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2)
- 2023(9915)
- 2022(8982)
- 2021(8487)
- 2020(7157)
- 2019(16475)
- 2018(16651)
- 2017(31910)
- 2016(17587)
- 2015(19724)
- 2014(19656)
- 2013(19266)
- 2012(17700)
- 2011(15701)
- 2010(15439)
- 2009(14006)
- 2008(13331)
- 2007(11327)
- 2006(9795)
- 2005(8316)
- 学科
- 济(64868)
- 经济(64798)
- 管理(50525)
- 业(46551)
- 企(39408)
- 企业(39408)
- 方法(31873)
- 数学(27394)
- 数学方法(27078)
- 学(18160)
- 农(17141)
- 财(15818)
- 中国(15589)
- 环境(15295)
- 业经(14202)
- 地方(13726)
- 和(11760)
- 理论(11522)
- 农业(11484)
- 划(11422)
- 贸(11274)
- 贸易(11269)
- 易(10929)
- 技术(10736)
- 务(10618)
- 财务(10560)
- 财务管理(10545)
- 企业财务(10007)
- 制(10000)
- 教育(9092)
- 机构
- 大学(244745)
- 学院(242681)
- 管理(99139)
- 济(89175)
- 经济(87094)
- 理学(86907)
- 理学院(85945)
- 管理学(84373)
- 管理学院(83967)
- 研究(80446)
- 中国(57226)
- 科学(54422)
- 京(52442)
- 农(42408)
- 业大(41082)
- 所(40837)
- 财(38817)
- 研究所(37935)
- 中心(36060)
- 江(33908)
- 农业(33496)
- 北京(32854)
- 范(32363)
- 财经(32153)
- 师范(32023)
- 院(30010)
- 经(29285)
- 州(27951)
- 技术(26309)
- 师范大学(25994)
- 基金
- 项目(177572)
- 科学(138095)
- 基金(128217)
- 研究(126217)
- 家(113256)
- 国家(112343)
- 科学基金(95839)
- 社会(77087)
- 社会科(72903)
- 社会科学(72882)
- 省(69687)
- 基金项目(69473)
- 自然(65232)
- 自然科(63605)
- 自然科学(63587)
- 自然科学基金(62419)
- 划(59164)
- 教育(56964)
- 资助(52701)
- 编号(51565)
- 成果(40622)
- 重点(39628)
- 部(38115)
- 发(37273)
- 创(36601)
- 课题(34935)
- 科研(34585)
- 创新(34110)
- 计划(33544)
- 大学(32641)
共检索到335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天英
调查、分析了蔓荆地、非蔓荆地土壤养分、木麻黄生长量及蔓荆植被林微气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叶蔓荆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木麻黄生长的作用,可作为海滨沙地、风口地段固沙造林的先锋植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芳林 徐俊森 林武星 叶功富 林捷
对不同树种滨海沙地适生性进行测定 ,不仅可以筛选出适宜于在不同滨海沙地的树种 ,丰富滨海防护林的树种资源 ,同时 ,也是防护林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各树种在不同滨海沙地立地上的成活率 (或保存率 )、生长量和抗风性的比较 ,筛选出适宜在福建东南滨海后沿沙地上栽植的树种有巨尾桉、刚果1 2 #桉、厚荚相思、纹荚相思和马占相思等 5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有山地木麻黄、柠檬桉、大叶相思、湿地松等 1 0个树种 ;适宜于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的树种有木麻黄无性系 70 1 #、60 1 #、厚荚相思等 3个树种 ,较适宜的树种为刚果 1 2 #桉 ,但建议慎重使用 ;适宜于前沿有少量稀疏木麻黄...
