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2)
2023(5056)
2022(4633)
2021(4277)
2020(3969)
2019(9524)
2018(9449)
2017(18455)
2016(10495)
2015(12072)
2014(12567)
2013(12709)
2012(12131)
2011(11159)
2010(11172)
2009(10605)
2008(10846)
2007(10071)
2006(8424)
2005(7603)
作者
(33657)
(28540)
(28332)
(27149)
(18054)
(13837)
(13119)
(11220)
(10613)
(10169)
(9654)
(9524)
(9213)
(9085)
(9057)
(9008)
(8950)
(8464)
(8335)
(8149)
(7312)
(7026)
(7007)
(6494)
(6468)
(6437)
(6408)
(6371)
(5901)
(5887)
学科
(45732)
经济(45689)
管理(27679)
(27438)
方法(25249)
数学(22719)
数学方法(22491)
(21692)
企业(21692)
(12575)
(11778)
(11245)
中国(10079)
(8846)
贸易(8846)
(8576)
地方(8398)
农业(8087)
(8079)
业经(8002)
(7493)
财务(7477)
财务管理(7454)
(7281)
企业财务(7031)
(6472)
银行(6437)
理论(6357)
(6233)
金融(6230)
机构
大学(160783)
学院(158559)
(63733)
经济(62260)
管理(58705)
研究(55414)
理学(50516)
理学院(49920)
管理学(48860)
管理学院(48571)
中国(41076)
科学(37089)
(34454)
(34436)
(30398)
(28941)
业大(28209)
研究所(27832)
农业(27581)
中心(25997)
(24909)
财经(23254)
北京(21698)
(20948)
(20118)
经济学(19889)
师范(19854)
(19390)
(19339)
经济学院(18172)
基金
项目(104532)
科学(79598)
基金(74225)
研究(71938)
(66161)
国家(65640)
科学基金(54104)
社会(43363)
(41694)
社会科(41029)
社会科学(41012)
基金项目(39497)
自然(36380)
自然科(35487)
自然科学(35470)
(35255)
自然科学基金(34831)
教育(33333)
资助(31648)
编号(29368)
成果(24321)
重点(23992)
(23124)
(22329)
(21126)
计划(21120)
科研(21025)
课题(20312)
创新(19904)
科技(19185)
期刊
(67023)
经济(67023)
研究(42415)
学报(31219)
(30396)
中国(29165)
科学(26002)
(23540)
大学(22321)
学学(21248)
农业(20243)
管理(18424)
教育(13985)
技术(13456)
(12850)
金融(12850)
财经(11504)
(11192)
业经(10704)
经济研究(10702)
(9807)
问题(9513)
(9075)
统计(9037)
理论(8684)
技术经济(8625)
业大(8083)
实践(7990)
(7990)
(7875)
共检索到229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桂荣  杨秦  叶鹰  
[目的]采用单篇专利h指数与专利迹评价单篇专利,寻求一种评价专利客体技术绩效或质量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作为数据源,选取补骨脂素(psoralen)、青蒿素(artemisinin/artemisinine)、甜叶菊甙元(steviol)、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人参皂苷(ginsenoside)和黄连素(berberine)这6种中药有效成分的h-core区专利为样本集,探讨各样本集中单篇专利的专利迹T_1、T_2与h指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专利迹T_1、T_2与单篇h指数强相关,均可作为有效测度单篇专利技术绩效的指标。该方法既为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专利提供参考,也为筛选高影响力专利提供客观依据。[局限]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的专利量规模较小,故只能进行小样本集研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仲山民  田荆祥  吴美春  黎章矩  
对浙江省4种雀梅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分析表明:雀梅所含的生物碱以大麦碱为主;雀梅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以及大麦碱含量均以刺藤子为最高,以钩刺雀梅藤为最低。它们的含量次序都是刺藤子、雀梅藤、梗花雀梅藤和钩刺雀梅藤,而且种间差异极显著。4种雀梅所含大麦碱和其他生物碱都主要存在于地下部分,其中须根中含量最高,主根中次之,而地上部分所含的量很少。经检验,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两者间也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潘玮  孙伟伟  张世玉  王伟  
中药专利是中药产业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挖掘,将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中药企业产生重要意义。研究运用CitespaceⅢ软件对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专利分析方法应用于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探测,并绘制了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和聚类分布可视化图谱。通过对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中药专利分析研究在整个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药专利分析研究,一方面根据中药专利分析研究热点,对现有的中药专利分析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另一方面,参考和借鉴专利分析方法在其它医药领域的研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喻卫武  黎章矩  曾燕如  戴文圣  
为明确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审定品种主要药用有效成分,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一步筛选最符合栽培目标的品种。采集了应用产量指标选育的9个山茱萸品种母株完熟果实,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良种的主要有效成分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并依据药用有效成分进行了品种质量比较。结果表明:八月红、琅红、永安、里高、先锋、太平、玉柱红、大金枣和淳86等9个良种马钱素、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5.920~13.260,1.013~4.771,0.149~1.305 g.kg-1,综合3个主要有效成分评价品种质量以琅红和淳86为最佳。得出山茱萸品种药用有效成分具有不一致性,粗步选择出琅红和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文荣  李忠义  崔美香  刘在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绍平  王馨  刘有贵  谷安宇  杨斌  李林玉  杨丽英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43份灯盏细辛资源的6个数量性状与产量、品质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灯盏细辛单株干重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花数>株高;野黄芩苷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丛芽数>冠幅>花数>基生叶高度>株高;总咖啡酸酯含量与各数量性状关联度的大小顺序为叶数>冠幅>基生叶高度>丛芽数>花数>株高。建议将叶数、冠幅、丛芽数、基生叶高度作为灯盏细辛单株选择的重点标识性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显滨  陈雨  苏喆  
