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4)
2023(6787)
2022(5775)
2021(5323)
2020(4102)
2019(9646)
2018(9130)
2017(15695)
2016(8864)
2015(10120)
2014(10256)
2013(10292)
2012(10178)
2011(9676)
2010(9773)
2009(9118)
2008(8852)
2007(7749)
2006(7177)
2005(6963)
作者
(27818)
(23202)
(22932)
(21825)
(14877)
(11321)
(10493)
(9158)
(9016)
(8377)
(8048)
(7796)
(7631)
(7591)
(7395)
(7087)
(6878)
(6870)
(6661)
(6656)
(6083)
(5923)
(5688)
(5394)
(5339)
(5309)
(5165)
(5150)
(4869)
(4705)
学科
(43552)
经济(43520)
(20218)
管理(19375)
中国(17495)
地方(17187)
(13826)
企业(13826)
(13324)
业经(10505)
方法(10193)
地方经济(9839)
农业(9215)
(9213)
(9080)
金融(9080)
教育(8812)
(8566)
(8531)
银行(8514)
数学(8496)
数学方法(8427)
(8380)
(8271)
(7824)
贸易(7813)
(7460)
环境(6925)
发展(6922)
(6901)
机构
学院(126492)
大学(125939)
研究(56322)
(53300)
经济(51896)
管理(41928)
中国(41879)
理学(33947)
理学院(33412)
科学(33139)
管理学(32781)
管理学院(32535)
(29474)
(29439)
研究所(26359)
(25372)
中心(24509)
(23767)
(21752)
(20650)
(20437)
师范(20224)
北京(19708)
农业(19587)
(18554)
业大(18334)
(17896)
财经(17210)
科学院(16622)
师范大学(16163)
基金
项目(77472)
科学(59804)
研究(58961)
基金(52367)
(46099)
国家(45623)
科学基金(37539)
社会(35715)
社会科(33728)
社会科学(33724)
(32453)
教育(27227)
(27135)
基金项目(26801)
编号(24595)
(23959)
自然(22553)
自然科(21972)
自然科学(21966)
自然科学基金(21551)
资助(21493)
成果(20799)
课题(19400)
发展(19319)
(18958)
重点(18624)
(16300)
(16187)
(15437)
创新(15194)
期刊
(72747)
经济(72747)
研究(48257)
中国(39370)
(24970)
教育(23886)
学报(20373)
科学(19191)
管理(17577)
农业(17533)
(17143)
(16400)
金融(16400)
大学(15313)
学学(13947)
业经(12643)
技术(12063)
经济研究(11557)
(9646)
问题(8621)
财经(8527)
(7750)
国际(7613)
(7548)
世界(7504)
(7458)
图书(7138)
(6791)
论坛(6791)
(6523)
共检索到228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航宁  邵明瑜  张志峰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精巢的形态结构及其年周期发育,并利用超微技术观察了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单环刺螠的精巢呈条带状,位于虫体尾部,两端通过肌束分别与呼吸肠管壁外侧和体壁内侧相连。精巢由生精细胞团与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位于精巢中央,精原细胞团分布于结缔组织外周,精母细胞团散布于结缔组织内,各级精母细胞脱离精巢落入体腔液中,历经精母细胞、精细胞,最后形成精子脱离细胞团进入肾管。根据精巢的组织学特征,将单环刺螠的精巢年周期发育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精巢和体腔液中精子发生各时期的结构变化,包括细胞核...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志坚  殷江霞  张耀光  
应用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方法研究了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 Bleeker)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结果显示:长薄鳅精巢一对,其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时期,Ⅰ期性腺肉眼无法分辨雌雄。组织学结构显示长薄鳅的精巢属于小叶型,根据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大小、核仁多少、细胞核和细胞质浓缩的程度将精子发生划分为6个时相。超微结构下精原细胞分为初级精原细胞和次级精原细胞,成熟精子分头部、中片和尾部3个部分,尾部有侧鳍,具"9+3"式微管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蓝军南  区又君  温久福  李俊伟  牛莹月  周慧  李加儿  
