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2)
- 2023(6276)
- 2022(5242)
- 2021(4541)
- 2020(3509)
- 2019(7921)
- 2018(7733)
- 2017(13870)
- 2016(7842)
- 2015(8808)
- 2014(8851)
- 2013(8809)
- 2012(8700)
- 2011(8087)
- 2010(8292)
- 2009(7459)
- 2008(7364)
- 2007(6707)
- 2006(6211)
- 2005(5829)
- 学科
- 济(37214)
- 经济(37178)
- 业(18495)
- 管理(17330)
- 地方(16322)
- 中国(14669)
- 企(12422)
- 企业(12422)
- 农(12090)
- 业经(9884)
- 地方经济(9425)
- 发(8696)
- 农业(8645)
- 学(8543)
- 融(7689)
- 金融(7689)
- 银(7520)
- 银行(7500)
- 方法(7437)
- 行(7373)
- 环境(6886)
- 发展(6507)
- 展(6485)
- 贸(6243)
- 贸易(6231)
- 制(6104)
- 技术(5947)
- 易(5916)
- 数学(5797)
- 数学方法(5732)
- 机构
- 学院(114729)
- 大学(110987)
- 研究(48922)
- 济(44278)
- 经济(43231)
- 中国(36333)
- 管理(35818)
- 科学(32760)
- 理学(29206)
- 理学院(28709)
- 管理学(28091)
- 农(28008)
- 管理学院(27889)
- 所(27222)
- 京(25800)
- 研究所(24622)
- 农业(22120)
- 中心(21377)
- 财(20156)
- 江(19998)
- 业大(19642)
- 省(18138)
- 范(17592)
- 院(17501)
- 师范(17316)
- 北京(16845)
- 州(16374)
- 技术(16040)
- 科学院(16019)
- 财经(14682)
- 基金
- 项目(72101)
- 科学(55688)
- 研究(51586)
- 基金(49074)
- 家(44262)
- 国家(43818)
- 科学基金(35838)
- 省(31619)
- 社会(30511)
- 社会科(28844)
- 社会科学(28839)
- 划(26219)
- 基金项目(25377)
- 自然(23177)
- 发(23038)
- 教育(22794)
- 自然科(22572)
- 自然科学(22568)
- 自然科学基金(22126)
- 编号(20818)
- 资助(19397)
- 发展(18250)
- 展(17906)
- 成果(17510)
- 重点(17259)
- 课题(16635)
- 创(15331)
- 计划(14994)
- 创新(14389)
- 部(14074)
共检索到196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娜 霍继革 王航宁 邵明瑜 张志峰
Vasa基因编码DEAD-box家族成员中一种ATP依赖的RNA解旋酶,是决定生殖系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采用同源克隆策略及SMART-RACE技术,克隆了海洋经济螠虫动物单环刺螠Vasa基因的全长cDNA,该序列长4 080 bp,开放阅读框2 322 bp,编码733个氨基酸,具有DEAD-box蛋白家族共有的全部9个保守域。整体原位杂交和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Vasa基因在未受精卵、受精卵、2~8细胞的早期胚胎中均有明显的表达,显示其母源性提供的特点;从囊胚开始,表达量明显降低,在原肠胚表达信号主要集中在内中胚层细胞中;至担轮幼虫,表达信号进一步集中在消化道处;当发育至体节幼虫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航宁 邵明瑜 张志峰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精巢的形态结构及其年周期发育,并利用超微技术观察了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单环刺螠的精巢呈条带状,位于虫体尾部,两端通过肌束分别与呼吸肠管壁外侧和体壁内侧相连。精巢由生精细胞团与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位于精巢中央,精原细胞团分布于结缔组织外周,精母细胞团散布于结缔组织内,各级精母细胞脱离精巢落入体腔液中,历经精母细胞、精细胞,最后形成精子脱离细胞团进入肾管。根据精巢的组织学特征,将单环刺螠的精巢年周期发育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精巢和体腔液中精子发生各时期的结构变化,包括细胞核...
关键词:
单环刺螠 精巢 年周期发育 精子发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宗涛 张志峰 牛从从 康庆浩
对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单环刺虫(Urechisuniconctus)变态前幼虫发育的同工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中5种同工酶(EST、MDH、AMY、LDH、ALP)酶谱均随发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EST酶谱最为复杂,由原肠期的1条酶带增至体节幼虫时期的6条。MDH在发育各时期皆有表达。在原肠时期未检测到AMY、LDH及ALP活性。采用生化法对5种酶(ACP、ALP、PO、POD、CarE)的酶活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单环刺虫的发育,各种酶的活力都有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摄食行为的开始对其某些消化酶活性的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至中期担轮幼虫时期,幼虫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脂类等物质的消化能力。至晚期...