关键词:
滨海沙地 树种 适生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盟 郑俊鸣 李磊 荣俊冬 洪小龙 陈礼光 何天友 陈凌艳 郑郁善
为了解滨海沙地观赏竹生长的限制元素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对8种观赏竹叶片、小枝和细根不同方位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8种观赏竹叶片的C、N、P含量分别为472.98、22.34、1.36 g·kg~(-1),小枝的C、N、P含量分别为451.35、7.25、1.19 g·kg~(-1),细根的C、N、P含量分别为443.98、10.07、1.01 g·kg~(-1);叶片和细根的C∶N、C∶P相对较小,表明其对土壤中N、P的利用效率较低;方位对叶片、小枝和细根的N含量,小枝和细根的P含量,叶片、小枝和细根的N∶P、C∶P均有显著影响;叶片的C、N、P含量和N∶P显著大于小枝和细根;灌木竹的C含量、N∶P、C∶P显著大于乔木竹.‘绿竹’和‘矢竹’的生长受到N限制,‘福建茶秆竹’、‘鼓节竹’、‘实肚竹’和‘四季竹’的生长受到P限制,而‘花吊丝竹’和‘青丝黄竹’的生长受到N和P的共同限制.由此表明不同竹种器官的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适应方式存在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功富
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 ,在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的基础上 ,采用行状疏伐法对其种间关系和树种结构比例进行调控试验。混交林经调控 1a后 ,通过 2个树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 ,提出调控后形成新的混交方式应为 :木麻黄行数应控制在 2 3行之内 ,而湿地松行数应增至 3行以上带状混交配置模式 ,以形成树种间交界行宽行距和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混交配置模式 ,对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比较有利。这种混交林种间调控方法对海岸带多树种混交林种间关系调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芳韵 韩俊学 张艺帆 谢伟东 梁嘉玲 卢立国 曹雨虹
【目的】探究滨海沙地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凋落物量及其分解动态,为滨海防护林体系的保护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时间动态分析法,在南亚热带滨海沙地区域选取高山榕/假苹婆天然林(FS)、红鳞蒲桃天然林(SH)、马占相思人工林(AM)为研究对象,使用收集网和分解袋法,测定各林分的凋落物量、残留量及凋落物碳(C)、氮(N)、磷(P)初始含量,分析各林分凋落物总量和叶、枝、花果及杂物组分占比、凋落物总量的月动态变化情况及分解速率,通过Olson模型和相关性分析分别研究凋落物周转期和分解率与凋落物初始养分的相关性。【结果】3种林分类型的年凋落量在8645.74~23404.07 kg/hm~(2),排序为FS>SH>AM;凋落叶量占林分凋落物总量的比重最大,为84.24%~94.98%,AM的凋落叶量与FS和SH间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武星 叶功富 徐俊森 谭芳林 洪伟
采用层次分析法 ,于 2 0 0 2年对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的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间隔带状采伐更新方式各效益均高于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间隔带状采伐更新中 ,1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 ,其生态、社会及综合效益最高 ,2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第二 ,而 3 0m宽采伐带隔带采伐更新方式 ,其经济效益最高。林下套种更新方式中 ,林带间伐后林下更新方式 ,其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均比直接在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高。对于只能进行林下套种更新的木麻黄基干林带 ,根据林带郁闭度作适当间伐调整 ,并选用适应于沿海沙地生长具有一定耐荫性的树种在林下套种 ,可使其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清海 叶功富 林益明
采用氧弹式热值仪测定福建惠安滨海沙地木麻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热值,揭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干物质热值、去灰分热值、灰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凋落物起始干物质热值为21.67kJ·g-1,经过3个月平缓下降后其值为21.40kJ·g-1,到第10个月干物质热值为20.48kJ·g-1,达到最低点,与起始值相差1.19kJ·g-1,随后干物质热值开始回升,第12个月的干物质热值为20.83kJ·g-1,年平均每月降低0.07kJ·g-1;去灰分热值与干物质热值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从开始的22.78kJ·g-1,到第9个月的最小值21.89kJ·g-1,与起始值相差0.89kJ·g-1,随后的回升速度...
