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2)
- 2023(11119)
- 2022(9472)
- 2021(8639)
- 2020(7234)
- 2019(16294)
- 2018(15813)
- 2017(30731)
- 2016(16701)
- 2015(18241)
- 2014(17804)
- 2013(17664)
- 2012(16226)
- 2011(14689)
- 2010(14505)
- 2009(13536)
- 2008(13529)
- 2007(11880)
- 2006(10343)
- 2005(9319)
- 学科
- 济(71691)
- 经济(71570)
- 管理(55653)
- 业(52690)
- 企(43869)
- 企业(43869)
- 方法(34983)
- 数学(31963)
- 数学方法(31801)
- 财(24265)
- 农(18392)
- 制(18299)
- 中国(16687)
- 务(15778)
- 财务(15760)
- 财务管理(15727)
- 业经(15546)
- 企业财务(15127)
- 贸(14070)
- 贸易(14065)
- 易(13616)
- 地方(12966)
- 体(12581)
- 农业(12267)
- 融(12250)
- 金融(12248)
- 银(11692)
- 银行(11658)
- 学(11601)
- 环境(11033)
- 机构
- 大学(239784)
- 学院(237277)
- 济(103224)
- 经济(101460)
- 管理(93972)
- 理学(82235)
- 理学院(81395)
- 管理学(80338)
- 管理学院(79892)
- 研究(76876)
- 中国(59554)
- 财(51643)
- 京(48611)
- 科学(44626)
- 农(41730)
- 财经(41107)
- 所(37724)
- 经(37624)
- 业大(36583)
- 中心(36558)
- 江(34684)
- 研究所(33846)
- 经济学(33383)
- 农业(32945)
- 财经大学(30961)
- 经济学院(30453)
- 北京(29986)
- 院(27883)
- 州(27314)
- 商学(26830)
- 基金
- 项目(164229)
- 科学(130716)
- 基金(123889)
- 研究(115376)
- 家(108785)
- 国家(107925)
- 科学基金(93604)
- 社会(77969)
- 社会科(74233)
- 社会科学(74216)
- 基金项目(66224)
- 省(61813)
- 自然(61315)
- 自然科(59964)
- 自然科学(59944)
- 自然科学基金(58984)
- 划(53263)
- 教育(52737)
- 资助(50214)
- 编号(43162)
- 部(37820)
- 重点(36773)
- 制(35287)
- 创(35060)
- 成果(34374)
- 发(33799)
- 国家社会(33468)
- 教育部(33023)
- 创新(32909)
- 科研(32091)
- 期刊
- 济(106475)
- 经济(106475)
- 研究(67689)
- 中国(44142)
- 财(42158)
- 学报(39440)
- 农(36753)
- 科学(34881)
- 管理(34073)
- 大学(30380)
- 学学(29265)
- 融(26141)
- 金融(26141)
- 农业(24045)
- 财经(21670)
- 经(18363)
- 经济研究(17935)
- 技术(17187)
- 业经(16743)
- 教育(16699)
- 问题(14663)
- 业(12803)
- 贸(12023)
- 版(11650)
- 理论(11388)
- 商业(10848)
- 技术经济(10774)
- 财会(10749)
- 科技(10587)
- 世界(10323)
共检索到343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士光 杨朝军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股票市场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与股价指数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价指数是卖空交易额的Granger原因,但卖空交易额不是股价指数的Granger原因,即卖空机制的存在并未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而且由于卖空交易额和股价指数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这就使得卖空机制可以对市场的波动起到平抑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李凤羽
本文从盈余公告对投资者意见分歧影响的角度,解释A股市场年报公告期间的股价反应,在为意见分歧资产定价理论提供经验证据的同时,也为A股市场信息披露股价效应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公告前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与股票在公告日附近的超额收益负相关,证明上市公司年报会降低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导致公告前因卖空限制和意见分歧而被高估的股价在公告日附近向其基础价值靠拢。此外,本文还发现上述股价反应在正式公告日前的几个交易日就已出现,证明A股市场存在年报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进一步研究显示,意见分歧与公告日附近股票超额收益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持股比例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强。
关键词:
卖空限制 意见分歧 盈余公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吴秋君 温德尔 杨斯琦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下波动及时做出了调整,使得股价对市场正负向波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表明标的股票更加及时和充分地吸收了有关公司价值的负面信息;同时,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暴跌风险显著降低。文章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后,卖空机制提高了市场对标的股票负面消息的定价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娟 马长峰 林苍祥
文章以中国台湾股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文章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在此基础上研究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台湾股票市场中以外资和投信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表现为正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较高;一般法人的交易表现为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交易的信息含量不足;而自营商由于交易动机复杂,交易的信息含量不明确。可见不同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并不相同。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交易策略 收益预测 信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志娟 郑振龙 马长峰 林苍祥
本文基于台湾股市数据,主要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参照Kaniel et al.(2008)构建了个人投资者交易不平衡性指标─净交易,以反映投资者股票交易的强度。采用这种交易不平衡性指标来构建投资组合研究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首先研究个人投资者交易和股票的收益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分析投资者的交易策略,然后研究个人投资者净交易的收益预测能力从而分析个人投资者交易的信息含量。本文研究发现:台湾股票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采用负反馈的交易策略,并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表现出很强的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在交易中的信息含量不足;个人投资者交易中的盈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过度反应和价格冲击。文章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争艳 高荣