关键词:
单环刺虫 幼虫 同工酶 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玲 刘建国 王丹 张子炎 张志峰
Foxl2基因在哺乳动物中是雌性相关基因,参与卵巢发育和功能维持。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foxl2(Cf-foxl2)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Cf-foxl2在受精卵中呈低水平表达,随着发育进行表达量增高,D形幼虫期表达量最高,之后表达量迅速下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f-foxl2表达量在担轮幼虫之前在体内均匀分布;强阳性信号在担轮幼虫口凹附近呈对称分布;至D形幼虫期强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内脏团和外套膜边缘处;之后信号消失,直到性别分化后在卵巢中再次出现。本实验结果暗示Cf-foxl2与卵巢发育相关,鉴于该基因在发育早...
关键词:
栉孔扇贝 foxl2 发育 表达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罗蕾 陈阿琴 吕为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尾加压素Ⅰ(UrotensinⅠ,UⅠ)和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中。在鱼类中,它们在渗透压调节、繁殖、营养代谢以及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通过收集0、1.5、3.7、5.3、8、10、16、24、48、72、96、120和144 hpf(hours 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早期发育样品,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发现CRH、UⅠ、UⅡα和UⅡβmRNA从0 hpf开始存在表达,而且CRH、UⅠ、UⅡα和UⅡβ的表达量随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鸿昊 李学华 曾聪 王卫民 董在杰 高泽霞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团头鲂lePtin及其相关基因—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tin-R)和瘦素受体重叠转录产物类似物1基因(lePtin ReCePtoR oveRlaPPing tRansCRiPt like-1,lePRotl-1)在胚胎发育早期及成鱼各组织的表达量。结果显示,3个基因在团头鲂成鱼所有检测组织中均有所表达,表明3个基因在团头鲂机体中具有多重生理功能。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lePtin-R和lePRotl-1基因在胚胎阶段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而lePtin在破膜后5d前一直处于较低并呈波动性变化;出膜后12d时lePtin-R和le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玲 施志仪 程琦 翟万营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脊椎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其生物学功能主要通过与其特异的膜受体(IGF-Ⅰ receptor,IGF-IR)结合而调节。因此,IGF-Ⅰ及其受体表达特征的分析对于阐述IGF系统调控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PCR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胚胎为材料,分析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两种受体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结果显示,牙鲆IGF-Ⅰ、IGF-IR-1和IGF-IR-2基因均有母源转录本,且各基因的表达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唐小红 樊佳佳 白俊杰
为获知α-淀粉酶(α-amylase,AMY)在鱼体内的组织分布以及在鱼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特征,从消化酶的角度阐明鱼类对糖的利用机理,实验在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α-淀粉酶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基础上,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了草鱼α-淀粉酶基因在不同组织和早期发育不同时期的相对表达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草鱼的α-淀粉酶的ORF框长1 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发现草鱼α-淀粉酶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很高,且在关键活性位点处均保守,其中与斑马鱼(Danio rerio)α-淀粉酶氨基酸的同源性最高,为92%,与人的...
关键词:
α-淀粉酶 草鱼 组织表达 早期发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小玲
vasa和PL10同属于DEAD-box基因家族,具有依赖ATP的RNA解螺旋酶活性。本研究中,克隆了日本沼虾DEAD-box家族的两个成员,分别为vasa(Mnv-asa)和PL10(MnP-L10)。其中Mn-vasa全长2 408bp,包含1 80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1个氨基酸;Mn-PL10全长2 607 bp,包含2 12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09个氨基酸。成体组织的组织检测表明,Mnv-asa仅在性腺中表达,而Mn-PL10在性腺和其他器官中均有表达。Mn-vasa和MnP-L10在卵巢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n-PL10和Mnv-asa都在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宗涛 张志峰 康庆浩 邵明瑜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单环刺(Urechis unicinctus)消化道的发生及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环刺消化道起源于原肠胚期内陷而成的原肠腔;至早期担轮幼虫时期,消化道连通,开始摄食,此时据管腔直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食道、胃、中肠及后肠。附着变态后,其消化道在结构及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发育与分化。至蠕虫状幼虫时期。食道、胃及后肠已出现黏膜下层及肌层。嗉囊与砂囊可明显区分。中肠已产生肌纤维的分化,呼吸肠由中肠分化而来,其胞体细长,且核质比较小,可与中肠明显区分。至幼时期,食道前端产生了咽部的分化,至此消化道各部位在结构及功能上都与成体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即由口、咽、食道、嗉囊、砂囊...
