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6)
2023(7715)
2022(6537)
2021(6163)
2020(5186)
2019(11827)
2018(11800)
2017(20718)
2016(12298)
2015(14296)
2014(14701)
2013(14008)
2012(13270)
2011(12167)
2010(12405)
2009(11471)
2008(11380)
2007(10769)
2006(9515)
2005(8871)
作者
(41517)
(34262)
(34236)
(32516)
(21993)
(16827)
(15622)
(13469)
(13308)
(12667)
(11955)
(11667)
(11598)
(11502)
(11199)
(10757)
(10468)
(10283)
(10180)
(9965)
(9038)
(8883)
(8756)
(8094)
(7991)
(7935)
(7848)
(7490)
(7368)
(7234)
学科
(37992)
经济(37897)
管理(32700)
(27206)
(22814)
企业(22814)
(14837)
方法(13661)
(13484)
中国(12752)
(12442)
(12200)
数学(10724)
数学方法(10495)
(10221)
理论(9917)
业经(8901)
(8836)
银行(8773)
(8439)
(8214)
金融(8207)
教育(7902)
地方(7642)
农业(7415)
体制(7243)
(6853)
财务(6817)
财务管理(6777)
(6747)
机构
学院(175624)
大学(175477)
研究(68738)
(57753)
经济(55969)
管理(53512)
中国(51439)
科学(48322)
(45149)
理学(44037)
理学院(43335)
管理学(42050)
管理学院(41761)
(39906)
(39333)
农业(36110)
研究所(35656)
业大(33562)
(31215)
(31068)
中心(30583)
(27542)
(25278)
北京(25254)
技术(25251)
(24537)
(24022)
师范(23508)
农业大学(22834)
财经(22776)
基金
项目(113199)
科学(83619)
研究(76615)
基金(76578)
(71576)
国家(70932)
科学基金(56106)
(46984)
社会(42379)
(40215)
社会科(39531)
社会科学(39521)
自然(39237)
基金项目(39121)
自然科(38224)
自然科学(38200)
自然科学基金(37504)
教育(36841)
资助(33041)
编号(31700)
成果(28201)
重点(27292)
课题(25145)
计划(24610)
(24113)
(23288)
科技(23271)
(22945)
科研(22445)
创新(21583)
期刊
(74260)
经济(74260)
研究(52729)
中国(47160)
学报(43825)
(42176)
科学(33660)
大学(31129)
学学(29444)
农业(27827)
教育(27632)
(26657)
管理(22006)
(17314)
金融(17314)
技术(15250)
(14302)
业大(13146)
(12146)
业经(12113)
财经(11858)
农业大学(11148)
经济研究(11148)
(10243)
图书(9805)
问题(9299)
科技(9155)
林业(9118)
职业(8558)
(7767)
共检索到286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美荣   邓洪刚   邢明威   加晶   周广航   龙菲平   吴星宇   王谝   隋丽英  
本研究以商业化生产的湛江等边金藻、三角褐指藻和破囊壶菌干粉为强化剂,探究其对高密度卤虫幼体短期营养强化的条件,并在最适条件下分别强化美国大盐湖和乌兹别克斯坦咸海两个品系的卤虫幼体,探究两种单胞藻和破囊壶菌对不同品系卤虫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湛江等边金藻,在不同强化剂量(0.05、0.1、0.15和0.2 g/L)和不同强化时间(12、18和24 h)条件下进行高密度卤虫强化(150、200和250 ind./mL),强化后卤虫存活率均在85%~90%,且随强化时间的延长和强化剂量的增加,卤虫个体体长和总生物量有所增加。考虑到育苗场对卤虫个体大小的要求和可操作性,建议卤虫幼体最佳强化密度为150~200 ind./mL,微藻强化剂量为0.1~0.2 g/L,强化时间为12~24 h。卤虫n-3 HUFA强化效果与强化剂种类和卤虫品系密切相关。对于大盐湖卤虫而言,强化三角褐指藻和湛江等边金藻强化的卤虫幼体EPA含量分别为7.39 mg/g dw和3.20 mg/g dw,与初孵卤虫EPA含量1.63 mg/g dw相比显著增加;对于咸海卤虫幼体,与初孵卤虫EPA含量14.35 mg/g dw相比,两种单胞藻强化的卤虫幼体EPA有所增加(分别为17.59 mg/g dw和17.26 mg/g dw),这与咸湖卤虫幼体中较高的EPA本底含量有关。强化两种单胞藻对两个品系卤虫的DHA含量没有显著提升作用,但破囊壶菌强化咸海卤虫幼体的DHA含量达到2.31 mg/g dw,这与破囊壶菌本身较高的DHA含量(115 mg/g dw)有关。本研究为开发单胞藻营养强化剂和高密度短期卤虫营养强化技术在水产育苗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国芝  姚妙兰  鲁璐  姜瑞  吴万浩  谭洪新  
研究了在悬浮式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养殖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细菌悬浊液孵化卤虫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生物絮凝体悬浊液孵化卤虫的存活率均高于人工海水孵化组,且卤虫个体长度(953.41±55.64)μm大于人工海水孵化组的卤虫个体长度(916.31±73.43)μm。生物絮凝体悬浊液孵化的卤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12.00%±1.28%)和(1.72%±0.07%),均高于人工海水孵化的卤虫。本研究认为,利用养殖固体废弃物生产的生物絮凝体可以用来营养强化卤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跃群  陈爱华  张雨  闫生荣  王小红  陆德祥  
为研究在培育水产经济动物苗种过程中投喂的营养强化的卤虫幼体,以促进苗种生长及提高存活率,本研究以卤虫(Artemiasp.)为研究对象,利用镜检、凯氏定氮和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卤虫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体长、蛋白质以及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并选择采用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和小球藻(Chlorella pyenoidosa)强化营养卤虫幼体(三龄期),检测了投喂24h和48h后卤虫幼体体长、蛋白质、EPA和DH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卤虫幼体的发育,EPA含量在120h时显著降低;3种微藻能促进卤虫幼体的生长,但不能提高其蛋白质含量;微藻强化48h后,可以提高卤虫幼体EPA含量。上述结果说明微藻营养强化有利于提高卤虫幼体生长和EPA含量,其中以扁藻的强化效果最为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霓  江涛  江天久  吕颂辉  桓清柳  
