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0)
2023(9472)
2022(8339)
2021(7684)
2020(6691)
2019(15173)
2018(15060)
2017(29260)
2016(16169)
2015(17932)
2014(17727)
2013(17450)
2012(16074)
2011(14452)
2010(14541)
2009(13619)
2008(13432)
2007(12158)
2006(10173)
2005(9040)
作者
(46665)
(39271)
(39157)
(37441)
(24788)
(18995)
(17937)
(15191)
(14589)
(13931)
(13194)
(13088)
(12509)
(12389)
(12320)
(12171)
(12113)
(11533)
(11462)
(11109)
(9931)
(9564)
(9513)
(8936)
(8807)
(8776)
(8759)
(8746)
(8036)
(7900)
学科
(62687)
经济(62625)
管理(43269)
(42477)
(34189)
企业(34189)
方法(31906)
数学(28407)
数学方法(28110)
(18052)
(17700)
中国(15679)
(14440)
(12858)
贸易(12856)
(12499)
业经(12460)
(11900)
(11709)
财务(11681)
财务管理(11652)
地方(11527)
农业(11517)
企业财务(11043)
(10148)
银行(10110)
理论(9699)
(9637)
金融(9634)
(9574)
机构
学院(227231)
大学(225634)
(90191)
经济(88235)
管理(83453)
研究(75413)
理学(72456)
理学院(71607)
管理学(70103)
管理学院(69682)
中国(55856)
科学(49174)
(46666)
(43529)
(41759)
(39502)
业大(37100)
研究所(36152)
中心(35202)
农业(34772)
财经(33768)
(33761)
(30603)
(29243)
师范(28893)
北京(28655)
经济学(28473)
(27150)
(26823)
经济学院(25949)
基金
项目(153533)
科学(119280)
基金(110497)
研究(108772)
(97607)
国家(96842)
科学基金(81583)
社会(67719)
社会科(64172)
社会科学(64153)
(61309)
基金项目(58594)
自然(53993)
自然科(52755)
自然科学(52736)
自然科学基金(51784)
(51581)
教育(51066)
资助(45753)
编号(44503)
成果(35787)
重点(35323)
(33831)
(33039)
(32134)
课题(30523)
科研(30517)
创新(30058)
计划(29305)
(28984)
期刊
(94956)
经济(94956)
研究(60854)
学报(41041)
中国(40178)
(39652)
科学(35038)
(33982)
大学(29805)
学学(28423)
管理(28010)
农业(26705)
教育(22678)
(19360)
金融(19360)
技术(18671)
业经(16796)
财经(16688)
经济研究(16282)
(14385)
(14336)
问题(12766)
(12350)
技术经济(10963)
商业(10954)
统计(10760)
(10693)
科技(10415)
理论(10361)
业大(10114)
共检索到321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铭  罗迎社  杨占宇  
含预制缺陷的聚氯乙烯(PVC)薄板在单向拉伸荷载作用下损伤断裂过程中,采用红外热像技术获得试件全域表面温度场及其随时间演变的全部信息,采用能量密度理论和分子取向理论,对过程中的弹性变形降温现象做出理论解释,结果表明符合实际情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亮  罗迎社  粟建新  张永忠  陈胜铭  罗树凌  邓瑞基  邓旭华  
以PVC(聚氯乙烯)板材作为试验材料,制作成单向拉伸试件,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了相同速率不同缺陷尺寸和相同缺陷不同拉伸速率下的拉伸实验。运用项目组自主研发的高聚物热致磁效应全域测量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高聚物热致磁效应进行了量测。实验结果表明,含缺陷PVC板材在拉伸过程中,由于拉伸载荷和粘塑性变形热等热-力耦合作用会导致热致磁效应,且这种热磁效应强度B强烈地依赖于应变速率和缺陷尺寸。本研究结果为对合理使用和设计新型材料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对新型材料的寿命预测、安全生产、事故防范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剧锦三  张云鹏  蒋秀根  
使用数值方法模拟考虑接触变形的梁受到球横向弹性碰撞的全过程。通过计算分析了球和梁的刚度、撞击速度、质量比等因素对梁所受到的冲击荷载的影响,发现:考虑接触变形后,冲击荷载有合理的升压段;球体的弹性模量越小,冲击荷载的峰值越小,每次接触的时间越长;在质量比不变的情况下,冲击荷载的峰值与初速度成正比;初速度越小,每次接触的升压和卸压时间越长,相邻2次接触的时间间隔越小,相邻的卸压和升压段间距越小;速度相同时,质量比越大,荷载峰值越小,且撞击物脱离接触的过程越明显,升压段和卸压段持续时间越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鹏  骆亚生  李焱  
【目的】探究双向循环荷载耦合作用下饱和红土的动变形强度特性,为红土地区工程的抗震设计和性质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SDT-20型电脑控制电液伺服双向土动三轴试验机,对饱和红土试样施加了不同的应力路径,模拟横波和纵波在不同相位差下耦合的情况,分析不同应力路径下饱和红土的动变形和动强度特性。【结果】径向循环应力幅值和相位差的变化对饱和红土的动变形和动强度有较大影响。在相位差为180°时,轴向应变发展速度最快,动强度最小;当相位差为0°时,轴向动应变发展最慢,动强度最大。径向循环应力较大且相位差为18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金龙  陈陆望  王吉利  
