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2)
2023(10082)
2022(9064)
2021(8496)
2020(7150)
2019(16625)
2018(16722)
2017(32088)
2016(17763)
2015(19935)
2014(19839)
2013(19777)
2012(17879)
2011(16054)
2010(15819)
2009(14181)
2008(13550)
2007(11582)
2006(9922)
2005(8340)
作者
(52620)
(43677)
(43408)
(41051)
(27587)
(21010)
(19583)
(17383)
(16696)
(15440)
(15019)
(14604)
(13758)
(13605)
(13470)
(13461)
(13241)
(12975)
(12429)
(12354)
(11037)
(10539)
(10461)
(9807)
(9765)
(9704)
(9638)
(9559)
(8867)
(8828)
学科
(66944)
经济(66875)
管理(48240)
(47002)
(38144)
企业(38144)
方法(33943)
数学(29607)
数学方法(29280)
(18976)
中国(16175)
(16173)
(15678)
业经(14803)
地方(13832)
农业(13157)
理论(11739)
(11555)
贸易(11551)
(11254)
(11190)
环境(11161)
技术(11057)
(10246)
(9893)
财务(9833)
教育(9825)
财务管理(9818)
(9594)
企业财务(9288)
机构
大学(249889)
学院(247752)
管理(100882)
(91954)
经济(89876)
理学(88957)
理学院(87954)
管理学(86326)
管理学院(85901)
研究(81638)
中国(56835)
科学(55116)
(53091)
(46141)
业大(43406)
(41588)
(39210)
研究所(38666)
农业(36689)
中心(36528)
(34450)
北京(32976)
(32731)
财经(32593)
师范(32383)
(29714)
(29435)
(28141)
技术(27359)
师范大学(26309)
基金
项目(181172)
科学(140735)
基金(130268)
研究(128413)
(115349)
国家(114410)
科学基金(97209)
社会(78422)
社会科(74271)
社会科学(74247)
(72060)
基金项目(70711)
自然(65902)
自然科(64332)
自然科学(64314)
自然科学基金(63123)
(60902)
教育(58733)
资助(53409)
编号(52319)
成果(41804)
重点(40542)
(38933)
(38192)
(37656)
课题(35679)
科研(35089)
创新(35055)
计划(34574)
大学(33285)
期刊
(94529)
经济(94529)
研究(67857)
学报(46002)
中国(42573)
(41578)
科学(40472)
管理(34772)
大学(33681)
学学(31832)
农业(29427)
(27380)
教育(27298)
技术(20854)
业经(16018)
(15378)
金融(15378)
(14822)
财经(14696)
经济研究(14489)
图书(14476)
科技(13813)
业大(12868)
理论(12533)
(12486)
问题(12387)
(12349)
实践(11783)
技术经济(11783)
(11783)
共检索到33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穆红文  
通过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单膜孔入渗条件下尿素的运移与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溶质运移的对流机理是尿素分子运移的主要机制。土壤胶体对尿素分子的吸附作用表现为尿素在膜孔中心附近范围内的含量较高。施肥5d后土壤铵态氮达到最高峰,随后的10d内迅速下降至土壤的本底值;而土壤硝态氮一直平稳升高,于施肥后15d达到高峰值。该成果为进行膜孔灌施肥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玉云  费良军  穆红文  
通过单膜孔点源室内入渗试验,研究了膜孔肥液入渗的分布特性与运移规律。研究表明,膜孔肥液入渗湿润体土壤含水率比清水的大;分析了肥液入渗累积入渗量比清水入渗增加的机理;供水入渗过程中,浓度锋运移距离和浓度最大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再分布过程中,浓度锋运移距离继续增大,而浓度最大值逐渐减小;膜孔肥液入渗土壤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在不同时间均近似于“S”型曲线。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进行膜孔灌溉技术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良军  贾丽华  
膜孔灌土壤入渗为充分供水条件下的空间三维点源入渗,基于膜孔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单向交汇入渗和多向交汇入渗的水氮运移特性、水肥耦合特性、影响因素、数学模型等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膜孔灌入渗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良军  贾辉  孙廷容  
通过肥液 (KNO3 溶液 )室内入渗试验 ,模拟研究了地下水位为 70cm条件下肥液连续入渗与间歇入渗特性及土壤和地下水中NO-3 的运移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表土致密层的形成 ,肥液间歇入渗较连续入渗具有土壤入渗能力降低、土壤NO-3 分布均匀及地下水中NO-3 浓度低等特点。该结论为波涌灌条件下氮素有效利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费良军  程东娟  雷雁斌  贾丽华  
通过室内膜孔单点源入渗试验,分析了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单位面积侧渗量与一维垂直入渗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单位面积侧渗量与入渗时间、膜孔直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包含垂直一维入渗量和侧渗量的两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膜孔单点源入渗模型,只需知道垂直一维入渗参数、膜孔直径和入渗时间,即可用于膜孔单点源入渗量的计算。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两个模型计算精度高,应用方便,均为计算膜孔单点入渗量的有效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丽芳  袁亮  张水勤  赵秉强  林治安  李燕婷  