本文使用中国开展融券交易四年来的股市交易数据,探讨了卖空交易对股价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卖空交易有助于加快股价融入市场公共信息和个股盈余信息的速度,从而提升股价的信息效率和降低盈余公告后股价盈余漂移程度。本文研究为确认卖空交易提高了市场的定价效率和促进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提供了重要佐证。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卖空交易 价格延迟 盈余漂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廖士光 张宗新
卖空交易机制作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交易制度,对完善市场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引入卖空交易机制是否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文章利用我国香港股票市场上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卖空交易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最终的影响方向(加剧市场波动还是平抑市场波动)取决于市场中卖空交易者类型、操作策略及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如果仅考虑投机性卖空者的操作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则卖空交易机制的存在会对整个市场的波动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上的暴涨暴跌现象起到平抑作用,而不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
关键词:
卖空 交易机制 股价波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骁然 朱玉杰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推出融资融券业务为准自然实验,发现企业面对卖空压力会更少地承担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压力对企业风险行为的负向影响在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不会降低风险水平,反而会通过保持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水平以承担风险。本文的发现从风险行为和治理机制的角度验证了卖空压力对企业行为的实质影响,揭示了资本市场压力传导到实体经济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
卖空 融资融券 企业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刘星
本文利用2002-2004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型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和其控制公司的资产规模越大,则越偏好于利用更多的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输送利益,同时也存在利用关联交易"隧道挖掘"上市公司的行为;(2)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可以抑制关联交易规模;(3)董事会规模对关联交易和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4)公司设置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行为的监督不明显,但初步显现对提高公司绩效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 方刚 刘小元
在法律体系缺乏和董事会执行力度微弱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总经理变更的影响因素并不明确。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本文运用Logit回归模型从企业绩效、公司治理机制和总经理的影响力三个方面实证检验了总经理变更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股权制衡度和两职分离都与总经理的更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以及上市公司控制人类型与总经理的更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企业绩效、流通股比例以及总经理的持股比例对总经理的更替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总经理变更 企业绩效 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霞 王毅刚
采用有双变量GARCH模型进行修正过的事件研究方法,对2007年中国沪、深两市51起代表性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并购能给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增值,但在长期内并不明显;并购公司不同并购策略能给目标公司带来不同的影响;经营业务专业化与区域位置集中化类型的并购使目标公司价值增大的概率较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吴仁水
本文利用中国沪深股市日交易数据,采用多元GARCH模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对交易量具有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交易量对股价的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这种波动的单向溢出说明在应对信息的冲击上股价比交易量能更快地做出反应,其后才通过波动溢出在交易量上得到反映,股价波动对成交量波动具有先导作用。因此,从波动冲击传导和信息传递的角度看,单纯地将交易量视为股价变动信息的代理变量还缺乏稳健的统计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民武
融券卖空对于股市的影响一直富有争议。本文利用沪深A股数据检验融券卖空的价格发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市场模型的实证结果与Miller(1977)所提出的卖空限制会导致股票价值高估理论基本相符,并且基于市场调整模型的实证结果在统计上更加显著;融券卖空实施后异质信念程度与股票收益并未呈现负相关,与Miller(1977)所提出的理论不符。此外,本文还实证检验了融券卖空对个股收益率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融券卖空后股票日收益率分布的负偏程度和个股日收益率的波动性都显著降低,股价崩盘的概率也显著下降。
关键词:
融券卖空 价格发现 价值高估 异质信念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吴锡皓 周晓苏
本文检验在我国股市暴跌期间,公司事前财务报告的稳健程度能否影响其股价抗跌能力。研究显示:(1)在股市暴跌之前,公司的财务报告越稳健,投资者在股市暴跌期间蒙受的损失越少,其股价抗跌能力越强;(2)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稳健财务报告抑制股价下跌的作用越显著。这些结果表明,稳健财务报告不仅能减少定价噪音,而且能够及早释放公司风险信号,在信息不对称较严重的情况下,稳健财务报告的上述作用更为明显。
关键词:
稳健财务报告 股价抗跌能力 非对称及时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锋森
长期以来,是否应该禁止或限制卖空交易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2015年A股大跌期间,我国监管当局出台措施对融券卖空进行严格限制。本文基于市场稳定视角,对融券卖空限制措施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大跌期间,可融券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低于不可融券股票,收益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高融券股票的成交量整体低于低融券股票,波动率前者显著低于后者,收益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放松卖空约束和融券交易增加不是股市大跌的原因,限制融券卖空无助于稳定市场,甚至适得其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