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9)
2023(2101)
2022(1435)
2021(1371)
2020(1103)
2019(2501)
2018(2462)
2017(4787)
2016(2396)
2015(2667)
2014(2654)
2013(2681)
2012(2561)
2011(2252)
2010(2148)
2009(1907)
2008(1931)
2007(1808)
2006(1543)
2005(1405)
作者
(6961)
(5874)
(5822)
(5590)
(3926)
(2876)
(2581)
(2519)
(2174)
(2159)
(2149)
(2069)
(1977)
(1936)
(1835)
(1808)
(1730)
(1719)
(1660)
(1608)
(1413)
(1395)
(1371)
(1331)
(1323)
(1309)
(1301)
(1237)
(1227)
(1163)
学科
(17093)
经济(17074)
管理(8760)
(5570)
地产(5299)
(5299)
房地(5299)
房地产(5299)
城市(4415)
方法(4162)
城市经济(3952)
数学(3950)
数学方法(3942)
(3843)
企业(3843)
地方(3802)
(3492)
经济管理(3315)
中国(2829)
业经(2630)
(2630)
农业(2556)
土地(1872)
(1815)
(1809)
环境(1785)
税收(1738)
(1728)
(1655)
(1554)
机构
大学(34184)
学院(33779)
(14959)
经济(14692)
管理(13991)
理学(11723)
研究(11628)
理学院(11584)
管理学(11414)
管理学院(11358)
中国(9606)
(8161)
(7583)
科学(6576)
中心(6418)
财经(6192)
(5844)
(5474)
(5365)
(5344)
北京(5171)
(5138)
经济学(5090)
业大(5059)
财经大学(4824)
经济学院(4732)
研究所(4641)
(4474)
(4390)
(4383)
基金
项目(24558)
科学(19921)
基金(18994)
研究(17330)
(16476)
国家(16332)
科学基金(14627)
社会(12140)
社会科(11559)
社会科学(11557)
基金项目(10347)
自然(9610)
自然科(9409)
自然科学(9407)
自然科学基金(9266)
(8170)
(7806)
资助(7768)
教育(7475)
编号(6294)
(5715)
国家社会(5337)
重点(5179)
(5096)
教育部(4949)
(4932)
(4908)
人文(4824)
科研(4708)
创新(4675)
期刊
(16939)
经济(16939)
研究(10359)
中国(7164)
(6025)
(4824)
金融(4824)
学报(4563)
(4529)
科学(4517)
管理(4238)
大学(3738)
学学(3666)
财经(3310)
农业(2953)
(2884)
资源(2525)
问题(2435)
经济研究(2370)
业经(2189)
城市(2131)
理论(2075)
(2034)
技术(1959)
实践(1852)
(1852)
现代(1812)
价格(1690)
教育(1603)
国土(1545)
共检索到52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卜华  张银杰  张议丹  
自股票上市规则发布以来,许多上市公司为扭亏为盈,从而达到股票上市规则的要求,使用了各种方式。在众多的扭亏手段中,卖房是最立竿见影的方式之一。对于面临退市的上市公司来说,卖房真的能够保住公司的壳资源,改变公司退市的命运吗?本文结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从会计的角度出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施文祥  方培杰  
良好的制度设计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以往关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忽视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影响。以2020年底中国出台的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新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6—2022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退市新规施行后,A股退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平均而言,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得到抑制,净利润为负的公司抑制效果更为明显。第二,标准更严格的退市新政策对股价信息操纵空间的限制提升了股价的信息含量,是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渠道,而管理层持股也有助于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第三,新政策的效果受上市公司自身差异的影响,退市新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控股、位于高集中度行业、外部监管弱、内部治理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畅通上市企业退出机制,有利于遏制崩盘导致的股价波动。因此,加强外部监管,优化内部治理,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是业绩不理想的公司降低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游  
一、两房退市折射美国住房金融制度危机2010年6月16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两房(房地美和房利美)退市,中国相当于2.5万亿人民币的巨额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次贷金融危机将两房机构严重的资产亏损暴露后,从2008年9月份至今,这两家原本由政府隐形担保的机构变成由政府直接控制,但危机后的各种援助并没有解决两房机构的风险问题。次贷危机的爆发,与美国住房金融制度的设计密切相关,两房的退市,更是折射出美国住房金融制度已深陷危机之中。1938年,美国设立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即房利美,发行信用等级仅次于国债的公债来获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刘都生  李昊  
2010年6月16日,美国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以下简称"两房")收到了其监管机构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要求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的指令。"两房"股票退市消息一出,"两房"股价当天双双暴跌,盘中一度惨跌50%以上,收盘时两股跳水近40%,房利美股票下跌39.2%,至每股56美分,而房地美股票也下跌38.3%,至每股75美分。此外,由于"两房"此前对外发行了大量的债权,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苹  