【目的】通过研究锌与尿素以不同方式结合施用对土壤中锌有效性及尿素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探究氮锌相互作用机制,为锌与尿素科学配伍及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七水硫酸锌按0.5%和5%的重量份与尿素分别进行物理掺混(U+Zn)和熔融混合(UZn),制备含锌尿素试验产品:U+Zn0.5、U+Zn5、UZn0.5和UZn5。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锌与尿素以不同方式结合施用对土壤有效锌含量、土壤酰胺态氮含量、土壤NO_3~--N和NH4+-N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锌与尿素不同结合方式对锌有效性和尿素转化的影响机制。试验设置8个处理:(1)CK(对照),不施任何肥料;(2)U,施用普通尿素;(3)Zn0.5,单施ZnSO_4·7H_2O;(4)Zn5,单施ZnSO_4·7H_2O;(5)U+Zn0.5,施用含锌尿素U+Zn0.5;(6)U+Zn5,施用含锌尿素U+Zn5;(7)UZn0.5,施用含锌尿素UZn0.5;(8)UZn5,施用含锌尿素UZn5。其中,处理(2)、(5)、(6)、(7)和(8)的氮用量相同,处理(3)、(5)和(7)的锌用量相同,处理(4)同(6)和(8)的锌用量。【结果】(1)与单施锌肥相比,锌与尿素以物理掺混和熔融混合方式结合后施用均可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且熔融混合方式对锌有效性的提高效果强于物理掺混。在0.5%水平下,锌与尿素混合施用较锌肥单施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提高17.3%,而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平均提高了10.9%;在5%水平下,锌与尿素混合施用较锌肥单施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提高13.1%,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则平均提高了12.7%;在熔融混合方式下,0.5%用量(UZn0.5)的锌固定率较5%用量(UZn5)的降低了23.93个百分点。(2)与普通尿素(U)相比,4种含锌尿素均可减缓尿素水解,其中锌与尿素熔融结合较物理掺混结合更有利于延缓尿素水解,且以0.5%的用量时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3)锌与尿素结合可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NH_4~+-N含量,以UZn0.5提高幅度最明显。与普通尿素(U)相比,U+Zn5、UZn0.5和UZn5处理在培养后期可显著提高土壤NO_3~--N含量,且UZn0.5处理提高幅度显著高于UZn5处理。(4)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在培养后期可提高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与U处理相比,UZn0.5和UZn5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分别提高了7.6%和1.9%,且UZn0.5较UZn5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仍高出5.6%,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5)锌与尿素结合在培养前期可抑制土壤脲酶活性,熔融混合较物理掺混抑制效果更强;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可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脲酶活性,UZn0.5处理提高土壤脲酶活性的程度高于UZn5处理。【结论】锌与尿素结合(物理掺混、熔融混合)均可减少土壤对锌的固定,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以氮锌熔融混合效果更好。锌与尿素结合能够延缓尿素水解,在培养后期提高土壤NH_4~+-N、NO_3~--N和矿质态氮含量,以熔融混合方式和锌添加量以0.5%效果较好。0.5%添加量的七水硫酸锌与尿素熔融混合制成含锌尿素产品,在生产中具有推广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玲  张玉龙  党秀丽  虞娜  岡本昌広  
【目的】研究包膜尿素(LP30)氮素的溶出特性。【方法】采用土壤、纯水两种培养方式,在4种温度(10、15、20、25℃)条件下对不同培养时期氮素溶出率进行测定,利用具体的方法——The number of days transformed to standard temperature(DTS),对自然温度条件下氮素的溶出率进行预测。【结果】培养试验表明,土壤和纯水两种培养方式对包膜尿素氮素溶出率的影响很小,不同温度对氮素溶出率的影响显著。分析表明,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很好地描述包膜尿素氮素的溶出过程。氮素溶出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10~25℃内,每升高5℃,速率常数约提高1倍左右。包膜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波  葛顺峰  姜远茂  彭福田  魏绍冲  房祥吉  
【目的】为苹果生产中确定合理的施肥深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年生嘎拉苹果/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表层(0 cm)、中层(20 cm)和深层(40 cm)3个施肥深度处理进行同位素示踪试验。【结果】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嘎啦苹果各器官Ndff值存在差异,深层施肥和表层施肥各器官Ndff值显著低于中层施肥,各处理盛花期均以细根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果实成熟期均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果实采收后贮藏器官的Ndff值较高,新生营养器官下降到较低水平。不同物候期各器官的15N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深度施肥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随物候期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洪涛  李文  张西超  张砚铭  高艺伟  张玉龙  
