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3)
- 2023(3360)
- 2022(2924)
- 2021(2807)
- 2020(2257)
- 2019(5388)
- 2018(5084)
- 2017(9560)
- 2016(5137)
- 2015(5664)
- 2014(5380)
- 2013(5196)
- 2012(4849)
- 2011(4146)
- 2010(3928)
- 2009(3519)
- 2008(3189)
- 2007(2546)
- 2006(2159)
- 2005(1724)
- 学科
- 济(18778)
- 经济(18766)
- 管理(10695)
- 业(9071)
- 地方(7963)
- 企(6308)
- 企业(6308)
- 农(6083)
- 方法(6049)
- 数学(5356)
- 数学方法(5294)
- 中国(4912)
- 农业(4369)
- 学(4199)
- 业经(3999)
- 环境(3590)
- 地方经济(3566)
- 财(3454)
- 城市(2891)
- 和(2675)
- 制(2653)
- 理论(2430)
- 资源(2360)
- 发(2342)
- 贸(2300)
- 贸易(2297)
- 技术(2282)
- 城市经济(2196)
- 划(2174)
- 土地(2130)
- 机构
- 学院(62318)
- 大学(62037)
- 研究(22353)
- 管理(21991)
- 济(21942)
- 经济(21241)
- 理学(18995)
- 理学院(18618)
- 管理学(18227)
- 管理学院(18111)
- 中国(16530)
- 科学(15580)
- 京(14029)
- 中心(11204)
- 范(11172)
- 师范(11092)
- 所(10602)
- 农(10561)
- 江(9954)
- 业大(9891)
- 研究所(9808)
- 财(9670)
- 师范大学(9284)
- 院(8869)
- 北京(8402)
- 农业(8340)
- 州(8027)
- 财经(7555)
- 省(7010)
- 科学院(6891)
- 基金
- 项目(46950)
- 科学(37344)
- 研究(34046)
- 基金(33874)
- 家(29830)
- 国家(29598)
- 科学基金(25709)
- 社会(21245)
- 社会科(20103)
- 社会科学(20100)
- 基金项目(19596)
- 省(19117)
- 自然(17401)
- 自然科(16959)
- 自然科学(16956)
- 自然科学基金(16627)
- 划(16139)
- 教育(14877)
- 编号(13947)
- 资助(12203)
- 发(10651)
- 重点(10542)
- 成果(10499)
- 课题(9718)
- 创(9654)
- 部(9530)
- 创新(9059)
- 科研(8849)
- 计划(8704)
- 国家社会(8702)
共检索到90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晨 韩冬青
以南昌八一广场周边地段为例,运用地图分析法、图解方法和中外城市形态比较等方法,对该地段的道路格局、街区形态、地块形态、建筑与地块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由此归纳总结出我国城市中单位大院集中地段的若干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晟辉 姚亦锋
探讨了中外对历史地段及其保护的界定,以及当前保护历史地段的客观意义,进而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原则,并以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为例进行分析,确立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保护的定位,划定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最终提出保护规划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历史地段 规划策略 明故宫 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炜霞 朱林珍 李明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只重视景区内部规划而忽略周边环境发展,必然难以适应游客市场需求和发挥景区对所处地域的综合贡献,作为整体旅游环境景观化和体现效应最敏感的地带,景区周边环境是全域旅游未来发展的关键区域。以大院民居型景区皇城相府为实证案例,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产业发展和地域利用两方面分析皇城相府景区周边环境空间演变过程,得出演变特点,其结论为:(1)皇城相府周边环境的演变节点受标志性事件影响,其快速演变由建立在与景区和谐统一体制上的决策层意志和执行力支配,山西大院民居型景区基本都位于村落,这一运营体制值得灵活推广。(2)皇城相府周边环境正向演变剧烈而迅速,产生的旅游业规模效应与区位劣势密切相关,对于偏远地区的大院民居型景区发展是个积极信号。(3)皇城相府周边环境演变对旅游业发展起着关键影响,其旅游建设突破了自然地理界线和行政边界的局限,大院民居型景区受到了游客市场持久的欢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葛天阳 后文君 阳建强
建筑综合评价是历史地段更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南京湖熟古镇核心地段的建筑综合评价为例,构建了基于GIS和AHP的建筑多级综合评价体系。将多个加权综合评价串并联,构成多级评价体系,取代原有一次性笼统评价的方法,提高了评价的针对性,减小了信息的需求量。通过GIS平台和AHP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多级评价的方法比现有方法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对类似对象的综合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永芝 孙友波
城市的历史地段既具有实证的价值,又有信息保存、传递的价值,是整个城市生命的组成部分,又是城市不断延伸的时空标志。因而正确地认识"逝去"的城市历史,对历史地段的城市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历史地段 传承 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葛天阳 后文君 阳建强
建筑综合评价是历史地段更新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南京湖熟古镇核心地段的建筑综合评价为例,构建了基于GIS和AHP的建筑多级综合评价体系。将多个加权综合评价串并联,构成多级评价体系,取代原有一次性笼统评价的方法,提高了评价的针对性,减小了信息的需求量。通过GIS平台和AHP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多级评价的方法比现有方法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对类似对象的综合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作鹏 柴彦威
单位大院的物质空间演变及中国城市空间转型的深层逻辑一直以来都是单位研究的热点议题。围绕着"去单位化"的概念,从产权分析的视角提出了去单位化的产权实践及其空间响应的命题。以北京市化工大院为案例,剖析了单位大院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产权实践类型,归纳了单位大院物质空间在设施职能变更、内部地块分割、底层周边空间以及非正规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响应。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变革及其在具体空间使用上的安排组合构成了单位大院转型的产权实践,单位大院的产权重组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阶段性与多样性带来了物质空间演变方向、路径、速度与效果等空间实践的多元化与复杂性,形成了中国城市空间去单位化转型的制度与空间实践互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军 田逢军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国内其它城市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游憩空间 空间认知 空间句法 南昌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淑芳 葛岳静 曹原 胡浩
