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
2023(255)
2022(240)
2021(210)
2020(171)
2019(410)
2018(354)
2017(647)
2016(379)
2015(424)
2014(403)
2013(476)
2012(447)
2011(424)
2010(440)
2009(464)
2008(338)
2007(297)
2006(256)
2005(257)
作者
(1148)
(1088)
(1021)
(927)
(642)
(481)
(454)
(443)
(377)
(375)
(362)
(349)
(334)
(322)
(321)
(315)
(314)
(311)
(303)
(276)
(260)
(252)
(251)
(244)
(244)
(233)
(225)
(217)
(217)
(216)
学科
(1910)
经济(1910)
管理(932)
方法(916)
(896)
数学(826)
数学方法(812)
(644)
企业(644)
中国(602)
(566)
(477)
(457)
贸易(455)
(443)
收入(431)
(399)
技术(364)
(359)
情报(348)
国民(343)
地方(343)
研究(339)
分析(303)
(303)
资料(301)
情报资料(300)
国民收入(288)
农业(284)
(282)
机构
大学(6397)
学院(6149)
(2684)
经济(2640)
管理(2343)
研究(2226)
理学(2051)
理学院(2020)
管理学(1974)
管理学院(1961)
中国(1685)
(1500)
科学(1491)
(1263)
(1120)
财经(1033)
研究所(1021)
(958)
经济学(957)
中心(933)
(891)
师范(883)
北京(882)
(882)
经济学院(882)
(855)
业大(827)
(826)
财经大学(794)
师范大学(751)
基金
项目(4285)
科学(3578)
基金(3422)
(3056)
国家(3040)
研究(2888)
科学基金(2688)
社会(1945)
自然(1877)
社会科(1874)
社会科学(1874)
自然科(1853)
自然科学(1852)
自然科学基金(1815)
基金项目(1801)
(1385)
资助(1382)
教育(1316)
(1273)
编号(1172)
(1010)
成果(947)
重点(907)
国家社会(877)
教育部(873)
(825)
人文(809)
大学(806)
科研(796)
中国(784)
期刊
(2908)
经济(2908)
研究(1892)
学报(1180)
科学(996)
中国(980)
(896)
管理(848)
大学(846)
学学(749)
(690)
经济研究(566)
财经(543)
图书(520)
(465)
(463)
金融(463)
情报(457)
技术(455)
教育(449)
(430)
农业(425)
问题(422)
业经(363)
国际(360)
理论(339)
统计(336)
书馆(329)
图书馆(329)
资源(320)
共检索到9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闵超  Ying Ding  李江  孙建军  
引文是连接科学知识的重要线索,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知识产生、交流、转化乃至创新规律的金钥匙。引文不只是静态的统计分布,同时也是处于复杂科学系统中的动态增长过程。本文将引文理解为一种扩散过程,从多个维度重新审视引文扩散过程及其基本要素、量化方式与增长机理。引文扩散体系中至少包含以下要素:时间环境、首次被引、引文高峰、最终引文数量、引文累积速度、引文生命周期、文献网络/生态系统,以及引文起飞。引文在微观结构上以引文级联为基本单元,从引文感染性与引文流行性两个维度进行扩散,有广播型与感染型两种典型扩散方式。引文扩散模式的巨大差异性源于其内在机理的作用,对于优先连接机制、老化机制与适应性机制以及创新机制与模仿机制的认识与进一步探索,将有助于对引文扩散进程的理解。对引文扩散的探讨对于科研评估、科学预测、科技政策制定等科技活动具有潜在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平  宫旭红  张庆昌  
本文基于引文分析法,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归结为知识存量累积效应、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并借助LP方法及CSCD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由国际引文带来的技术知识扩散有利于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知识存量累积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较为显著,而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内生门限方法进一步将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研发水平等吸收能力变量纳入分析框架,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吸收能力跨过一定门槛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效应将显著提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贵淑婷  彭爱东  
文章基于专利引文网络构建了多指标的技术扩散速度测度方法,该方法可以对技术扩散速度进行量化并反映其演化过程,同时以2000—2012年中国在美国专利数据库(USPTO)获得授权专利最多的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领域为实证对象对该领域的技术扩散速率进行了测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齐丹丹  
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人力资本水平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量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与同质型人力资本,以我国地区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不同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且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也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增值效应,二者之间存在互动的良性循环。就人力资本的进一步分类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之间已经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但由于同质型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其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之间尚未形成互动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齐丹丹  宫旭红  
本文分析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技术创新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量与技术创新产出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以我国29个地区2002-2008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总体上,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已经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而就各技术创新层次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与消化吸收模仿创新之间具备相互促进能力,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尚未有效发挥对自主创新的提升作用,简单模仿创新也并未促进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均平  李小涛  
