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
2023(1734)
2022(1548)
2021(1457)
2020(1285)
2019(2988)
2018(2910)
2017(5516)
2016(2993)
2015(3098)
2014(2690)
2013(2518)
2012(2281)
2011(1953)
2010(1786)
2009(1514)
2008(1390)
2007(1185)
2006(1020)
2005(779)
作者
(7282)
(6125)
(6008)
(5991)
(3924)
(2831)
(2784)
(2412)
(2358)
(2134)
(2084)
(2071)
(2014)
(1892)
(1864)
(1848)
(1847)
(1830)
(1820)
(1669)
(1545)
(1481)
(1455)
(1450)
(1350)
(1330)
(1323)
(1254)
(1253)
(1236)
学科
(11903)
经济(11898)
方法(7102)
管理(6859)
数学(6546)
数学方法(6446)
(6221)
(4471)
企业(4471)
(3275)
中国(2936)
(2762)
业经(2578)
(2348)
产业(2052)
信息(2045)
农业(2042)
(2033)
贸易(2031)
(1983)
地方(1903)
(1817)
财务(1814)
财务管理(1813)
企业财务(1754)
(1633)
总论(1608)
信息产业(1599)
(1582)
金融(1582)
机构
大学(36570)
学院(35143)
(15443)
经济(15229)
管理(13765)
理学(12393)
理学院(12269)
管理学(11875)
管理学院(11814)
研究(11812)
中国(9068)
科学(7695)
(7575)
(6925)
(6134)
中心(6049)
财经(5860)
(5720)
业大(5543)
(5492)
经济学(5492)
研究所(5332)
经济学院(5090)
农业(4854)
(4643)
财经大学(4481)
(4467)
北京(4428)
(4167)
师范(4120)
基金
项目(28012)
科学(22457)
基金(21746)
研究(19426)
(19327)
国家(19196)
科学基金(16601)
社会(13174)
社会科(12658)
社会科学(12657)
基金项目(11427)
自然(10821)
自然科(10614)
自然科学(10614)
自然科学基金(10403)
(10019)
资助(8805)
教育(8665)
(8651)
编号(7559)
(6336)
重点(6330)
国家社会(6197)
成果(5946)
科研(5903)
(5777)
教育部(5573)
(5568)
创新(5454)
人文(5358)
期刊
(12758)
经济(12758)
研究(8834)
学报(6854)
科学(5544)
中国(5410)
(5348)
大学(5204)
学学(4878)
(4836)
管理(4349)
图书(3223)
农业(3212)
财经(2985)
统计(2620)
(2541)
(2500)
金融(2500)
经济研究(2425)
技术(2413)
情报(2305)
书馆(2177)
图书馆(2177)
理论(2133)
(2087)
问题(2013)
实践(1954)
(1954)
决策(1882)
(1839)
共检索到4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益  
一般认为(韩德瑞、秦朵,1998),时间序列的差分实质上是剔除时序当中某种固有的规律性,因此经数次差分后的时序主要含随机性的独立误差信息,自然趋向于正态分布。这与我们通常假设衍生的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差分剔除掉的这种“固有的规律性”究竟是什么?所谓“经过数次差分”的“数次”究竟是多少次?为什么?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庭良  
传统的单位根检验程序通常存在较严重的检验水平扭曲,会给研究人员带来误导。为此文章采用一种可靠性较高的单位根检验程序再次对我国GDP(1952~2004)序列的单整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改革开放的国策引起了我国以当年价格表示的GDP序列单整性的变化:1952~1977表现为一阶单整;1978~2004表现为二阶单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郭整风  谢卫东  
“费雪效应”假设说明通货膨胀率对于名义利率存在直接影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们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分整检验等方法检验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序列的单位根性质,并利用协整检验判断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对名义利率的作用尚不明显,我国经济当中没有出现显著的“费雪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淼  姚凤民  
文章结合财政收支协整分析理论,利用较先进分整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对我国2009~2013年间国家财政可持续性进行了再检验。基于实证分析检验的结果,文章的结论为:1我国财政收支月度数据是典型的长记忆性数据,这意味着一旦我国财政收支受到外生冲击影响偏离均值过程,则即外生扰动对我国财政收支的影响持续时间会比单位根或平稳时间序列的情况下更长;2我国财政具有弱可持续性,说明我国2008年后新一轮财政扩张政策的短期风险仍然可控,但是财政弱可持续也意味着中长期政府债券融资能力下降,中长期财政仍存在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翠菊  覃明锋  
参考IPCC的方法,估算了我国1985-2013年碳排放强度,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能源结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波动影响。结果显示:(1)能源结构、城市化和人均GDP与我国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三个变量对碳排放强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98、0.97和-0.65,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是我国节能减排的最大障碍。(2)碳排放强度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会以-0.226的调整力度从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最后,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翠菊  覃明锋  