当今国际社会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实力转移的时代,如何顺应当代国际关系中实力结构变化的趋势,科学合理地测度一国在周边地缘环境中的影响力,成为国家外交政策和周边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权力理论、硬实力和软实力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在突出主导因素和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地缘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近10年来中国在南亚各国和南亚地区的地缘影响力。结果表明:①2012年中国与南亚七国的综合实力比较,按照差距从小到大排序,分别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说明国家本身的地缘重量,尤其是硬实力依旧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②近10年来,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地缘影响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国在不丹、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地缘影响力最大,而在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最小。表明地缘影响力受国家间地理位置的制约,呈距离衰减的空间分布。③国家的实力和地缘影响力并非成正比关系。国家实力强大并不能代表其对外的影响力就强大。④无论在政策制度、国家形象还是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与南亚各国间的软实力差距不大。
关键词:
地缘影响力 建模 中国 南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闵忠荣 杨贤房
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受城市多种动力机制综合影响,从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动力机制入手,探讨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南昌市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中存在的问题,研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并以城市空间管制区划为抓手,对城市及周边区域进行政策分区,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具体空间管制措施。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管制区划 南昌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逢军 沙润
意象空间分析对旅游地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城市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照片选取和意象草图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旅游地意象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南昌市旅游地的意象空间结构以"矩形"为特征;对典型地物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发现,地标性景点和道路出现的概率最大,功能区域和城市边缘出现的概率次之,节点出现的频率最少;南昌市意象空间地图与旅游交通地图相比,在涉及的空间范围、包含的景点数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城市旅游地 意象空间 意象草图 南昌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逢军
主城区是城市户外游憩场所集聚、类型多样性强的地区,也是居民日常游憩的重点区域,在城市游憩空间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空间认知研究对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以游憩空间认知问卷调查为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南昌市主城区居民评价性游憩空间认知的总体特征与组合性特征,进而探讨了其影响因素,为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城区 游憩空间 空间认知 评价 南昌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玉宗 寇敏 卢松 李东和
城市旅游绅士化是绅士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类型,强调了旅游发展在城市绅士化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南京"总统府"周边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旅游绅士化现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居住与商业转变过程,日益具有国际化特征,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作用,也反映了文化战略的全球趋势与地方城市发展的融合。在全球与地方互动环境下,"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和寻求利润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推动旅游绅士化发展中具有主导角色,而特定的地方城市社会文化特质和居民的需求偏好则重塑其发展背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丹红 宋奇飞
随着城市空间规模的拓展,城市商业网点开始向城市周边扩散,原来在旧城区的小商品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以南昌市旧商城万寿宫小商品市场为例,对其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对策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
城市空间演变 旧商城竞争力 构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小春 季翔 肖鸿飞 刘亚楠
存量规划背景下精细规划促使集约高效利用成为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举措,城市公共空间立体化开发催生城市下沉广场出现并逐渐壮大。以上海"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为例,阐述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下沉广场周边环境要素构成,分析下沉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在设施服务及空间响应方面的衰减特征;探究基于不同城市空间尺度对标的整合要素对创智天地下沉广场及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及其现存问题,以创智天地下沉广场现存问题为基础,分别从0m、0~200m、200~400m、> 400m等4种空间尺度提出下沉广场与其内部功能及景观、周边城市交通、周边城市功能、周边城市空间形态对应的整合机制。
关键词:
空间尺度 下沉广场 周边环境 整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