由于我国近年土地价格和房价持续上涨,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其公允价值会远高于成本,必然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和净资产,这也为管理层规避退市风险提供了途径,满足了管理层"筹划"的需要。公允价值和成本模式两种计量方式下取得的累计净收益相同,但由于确认收益的时间不同,企业就可借此进行盈余的调节。房地产市场由于其房源的独特性(地理位置、朝向、面积、楼层、房屋结构等),几乎没有"同类",只能在"类似"的基础上进行估值了,这就给上市公司的价格调整留有了空间。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换很可能成为一些业绩不良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应引起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伟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推进 ,退出机制已是制约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就如何适用并完善证券市场退出机制来进行论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桂浩明  
有了严格的退市制度,未必能够完全解决市场所存在的弊端,但是如果没有严格有效的退市制度,市场一定会存在很多弊端早期退市政策反思在市场上一直流行一种观点,即中国股市的一大弊端就在于没有退市制度,上市公司"只生不死",导致整体挂牌企业质量不高,缺乏投资价值。严格地讲,这种说法其实似是而非,因为自中国股市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建立有相应的退市制度,而且这么多年来,也确实是有一些公司因为不再符合上市公司的要求而被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清安  
1988年,一个偏僻小村庄的放牛娃,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一名大学生。199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城市,在一所企业办的子弟学校教书,有了一个让村子里人羡慕的"铁饭碗",不再像祖辈们那样过着脸朝黄土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国瑞  
要卖房先查房国瑞近年来各地陆续把公房折价卖给了职工这对加快房改步伐促进住房商品化加快货币回笼多渠道筹集住房建设资金减轻企事业单位负担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公房出售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登新  
只有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IPO机制,才能让垃圾股的价格向地板回归,这既是市场价值的回归,更是退市制度功效的回归从理论层面讲,股市应该是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资源配置场所,它主要通过IPO体制及退市制度来实现优胜劣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然而,由于政府对A股市场的双重过度干预,造成了A股"上市难、退市更难"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退市制度形同虚设,进而严重扭曲了股价信号及股市资源配置功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远鹏  牛建军  
本文研究发现在中国证券市场并不存在应计异象,即不存在对会计应计的过度反应。但是本文发现这并非市场对会计应计进行了正确定价,而是由于亏损公司的洗大澡行为造成的,因为这一行为降低了亏损公司当期的会计应计,造成利用Sloan(1996)套利策略买入了过多的亏损公司,从而无法获得超额回报,但是当控制亏损后,中国证券市场表现出显著的应计异象。因此全样本下无法发现市场对应计的过度反应并非投资者的定价正确而是由于独特的退市监管制度。本文的证据表明检验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能仅仅从投资者行为入手,而应充分考虑到公司层面的制度背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芳云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是整个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众多规模大、效益好的公司千方百计地寻求上市却未能如愿的同时,有些已经上市的公司却因为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存在缺陷,长期业绩不佳,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等诸多原因而退市。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31家退市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从多个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以防范和控制上市公司的退市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安生  吴建丽  
主动退市重点关注退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力量失衡,强制退市则重点关注中小股东因强制退市所遭受损失的补救今年5月13日,*ST博元变更为退市博元,被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摘牌,成为自2014年11月16日启动退市新规以来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也是我国证券市场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而终止上市的公司,资本市场缺位多年的退市机制开始发力。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艺馨  
本文在近期发布的《关于完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方案》的背景下,以1998—2010年因为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的ST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样本公司在退市前三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这类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退市前三年的价值相关性呈相反的变动趋势。在退市前一年,资产负债表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而利润表的价值相关性显著降低;同时,在退市前的第二年,资产负债表的价值相关性达到了三年来的最低值,而利润表的价值相关性达到了三年来的最高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涌  
欺诈退市社会危害性严重,我国刑法的"欺诈发行股票罪"针对性不足,且责任偏轻。欺诈上市罪有独立的犯罪构成要件,应该成为独立的罪名。合理进行欺诈上市的制度设计,不必担心失去预防功效。适当拓宽适用当事人和解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受害人获得赔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