关键词:
单环刺螠 消化道 发生 分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星鸿 孟霄 甘宏涛 刘统昊 丁子媛 姚海洋 徐国成 丁姗 傅子玥 陈伟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单环刺螠的性比、性腺指数、繁殖力、胚胎与胚后发育等繁殖生物学特征,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单环刺螠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单环刺螠的人工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单环刺螠雌雄比例为1∶1.17,雄性略多于雌性。成熟卵径为(145.16±1.70)×(141.27±1.94)μm,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绝对繁殖力为111 800~720 488(449 684±265 905)粒,相对繁殖力为2 214~12 702(6 849±4 854)粒,怀卵量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R=0.683,P
关键词:
单环刺螠 繁殖生物学 环境条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瑞婷 蒋洁兰 毛明光 姜志强 布尔特 矫志伟 陈明康 孙谦
为揭示大头鳕TNFSF6基因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大头鳕发育和神经坏死病毒(Pacific cod nervous necrosis virus, PCNNV)暴发时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获得TNFSF6 cDNA开放阅读框序列,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相对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TNFSF6在不同组织、孵化后不同日龄仔鱼和PCNNV感染前后仔稚鱼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大头鳕TNFSF6 cDNA长1 388 bp,5′UTR占315bp,3′UTR占500 bp,ORF全长573 bp,编码190个氨基酸。qRT-PCR结果显示,TNFSF6在各组织均有表达,但在脾脏和鳃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大头鳕孵化后15、20、37和40 d TNFSF6基因的转录水平分别是其在5 d转录水平的0.28、0.15、0.12和0.13倍。在24 d和46 d PCNNV暴发时,病鱼TNFSF6基因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组;在77 d PCNNV暴发时,病鱼TNFSF6转录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TNFSF6基因在大头鳕发育早期和仔鱼暴发PCNNV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刘欣 徐永江 崔爱君 王滨 刘新富 柳学周 薛致勇
为了研究黄条(鱼师) (Seriolaaureovittata)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关键调控基因在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特性,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鱼师) otx2和eya1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解析了其序列及系统进化的特性和时空表达特征。结果显示,otx2的ORF长度为876 bp,编码291个氨基酸;eya1的ORF长度为1 962 bp,编码653个氨基酸。otx2和eya1均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性,其中,otx2在眼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脑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eya1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卵巢,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可检测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均在胚胎发育后期表达上调;其中,otx2在孵化期达到峰值,eya1在胚体包卵黄4/5期达峰值。在仔稚幼鱼时期均可追踪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在前期相对表达量较高;其中,otx2的表达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20 dph (days post-hatching)时显著最高(P<0.05),eya1的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在1 dph时表达量显著最高(P<0.05)。该研究为认识otx2和eya1在黄条(鱼师)感知器官发育过程中可能的生理功能和研究感知器官的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认知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刘欣 徐永江 崔爱君 王滨 刘新富 柳学周 薛致勇
为了研究黄条(鱼师) (Seriolaaureovittata)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关键调控基因在早期发育过程的表达特性,本研究克隆了黄条(鱼师) otx2和eya1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解析了其序列及系统进化的特性和时空表达特征。结果显示,otx2的ORF长度为876 bp,编码291个氨基酸;eya1的ORF长度为1 962 bp,编码653个氨基酸。otx2和eya1均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性,其中,otx2在眼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脑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eya1在垂体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卵巢,均显著高于其余组织(P<0.05)。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可检测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均在胚胎发育后期表达上调;其中,otx2在孵化期达到峰值,eya1在胚体包卵黄4/5期达峰值。在仔稚幼鱼时期均可追踪到otx2和eya1的表达,且在前期相对表达量较高;其中,otx2的表达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在20 dph (days post-hatching)时显著最高(P<0.05),eya1的表达量呈下调趋势,在1 dph时表达量显著最高(P<0.05)。该研究为认识otx2和eya1在黄条(鱼师)感知器官发育过程中可能的生理功能和研究感知器官的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认知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暴帅 孔雪 邢磊 张翠霞 官民晓 赵丽红 刘闯 刘雪梅
白桦雄花发育周期较长,从出现雄花序至花粉成熟经历近一年,其发育早期和中期是决定雄配子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采用cDNA-AFLP方法对白桦早期和中期发育雄花序进行了差异表达谱分析,共得到了62个TDFs,其中30个TDFs与Genbank中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它32个是未知序列。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已知基因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刺激应答、生殖、信号传导和生物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其分子功能主要涉及催化活性、结合分子功能、酶调节活性和转运活性等;发现了参与生殖和雄花发育的两个重要TDFs,Bplbs658和Bplbs199。另外,选择11个TDFs进行不同组织的qRT-PCR转录表达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