为探讨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肥料包裹材料对氮素缓释效果。以改性聚乙烯醇为粘结剂,硅藻土、沸石粉和碳化稻壳粉末为包裹材料制成的包裹尿素,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研究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制备包膜尿素的缓释效果显著,养分最大释放速率明显降低,峰值出现时间明显延后;有机无机复合物作为包裹层都能完整将颗粒肥料包裹,粘结剂A效果优于B,包裹材料硅藻土,效果好于沸石粉和碳化稻壳。以环氧树脂改性的聚乙烯醇和硅藻土作为包裹材料做成包裹缓释尿素对养分的缓释效果要优于其他处理,因此该复合材料更适于做肥料的缓释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义新  韩移旺  王彦亭  江玉平  于黎莎  朱端卫  刘武定  
对尿素、复合肥、结晶有机肥进行了NO3 N、NH4 N及K的模拟淋失试验。从NO3 N淋失总量看 ,顺序为 :复合肥处理 (6 2 9mg ) >尿素处理 (5 86mg) >结晶肥处理 (36 8mg) ,尿素处理和复合肥处理分别为结晶肥处理的 1.5 9倍和 1.71倍 ;NH4 N总淋失量顺序为 :尿素处理 (5 3mg) >复合肥处理 (41mg) >结晶肥处理 (2 0mg) ,即尿素处理和复合肥处理分别为结晶肥处理的 2 .6 4倍和 2 .0 5倍 ;K淋失总量顺序为尿素处理 (398mg) >复合肥处理 (30 3mg) >结晶肥处理 (188mg) ,尿素处理和复合肥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松  樊小林  贺训平  
采用电导法和好气培养连续取样法探讨包膜控释尿素保肥供肥效果及其机理 ,探讨评价包膜控释供肥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恒温条件下培养 42 d,包膜型控释尿素在土壤中确有控制养分释放、延长供氮时间的作用 ,与对照相比供氮时间可延长 30 d以上。即将尿素包膜制成控释肥料 ,可以明显抑制尿素的水解 ,从而起到保肥的效果。试验结束时 ,土壤残留肥料中的含氮量为肥料含氮总量的 2 1%。结果还证明 ,用电导法和土壤培养法得到的控释尿素的供氮曲线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 ,故可以用电导法简单、快速测定控释肥料的供氮速度 ,评价包膜控释肥的肥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阁杰  石元亮  古慧娟  王婷婷  魏占波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以DMP(3,5-二甲基吡唑)为参比对象,研究了新型吡唑类硝化抑制剂CMP(1-甲氨甲酰-3-甲基吡唑)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MP能强烈地抑制铵的氧化,抑制效果随着CMP用量增加而增强。0.03%尿素添加量的CMP在前40d的抑制效果好于0.1%尿素添加量的DMP处理;但在第60天硝态氮超过了CK,失去抑制效果;同时硝态氮的浓度也超过了铵态氮的浓度,表观硝化率为52.6%;而0.1%尿素添加量的CMP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铵态氮浓度,降低硝态氮浓度,在整个培养期间,表观硝化率最高为32.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江兰  孟庆翔  任丽萍  霍云龙  王黎文  丁健  赵金维  
【目的】利用肉牛饲养试验研究饲粮尿素添加水平对生长育肥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肉牛生产中合理添加尿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头利木赞×复洲杂交的F1公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头,分别接受1个尿素添加水平的饲粮处理。设置6个粗蛋白和代谢能值相近(14%CP,11.3 MJ.kg-1,DM基础)的饲粮处理,其中尿素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4%、0.8%、1.2%、1.6%和2.0%。试验期14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3周。【结果】随尿素添加水平的提高,干物质摄入量(dry matter intake,DMI)无显著变化(P>0.1),但日增重呈线性规律显著下降(L,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洪涛  于洋  曹敏建  虞娜  张玉玲  汪景宽  张玉龙  
研究土壤水分对自行研制的包膜尿素(BG、BF)氮素溶出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恒温土壤培养方式,探讨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10%、40%、80%和100%条件下包膜尿素氮素溶出特性。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40%以下时,BG和BF在各培养时期内的氮素溶出率都比较低,在培养第42天氮素溶出率仅为66.3%和68.4%,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时,溶出率均达到了80%以上;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40%、80%和100%条件下,氮素溶出50%所需要的天数,BG型包膜尿素比BF型延长了4.6d、0.2d和0.9d;氮素溶出特性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N1=N0[1-exp(-kt)]描述,k...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詹其厚  张效朴  尹楚良  
通过新型尿素和普通尿素在小麦、玉米上各 2年的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作为基肥一次施用 ,新型尿素不但增加了作物产量 ,而且肥料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在小麦上增产 9.55% ,氮素利用率提高1.6%— 12 .6% ;在玉米上增产 18.75% ,氮素利用率提高 4 .1%— 16.4 % ,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初步表现出具有肥效长和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 ,有较明显的增产增收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