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6)
- 2023(5651)
- 2022(4704)
- 2021(4152)
- 2020(3453)
- 2019(7479)
- 2018(7082)
- 2017(13268)
- 2016(7321)
- 2015(7619)
- 2014(7177)
- 2013(6942)
- 2012(6244)
- 2011(5512)
- 2010(5189)
- 2009(4685)
- 2008(4514)
- 2007(3710)
- 2006(3116)
- 2005(2477)
- 学科
- 济(26970)
- 经济(26937)
- 管理(20125)
- 业(19976)
- 企(15287)
- 企业(15287)
- 方法(13655)
- 数学(12604)
- 数学方法(12481)
- 财(8644)
- 农(7831)
- 学(7042)
- 贸(6737)
- 贸易(6737)
- 中国(6652)
- 易(6582)
- 业经(5945)
- 农业(5611)
- 技术(4957)
- 环境(4747)
- 地方(4716)
- 务(4672)
- 财务(4669)
- 财务管理(4664)
- 收入(4588)
- 企业财务(4454)
- 制(4186)
- 产业(4115)
- 划(3877)
- 银(3691)
- 机构
- 大学(102816)
- 学院(102765)
- 济(41325)
- 经济(40709)
- 管理(38977)
- 研究(36226)
- 理学(35429)
- 理学院(35013)
- 管理学(34295)
- 管理学院(34130)
- 农(28408)
- 科学(26283)
- 中国(24928)
- 农业(23120)
- 业大(22979)
- 京(20447)
- 所(19569)
- 研究所(18643)
- 财(16248)
- 中心(15928)
- 农业大学(15884)
- 财经(14057)
- 江(13678)
- 院(13057)
- 经(13013)
- 经济学(12954)
- 室(12431)
- 省(12112)
- 科学院(12025)
- 经济学院(12001)
- 基金
- 项目(81257)
- 科学(63178)
- 基金(60841)
- 家(57536)
- 国家(57089)
- 研究(49319)
- 科学基金(47671)
- 自然(34002)
- 自然科(33299)
- 自然科学(33286)
- 社会(33268)
- 基金项目(33152)
- 自然科学基金(32733)
- 省(31980)
- 社会科(31692)
- 社会科学(31682)
- 划(27630)
- 资助(23731)
- 教育(21979)
- 重点(18804)
- 计划(18356)
- 创(17432)
- 发(17005)
- 部(16992)
- 编号(16829)
- 科研(16651)
- 科技(16588)
- 创新(16393)
- 业(16002)
- 国家社会(14783)
共检索到130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碧球 陆永跃 曾玲 黄焕光
【目的】研究新定殖单个蚁巢红火蚁入侵荒草地后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陷阱法和诱饵诱集法调查距红火蚁蚁巢不同距离的蚂蚁类群种类及其数量变化,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探讨新定殖红火蚁对距蚁巢不同距离蚂蚁类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红火蚁入侵后与本地蚂蚁竞争激烈,红火蚁对距小蚁巢1m、大蚁巢1和3m处蚂蚁类群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在距红火蚁小蚁巢1m处,红火蚁工蚁数量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在红火蚁占较大比例的6月(45.02%)及占较小比例的8月(16.01%),蚂蚁个体数和优势度指数增加,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在距红火蚁大蚁巢1、3m处,红火蚁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永跃 梁广文 曾玲
【目的】研究红火蚁入侵中国大陆历史、局域及长距离传播扩散规律问题,为预防和控制该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获得并分析华南地区多个红火蚁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建立并应用相关模型对红火蚁入侵历史、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对8个典型入侵事件的主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红火蚁局域扩散速度一般为110~190m·a-1。分别建立了疫区面积(Sq)、蚁巢分布面积(Sf)、蚁巢数量(Nm)、中心区蚁巢密度(Dm)等指标和入侵时间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分别是Sq=166384e0.5345T、Sf=28997e0.5784T、Nm=59.966e1.1756T、Dm=6.4533lnT-0.98...
