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4)
- 2023(5285)
- 2022(4402)
- 2021(4316)
- 2020(4035)
- 2019(9394)
- 2018(9877)
- 2017(20307)
- 2016(10848)
- 2015(12762)
- 2014(12877)
- 2013(12814)
- 2012(11791)
- 2011(10735)
- 2010(11250)
- 2009(10746)
- 2008(10628)
- 2007(9491)
- 2006(8599)
- 2005(7975)
- 学科
- 济(46408)
- 经济(46354)
- 管理(30074)
- 业(29469)
- 方法(25527)
- 企(23894)
- 企业(23894)
- 数学(23491)
- 数学方法(22936)
- 中国(14475)
- 农(11793)
- 制(11639)
- 财(11327)
- 贸(9689)
- 贸易(9677)
- 易(9480)
- 银(9068)
- 银行(9061)
- 行(8694)
- 业经(8391)
- 学(8068)
- 理论(7739)
- 体(7451)
- 融(7451)
- 金融(7450)
- 农业(6924)
- 和(6564)
- 策(6444)
- 技术(6418)
- 务(6325)
- 机构
- 大学(161845)
- 学院(160465)
- 济(66923)
- 经济(65453)
- 管理(62961)
- 理学(54018)
- 理学院(53497)
- 管理学(52335)
- 管理学院(52054)
- 研究(50157)
- 中国(41082)
- 京(34514)
- 财(33670)
- 科学(28890)
- 财经(26459)
- 所(25268)
- 经(23870)
- 江(23351)
- 中心(23223)
- 北京(22616)
- 研究所(22494)
- 农(21683)
- 业大(21111)
- 经济学(20628)
- 范(20118)
- 师范(19924)
- 财经大学(19711)
- 州(19104)
- 经济学院(18579)
- 院(17797)
- 基金
- 项目(97805)
- 科学(76478)
- 研究(72262)
- 基金(70415)
- 家(60547)
- 国家(60088)
- 科学基金(51293)
- 社会(44706)
- 社会科(42423)
- 社会科学(42410)
- 省(37446)
- 基金项目(36219)
- 教育(35054)
- 自然(33149)
- 自然科(32411)
- 自然科学(32405)
- 划(32045)
- 自然科学基金(31796)
- 资助(31491)
- 编号(30469)
- 成果(25548)
- 部(22634)
- 重点(21791)
- 课题(21018)
- 发(20278)
- 创(19974)
- 教育部(19624)
- 项目编号(18942)
- 人文(18866)
- 创新(18728)
共检索到243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建鸾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模式对于公司治理的意义很大。本文通过对英美单层制和德国双层制董事会模式的架构、特点及其治理机能进行梳理和比较,揭示这两种董事会模式的不同之处,尤其是所处环境和优劣势的差异,并指出了董事会模式的演进变化,并结合我国现阶段董事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单层制 双层制 董事会模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伍坚
一些上市公司在章程中限制股东大会改选董事的数量。很多人认为这种做法属于交错董事会制度,主张应当允许管理层采取这种较为温和的反收购措施。本文认为,交错董事会仅在特定的法律制度下方能成为一种反收购策略。根据我国新《公司法》,交错董事会不具有反收购效应,对其的采用只要符合法定程序就应得到支持。限制董事改选数量的章程条款不属于交错董事会制度,而是对股东享有的董事选任权和罢免权的违法限制。
关键词:
董事会制度 交错董事会 反收购 公司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为禄 林炊利
董事会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结构的基石,是美国教育管理体制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方面,深入了解和认识美国大学董事会的运作模式,对于我国大学开展内部决策机制改革意义重大。文章从董事会的构成和规模、使命和职责、运行机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美国大学董事会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
美国 大学 董事会 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万清祥 魏海勇
当前我国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在组织定位、组织结构、职责厘定、治理方式、运行保障等方面都显示出显著行业特征,但同时也因其行业依赖特征及行业文化制约难以在关照利益相关者需求与维持大学组织本质属性方面取得平衡。构建我国行业特色大学董事会运行模式,必须还原董事会的本体功能,在大学内部所有权、决策权、办学权间的博弈中彰显其组织特性。
关键词:
行业特色大学 董事会 运行模式 构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静涛 胡旺阳 杨锡怀
董事会治理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对董事会的治理直接关系到公司创造良好的业绩,为股东带来的回报和公司的市场价值。董事会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董事会全部职能综合运行效率。本文分析了管理型和治理型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提出了治理型公司治理模式下董事会治理模型,并对治理型公司治理模式下的董事会治理作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董事会 公司治理模式 非执行董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建平 曾勇 何佳
本文考察了不同改制模式对于董事会特征的影响。通过分析1997—2000年我国285个国有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后三年的数据,我们发现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和董事会的动机及监管层政策规定是影响董事会领导层两职状态的重要原因。非完整改造公司中,控股股东更容易违反监管层的有关规定,委派本公司人员在上市公司同时兼任董事长和总经理职位。同时,非完整改造公司董事会的规模较大,董事会的活动强度较低,其激励程度也较低。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造 董事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志平
美国GE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企业之一 ,GE公司的董事会有着一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董事会运作理念和模式。GE公司董事会注重诚信、责任、独立与有效性的理念和实践 ,无疑可以在相当范围为其他企业所借鉴。
关键词:
通用电气公司 董事会 公司治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鹏飞 周建