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养殖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精巢位于腹腔背侧,紧贴中肾和鳔的腹面,为一对延长的扁平带状器官,呈灰白色,两条精巢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组织学上属典型小叶型精巢;根据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时期:3月龄精巢发育至第Ⅰ期(精原细胞增殖期),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精母细胞增长期),5~7月龄发育至第Ⅲ期(精母细胞成熟期),7~9月龄发育至第Ⅳ期(精子开始出现期),最早在10月龄发育至第Ⅴ期(精子完全成熟期)达到初次性成熟;参与生殖排精后的精巢为第Ⅵ期(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发生过程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相,其细胞及细胞核直径逐级减小,核质比发生规律性变化;电镜下显示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逐渐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内嵴结构逐渐丰富;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本研究阐述了四指马鲅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及初次性成熟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过程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丰富了四指马鲅的繁殖生物学内容,为掌握四指马鲅的繁殖规律和提高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永强  魏刚  李振华  孔淋  黄林  张运明  蒋国福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光镜结果显示:粗唇鮠的精巢各小叶由数个小囊组成。从第Ⅱ期到第V期时,初级精母细胞逐渐发育成为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第Ⅵ期为排精后退化时期。透射电镜观察粗唇鮠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的结果表明:在精子发生各期中线粒体和细胞核有明显的变化;精原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粗唇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并具有由外膜折叠形成的波浪形的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洪滨  孙中武  刘玉堂  高海钰  潘伟志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研究了索氏六须鲶 (Silurussoldatovi)的精巢结构以及精子发生、形成与排出方式。结果显示 ,索氏六须鲶没有精囊结构 ,精巢发育呈梯度性 ,精子成熟为渐续性 ,排精方式为多次间断性 ,而不是一次性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宗涛  张志峰  康庆浩  邵明瑜  
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单环刺(Urechis unicinctus)消化道的发生及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环刺消化道起源于原肠胚期内陷而成的原肠腔;至早期担轮幼虫时期,消化道连通,开始摄食,此时据管腔直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食道、胃、中肠及后肠。附着变态后,其消化道在结构及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发育与分化。至蠕虫状幼虫时期。食道、胃及后肠已出现黏膜下层及肌层。嗉囊与砂囊可明显区分。中肠已产生肌纤维的分化,呼吸肠由中肠分化而来,其胞体细长,且核质比较小,可与中肠明显区分。至幼时期,食道前端产生了咽部的分化,至此消化道各部位在结构及功能上都与成体有了很大的相似性,即由口、咽、食道、嗉囊、砂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娜  霍继革  王航宁  邵明瑜  张志峰  
Vasa基因编码DEAD-box家族成员中一种ATP依赖的RNA解旋酶,是决定生殖系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采用同源克隆策略及SMART-RACE技术,克隆了海洋经济螠虫动物单环刺螠Vasa基因的全长cDNA,该序列长4 080 bp,开放阅读框2 322 bp,编码733个氨基酸,具有DEAD-box蛋白家族共有的全部9个保守域。整体原位杂交和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Vasa基因在未受精卵、受精卵、2~8细胞的早期胚胎中均有明显的表达,显示其母源性提供的特点;从囊胚开始,表达量明显降低,在原肠胚表达信号主要集中在内中胚层细胞中;至担轮幼虫,表达信号进一步集中在消化道处;当发育至体节幼虫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宗涛  张志峰  牛从从  康庆浩  
对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单环刺虫(Urechisuniconctus)变态前幼虫发育的同工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中5种同工酶(EST、MDH、AMY、LDH、ALP)酶谱均随发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EST酶谱最为复杂,由原肠期的1条酶带增至体节幼虫时期的6条。MDH在发育各时期皆有表达。在原肠时期未检测到AMY、LDH及ALP活性。采用生化法对5种酶(ACP、ALP、PO、POD、CarE)的酶活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单环刺虫的发育,各种酶的活力都有明显增强。以上结果表明,摄食行为的开始对其某些消化酶活性的表达有显著的增强作用。至中期担轮幼虫时期,幼虫已具备了一定的对脂类等物质的消化能力。至晚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琳  张育辉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睾酮(testosterone,T)在北方山溪鲵(Batrachuperustibetanus)精巢发育周期中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北方山溪鲵的精巢中,4月份T定位在次级精原细胞的胞质中;5月份T定位在次级精原细胞的胞核中;6~7月,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核中呈T阳性反应;8月份,精巢的非成熟区和成熟区散在地出现T的弱阳性位点;9~10月,精巢非成熟区的精原细胞胞质及成熟区精子中有较强的T阳性反应;11月,精原细胞的胞质及精子中的阳性反应减弱。在山溪鲵的生殖周期中,4~11月精巢中始终呈现T阳性反应,而且T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4~5月和9~10月,精巢间质细胞和支持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春广  柳学周  徐永江  王妍妍  孙中之  