在构建国内知识图谱研究论文的引文网络的基础上,挖掘网络中每篇文献的期刊、机构、作者、关键词信息,从上述4个层面来整合、细化引文网络,并引入时间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由科技管理领域扩散到图书情报领域,进而推广应用于教育学等学科领域。我国的知识图谱研究沿着理论介绍—方法研究—应用推广的路径不断发展深化。研究表明引文网络挖掘和时序分析可有效揭示知识的扩散与演进过程。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星  谭旻  余小萍  闫现洋  叶鹰  
以CNKI收录的2001—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8,805,762条引文记录为基础数据,构建82个文科领域的引文网络,用于定量刻画我国文科领域的知识扩散,并将其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中的部分领域是重要的知识源;在知识扩散的核心—边缘结构中,2/3的核心节点来源于经济管理学科;图书情报学是15个核心文科领域之一,在21世纪初展现出良好的学术活力。图3。表2。参考文献5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冰   丁堃   孙晓玲   江文森  
[目的/意义] 科学论文向技术领域扩散对技术的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论文在技术领域的扩散速度参差不齐,扩散速度的快慢是否影响产生的扩散效果尚不清晰。[方法/过程] 文章利用专利引用论文的引用关系,以1980—200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论文和1980—2020年USPTO数据库的授权专利作为核心数据集,通过论文被引速率和首次被引间隔测度论文向技术领域的扩散速度,通过扩散产生的技术影响强度和技术影响广度综合测度扩散效果,并添加被引间隔和被引速率的交互作用,分析论文扩散速度与扩散效果的关系。此外,选择被专利持续引用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扩散时期的扩散速率与扩散效果的关系。[结果/结论] 研究表明,论文整体扩散速率不断上升;扩散速率与技术影响强度和广度均呈现倒U形关系,被引间隔与技术影响强度和广度均呈现U形关系;被引间隔对扩散速率与扩散效果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此外,在不同扩散时期,早期和中期的扩散速率与技术影响强度和广度呈现倒U形关系,而中后期扩散速率与技术影响强度和广度呈现U形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芳芳  
关键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孙冰  徐晓菲  苏晓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专利引用数据的变化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技术扩散现象。本文选择手机芯片技术为研究对象,根据其1990—2015年的专利数据构建了手机芯片技术专利引文网络,对该网络分别进行了整体网络特征、度分布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网络拓扑参数确定了专利引文网络的核心专利,识别了手机芯片专利的技术扩散主路径,并进一步基于随机游走的中介中心度(BCRW)算法完成了对专利权人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甄别研究。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闵超  张帅  孙建军  
科学知识借助引用关系发生动态扩散,客观记录科学发展与演化的轨迹。由于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孤立的观点看待科学知识的影响与价值往往得到的是片面的感观。本文从联系的视角观察科学知识产出,尝试通过被引、引用、文献耦合与共被引等文献关系为单篇论著构建引文扩散网络,探讨"文献嵌入网络"的概念、测度方式及其在引文扩散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案例分析显示,科学知识的形成相伴于科学知识网络的发展,同时也受到这个网络的影响:科学知识向科学领域的扩散,遵循从核心领域向周边领域的扩散模式;施引文献可以揭示目标文献中没有显式呈现的信息;四种文献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相当程度的重合,引文扩散过程显示出知识的"黏滞性"与非常明显的"小世界"特征。对科学产出的扩散网络进行量化有助于为全面评价其价值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兰  
技术扩散理论是19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国内外技术扩散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动态进行回顾,论述了相关研究在扩散尺度、影响因子、类型、路径、模型、方式与效应、学术流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局限,建立了以上各方面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构建了技术扩散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及核心内容,并指出了近年来在微观尺度研究上对技术权力现象进行关注的新发展动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开明  万君康  
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漏损和失真决定了高度个体化的隐性知识很难转移这一特点 ,而显性知识却能够借助编码来克服转移中的漏损和低效率。无论是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 ,在转移过程中都有成本发生 ,成本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 ,而且还取决于接受者的天赋和后天的知识积累 ,不同的人在获取不同的知识方面存在着比较优势或劣势。知识的转移能否实际发生 ,关键在于接受者能否获得足够的动力和激励 ,而动力和激励最终来源于产出的增加及其分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彦福  苏津津  
技术扩散是技术经济系统进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之,技术扩散研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同步电动机失步保护及不减载自动再整步”(以下简称SBZ)技术为实例,以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互印证的方式,研究其扩散的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从中得出有关预测结果和分析结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施冬健  张黎  
聚集效应是因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而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本质上是两种力量的作用:一方面聚集经济作为空间聚集的吸引力推动着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聚集不经济则作为排斥力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聚集和规模扩大。城市是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组合的空间景观,是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过程与结果,总是处于集聚力与扩散力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