到行业地位和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企业财务违规及其同伴效应会抑制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亚丹 王宝山 杨蓓蓓
当前上市公司的财务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针对此问题,以同伴效应为契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研究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特征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伴企业财务违规与目标企业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财务违规存在同伴效应,而且该同伴效应受到行业地位和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企业财务违规及其同伴效应会抑制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祥芹 张岚钰 肖颖
公司违规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近年来,证券分析师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分析师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效应日益显现。文章首先梳理回顾公司违规的内外部治理研究,然后综述分析师的外部治理作用,在此基础上回顾分析师关注跟踪对公司违规行为治理的研究,并进一步从分析师实地调研视角分析治理路径,力图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此外,文章尤其关注公司违规中的信息披露违规研究,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蔡志岳 吴世农
作为公开原则的核心体现,信息披露无疑是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提高证券市场配置效率的最有效手段。然而,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无视法纪,信息披露违规屡禁不止,严重地违反了诚信准则。本文基于财务、市场和治理视角,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进行预警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信息有助于提高预警模型的判别成功率,揭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风险。而且,在违规前一年,基于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和治理指标的预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前甄别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津 王凯
本文选取2007~2013年保险行业上市公司的季报和年报数据,对保险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发现,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机制经过近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一些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的,随着外部监管力度的加大,外部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得到更大的提升。这表明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对我国保险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