关键词:
红火蚁 入侵历史 扩散速度 华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建秀 张念念 燕迪 李巧 王庆 卢志兴 陈又清
[目的]土壤大型节肢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能够调控陆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本研究旨在揭示红火蚁营巢对不同生境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选择云南省昆明市和牟定县林地、荒地及草地3种生境类型为研究样地,比较研究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活动巢和废弃巢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特征。[结果]红火蚁营巢均显著增加了不同生境土壤氮磷钾含量(P<0.01),其中,林地废弃巢中土壤磷和钾含量显著高于活动巢(P<0.05或0.01),草地则是活动巢磷和钾含量显著高于废弃巢(P<0.05或0.01),但林地和草地活动巢和废弃巢中氮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层氮磷钾含量差异亦不显著;红火蚁营巢均能显著增加壤土和砂土中氮磷钾含量,其中,壤土中磷和钾增加的幅度极显著高于砂土(P<0.01)。[结论]红火蚁营巢均能显著增加林地、荒地和草地中土壤氮磷钾含量,活动巢废弃后,这种影响仍十分显著,壤土中增加幅度高于砂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让瑜 黄求应 雷朝亮
在野外条件下观察了挖巢、灌水和灌药对红火蚁迁巢的影响。结果表明,挖巢和灌水都不会导致红火蚁死亡,但会引起蚁群不同程度的迁巢。用200μg/g阿维菌素药液和高效氯氰菊酯药液灌注红火蚁蚁巢,能杀死巢体中的少量工蚁,但没有导致巢体内的所有虫体死亡,且处理后均引起蚁群迁巢。
关键词:
红火蚁 挖巢 灌水 灌药 迁巢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舒桐 王思铭 张翔 沈丹 卢志兴 陈又清
[目的]红火蚁入侵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温度是制约红火蚁入侵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在云南省昆明市不同生境调查蚂蚁群落,旨在揭示红火蚁在次适宜区对本地蚂蚁群落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6月和8月,选择云南省昆明市虹桥路和沙朗乡区域5种生境作为研究样地,采用陷阱法调查了不同样地蚂蚁群落,分析不同生境蚂蚁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以及本地蚂蚁群落与红火蚁发生情况关系。[结果]5种生境基于蚂蚁个体数的物种稀疏和预测曲线较平缓,抽样充分;5种生境中共采集蚂蚁2 748头,隶属于4亚科19属34种,其中红火蚁1 920头;桉树林中采集到红火蚁个体数最多(99.2%),其次为荒地(高红火蚁蚁巢密度HW 94.2%,低红火蚁蚁巢密度LW 90.7%),云南松次生林与荒地交错区最少(44.7%);云南松次生林中未采集到红火蚁;桉树林中仅采集到1种本地蚂蚁,荒地中分别采集到3种(HW)和7种(LW),交错区中采集到15种,云南松次生林中采集到18种;云南松次生林和交错区蚂蚁物种丰富度和Chao-1估计值显著高于桉树林,而二者优势度指数则显著低于桉树林;5种生境的蚂蚁群落结构相似性有显著差异,有红火蚁发生的生境的蚂蚁群落结构与云南松次生林不相似;红火蚁蚁巢密度与红火蚁工蚁多度、本地蚂蚁多度、物种丰富度无显著关联;随着红火蚁工蚁多度的增加,本地蚂蚁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呈显著线性下降。[结论]在昆明红火蚁次适宜区,红火蚁多发生于受干扰的开阔生境,特别是稀疏的桉树林,而很少入侵郁闭度高的生境;红火蚁入侵后导致本地蚂蚁群落多样性水平显著降低,改变蚂蚁群落结构;红火蚁入侵后,需要种群发展至较大规模才表现出种群数量优势,进而对本地蚂蚁产生显著影响;减少红火蚁适宜生境,对适宜生境加强巡查,及时对中大型蚁巢开展药剂治理将有利于降低红火蚁发生发展。
关键词:
红火蚁 次适宜区 本地蚂蚁群落 适应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文君 王雅男 万方浩
【目的】依据气候相似理论,采用相似离度法预测红火蚁在中国的适生区域及其入侵概率。【方法】收集红火蚁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数据和国内外气候站点的气候数据,建立红火蚁原产地和严重发生地气候站点集合,采用相似离度法找到与气候站点集合最相似的地区。在气候因素影响下,相似程度相对百分比认为是红火蚁入侵中国政区和气候区的概率值,并且建立了预警级别。【结果】预测结果表明,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的入侵概率均大于80%,处于红色警报区;安徽、江苏、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台湾、贵州、云南、海南的入侵概率在50%~80%,处于橙色警报区,其它地区均处于黄色警戒区和绿色小风险区。【结论】红、橙警报区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娜 程东美 徐汉虹 张志祥
【目的】明确光活化成分α-三联噻吩(α-T)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致死作用和行为影响。【方法】采用Potter喷雾法研究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后对红火蚁的击倒活性、致死作用及对红火蚁行走、攀附、聚集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探讨α-三联噻吩对红火蚁光活化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100μg.mL-1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分别为93.08%、98.29%和100%,显著高于药剂黑暗处理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7.41%、18.52%和25.93%;100μg.mL-1α-三联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汪汪 张铧 徐汉虹 张志祥
采用喷雾法,观察光活化成分α-三联噻吩(α-T)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识别食物能力的影响;采用涂抹法,观察α-T对红火蚁工蚁寻水、聚集、行走和攀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α-T喷雾红火蚁工蚁,光照30 min并放置5、10、15、20、30 min后,工蚁对食物的识别率分别为11.67%、13.33%、10.00%、16.67%、15.00%,寻水率分别为23.33%、71.67%、85.00%、85.00%、88.33%;经α-T涂抹红火蚁工蚁触角,光照30min并放置5、10、15、20、30min后,工蚁的寻水率分别为17.50%、25.00%、...