关键词:
木麻黄 热值 凋落物 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易 曹雨虹 张艺帆 谢伟东
[目的]分析我国南亚热带滨海沙地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的养分动态及养分归还量,揭示南亚热带滨海沙地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方法]在广西防城港滨海沙地的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天然林、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天然林和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人工林3种林分类型中设置凋落物收集网和分解袋,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每月月底收取样品,对样品按叶、枝、花果和杂物进行分组,80℃烘干后测其质量及各组分C、N、P、K、Ca、Mg等养分元素的含量,对所测数据按需求经过整理计算后,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年凋落物量、各养分含量及其月动态变化、各养分的年归还量特征和月动态变化以及不同组分各养分年归还量特征,最后对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的C、N、P、K、Ca、Mg含量,C/N、C/P、N/P以及C、N、P归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3种林分类型年凋落物量表现为高山榕/假苹婆天然次生林>红磷蒲桃天然林>马占相思人工林,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含量大小均表现为C>Ca>N>K>Mg>P;3种林分类型凋落物间除C、Mg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4种元素含量均差异显著(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美琴 叶功富 游水生 尤龙辉 白永会 高伟
对滨海沙地3种造林树种的热值、灰分质量分数和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及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造林树种的平均干质量热值和平均去灰分热值,湿地松Pinus elliottii(20.96 kJ.g-1,21.41 kJ.g-1)与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20.97 kJ.g-1,21.35 kJ.g-1)接近,但均高于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20.18 kJ.g-1,20.69kJ.g-1)。具体数值因树种和器官不同而异。植物碳质量分数在器官间分布没有规律性,总体上,湿地松的平均碳质量分数(491.548 g.kg-1)高于厚荚相思...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尤龙辉 叶功富 陈增鸿 罗美娟 高伟 游水生
研究东南沿海4个不同海岸带森林群落9个优势种[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鳝藤(Anodendron affine)、雀梅藤(Sageretia thea)、榕树(Ficus microcarpa)、簕竹(Bambusa blumeana)、朴树(Celtis sinensis)]凋落物初始化学组成及其与分解速率的关系,为海岸带防护林树种选择和合理搭配提供参考.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1木麻黄和湿地松凋落物分解最慢,年...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海岸带防护林 初始养分含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梅 邓小文
以1984年、1995年、2008年遥感影像和2004年滨海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主要数据源,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获取天津市滨海新区1984年至2008年湿地历史演变数据。从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个一级服务类型建立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并利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生态服务类型价值当量与单位服务价值,对滨海新区进行生态服务价值历史评价。根据研究区实际发展状况制定有无湿地保护两种方案,并预测两种方案下湿地2009—2020年需求及两种方案下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论认为湿地保护方案对缓解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湿地 演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滨海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群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淑娟 谌杨杨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复杂且脆弱的,探讨旅游对其造成的影响,评价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对保护滨海湿地意义重大。采用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对以黄河三角洲湿地、长岛湿地和胶州湾湿地为代表的山东省滨海湿地旅游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和长岛湿地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胶州湾湿地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根据评价结果及当地滨海湿地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滨海湿地旅游开发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鑫王豪 赵一飞 邹欣庆 唐得昊 刘大伟
滨海湿地严格的厌氧环境造成与其面积不成比例的碳储量,同时有利于CH4的产生。探讨滨海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尤其是CH4通量,对确定滨海湿地究竟是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评估滨海湿地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对中国滨海湿地CH4通量的排放机制、时空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总结得出:闽江河口CH4通量明显大于长江口和黄河口,主要原因在于温度和生物量的差异;江苏滨海湿地CH4通量的研究相对薄弱,南方红树林湿地CH4通量的空间差异较大。潮汐对滨海湿地CH4通量的影响呈"M"型:涨潮开始时,CH4通量逐渐增加,随着水位的加深,逐渐减少;当落潮到最适宜产生CH4的水位深度时,大量原先产生的C...
关键词:
滨海湿地 CH4通量 甲烷产生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