参考IPCC的方法,估算了我国1985-2013年碳排放强度,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能源结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波动影响。结果显示:(1)能源结构、城市化和人均GDP与我国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三个变量对碳排放强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98、0.97和-0.65,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是我国节能减排的最大障碍。(2)碳排放强度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会以-0.226的调整力度从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最后,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延兵  陶建斌  刘鹏程  徐京京  
森林物候是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器,对于陆地植被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11~2013年的MODIS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为时间序列数据,采用SaVIzky-GOlay(S-G)滤波平滑和动态阀值法,提取出贵州省2012年森林物候的生长起始日期(SOS)、生长结束日期(EOS)、生长季长度(lOS)和生长季振幅(aOS)4个参数,分别将提取的森林物候参数与经度、纬度和海拔做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森林物候参数与纬度相关性整体较弱,因此贵州省森林物候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不显著;(2)贵州省森林物候生长起始期、生长季长度与经度呈极显著相关,而森林物候生长结束期与经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晓霞  
文章从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关系。机理研究表明,开放可通过要素价格、需求偏好、技术进步或溢出、就业拉动等渠道影响不同层次居民收入进而会拉大或缩小收入差距;实证结果发现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不平等,比较而言,对外贸易在后期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海燕  徐超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系是学者们长期讨论的问题之一,但是两者的关系并未得到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数理模型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说明,并使用1982年-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劳动力流动对地区间收入差距起到了收敛的作用,这意味着促进省际间劳动力的迁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对制定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成柏  武学风  
利用1978-2007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所统计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检验,协整估计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部门间的短期关系并不明显;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间为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尼古拉斯N·N·N约曼 ,宋海岩 ,赵松山  
截面与时间序列数据的合并问题近来已日趋重要,并被许多统计学家所重视。不同的方法,如误差分量模型法、最小平方法和协方差分析法等已被人们用于观察数据的合并与估计。克拉斯丁(Krastin)1981年运用一种普通最小平方法(OLS)分析了根据两年的截面数据建立的简单方程回归估计值的特征,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即估计值是有偏的,但这并不是由于自相关或偏相关造成的,而是由于各个均值协方差影响的结果。 本文只讨沦普通最小平方法(OLS)中的一种方法和协方差分析。我们分析的是由OLS方法得到回归系数的情况下,由于均值方差的作用而出现的偏差情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育安  
对数据处理者来讲,如有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数据进行处理,无疑是件幸运的事。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少数据处理者为了检验某方法的效果,不得不使用模拟数据。如何产生模拟数据呢?产生服从一定分布的随机数据,一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吕忠伟  
本文简单介绍了四种单变量时间序列模型识别的方法,给出了每种方法识别模型时的输出表格,并利用统计软件模拟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四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苏木亚  郭崇慧  
针对时间序列数据的高维特性,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单变量时间序列数据降维的新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单变量时间序列聚类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线性空间中的同一组基下,用系数之间的相似性来刻画对应时间序列之间相似性,在理论分析过程中,首先对单变量时间序列数据集进行主成分分析,其次分析了单变量时间序列数据集、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与主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由主成分构成的向量组线性无关。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分别利用仿真数据和真实的股票数据进行了数值实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军  张建生  刘开展  
一、级比建模法的改进 王义闹等(1992)、李云贵等(1992)提出了对灰色系统单序列建立齐次指数模型的级比建模方法,该方法虽然具有白指数律吻合性、升(降)凹(凸)一致性、线性变换一致性,但仅限于对等间隔数据建模,且当原始数据规律性较差时,建模精度急剧下降。为改进该方法,首先我们拓广级比定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