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3)
2023(14892)
2022(12951)
2021(11926)
2020(10062)
2019(23409)
2018(23230)
2017(44396)
2016(24484)
2015(27282)
2014(27280)
2013(27083)
2012(24930)
2011(22559)
2010(22549)
2009(20681)
2008(20177)
2007(17923)
2006(15857)
2005(14286)
作者
(72348)
(60102)
(59682)
(56658)
(38359)
(28789)
(26970)
(23460)
(22989)
(21581)
(20502)
(20488)
(19350)
(19212)
(18884)
(18640)
(18026)
(17921)
(17314)
(17309)
(15017)
(14887)
(14590)
(13855)
(13514)
(13402)
(13379)
(13212)
(12204)
(11895)
学科
(93921)
经济(93787)
管理(74711)
(65901)
(56390)
企业(56390)
方法(41532)
数学(35433)
数学方法(34930)
(26351)
中国(24336)
(24092)
(23572)
(21445)
业经(21300)
环境(18244)
地方(18128)
(16699)
贸易(16691)
理论(16427)
(16222)
(16157)
(16122)
财务(16047)
财务管理(16012)
农业(15724)
(15202)
企业财务(15188)
(15071)
银行(15007)
机构
大学(348568)
学院(343241)
管理(133681)
(133628)
经济(130590)
研究(119858)
理学(115309)
理学院(113970)
管理学(111833)
管理学院(111218)
中国(88199)
科学(75859)
(75485)
(64140)
(61499)
(60076)
研究所(55971)
业大(54440)
中心(53288)
(51261)
财经(50300)
北京(47950)
农业(47307)
(45614)
(44842)
师范(44291)
(43958)
(40943)
经济学(39701)
财经大学(37459)
基金
项目(236701)
科学(184590)
基金(171292)
研究(169792)
(151548)
国家(150361)
科学基金(127361)
社会(105173)
社会科(99519)
社会科学(99492)
(92074)
基金项目(90571)
自然(84799)
自然科(82746)
自然科学(82719)
自然科学基金(81205)
(78685)
教育(77580)
资助(71008)
编号(68221)
成果(56167)
重点(53781)
(51919)
(50044)
(48971)
课题(47849)
创新(45827)
科研(45801)
(44365)
计划(43966)
期刊
(148095)
经济(148095)
研究(102949)
中国(69845)
学报(60653)
(54310)
科学(53966)
管理(50778)
(49566)
大学(45520)
学学(42724)
教育(39751)
农业(37272)
(29136)
金融(29136)
技术(29019)
财经(24540)
经济研究(23134)
业经(22869)
(20898)
(19560)
问题(18941)
图书(17952)
科技(17270)
(17050)
理论(16847)
技术经济(15967)
业大(15886)
实践(15449)
(15449)
共检索到512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琼  尹艺迪  
基于1990—2018年全球4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虑碳定价制度的滞后效应,从减排效果和经济影响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单一碳定价制度和复合碳定价制度的实施效果,发现从减排效果看,单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比复合制度的减排效果更好;从经济影响看,复合制度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低,其对经济影响的波动性介于单一碳税制度和单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之间。结合我国当前的碳减排情况,针对我国碳定价制度体系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琼  尹艺迪  
基于1990—2018年全球4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考虑碳定价制度的滞后效应,从减排效果和经济影响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单一碳定价制度和复合碳定价制度的实施效果,发现从减排效果看,单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比复合制度的减排效果更好;从经济影响看,复合制度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低,其对经济影响的波动性介于单一碳税制度和单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之间。结合我国当前的碳减排情况,针对我国碳定价制度体系建设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繁华  陈建军  吴立军  
碳税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环境经济学中两种最为重要的市场减排激励手段,本文基于中国的减排实践比较了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认为碳税制度更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在碳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诸如税率设置、课税范围、开征时机等五大问题,形成如下结论: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需要组合使用;碳税开征时机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在课税对象上要保证以碳排放的能源消费环节不偏离;税率可由10~29.5元/吨逐渐提高至519~648元/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博  陶仲羚  
退市难是当今中国证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退市机制运行是否顺畅是衡量证券市场成熟度的试金石。本文通过对比中美退市制度及实施效果,发现我国退市制度实施效果不佳,退市制度形同虚设,继而分析了中美退市制度实施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为我国退市制度及其配套制度的改革及完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为中国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运方  李飞  孙兵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凤荣  何柏霖  