本文立足于企业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发展,审视了董事会的战略角色与职能。首先,本文在不同理论视角下分析了具有不同战略介入程度和独立性的董事会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其次通过整合资源依赖理论以及资源基础观的动态能力视角,提出以董事会能力作为董事会介入企业战略管理的来源来探讨董事会的战略介入问题,再者构建了董事会战略介入模式,并探讨了不同战略介入程度下的董事会角色和职能以及董事会能力在介入模式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
董事会 战略角色 董事会能力 战略介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海芬 胡汉祥 王建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德、日公司董事会模式都不同程度的暴露出其自身的缺陷,需要进行变革和调整。文章在对各种模式的缺陷及改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公司董事会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资本市场状况,明确地提出了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模式。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董事会模式 董事会职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文 崔胜朝
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作为国际上成功的大型国有企业的代表,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监督和管理、完善董事会的治理等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淡马锡 董事会治理 启示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嵇尚洲
2005年底开始的央企董事会试点,推动了央企重大决策从总经理办公会向董事会转移。本文以2008年以前实施董事会试点的17家央企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母公司实施董事会试点后,下属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变化。对比非试点央企,发现实施试点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数量显著增加,聘请会计师等专业背景独董显著增加,董事会对管理层股权激励力度显著增加,央企母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对控股子公司董事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双层董事会 独立性 专业性 双重差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清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的业绩突出,形成独具新加坡特色的为众多国家所认可的淡马锡模式。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能够将淡马锡模式中国化,将淡马锡模式中的董事会建设运用到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找到具有中国国有企业特色的董事会治理结构体系,形成优秀的高标准董事会成员结构体系,就能促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下属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真正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管控作用。
关键词:
淡马锡模式 国有企业改革 董事会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 薛鸿博
基于2010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转型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权力配置特征是影响企业战略转型决策的重要变量。董事会中不同类型权力主体的行为偏好不同,其权力配置特征对企业战略转型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其中,职位性和知识性权力主体主要表现为政治行为,其权力的集中会促进战略转型实施;股权性和威望性权力主体主要表现为合作行为,其权力的集中会抑制战略转型实施。此外,不同权力主体会根据自身利益与资源选择相应的转型模式,职位性权力主体偏好"地域扩张"导向的战略转型,知识性和股权性权力主体偏好"管理模式重塑"和"价值链延伸"导向的战略转型,威望性权力主体偏好"非相关产品市场进入"和"管理模式重塑"导向的战略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曲亮 谢在阳 郝云宏 李维安
面对国有企业董事会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制度合法性与行为有效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经济型权力和行政型权力的二元分化与耦合机制,并立足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转型的宏观背景,进一步构建了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及其演化路径。本文指出,国有企业董事会通过协调和优化董事来源,可以有效配置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从"行政决定型"逐步转向"行政嵌入型"和"行政监督型",进而构建了符合中国公司治理情境的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模式。基于中国2012—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本文发现:国有企业董事会存在"一把手决策、行政化严重、独立性较弱"等问题,政府行政干预会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
关键词:
董事会权力配置 精准治理 二元权力 耦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建红 陈怀超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本文将董事会外部网络结构和内部知识基础置于一个框架下,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检验了二者的四种组合模式对董事会创造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宽网络-深知识"模式对董事会创造性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宽网络-宽知识"模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进一步地,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深网络-深知识"模式对董事会创造性决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深网络-宽知识"模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深网络-深知识"模式对董事会创造性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深网络-宽知识"模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本文对我国企业董事会团队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