为研究2009年10月下旬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赤潮对养殖鱼类及水体中其它生物的影响,实验以卤虫幼体、金鼓鱼苗和凡纳滨对虾苗作为受试生物,在赤潮现场测试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鱼苗和虾苗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24 h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C50(半致死浓度)为9.55×104/mL,藻密度为2.5×103/mL的双胞旋沟藻对卤虫幼体的LT50(半致死时间)为48.5 h。60 h内该赤潮水体对鱼苗和虾苗的存活无不利影响,卤虫幼体和金鼓鱼苗均可摄食双胞旋沟藻,卤虫幼体对双胞旋沟藻的摄食率低。研究表明,双胞旋沟藻赤潮水体对卤虫幼体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在低藻密度条件下,卤虫幼体能以该藻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东  梁文化  赫磊  赵春芳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赵凌  姚姝  周丽慧  路凯  王才林  
【目的】水稻粒型是与产量直接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挖掘新的水稻粒型相关基因,对揭示水稻粒型调控的遗传机理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水稻粒型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以极端粒型差异的粳稻TD70和籼稻Kasalath,以及杂交构建的186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亲本和RIL株系进行深度测序。统计186个RIL基因型数据,利用滑动窗法(SNP/InDel数目为15),将窗口内SNP/InDel信息转换成窗口的基因型,预测染色体上的重组断点构建RIL群体的BinMap遗传图谱,结合2年的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的表型数据,运用QTL IciMapping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RIL群体的4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了一张包含12 328个Bin标记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该图谱各染色体Bin标记数为763—1 367个,标记间平均物理距离为30.26 kb。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4个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近正态连续分布,且2年间的变化趋势相似,符合QTL作图要求。2018年对粒长、粒宽、粒厚及千粒重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40个粒型QTL,其中,粒长12个,粒宽9个,粒厚8个,千粒重11个,2019年对粒长、粒宽、粒厚及千粒重进行QTL分析,检测到56个籽粒相关的QTL,粒长15个,粒宽11个,粒厚13个,千粒重17个。分析定位到的96个粒型QTL位点,连续2年都能检测到的QTL位点有11个,其中7个为已克隆的粒型基因位点,4个为未知的新位点,分别分布于第1、3、4、5染色体上,分别为粒长qGL-1-2和qGL5-2、粒厚qGT-3-2、粒宽qGW-4-1。【结论】构建了一张包含12 328个Bin标记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解析大粒粳稻资源的粒型基因,获得了qGW-4-1、qGL5-2、qGT-3-2、qGL-1-2等4个新的粒型QTL,可用于后续粒型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研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慧贤  隋丽英  
通过投喂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聚β-羟基丁酸酯PHB(0,50,100,150,200,400和800 mg/L)和不同强化培养时间(24 h,48 h和72 h)对卤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实验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将不溶于水的PHB粉末分散成颗粒较小的均匀悬浮液(直径为10~50μm),并按上述浓度投喂初孵卤虫。卤虫无节幼体初始密度为100个/200 mL。结果表明,当PHB浓度为100 mg/L时,卤虫成活率显著高于其它组,且成活率随PHB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24 h卤虫成活率明显高于48 h和72 h(P<0.05)。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静  秦帮勇  于朝磊  常青  
通过投喂经蛋氨酸及裂壶藻强化的卤虫,研究其对半滑舌鳎稚鱼(初始体长1.67±0.14cm)生长性能、主要消化酶活性(淀粉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胆囊收缩素(CCK)、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浓度的影响。试验设3个实验组(蛋氨酸组、裂壶藻组和蛋氨酸加裂壶藻组),分别投喂经蛋氨酸、裂壶藻及蛋氨酸+裂壶藻强化的卤虫,对照组投喂未经强化的卤虫。试验进行16d,每4d取样1次。结果显示,裂壶藻组的体长和体重在试验结束时处于最高水平,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长在12d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裂壶藻组碱性磷酸酶活力在16d时显著高于蛋氨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春琳  尹飞  王武  
