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5)
- 2023(13326)
- 2022(11138)
- 2021(9951)
- 2020(8401)
- 2019(19019)
- 2018(18502)
- 2017(34498)
- 2016(19022)
- 2015(21202)
- 2014(21186)
- 2013(20630)
- 2012(19023)
- 2011(17468)
- 2010(17576)
- 2009(16260)
- 2008(15414)
- 2007(13759)
- 2006(12341)
- 2005(11041)
- 学科
- 济(98555)
- 经济(98474)
- 管理(50899)
- 业(45798)
- 方法(40026)
- 企(35940)
- 企业(35940)
- 数学(35915)
- 数学方法(35467)
- 贸(26159)
- 贸易(26148)
- 易(25415)
- 地方(22028)
- 中国(21624)
- 农(21038)
- 学(20198)
- 财(18955)
- 业经(17237)
- 出(14328)
- 农业(14217)
- 制(14153)
- 地方经济(13924)
- 环境(13143)
- 理论(12720)
- 融(12592)
- 金融(12585)
- 技术(11783)
- 银(11783)
- 体(11732)
- 银行(11724)
- 机构
- 学院(277417)
- 大学(277085)
- 济(126414)
- 经济(124237)
- 研究(101840)
- 管理(100447)
- 理学(87318)
- 理学院(86313)
- 管理学(84427)
- 管理学院(83961)
- 中国(73990)
- 科学(62799)
- 京(57396)
- 农(54742)
- 所(53022)
- 财(52907)
- 研究所(48545)
- 业大(45726)
- 中心(44304)
- 农业(43503)
- 财经(42543)
- 江(41251)
- 经济学(40466)
- 经(38739)
- 院(36819)
- 经济学院(36457)
- 北京(35402)
- 范(33777)
- 师范(33262)
- 州(31993)
- 基金
- 项目(189303)
- 科学(147876)
- 基金(138484)
- 研究(129897)
- 家(124507)
- 国家(123583)
- 科学基金(103691)
- 社会(85368)
- 社会科(81176)
- 社会科学(81157)
- 省(74271)
- 基金项目(72086)
- 自然(68125)
- 自然科(66656)
- 自然科学(66632)
- 自然科学基金(65414)
- 划(62581)
- 教育(59931)
- 资助(57674)
- 编号(49174)
- 重点(43588)
- 发(41556)
- 部(41410)
- 创(39117)
- 成果(38757)
- 创新(36742)
- 科研(36727)
- 国家社会(36521)
- 计划(36496)
- 课题(35347)
共检索到417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晓蓉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的单要素贸易条件,是一类综合衡量技术进步、出口价格相对变动的贸易条件指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不仅包括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传统要素,还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出口考虑进来,以考察亚洲新兴经济体单要素贸易条件与出口导向型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单要素贸易条件没有导致亚洲新兴经济体陷入"贫困化增长",相反推动了大部分亚洲新兴经济体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单要素贸易条件没有对这些经济体GDP增长产生较大的破坏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凌
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过30多年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也因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减弱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甚至出现了抑制现象。本文将生产劳动力、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和技术进步等因素,考虑到要素商贸条件中,通过世行的数据表明,要素商贸条件推动了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增长。因此提出,我国在短期内没有对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模式进行根本转变的需要,且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占据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依然很大,客观公正推动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增长,将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林
2005年汇改以后中国的出口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民币升值预期综合症"造成的热钱涌入和政府因为外需不足启动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虚高,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巨大作用的出口导向型政策是否还适合于中国的未来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文章发现出口作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一段时间后的未来都是适合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出口补贴、特别优惠和税收优惠等促进出口的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应受到鼓励并继续坚持。
关键词:
中国 出口企业 贸易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魏蔚
考察了价格贸易条件对亚洲7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都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价格贸易条件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却呈现出差异性,随着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菲律宾和土耳其(1)的价格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国内物价水平反而会上升。VEC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当受到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冲击时,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的经济虽然会一时偏离长期均衡状态,但通过误差修正过程影响人均实际GDP,其经济仍将恢复均衡。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对人均实际GDP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当价格贸易条件变动造成经济不均衡时,通过误差修正过程调整物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经济会重新恢复均衡状态,但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对中国、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EC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陵 宋少华 宋泓明
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假定出口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1 978- 1 999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 ,在多变量的框架下对出口、GDP及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进行了协整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Granger因果检验就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短期内中国的出口增长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但从长期看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 ,应更多地关注国内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纵观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可以说是多数经济体保证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成功发展模式。亚洲经济体开放型增长共性经验及其增长路径表明,利用外资和外部市场仍是广大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经济起飞的可行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晏玲菊
采用价格贸易条件,考察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出口价格和其他国家价格进行比较,发现价格贸易条件不仅能解释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起反倾销,还有助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出口的低技术产品发起反倾销的价格指数原因。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价格优势” 贸易摩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桁林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绩效 1979年之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很小,外商直接投资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很大变化,年平均的进出口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GDP年均增长率约10%),利用外资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更快。利用外资促使出口增长的政策性导向十分明显,如规定外资企业外销比例、自筹流动资金比例和地区优惠政策等。出口导向使得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转向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但是,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缺乏长期增长的潜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程翔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出口导向型的争论,本文根据1977—1998 年中国的出口与GDP等统计数据,利用格氏因果性检验及协整性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性”这一假说。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联系,尽管无法发现两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足以证明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是出口导向型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出口 实证检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晓蓉 刘艳
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供给的角度,以制成品出口取代总出口作为国际贸易中技术溢出的代理变量,构建了制成品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型。利用修正的模型考察了东亚新兴经济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技术溢出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动态面板的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检验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东亚新兴经济体制成品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制成品出口确实提高了该地区的增长效率。但是金融危机后,制成品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减弱,意味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急剧下降。因此,抓住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修正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迫在眉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颖
本文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视角测算中韩两国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率,剖析两国出口贸易结构方面的变化,分产业和部门测算两国由出口贸易形成的GDP、出口贸易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单位出口贡献系数、出口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研究显示中韩双边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只在少数部门发生,中韩在贸易领域间合作空间很大。中韩两国应注意贸易结构内部的变化,尤其要转变主要贸易部门的结构,这对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更新升级,使出口增长正向拉动经济增长会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谢锐 赵果梅
在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和产品内分工正在快速深化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出口贸易国内增加值的视角提出测算出口贸易对GDP形成的贡献率,出口贸易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以及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方法,进而利用WIOT数据库数据测算了出口贸易对中印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的贡献率呈上升态势,但单位出口产生的国内增加值呈下降趋势,出口规模扩大是出口贸易对中印GDP形成贡献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印度出口增长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增大的拉动作用明显大于对印度经济增长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陈晓莉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 汇率制度 亚洲经济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