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5)
- 2023(9069)
- 2022(8183)
- 2021(7793)
- 2020(6565)
- 2019(15246)
- 2018(15287)
- 2017(29498)
- 2016(16303)
- 2015(18263)
- 2014(18256)
- 2013(18105)
- 2012(16404)
- 2011(14708)
- 2010(14383)
- 2009(12997)
- 2008(12418)
- 2007(10489)
- 2006(8926)
- 2005(7532)
- 学科
- 济(61451)
- 经济(61385)
- 管理(45097)
- 业(42528)
- 企(35873)
- 企业(35873)
- 方法(31880)
- 数学(27794)
- 数学方法(27501)
- 农(15729)
- 学(14993)
- 中国(14697)
- 财(14576)
- 业经(13448)
- 地方(12337)
- 理论(10676)
- 农业(10484)
- 贸(10461)
- 贸易(10457)
- 和(10429)
- 易(10141)
- 技术(10095)
- 环境(9964)
- 务(9655)
- 财务(9597)
- 财务管理(9580)
- 制(9395)
- 企业财务(9089)
- 教育(8728)
- 划(8713)
- 机构
- 大学(227972)
- 学院(225702)
- 管理(92603)
- 济(83087)
- 理学(81523)
- 经济(81120)
- 理学院(80606)
- 管理学(79131)
- 管理学院(78748)
- 研究(73676)
- 中国(51486)
- 科学(49606)
- 京(48622)
- 农(40326)
- 业大(38431)
- 所(37554)
- 财(36028)
- 研究所(34830)
- 中心(33153)
- 农业(32202)
- 江(30933)
- 北京(30163)
- 财经(30054)
- 范(29312)
- 师范(29003)
- 经(27396)
- 院(26741)
- 州(25666)
- 技术(24959)
- 经济学(23737)
- 基金
- 项目(165103)
- 科学(128485)
- 基金(119282)
- 研究(117345)
- 家(104789)
- 国家(103935)
- 科学基金(88975)
- 社会(71562)
- 社会科(67744)
- 社会科学(67726)
- 省(65489)
- 基金项目(64474)
- 自然(60386)
- 自然科(58976)
- 自然科学(58958)
- 自然科学基金(57872)
- 划(55101)
- 教育(53546)
- 资助(49375)
- 编号(47954)
- 成果(38099)
- 重点(36383)
- 部(35596)
- 创(34437)
- 发(34273)
- 课题(32562)
- 科研(32132)
- 创新(32065)
- 计划(31142)
- 大学(30478)
共检索到308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得园 杨兵 李富强 张培君 龚玉梅 李永清 付磊 高配亮
在伪狂犬病病毒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该病毒抗原的单抗夹心LAB -ELISA方法。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产生交叉反应 ,抗原的最低检出含量为 8 9μg/mL。检测时最佳采样部位是猪脑及扁桃体。对人工感染兔、自然感染猪以及临床可疑病猪的检出率分别为 75% ,75%及 72 7% ,因此本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及较好敏感性的诊断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丽 崔保安 文英会 陈红英
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PRV)的gH基因和猪细小病毒(PPV)的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了PRV和PP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通过优化PCR条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PRV和PP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对PRV的检测可以达到10-10.5/100μL TCID50、对PPV的检测可以达到10-9.5/100μL TCID50。对20头份病、死猪的血清、淋巴结、肺、肝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5头份PRV阳性,3头份PPV阳性,其中3头份PRV和PPV同时为阳性,其余猪为阴性,健康猪对照样品全部阴性。结果表明,PRV和PPV复合PCR诊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顾阳 高晓云 程琨 潘鑫龙 崔保安 陈红英
根据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gH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gE和gH基因的单项PCR扩增方法。通过对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鉴别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即利用一次PCR反应,从强毒株基因组中可同时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429 bp(gE基因)、355 bp(gH基因)的特异性片段,从弱毒株DNA中仅扩增出1条大小为355 bp的片段,而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有效检测量为1×102TCID50/0.1 mL。该方法适合对PRV强毒和疫苗毒的快速鉴别诊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俊龙 陈焕春 吕建强 周复春
在已经建立的PPV和PRV的单项PCR诊断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 PPV和PRV的复合PCR诊断方法,并应用于临床。利用一次PCR反应,即可同时扩增PPV的445 bp和PRV 217 bp的特异性片段。该方法的建立对临床上进行这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混合感染的检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复合PCR 猪伪狂犬病毒 猪细小病毒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显成 吴异健 陈家祥 姚金水 吴宝成
采集福州郊区病仔猪的鼻腔黏液、脑、脾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病料,研磨上清接种到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和狗肾(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对分离病毒株进行形态学、血清学、荧光抗体试验、动物接种试验、PCR试验等鉴定,确定所分离的病毒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命名为PRV-FZ株.根据GenBank收录的PRV gD基因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约1579 bp的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CAGGS载体进行酶切鉴定、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包含一个120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GenBank中有代表性的5株参考毒株相应基因序列比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强 金业 陆承平
用纯化的河蟹“颤抖病” (暂定名 )病毒分别免疫家兔和山羊 ,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羊抗血清经硫酸铵盐析纯化。经方阵滴定 ,选择P/N =2 95时作 1∶10 0稀释的抗血清为工作浓度 ,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样本 14 4份 ,包括来自长江水域的野生河蟹、人工感染发病的河蟹、 1999年和 2 0 0 0年从江苏采集的自然发病的病蟹及市场购买河蟹。结果显示 ,病蟹和市场购买河蟹的阳性率为 6 6 7%~ 10 0 % ,人工感染的病蟹和人工感染石蟹致病组阳性率均为 10 0 % ,来自长江水域的健康河蟹及未接种病毒的对照石蟹阳性率均为 0 ,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河蟹“颤抖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前岭