采用组织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法(RI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条斑星鲽雄性亲鱼精巢发育规律和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条斑星鲽精巢中可见5个时相的生殖细胞类型,精巢发育可分为5期。条斑星鲽雄鱼GSI值自10月开始升高,12月达峰值(P≤0.05),之后显著下降并保持较低值至下一次生殖周期开始。HSI值在11~12月保持较高表达值,其他各月份保持相对稳定水平。CF值在5~8月保持较高水平,其他月份保持平稳状态。雄鱼血浆中睾酮(T)水平自9月开始升高并在12月(Ⅴ期精巢)达到峰值,其后显著下降并在其后的月份保持较低水平,而雌二醇(E2)在2月出现峰值,其他月份保持相对稳定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根华  谢成侠  程瑞禾  张泉福  徐苏标  
选择湖羊公羔32头,以考力代公羔24头作对照,研究生殖系统的发育及精细管内精子的发生,并用放射免疫方法侧定了两品种血浆中的睾酮水平。结果湖羊公羔生殖系统发育明显快于考力代。湖羊30日龄精细管内就可见少量初级精母细胞。60日龄精细管内可见次级精母细胞,最早在精细管内可见精子细胞和精子日龄为80日龄。湖羊出现性爬跨的平均日龄和体重分别为75.00±3.25d 和14.78±0.48kg,阴茎出鞘时的平均日龄和体重为80.75±3.75d 和15.19±0.19kg。血浆中睾酮水平各采样阶段湖羊均高于考力代,这可能与湖羊公羔性成熟早有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错  徐霖林  赵云龙  马强  王群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精子发生、成熟精子的形态以及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多刺裸腹溞雄性生殖系统包括1对精巢、1对输精管和1个生殖孔。精巢壁薄,由电子密度不同的2层结缔组织膜组成。生殖孔位于尾爪底部,其周围无类似交媾器等其他附属结构。多刺裸腹溞的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4个主要时期。精原细胞呈椭圆形,核染色质较分散,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精母细胞由于挤压呈多角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核基质和染色质分别位于细胞核的一侧,细胞质中存在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呈片层状。精子细胞向精子分化,形态上纵向拉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牛从从  张志峰  邵明瑜  
解剖成熟的单环刺虫(Urechis uniconctus)成体,直接从肾管中取出新鲜精子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单环刺虫精子为鞭毛型,头部最前端为顶体,呈奶嘴状;细胞核近似杯状,核内有核泡。中段由一个大环状线粒体组成。尾部轴丝为典型的“9+2”型结构。精液的pH值为6.5±0.2;精子密度为(4.2±0.2)×109/mL;新鲜精子经过滤海水(10 cm厚的脱脂棉过滤)的激活率为86.4%±6.3%,涡动时间为(17.0±6.9)min,寿命为(24.4±7.8)min。室温(20±1)℃下,精子保存12 h活力无显著变化,但至24 h活力明显下降;低温(4℃)可明显延长精子活力的保存时间,可保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素芬  姜永华  严正凛  陈昌生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九孔鲍精子的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5期,主要特点为:Ⅰ期,一些高电子致密颗粒参与顶体的形成;Ⅱ期,核形态由椭圆形到近圆形,再逐渐拉长为长圆柱状;Ⅲ期,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最后向高电子密度均质状态转变;Ⅳ期,线粒体逐步融合、体积增大和嵴发达;Ⅴ期,中心体移动及鞭毛形成,胞质逐渐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通过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其演变规律,同时与软体动物的其他种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保华  宋小飞  艾小云  王有柱  郝捷  
 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法,将体重(16±1)g的性成熟期公鼠随机分为高剂量(1/10LD50)、中剂量(1/50LD50)、低剂量(1/250LD50)染毒组和溶剂对照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染毒组于试验的第0,3,6,9和12天以0.01mL/g注射量,分别腹腔注射1.20,0.24,0.048g/L的醋酸铅[Pb(CH3COO)2·3H2O]溶液,对照组注射灭菌蒸馏水。30d后,处死小鼠,采集输精管精子,研究醋酸铅对小鼠精子的发生毒性。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公鼠的睾丸、附睾湿重及其与体重的比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2)采用输精管精子进行精子发生毒性检验是可行的;(3)各试验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