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
2023(546)
2022(418)
2021(398)
2020(372)
2019(875)
2018(853)
2017(1581)
2016(835)
2015(1049)
2014(1019)
2013(1125)
2012(929)
2011(806)
2010(851)
2009(761)
2008(709)
2007(580)
2006(453)
2005(412)
作者
(2283)
(1972)
(1890)
(1856)
(1193)
(1016)
(894)
(719)
(686)
(683)
(674)
(641)
(638)
(605)
(582)
(578)
(573)
(556)
(529)
(520)
(491)
(466)
(459)
(427)
(424)
(417)
(405)
(383)
(377)
(376)
学科
管理(2587)
(2566)
经济(2564)
(1770)
(1265)
企业(1265)
(1149)
方法(1132)
数学(1006)
数学方法(974)
生产(861)
中国(819)
农业(807)
行业(791)
(789)
贸易(789)
行业管理(780)
(761)
地方(657)
业经(617)
(587)
理论(508)
教育(494)
组织(480)
(461)
(451)
(449)
(445)
市场(419)
(406)
机构
大学(12154)
学院(11825)
(4629)
经济(4539)
管理(4495)
理学(3945)
理学院(3881)
研究(3863)
管理学(3787)
管理学院(3753)
中国(2738)
科学(2326)
(2311)
(2084)
中心(1941)
(1846)
(1802)
业大(1800)
师范(1794)
(1754)
农业(1695)
(1566)
研究所(1551)
财经(1522)
民族(1513)
北京(1484)
经济学(1447)
教育(1402)
师范大学(1398)
(1354)
基金
项目(8558)
研究(6507)
科学(6492)
基金(6183)
(5503)
国家(5464)
科学基金(4483)
社会(4161)
社会科(3879)
社会科学(3879)
基金项目(3243)
教育(3208)
成果(3122)
编号(3077)
(2762)
自然(2641)
自然科(2581)
自然科学(2581)
自然科学基金(2543)
(2465)
资助(2377)
项目编号(2221)
(2051)
(1926)
(1896)
(1895)
阶段(1892)
国家社会(1876)
重点(1804)
(1799)
期刊
(5130)
经济(5130)
研究(4018)
教育(2399)
中国(2396)
学报(2128)
(2125)
大学(1762)
科学(1688)
学学(1647)
农业(1571)
民族(1525)
管理(1473)
(1404)
民族教育(1298)
图书(1038)
技术(908)
(906)
(880)
业经(852)
(800)
金融(800)
世界(785)
书馆(755)
图书馆(755)
问题(736)
财经(715)
经济研究(707)
理论(698)
社会(678)
共检索到18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迩半坡  
民族饰品点燃创业梦苏建益1982年出生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农村。他的家境不富裕,父母靠种地和养奶牛供他读书。2002年夏天,他20岁才高中毕业,考入了离家遥远的长春师范学院。入学后,他通过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2003年过完春节,苏建益携带东巴文字、蜡染、葫芦丝等50多件少数民族饰品和工艺品回校送给同学收藏。剩下的20多件饰品,他决定卖掉。他制作宣传小广告张贴出去,几个月过去了却无人问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琴心  
在杭州,朱约瑟绝对是位"牛人",他最喜欢做别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的"赔本生意"。当地农民都说,投资建蔬菜基地后,他会"开着轿车进来,拉着板车出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傻乎乎的商人,如今却成了杭州市民的"菜篮子",赚到了千万财富。近日他蹿红网络,被网友称为"草根经营奇才"!接个"烂摊子",赚到200万元朱约瑟是杭州市萧山区人,高中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东亮  
在高档酒店的房间、商务活动以及结婚典礼上,都离不开一篮篮、一束束鲜花烘托气氛。但活动结束后,这些残花就会被丢弃。鲜花虽美,但短暂易逝;仿真花虽"长寿",却很假很粗糙。有没有一种花,既具有鲜花的娇艳馨香,又能永开不败,反复利用呢?在河北,一位为了圆残疾姐姐的梦想而踏上创业路的女子,还真独创出了清香宜人的"长生花",不仅外观漂亮,还能净化空气!且看她是怎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临军  
在大学里打3份工今年25岁的尹庆,出生在连云港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从小就爱玩电脑,上高中时已堪称"高手",邻居、同学家的电脑出了问题,他三两下就能捣鼓好。其实这些还都是小儿科,就连网上黑客攻击的那些手段,尹庆谈起来都头头是道。2005年9月,他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数学系。2008年10月,学校举行2009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尹庆以出色的数据分析和编程能力,远远超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分数,进入校队并担任队长。后来他带着自己的团队不仅拿下了杭州赛区的冠军,而且还一路杀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总决赛,在和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新同  
经商奇才,一年赚百万元黄达灵出生在海南临高县后咀村,父母一直靠打鱼为生。由于家里没钱,他只上到五年级就无奈退学,在北部湾近越南一带海域捕鱼为生。不久,黄达灵发现三亚市最大的水产码头,供应着广州水产市场90%的货源。他马上在这里租了一个档口,还花3万元买了市面上第一批大哥大,随时了解鱼市行情。一天,黄达灵得到一个消息,码头上新到一批鱼,正是广州市场上没有的。他连夜收了一车鱼,赶在开市前送到广州水产市场。生意好得出乎他的想象,3小时就赚了5万元!这让市场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迩半坡  