【目的】考察施工间歇期路基侧向位移的发展特性,为路基侧向位移测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路堤分阶段填筑过程中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同时分析了路基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及其测量技术。【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硬壳层强度较高、软土层厚度较大的情况下,路基体内的侧向位移有可能在施工间歇期发生回缩,该现象伴随着竖向沉降的大幅度增长而发生;工程中常用的测斜管在考察侧向位移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利用其较难探测到侧向位移的回缩现象;在路堤分阶段填筑过程中,路基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是变化的。【结论】需发展更精密的仪器来测量路基体内侧向位移的发展情况,建议将测斜管埋设于坡趾竖向断面和坡中竖向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剧锦三  蒋秀根  梁宗敏  陈杰  
使用一种新的屈曲路径跟踪策略,对拱在平面内的弹塑性极值点屈曲和二次分岔屈曲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得到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材料、截面相同而矢跨比不同的拱的弹塑性极值点屈曲荷载和二次分岔屈曲荷载,以及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极值点屈曲荷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弹塑性拱结构,在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二次分岔屈曲总是最危险的屈曲形式,其发生必定先于极值点屈曲。对于材料、截面相同,矢跨比0.1~0.5的拱,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矢跨比0.23的拱极值点屈曲极限承载力最大;全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矢跨比0.1的拱极值点屈曲和二次分岔屈曲极限承载力均大于其他拱。将得到的全跨和半跨均布荷载作用下不同长细比、不同矢跨比拱的弹塑性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贺国京  杨汶东  易锦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多层岩溶地区大直径深水基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基桩的位移、内力进行数值分析。并将各种影响因素(溶洞的半径、高度、岩土弹模、桩基弹模、溶洞顶板厚度)下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有若干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也  徐飞扬  杨鸿达  孟鑫淼  高颖  
【目的】用钢材替代工字型木梁的腹板部分以解决纯木梁腹板易剪切破坏、抗弯刚度低的问题,有助于减小构件尺寸,增加其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方法】在H型钢上下翼缘各覆一层木材并使用螺栓连接制备组合梁。对11根组合梁开展三点弯曲试验,研究螺栓间距、剪跨比对组合梁破坏模式、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通过4个推出试验研究钢木界面滑移对组合梁性能的影响。【结果】钢木组合梁的抗弯刚度比相同截面尺寸的矩形木梁提高了201%;H型钢在集中荷载作用下易发生上翼缘的局部屈曲,剪跨比为2时,试件出现脆性破坏特征,破坏始于上层木材,随着剪跨比增大,试件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木材最先破坏位置由上层木材转变为下层木材;剪跨比增大时,组合梁抗弯刚度减小,延性系数增大,峰值荷载下降了15%以上;螺栓间距增大时,组合梁抗弯刚度增大,延性系数减小,峰值荷载上升了15%以上。考虑钢木界面滑移的屈服承载力和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所得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基本在10%以内;由材性试验获取材性参数,在此基础上使用ABAQUS软件建立考虑钢木界面滑移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准确,组合梁抗弯刚度和屈服荷载的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基本在10%以内。【结论】钢材用作腹板部分可以显著提高梁的抗弯刚度,并防止腹板剪切破坏;考虑界面滑移后,组合梁抗弯性能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均较为准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萍  
审计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既是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也是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审计的风险加大,最终导致审计失败。本文从审计独立性的先天性缺陷和后天不足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建议供研究讨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文涛   何越磊   路宏遥  