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蛇附子注射液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共分4组,第Ⅰ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中药蛇附子注射液,HA滴度0。第Ⅱ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磷酸奥司他韦,HA滴度0。第Ⅲ组接种病毒尿囊液与生理盐水,HA滴度7 log2。第Ⅳ组不接种病毒尿囊液,不给药,HA滴度0。结果表明,中药蛇附子注射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中药蛇附子注射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伪狂犬病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长萌 王志建 王咪 刘倩玉 王先炜
[目的]研究猪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猪肾传代细胞系(PK-15)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在PRV感染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共聚焦、siRNA转染等方法研究了PK-15细胞感染PRV后的细胞自噬。利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3-MA分析自噬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再通过沉默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进一步观察自噬对PRV复制的影响。[结果]PRV感染PK-15细胞后,LC3-Ⅰ显著转化为LC3-Ⅱ,PK-15细胞内自噬小体的数量明显增加。PRV感染增加了LC3阳性斑点的细胞数。同时,变异毒株PRV ZJ01与传统毒株PRV LA诱导的自噬存在差异。自噬的药理学变化试验和siRNA转染结果还显示自噬能够促进PRV的复制。[结论]PRV感染PK-15细胞可以诱导自噬并有利于病毒的复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志军 谢慧凡 吴其文 陈洪博 邱龙新
[目的]研究鬼针草水提物(BPE)的体外抗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用。[方法]制备640 mg/mL(以生药计)的BPE,检测其对仓鼠肾上皮细胞(BHK-21)的毒性(半数中毒浓度(TC_(50)))及对PrV体外抗性(半数抑制浓度(EC_(50)))和治疗指数(TI)。采用CCK-8法检测BPE抗PrV的机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PE对gB蛋白表达和PrV所致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PE对PrV g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BPE对BHK-21细胞的TC_(50)为28.7 mg/mL,对PrV的EC_(50)为5.16 mg/mL,TI为5.56。BPE抗PrV的机制为抑制PrV增殖和灭活PrV。BPE可抑制PrV诱导的BHK-21细胞凋亡,抑制PrV gB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BPE具有明显的体外抗PrV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琚春梅 陈焕春 郗鑫 刘正飞 曹胜波
目的以伪狂犬病病毒为载体,构建表达猪2型圆环病毒ORF2基因的重组病毒,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猪2型圆环病毒ORF2基因插入到伪狂犬病病毒gG缺失通用转移载体中,构建猪2型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病毒重组中间转移质粒,然后将该质粒与伪狂犬病病毒TK-/gG-/LacZ+基因组共转染IBRS-2细胞,待发生细胞病变后收集病毒液进行重组病毒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利用检测PCV2ORF2基因和LacZ基因的PCR方法筛选到重组病毒TK-/gG-/ORF2+,同时用Southernblotting证实外源基因PCV2ORF2已成功插入到TK-/gG-/LacZ+亲本株的基因组中。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涛涛 刘崇灵 刘晓波 赵墩 余兴龙
为探索生猪伪狂犬病毒gB–ELISA抗体水平的高低与中和抗体效价的相关性,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177份生猪血清进行了伪狂犬病毒gB抗体的检测,同时,用中和试验对上述血清样品进行了伪狂犬病毒中和抗体的测定。试验结果通过生物统计学分析,gE抗体阴性血清的g B抗体平均S/P值和中和抗体效价(SN效价)倒数平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926,说明g B免疫抗体S/P值与其中和抗体效价有很好的相关性。中和抗体水平的高低一般与免疫保护力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gB–ELISA抗体水平可以用来评估生猪对当前流行PRV毒株的相对免疫保护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晓云 顾阳 潘鑫龙 郭小参 崔保安 陈红英
为了确定河南部分地区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基因缺失苗的猪场是否发生了PRV野毒感染,了解新流行株的主要毒力基因g E是否发生变异,利用PCR方法,对南阳、周口、巩义、济源、漯河、原阳等地采集的疑似PR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对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接种猪睾丸细胞,传至6代,分离出9株PRV,克隆其g E全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9株PRV均能扩增出1 862 bp的g E基因,且彼此之间同源性为99.9%~100%,与其他PRV毒株同源性为97.5%~99.6%。9株分离株处于一大分支上,且均含有2个氨基酸插入,在448位和510位均发生氨基酸置换。结果表明,分离株均...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g E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真真 张华伟 郝根喜 罗修鑫 宋文博 周明光 陈焕春 徐高原
为获得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高的变异株弱毒苗,采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传代培养的方法对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毒株JS18株进行传代,最终获得JS18-150株,随后通过PCR鉴定、测序、致病力试验和免疫效力试验对JS18-150株体外生长特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CEF上连续传代后,JS18株的gI、gE、US9基因缺失,获得的JS18-150株毒力已致弱,在CEF上适应性显著提高,与JS18株生长动力学相似;将JS18-150株以10~(7.0)TCID_(50)/mL接种仔猪,所有仔猪均未观察到任何临床症状,且体温均未超过40.5℃;JS18-150株以10~6TCID_(50)接种仔猪后能保护仔猪有效抵御JS18株和HBZL05株的攻击。结果表明,JS18-150株对仔猪安全性良好,可作为PRV弱毒疫苗研制的候选毒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颜其贵 郭万柱 余光开 王琴 娄高明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 Fa株Bam HI-7片段的质粒PB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 经连接并转化E.coliDH5a, 获得缺失了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Fa与PPB7-1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 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 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 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 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基因缺失 重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