关键词:
α-三联噻吩 红火蚁 行为 触角功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予州 顾杰 郭建波 戴霖 鞠瑞亭 胡学难
【目的】对红火蚁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适生分布的地区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运用CLIMEX气候模型的气候相似系数法和地点比较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8.3)对该虫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与结论】CLIMEX预测入侵红火蚁可以在中国大陆19省区的47个市、县(地区)生存,其中在温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华南地区最适宜生存;结合GIS的预测,该虫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16.32°N~41.33°N,91.46°E~122.01°E。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世宏 黄胜先 陈晓琴 刘俊武 岳东方
2009年4月-2010年3月对深圳市某荒地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虫口密度以及蚁巢密度进行了自然消长动态规律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红火蚁工蚁全年的活动表现为明显的多峰型,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个高峰出现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第3个高峰出现在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且峰值依次降低;红火蚁活动蚁巢密度由2月下旬开始逐渐升高,5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高峰期,活动蚁巢密度9月上旬开始持续降低,直至次年2月中旬达到全年的最低值,2月下旬活动蚁巢密度又开始升高;新增蚁巢出现在4月至7月、11月以及次年2-3月,其中4月中旬新增蚁巢密度为全年最...
关键词:
红火蚁 虫口密度 蚁巢密度 自然消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华 赵宇翔
参照国内外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在我国的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危害对象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风险评估值R=1.861,表明该虫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必须通过检疫、监测等措施加强对红火蚁的监管,防止其扩散、危害。
关键词:
外来有害生物 红火蚁 风险分析 防控对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树泉 徐学荣 周卫川 张辉 宁昭玉
根据红火蚁分布的主要气候临界因子、有效积温和生物气候相似距,选用Access设计数据库、MapInfo MapX和Visual Basic设计程序,构建了红火蚁潜在地理分布模型.利用中国670个气象站点30 a的气候资料运行该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红火蚁可在中国65.82%的地区发生,可将红火蚁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划分为安全区、轻度危险区、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其中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占37.9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梓豪 刘平平 梁英敏 张志祥
本文制备了0.50%氟铃脲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该制剂对工蚁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50%氟铃脲饵剂可以显著降低中型工蚁的爬杆能力、攀附能力、攻击能力和行走能力,对红火蚁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采用该药剂处理后1、3、5和7 d,中型工蚁的爬杆率为66.67%、30.00%、23.33%和20.00%,攻击率为76.67%、60.00%、56.67%和53.33%,行走能力降低率为6.00%、19%、22.00%和52.00%,其抓附率为100.00%、76.67%、63.33%和63.33%。同时,该饵剂对红火蚁中型工蚁具有一定的毒杀活性,采用...
关键词:
红火蚁 氟铃脲饵剂 杀虫活性 药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栋 江世宏 张国安
介绍了世界各国对入侵红火蚁加强植物检疫的概况,详述了入侵红火蚁的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客观评价。
关键词:
入侵红火蚁 植物检疫 防治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可力 陈又清 卢志兴 张威 王思铭
紫胶种植园中的粗纹举腹蚁与云南紫胶虫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为了揭示粗纹举腹蚁蚁巢和种群的时空分布,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云南省墨江县雅邑乡的紫胶林和对照林内分别调查了粗纹举腹蚁巢的数量、空间位置和体积,记录了蚁巢数量和工蚁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紫胶林中的蚁巢数量和工蚁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蚁巢的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离散分布模式在研究样地内均有出现,但紫胶林中的随机分布频率高于对照林;蚁巢数量与工蚁数量随月份变化,紫胶虫成虫期的工蚁数量略高于紫胶虫幼虫期。本研究结果表明蚂蚁与紫胶虫的互利共生改变了蚁巢的分布模式,增加了蚂蚁的种群数量,为在紫胶种植园中利用粗纹举腹蚁进行生物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