无砟轨道板在实际的服役过程中受循环荷载作用,容易产生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和疲劳失效破坏等问题,严重危害行车安全,因此,对服役状态下轨道板剩余承载能力的量化表征至关重要。该文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理论,开展轨道板损伤实际状态试验与分析。结合轨道板温度场与轮轨力监测数据拟合荷载谱,设计了温度与动荷载耦合作用下轨道板的疲劳试验。对轨道板进行四点弯拉试验,分别获得了不同阶段下轨道板残余变形与跨中挠度,量化了疲劳荷载作用下轨道板的塑性损伤和抗弯承载能力的演变特征。多场耦合疲劳作用下无砟轨道板出现塑性损伤,导致其抗弯承载能力不断退化。经疲劳循环后轨道板残余变形增加了6.25%,抗弯承载能力下降了6.85%。服役状态下轨道板整体性能的劣化必然导致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发生改变,在实际养护维修中应重点关注薄弱位置的实际状态并辅以补强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操凯  李亚运  付明  郭贤  刘小勇  宋舆涵  
为降低消防员热应激水平,该文开展降温背心综合性能评价,研究降温背心传热规律以及高温辐射环境、不同劳动强度对降温背心性能的影响。通过环境舱和暖体假人系统评估3个型号的消防员降温背心的降温性能,分别在不同温度(35、40和45℃)、不同定向热辐射(1.5和2.5 kW/m~2)和不同劳动强度(低、中等和高)下开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降温背心可以有效降低消防服内部微环境温度,在200 min后消防服内外层温差仍有6.6℃,辐射直射部位中降温背心对腹部冷却作用最明显;3个型号的降温背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温效果,其中降温背心1的降温性能最佳,散热降温功率为4.097 W,散热降温时间超过2h,降温背心3的降温性能相对最差,散热降温功率为0.753 W,散热降温时间为90 min;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大,降温背心的冷却效果下降,其中假人腹部在劳动强度65、110和165 W/m~2时温度变化曲线线性拟合直线斜率分别为0.106 8、0.273 4和0.508 6;降温背心的降温性能随环境温度升高而衰减,在环境温度45℃时,假人胸部、肩部、腹部和背部的温度上升梯度与35℃时相比分别增大50.0%、40.6%、60.0%和50.0%;定向热辐射对降温背心的降温性能影响明显,2.5 kW/m~2时假人胸部位置仅7 min温度就达到35.6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龙  陈永平  刘秀英  姜恩来  余如龙  
以现场检测古建筑木构件的缺陷和评价残余弹性模量为目的,采用三维应力波的方法对保国寺大殿C1柱进行了现场勘查。结果表明:三维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可较好地进行现场古建筑木构件内部缺陷的检测,不仅可以现场检测同一高度截面内的缺陷状况,而且还可以现场检测不同高度的截面之间的缺陷状况;通过波速在不同截面之间的变化状况,说明柱子的缺陷主要存在于近地面区域;三维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还可较好地进行现场古建筑木构件平均残余弹性模量评价,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对柱子的平均残余弹性模量的测定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石平  蒋秀根  剧锦三  
为了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滑移及其对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提出了具有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总荷载及截面总弯矩由2部份组成,不考虑滑移的组合梁承担整体荷载及整体弯矩,能自由滑移的叠合梁承担局部荷载和局部弯矩。基于Bernoulli梁理论和抗剪连接件线性剪力滑移模型,建立截面总弯矩分配的计算公式,给出均部荷载作用下简支组合梁的栓钉剪力及界面滑移近似计算公式,得到了考虑滑移的组合梁在弹性阶段截面弹性应力、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及挠度增大系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永进  廖飞宇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对考虑长期荷载影响的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荷载-变形全过程曲线以及钢管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相互作用等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不考虑长期荷载影响的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偏压柱的承载力降低且对应的跨中挠度增大;同时延缓了钢管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普  樊恒辉  刘刚  史祥  
【目的】分析水平双向动剪应力、相位差对水泥土变形和动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双向动剪应力为15.8,16.8,17.8,18.8,20.4kPa以及相位差为0°,45°,90°条件下,对水泥土进行水平双向动单剪试验,测定不同试验条件下水泥土的变形和动强度。【结果】动剪应变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转折应变,且转折应变与破坏剪切次数的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转折应变作为水泥土的破坏标准,水泥土动强度与破坏剪切次数呈良好的反比例函数关系。3种相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