用扁藻、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3种方式处理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黑斑口虾蛄幼体,对各组黑斑口虾蛄幼体消化酶活力和抗逆性差别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鱼油+酵母"强化的幼体对氨氮、福尔马林、饥饿和盐度的耐受性均强于对照组。经过扁藻和"鱼油+酵母"强化的第Ⅲ相幼体脂肪酶活力是对照组的3倍,经过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的仔虾蛄幼体脂肪酶活力较高。在第Ⅲ相幼体中淀粉酶活力为扁藻>酵母>对照>"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中酶活力为扁藻>对照>酵母>"鱼油+酵母"强化。在酵母强化第Ⅲ相幼体和对照组仔虾蛄中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第Ⅲ相幼体对照组的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均为最高,而"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幼体的胃蛋白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向宇  陆仁后  
本文研究了葡萄糖、蔗糖和甘油三种冷冻保护剂在不同浓度下对卤虫无节幼体的冷冻保护作用。研究表明用20%甘油进行保护,无节幼体在-30℃下耐受9-10分钟,存活率高达86.4%,对照组冷冻至-30℃则全部死亡。本文还研究了浓度为20%的甘油、DMSO和甲醇对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 状幼体的冷冻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用20%甲醇保护的蚤状幼体当冷冻至-24℃时存活率仍有75.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雪  焦利民  董婷  
对比研究高密度城市和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有助于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以人口超过100万的12个中国城市、9个美国城市为样本城市,采用圈层分析法和反S方程,对比分析1990、2000和2014年以中国为代表的高密度城市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低密度城市的蔓延特征。结果表明:①同等人口规模下,中国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小,但土地扩张速度快。中国和美国城市的土地扩张分别主要发生在郊区和城市内部。②中国城市相对更为紧凑。高密度松散的城市土地扩张趋于紧凑,低密度城市蔓延程度在降低。③高、低密度城市的总体人口密度都呈下降趋势。高密度的中国城市尽管空间形态更紧凑,人口密度下降得较快,有必要遏制中国的城市蔓延趋势。④空间紧凑的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得较慢;蔓延和紧凑的空间增长使高密度城市的人口密度下降变快和变慢,而对低密度城市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爱香  王一淇  姜辉  郑旭  李宗军  
为实现湖南芥菜发酵菌种的高密度培养,以感官评分和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从自然发酵湖南芥菜中筛选出合适作芥菜发酵剂的LA与R6组合混合菌种和R2单一菌种。采用Plackett–Burma从11种营养物质中筛选出葡萄糖、硫酸铵、胰蛋白胨、牛肉膏为LA与R6混合菌种的主要增殖物质;乳清粉、硫酸铵、胰蛋白胨、酵母浸出粉为R2菌种的主要增殖物质。通过布列可特—博曼(Plackett–Burma)设计方法和正交试验,得出LA与R6混合菌种培养基最优配方是葡萄糖3%、牛肉膏1.5%、硫酸铵0.5%、胰蛋白胨1%,pH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婷  曾坚  
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基于亚洲国家人口众多且对城市空间诉求增大的紧迫性,分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特征,结合东方自然观重新审视欧洲式"低密度宜居"的片面性,阐述亚洲都市形态应走高密度紧缩模式,协调人地关系,拒绝"摊大饼"式的低密度城市蔓延,探析高度昌盛的远东古老文明与西方现代主义如何发生碰撞,随之交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占欣  李素梅  谢永军  
高密度集约化网箱养鱼,已成为我国大水面渔业、特别是水库渔业广泛采用的养殖形式。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大水面的效用,使网箱养鱼适合一般家户,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研究。本研究的特点是箱体小、设置投饵管和食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陶亮  王艺臻  陈宇宽  陈义华  牛东红  
以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密度(60粒/m~(2)和120粒/m~(2))和盐度(20和30)对缢蛏渗透调节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实验持续72h,检测了缢蛏血淋巴Na~(+)浓度、K~(+)浓度,肝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鳃组织中Na~(+)/K~(+)-ATPase活性、钠氢逆向转运蛋白(Na~(+)/H~(+) antiporter)和膜泡质子泵(V-ATPase)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密度和盐度对缢蛏血淋巴Na~(+)浓度、K~(+)浓度无显著交互影响作用(P > 0.05),高盐组Na~(+)浓度、K~(+)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实验12h和24h时,密度和盐度对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 < 0.05),并且高盐度组和高密度组Na~(+)/K~(+)-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在各时间点,各实验组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密度和盐度对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 < 0.05);高盐度组和高密度组Na~(+)/H~(+) antiporter基因和V-ATPase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由此可见,高密度和高盐度对缢蛏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水平具有显著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究海水贝类对密度和盐度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