对中药复方专利的侵权如何进行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的难题和人们争论的焦点,存在着比例说,有效部分说等等不同观点。新中药复方在现有的中药复方专利基础上进行的药量加减、药味的部分替换或全部替换,如果能在显著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作用新的部位、适应新的病症、作用同一病症的不同类型等任何一方面有所突破,就应当认定该复方对中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非显而易见性",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有创造性,不构成对现有中药复方专利的侵权,反之,则应该认为存在侵权行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鹰  
中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是许多中药还没有技术标准或标准尚未得到国际上的承认,中国需要结合中药的技术特点,提高中药的技术含量,建立中药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中药专利审查指南,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中药的专利保护与国际接轨,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素平  寇翠翠  金金  袁红梅  
[目的/意义]以专利信息为基础基于全新视角提出一种预测颠覆性技术的方法,帮助企业提前作出战略布局,抓住市场机遇。[方法/过程]首先对收集的专利数据构建专利相似矩阵;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对专利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并筛选出离群专利;然后根据离群专利主分类号划分技术组合,并对各技术组合命名;最后从知识关联性、技术潜力和市场潜力三个维度评估技术组合,并运用孔多塞投票法预测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将该方法运用于中药领域,以2008—2012年中药专利为预测区间,结果表明技术组合D代表的中药化学成分、含量、制剂的检测方法有望成为颠覆性技术,随后以2013—2017年专利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唐洁  郭生豫  李昌珠  李永进  吴敏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栀子苷含量最高,平均可达10.44 mg/g,其次是藏红花素,为9.4 mg/g,绿原酸为1.74 mg/g,栀子酸含量最少,平均仅为1.15 mg/g;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0,但遗传力均比较小,表明供试的4种黄栀子品种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分化能力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性状及冠幅与果实有效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表型性状及单株果数与果实有效成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严婧  李亚梅  贺福元  谭茜  章莹  黄杰  谢雪姣  廖端芳  吴萍  
为了给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评价与筛选提供参考,以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为例,在单因素、正交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一种新的提取工艺评价方法——相似度价比法,采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其相似度价比,结合提取得率和生产成本,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应用相似度价比法分析得到的铁皮石斛多糖酶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30,纤维素酶浓度为1.2%,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 h。文中认为,相似度价比法综合考虑了提取得率和经济效率,是评价和优选高效率低成本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一种新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金修哲  何雷  程相朝  张春杰  余祖华  韩海锋  杨丹芳  梅京京  李银聚  
【目的】为探讨连翘苷等6种中药成分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作用机制,明确其体外抗病毒作用效果,为抗TGEV的药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观察法相结合,测定连翘苷、连翘苷元、绿原酸、咖啡酸、丁香酚、丹皮酚6种中药成分不同浓度下对猪睾丸细胞(ST)的毒性作用,通过观察细胞CPE情况,确定药物对细胞作用的最大安全浓度;同时测定病毒的TCID_(50),用细胞维持液配成100·TCID_(50)病毒悬液备用;将6种药物在最大安全浓度范围内连续2倍倍比稀释后,分别采用先感染病毒后加药、先加药后感染病毒、药与病毒混合后感染细胞3种不同作用方...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雁青  江源  张文涛  马涛  闫世军  李智  张文生  
为研究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与配比方式在地区间的分异规律,并得出中国野生黄芩的主要分布类型,本研究在全国实地采样,用HPLC分析了35个样地共353份野生黄芩样本的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以测得的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与配比方式为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我国野生黄芩进行对比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①黄芩有效成分的含量与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我国野生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地域差异,地理环境接近的区域生长的黄芩质量比较相似;②就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而言,我国的野生黄芩可分为二大类,其中C1型黄芩的有效成分含量低,主要分布在冀北山地、辽东低山丘陵、内蒙古地区和东北地区,C2型黄芩的有效成分含...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健  李燕萍  
相比专利申请权的转移与专利实施许可,基于专利权转移的高校专利转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知识产权网中专利法律状态中的专利权转移信息,对专利转化量排名前10位的高校进行受让人分析,发现高校专利转化存在巨大增长潜力。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高校专利转化的三种有效模式:地校模式、队企模式和科技中介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红  常飞  
从有效专利、有效发明专利、有效专利布局、专利维持年限的角度,客观分析我国的专利现状,发现虽然中国技术创新活跃、专利数量庞大,但在技术含量、市场价值、核心技术的掌控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创新能力差、行政激励过度、宣传不到位和公众专利意识低下是导致专利制度没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并针对问题给出改进建议,以利于专利真正回归到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本质上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