在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碳税博弈中的政府和企业作为利益双方,其决策行为的选择主要受其决策成本和收益决定,且博弈双方决策行为互相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政府监管成本的下降与低碳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可以提高企业生产低碳产品的概率;而对于政府来说,当普通产品的净利润高于低碳产品时,政府实行碳税制度的可能较大。因此,推动建立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降低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合理设定碳税、促进低碳产品增加销量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低碳转型。这不仅有助于我国碳税政策的实施,也对企业的精准碳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魏忠  
本文通过对比中外碳金融制度,指出国外碳金融市场属于市场驱动型,实现了制度的诱致性变迁;而中国碳金融市场是政府推动型,需要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最后,本文针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芳  谢金静  
新股发行询价制度实施近两年来,其效果如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新股发行定价配售制度的变迁和询价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剖析,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以近两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询价制度并没有降低我国的IPO折价率,相反还有所增加。本文就此做了相关解释,并对询价制度的修补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郁韡君  
本文运用均值检验与逐步回归等实证分析工具,对我国IPO询价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与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IPO询价制度并未使IPO效率获得大幅提升,IPO的首日与首周平均收益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询价过程缺乏信息激励与甄别是影响询价制度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IPO发行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询价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剑  
作为交易制度创新的收盘集合竞价制度于2006年7月在深交所主板实施,本文应用事件研究的方法和EGARCH模型,对沪深股价指数及个股在收盘集合竞价制度实施前后的相对成交量和波动性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考察该制度的实施对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认为收盘集合竞价的实施基本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明雷  秦晓雨  朱红  
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应对挤兑风险,加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通过对现有关于存款保险定价和存款保险制度效应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基于期权定价法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虽较少在实践层面应用,但促进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受金融环境、制度设计及银行自身等影响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良性的制度运转与金融体系的完善相辅相成。未来的研究将着重考虑中小银行费率的厘定及存款保险制度与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协同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光  
一、“双Q”机制的相关定义 “双Q”机制是媒体对QFII及QDII机制的通称。 所谓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机制,是“认可海外机构性投资者”机制的简称,指允许经核准的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审核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 所谓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INVEST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怡君  彭频  
企业是绿色物流发展和实施的行为主体,企业绿色物流的实施形式可分为技术创新、管理改进、制度约束型三类,根据我国当前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适合以制度约束型绿色物流的为推进模式,管理改进型为基础,技术创新型为发展战略。以此为基础,文章借鉴和比较发达国家物流制度的经验特点,提出绿色物流制度的三条主要实施路径:以政府法制和行政手段为主导,以相关经济手段为具体执行方式,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辅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樊晓云  
2007年以来,实施碳标签制度的国家大约有12个左右,在全球范围内碳标签的使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日本于2011年4月最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目前,碳标签制度对进口产品并无强制性要求,但碳标签制度的实施必然引导消费者优先选购其国内低碳产品,未加贴碳标签的进口产品必然处于竞争劣势。随着"低碳"观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博文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碳排放“双控”的出发点。通过厘清碳排放“双控”的渐进逻辑、转型部署和制度取向,对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渐进式决策理论框架下,碳排放“双控”渐进过程的核心是能源结构转型与减排技术创新的互动,应当形成以政府规制为基础,以企业履约和碳市场驱动发展为抓手的转型思维。鉴于此,我国碳排放“双控”转型部署与制度取向应当围绕三条主线展开:一是构建统筹碳排放“双控”与新型能源安全的转型发展格局,纠偏地方政府“运动式减碳”行为,因地制宜制定减排规则;二是完善我国碳排放“双控”数据报告核查标准,做好区域碳预算;三是建立全国碳市场多层次协同与双循环运行机制,完善跨区域碳配额流通市场体系,深化碳市场资源配置。通过加快推动我国碳排放“双控”顶层制度设计与部门耦合机制的建立,赋能新质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