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2)
- 2023(13543)
- 2022(11968)
- 2021(11145)
- 2020(9390)
- 2019(22035)
- 2018(21817)
- 2017(43167)
- 2016(23180)
- 2015(25819)
- 2014(25758)
- 2013(25407)
- 2012(23133)
- 2011(20709)
- 2010(20805)
- 2009(18834)
- 2008(18267)
- 2007(15737)
- 2006(13634)
- 2005(11687)
- 学科
- 济(98239)
- 经济(98137)
- 管理(65907)
- 业(62127)
- 企(52012)
- 企业(52012)
- 方法(50220)
- 数学(44908)
- 数学方法(44212)
- 中国(25300)
- 农(23305)
- 财(22574)
- 地方(20686)
- 学(20094)
- 业经(19895)
- 理论(16381)
- 贸(16075)
- 贸易(16066)
- 农业(15634)
- 制(15612)
- 易(15495)
- 务(14737)
- 财务(14662)
- 财务管理(14634)
- 环境(14581)
- 和(14271)
- 技术(14236)
- 企业财务(13927)
- 划(12746)
- 融(12709)
- 机构
- 大学(328389)
- 学院(326957)
- 管理(133188)
- 济(129001)
- 经济(126147)
- 理学(117172)
- 理学院(115854)
- 管理学(113512)
- 管理学院(112938)
- 研究(104944)
- 中国(75581)
- 京(69572)
- 科学(66619)
- 财(56955)
- 所(51396)
- 农(49220)
- 业大(49191)
- 中心(47449)
- 财经(47257)
- 研究所(47208)
- 江(45581)
- 北京(43531)
- 范(43143)
- 经(43102)
- 师范(42727)
- 经济学(39247)
- 院(38880)
- 农业(38628)
- 州(37412)
- 经济学院(35628)
- 基金
- 项目(232397)
- 科学(184138)
- 基金(170320)
- 研究(166898)
- 家(148375)
- 国家(147238)
- 科学基金(128209)
- 社会(105530)
- 社会科(100259)
- 社会科学(100229)
- 基金项目(90932)
- 省(90427)
- 自然(85601)
- 自然科(83712)
- 自然科学(83697)
- 自然科学基金(82178)
- 教育(77733)
- 划(76337)
- 资助(71362)
- 编号(67120)
- 成果(53025)
- 重点(51814)
- 部(51073)
- 发(48516)
- 创(47959)
- 课题(46340)
- 创新(44707)
- 科研(44524)
- 教育部(44147)
- 大学(43429)
- 期刊
- 济(131853)
- 经济(131853)
- 研究(92809)
- 中国(54848)
- 学报(50725)
- 科学(47280)
- 管理(47117)
- 农(42765)
- 财(40951)
- 大学(38468)
- 学学(36331)
- 教育(34921)
- 农业(29939)
- 技术(29201)
- 融(24134)
- 金融(24134)
- 财经(22459)
- 经济研究(21745)
- 业经(21503)
- 经(19053)
- 问题(18734)
- 统计(16641)
- 图书(16394)
- 技术经济(16155)
- 科技(15615)
- 业(15484)
- 理论(15435)
- 策(15307)
- 现代(14659)
- 商业(14592)
共检索到453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治 李国平
关于城市空间扩展的城市经济理论是建立在由阿朗索、米尔斯和穆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基础上。通过对该模型建立以来的实证研究进展的分析,可以认为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假设既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同时也从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发展,而且提出的相应建议措施也越来越符合实际。通过对该模型的修订和补充,该模型也已经在诸如最优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地价和房价等城市问题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际应用和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首先介绍了在西方城市经济理论中被广泛接受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静态模型。然后,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comparativestaticanalysis),分析区位、居民收入及交通费用(区位,居民收入及交通费用为模型的外生变量(exogenousvariable))对价格和房屋消费量(价格和房屋消费量为模型的内生变量(endogenousvariable))的影响。最后,理论模型通过引进一般住房生产函数,推导出土地价格及资本密度(即建筑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通过对城市经济模型进一步分析(对极值条件或解的微分解析分析)得出地价(地租),资本密度(或称容积率),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这些规律对城市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鸣 柯善咨
文章根据城市土地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城市特点构建了兼有"封闭"和"开放"特征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并发展了经典单中心城市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文章提出的本地性均衡概念弥补了现有理论的不足,有助于揭示城市户籍人口和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和居住模式以及城市用地特征。对中国630多个城市2003-2007年数据的计量分析显示,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差异的88%可以被模型所解释。特别地,政府规划中较少考虑的城市收入、市内交通条件、流动人口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规模有显著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还表明,在控制了上述所有经济因素后,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使用了更多的土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阎宏 孙斌栋
我国为数众多的城市实施了多中心空间政策和新城新区建设,但是多中心结构的绩效尤其是能耗绩效亟待检验。首先分析了多中心城市在理想状态下的生产能源、建筑能源和交通能源节约,并利用201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了多中心结构对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的多中心程度与单位GDP能耗和人均能耗呈现显著负相关,即城市多中心程度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的人均能耗和单位GDP能耗,具有更好的生态绩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了生态维度的依据。此外,城市规模扩大、密度提高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都有利于提高能耗绩效,而人均收入水平、第二产业比重和私人交通工具出行比重的提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斌栋 潘鑫
