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10693)
- 2022(9659)
- 2021(9314)
- 2020(7796)
- 2019(18473)
- 2018(18547)
- 2017(36218)
- 2016(19731)
- 2015(22361)
- 2014(22405)
- 2013(22005)
- 2012(19780)
- 2011(17670)
- 2010(17712)
- 2009(16067)
- 2008(15420)
- 2007(13225)
- 2006(11345)
- 2005(9635)
- 学科
- 济(76906)
- 经济(76826)
- 管理(57251)
- 业(53864)
- 企(46336)
- 企业(46336)
- 方法(40555)
- 数学(35711)
- 数学方法(35047)
- 农(18980)
- 中国(18137)
- 财(17597)
- 学(17057)
- 业经(16601)
- 地方(14867)
- 理论(14645)
- 贸(13224)
- 贸易(13216)
- 易(12837)
- 和(12678)
- 农业(12669)
- 技术(12640)
- 制(12038)
- 环境(11895)
- 务(11731)
- 财务(11657)
- 财务管理(11638)
- 划(11224)
- 企业财务(10992)
- 教育(10171)
- 机构
- 大学(274250)
- 学院(273894)
- 管理(113825)
- 济(102999)
- 经济(100645)
- 理学(99971)
- 理学院(98912)
- 管理学(96806)
- 管理学院(96336)
- 研究(85496)
- 中国(61947)
- 京(58224)
- 科学(55969)
- 财(44945)
- 业大(42876)
- 农(42658)
- 所(42475)
- 研究所(39112)
- 中心(38799)
- 江(38076)
- 财经(37069)
- 北京(36496)
- 范(35667)
- 师范(35330)
- 经(33727)
- 农业(33524)
- 州(31639)
- 院(31446)
- 技术(30040)
- 经济学(29536)
- 基金
- 项目(194914)
- 科学(153046)
- 基金(140850)
- 研究(140784)
- 家(122727)
- 国家(121719)
- 科学基金(105343)
- 社会(85972)
- 社会科(81460)
- 社会科学(81434)
- 省(77249)
- 基金项目(75156)
- 自然(71290)
- 自然科(69685)
- 自然科学(69673)
- 自然科学基金(68366)
- 教育(65917)
- 划(64948)
- 资助(59388)
- 编号(58302)
- 成果(46173)
- 重点(43269)
- 部(42291)
- 创(40741)
- 发(40426)
- 课题(39886)
- 创新(37804)
- 科研(37472)
- 大学(36338)
- 教育部(36268)
- 期刊
- 济(106898)
- 经济(106898)
- 研究(75079)
- 中国(47988)
- 学报(43747)
- 管理(41052)
- 科学(40315)
- 农(38004)
- 大学(32906)
- 财(32642)
- 教育(32526)
- 学学(30992)
- 农业(27042)
- 技术(25699)
- 融(18428)
- 金融(18428)
- 业经(18157)
- 财经(16910)
- 经济研究(16688)
- 图书(15093)
- 经(14244)
- 科技(14148)
- 业(14037)
- 技术经济(13663)
- 问题(13506)
- 理论(13486)
- 统计(12682)
- 实践(12611)
- 践(12611)
- 资源(12222)
共检索到37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寿生
承包商确定分包合同中的工期激励强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博弈过程。通过承包商与分包商工期激励中的基本假设和技术假设确定;分析了承包商和分包商工期激励中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函数;建立了承包商与分包商工期激励的模型。
关键词:
承包商 分包商 工期激励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严玲 李铮 冯庆
EPC工程项目中,发、承包双方就工期优化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存在很大争议。从界定EPC总承包商工期优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工期优化后收益的影响因素。明确发、承包双方收益分享的前提条件,给出两种情形下工期优化的收益分享方式,并重点对不考虑风险因素情形下的收益分配展开分析,为业主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严玲 李铮 冯庆
EPC工程项目中,发、承包双方就工期优化后的收益分配问题存在很大争议。从界定EPC总承包商工期优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工期优化后收益的影响因素。明确发、承包双方收益分享的前提条件,给出两种情形下工期优化的收益分享方式,并重点对不考虑风险因素情形下的收益分配展开分析,为业主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绍艳 宋玉茹 李果
基于总承包商权利和义务失衡关系的详尽分析,借助国际上总承包商合理反对权的相关规定,从总承包商行使合理反对权时合理理由的判断标准、合理反对权的应用范围两方面提出合理反对权的使用建议,并对合理反对权成立后业主和总承包商的后续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保障总承包商的合理权益。
关键词:
建筑业 指定分包 总承包权益 合理反对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新艳 周国华 黄桂元
针对业主利用承包商之间竞争对其收益的影响,设置锦标赛和信用评价竞赛机制来激励承包商行为的问题,建立相应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内、外部承包商能力相同和不相同时两种竞赛机制对承包商行为决策和业主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能力不相同时,承包商的创新努力投入随亲缘利他偏好和信用评价奖惩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其他参数一定时,仅当信用评价奖惩系数满足一定条件,锦标赛机制才对承包商的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激励作用;能力相同时,随机干扰、技术溢出水平越小,信用评价奖惩程度、锦标激励约束奖金越大,承包商的创新努力投入越大,相较外部承包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颖琦