"第一桶金":一本小"书"赢得开门红曹志远,年仅27岁,是个85后青年。2006年,他从湖南省长沙市一所大学毕业后,在长沙一家装修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曹志远口才好,善于与人交际沟通。他腿脚勤快,谦虚肯干。他每天忙着跑装修业务,时常进出于各个楼盘和居民小区,逐渐和很多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成了熟人。销路打开之后,曹志远逐步做到装修公司营销总监的职位。两年后的一天,曹志远来到一处新楼盘小区,走进正接手管理社区的物业公司办公室。无意中,他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着几页纸,本着职业习惯,他一眼便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2000年我大学毕业后,到珠海一家电信器材销售公司服务部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绝大多数送来维修的电话机话筒、按键都很脏,造成电源接触不良,影响通话质量。只要将电话机彻底清洗干净,就能恢复正常使用。现在市面上搞手机加香美容、话机维修的店确实不少,但对电话机进行专门清洗消毒的店还真没有,我何不捷足先登去填补这一市场空白呢?脚底磨穿才接到第一笔生意由于资金问题,我的创业之旅只能从走街串巷开始,很多时候,当我好不容易敲开一户人家的门,正要说明来意,人家以为是搞推销的,马上不客气地关上了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翔宇  
"N元店",一个曾经让多少投资者魂牵梦萦的项目,时至今日,因为房租、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实体N元店几近消失。而2012年4月,武汉小伙子黄承松却将"9.9元店"搬到了网上。黄承松表示,网上"9.9元店"不是真正意义的网店,不卖货,没有物流,没有库存,而是一个商品导购平台,链接着数万家销售9.9元商品的网店(这9.9元还包括快递费用)信息。顾客只需要点击相应的产品,便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网店。准确地讲,自己提供的是一个交易平台,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米飞飞  
小试牛刀,灶坑中"抢"出百万亩山林今年48岁的孙吉林,出生在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不到20岁就参了军。因能吃苦又善钻研,孙吉林在几位工程师的指导下,不到两年就先后拿到了锅炉使用维修、车床和电气焊技术等七个专业的资格证,被总参评为"一专多能人才"。复员回到家乡,孙吉林成了香饽饽。在县能源办公室支持下,孙吉林牵头成立了县供热站。他从供暖行当人手,寻找煤的替代品,琢磨着如何降低供暖成本。后来供热站转制成民营企业,他到全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北晨  
林林总总的网店中,一家贩卖原创故事的另类小铺,以其文艺、清新、独特的气质悄然走红网络。该店出售的商品,是题目为"原来香水可以喝"、"捡垃圾的大妈"、"那些年我们租过的房子"之类的小故事,并配有精美图片。这家独一无二网店的店主不仅卖故事,还把小店打造成了一个集故事征集、寄存、贩卖于一体的多元化平台。其中一些别致的创作素材,甚至被出版社和影视机构高价买走……尽管做淘宝女掌柜刚满半年,每月的进账却高达万元以上!与人聊天获得故事来源丛平平,是一个颇具文艺范儿的80后南通女孩。2012年6月19日,丛平平专门售卖原创故事的网店在淘宝开业了,除了售卖的商品是故事这一点,小店与其他网店并无不同。而她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琴心  
丁香鱼是一种只有两三厘米长的小鱼,捕捞后1个多小时就会死掉。所以尽管它好吃,我国每年的可捕量也高达几十万吨,但在渔民眼里却是"废物"。可如今有人却别出心裁地造了一艘"巨无霸",把工厂直接"搬"到船上,在海上边捕捞边加工,半小时就能变成干货,增值20倍。如今产品已打入了国外高端市场,年盈利过亿元!传奇人物"偷师"丁香鱼生意陈善平1954年出生在浙江瑞安,从小捕鱼为生。28岁那年,他突然明白卖鱼比捕鱼更赚钱,于是就开始卖鱼。有一天,他得知厦门一家公司有一批水产想要降价处理,而这批货正是温州市场急需的,便连夜筹措40万元赶过去。陈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敬宇在湖北大学读书,他有一个门面,是学校免费给他用的。罗敬宇的店里,主要经营两种货物:美术画材,如画笔、颜料等;乐器,最醒目的是吉他。2010年起,罗敬宇和朋友一起注册了一家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有了29位员工,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14岁贩卖孔明灯"捞到"第一桶金罗敬宇是湖北十堰市人,父亲经商,母亲是小学老师。"我小时候的零花钱都要自己挣。"罗敬宇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有意地培养他的自立意识。他想要买一件衣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音  
教育乱收费是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老百姓一方面对其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无奈甚至是尴尬。那么,教育乱收费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黑洞?乱收费的理由是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教育经费不足”、“学生和家长经济上有条件并完全自愿”、“收费与招生录取无关”、“收费按规定执行并严格管理”、“收费主要用于发展教育并未装进个人腰包”等等?下面,从审计署某派出局不久前查处的A大学1886万元教育乱收费案例中可以给人们一些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喻敏  瞿明光  
深圳西部宝安区福永街道素有"凤山福水福盈地"的美誉,这里有个小村有60多座明清民居构成的古建筑群,是目前深圳乃至广东地区现存古建筑最多、最集中、面积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