通过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来疏解单中心城市的交通拥挤是城市规划历来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正日益受到实证研究的挑战。关于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否节省通勤距离与通勤时间,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分析表明,两种截然相反的实证结论源于两种不同形成机制的多中心结构,改善交通出行的多中心结构是以就业与居住就地平衡为前提的。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出行 单中心 多中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艳 叶建伟 刘菁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城市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非线性的复杂思维对簇群式空间结构进行深化,证明簇群式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提出簇群城市多维分形空间结构模型,即区域簇群城市组合模型、大城市都市区簇群城市模型、簇群单元结构模型。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簇群城市多维分形空间结构模式具有分层次可联结的特性,并且这种特性是在触媒催化的作用下发生的。城市空间不同层面在催化的作用下得以成功联结,产生城市活性,是未来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簇群城市 多维分形 空间结构模型 特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白小虎 陈海盛 王宁江
借鉴分形模型,对浙江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考察,结论如下:环杭州湾城市群表现为较紧凑、分布有序,温台沿海城市群紧凑、分布无序,浙中城市群则表现为较紧凑、分布较有序。全省城市群分布相对分散,存在较大差异,城镇体系尚待发育,环杭州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市辐射能力较强,温台沿海城市群的城市群效应被抑制,中心外围城市的互动能力有待加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泽锋 刘俊锋
本文运用GMM方法对单因素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估计,考虑到设定的模型以及无论用哪种方法估计出来的参数值均不能完全描述利率的动态特征,我们在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加入残差项来反应不能由设定模型所描述的那部分信息;并首次运用Bootstrap方法对参数估计值的准确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置信区间没有公共部分,即参数的真值基本上不可能相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华翔 朱宪辰
文章基于Alonso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型,对城市化高速发展背景下居民"职住分离"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国内外的经验显示,许多新城的现行分布与初始规划大相径庭,行政的干预反而加长了城市内部的通勤距离。在报告Alonso理想状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新的假设、建立分析模型,并结合现实情况,对就职于商务中心的居民居住分布和商务中心外围职住分布进行了研究,前一种情况"职住分离"是有效的市场均衡无需改善,后一种情况有效的市场会使得居住分布接近"职住平衡"。这两个结果说明"职住分离"和"职住平衡"的有效性是相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亮 岳文泽 刘勇
多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重要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多中心结构投影到各类城市空间要素上,形成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复杂的空间布局与交互模式,进而影响城市功能的良性发展。以杭州为例,从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设施密度、夜间灯光强度等要素出发,利用GIS空间分析、剖面线分析等方法测度了不同时相下各要素的空间结构,以此反映城市多中心结构特征并揭示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杭州的多中心结构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强主城,弱副城"的空间特征;各级中心分布内密外疏,不均衡,具有空间异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形态要素 杭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亮 岳文泽 刘勇
多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重要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多中心结构投影到各类城市空间要素上,形成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复杂的空间布局与交互模式,进而影响城市功能的良性发展。以杭州为例,从人口密度、土地价格、交通设施密度、夜间灯光强度等要素出发,利用GIS空间分析、剖面线分析等方法测度了不同时相下各要素的空间结构,以此反映城市多中心结构特征并揭示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杭州的多中心结构表现出较为典型的"强主城,弱副城"的空间特征;各级中心分布内密外疏,不均衡,具有空间异质性;部分副中心的实际发展与规划设定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主中心与副中心之间、各副中心之间的功能性联系不强;制约多中心开发的主要因素是过于依赖规划和政府力量,内生驱动不足。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形态要素 杭州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馨梅 于海琳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对北京消费需求具有正向的影响;人口规模则分阶段影响。据此提出大力发展中高端商品和服务;建立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优化城市消费软硬环境,提升消费体验;高水平扩大开放,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等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友
文章采用高斯估计方法,使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短期利率数据,对单因子连续时间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短期利率具有均值恢复特性。和其它模型相比,BS模型在数据拟合方面表现较好。
关键词:
连续时间模型 短期利率 高斯估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颖 扈万泰
重庆都市区同时体现着集中和分散相统一的空间发展过程。通过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类型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的分析,以及对重庆、香港、上海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重庆都市区一心两圈的宏观结构和多组团、分片集中紧凑的城市空间规划发展模式构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建楠 程绍铂 姚士谋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地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演化阶段、演化模式、动力机制、城市群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研究进展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