针对中国承包商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以提升中国工程承包商的竞争优势为最终目的,吸收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内容,结合中国工程企业的特点、海外目标市场的特点以及整个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各种相关要素,构建了中国工程企业海外市场选择的动态双钻石模型,并重点探讨了技术因素与其他因素的互动关系,同时依据动态双钻石理论建立了包含11大类,44小类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工程承包 企业 市场选择 动态双钻石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马力 黄梦莹 马美双
工程质量体现着建筑承包商对业主和社会的信誉与责任,由于承包商掌握更多在建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而业主和公众处于信息弱势的状态,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承包商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做出不利于业主的行为。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保障投资者经济利益和工程项目用户财产与生命安全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博弈论,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建筑承包商作为代理人,在与委托人签订契约的显性激励与市场声誉的隐性激励下的效用函数,得到有效激励实现的条件和提高激励效应的途径,指出声誉的隐性激励与契约的显性激励机制相结合作用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对如何有效地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下建筑承包商的激励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敬波 尹贻林
2002年,某集团公司经过激烈的竞标,获得了由世界银行贷款的乌干达某排水渠更新改造项目。项目合同总额3180万美元(未计入增加和后续工程),工期730天,合同采用的是FIDIC合同条款。工程于2003年8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洪巍
大型工程一般由政府主导,投资巨大,关系国计民生,且有些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超过百年,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利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引入朱兰最佳质量成本模型,考虑质量与成本间的补偿关系,探讨大型工程组织中业主与承包商基于质量的利益激励机制,并提出隐性声誉激励方式,对激励机制研究进行拓展。研究表明,业主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来诱导承包商自觉地提高工程质量,使其与业主的目标一致,从而形成合作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高文扬 杨志东 吕文学
本文通过梳理雇主诉承包商的争端案例,对FIDI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的第8.4款[竣工时间延长]中,承包商的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上诉法院对雇主诉请的裁定,阐释法庭对于法院管辖权以及工期延长的理解,并对由于其他承包商延误工期造成的赔偿问题进行解读,为未来雇主与多个承包商之间的合同履行和权责分配提供借鉴。
[期刊] 预测
[作者]
吕萍 慕芬芳 宋吟秋
本文利用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模型,建立考虑工期的业主和承包商的收益模型,研究了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况下业主、承包商和供应链的收益。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得到了合作情况下的供应链收益和工期要优于非合作情况下的供应链收益和工期;然后,对合作情况下的业主和承包商的收益进行协调,实现了工程项目供应链收益最大化和各方"共赢";最后,给出一个算例分析检验了相关结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夏立明 宋坤霖
商业银行基于建筑供应链对总承包商贷款,可以通过整个链条的信誉来降低贷款风险。针对基于建筑供应链的总承包商贷款问题,比较建筑供应链和制造业订单式供应链物流和信息流的特征;基于建筑供应链总承包商贷款的可行性分析,运用协同学理论阐释其内部动力,并构建总承包商贷款的协同动力模型,为商业银行对总承包商贷款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建筑供应链 总承包商贷款 协同动力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明知 ,张守凤 ,葛金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严玲 刘柳
EPC总承包模式是国际上建设工程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总承包方式之一。运用扎根理论识别出EPC总承包商的两个核心能力:管理能力和履约能力。基于此,构建EPC总承包商能力模型,并分析模型组成部分。该模型不仅有助于总承包企业对自身进行评估,而且为EPC项目业主选择承包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扎根理论 EPC模式 总承包商 核心能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萍 张云 慕芬芳
以合作联盟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总承包工程建设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并以Shapley值法作为合作利益的分配方法。考虑到总承包商和分包商承担风险的不同及创新对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性,对原分配结果进行改进,最后以算例具体说明文中理论的运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hapley值法更加公平合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